《元典章》:至元十四年十一月,欽奉圣旨:“節該成吉思皇帝、哈罕皇帝圣旨里,和尚、也里可溫、先生(元人以稱道士) ,不揀甚么休著者,告天與俺每祝壽祈福者么道的有來。如今依著在先圣旨體例里,不揀甚么休著者,告天與俺每祝壽祈福者么道。”(卷三十三)
至元三十一年五月,中書省欽奉圣旨:“節該成吉思皇帝、月吉合皇帝、先皇帝圣旨里,和尚、也里可溫、先生每,不揀甚么差發休教著,告天祝壽者么道來。如今依著在先圣旨體例,不揀甚么差發休教著者,告天祝壽者。欽此。”(卷同上)
右二條詞意相同,并錄之者,一則以年月相去頗遠,錄之以見一代號令之沿革;二則本編不過為也里可溫之一種史料,錄之以備同志之觸發引伸也。董子曰:“意重詞復,中必有美”,竊取斯義。
《元史·仁宗紀》:至大四年四月,罷僧、道、也里可溫、答失蠻、頭陀、白宗諸司。(卷二十四)
又《元典章》:至大四年四月,欽奉圣旨:“和尚、先生、也里可溫、答失蠻,不教當差發,告天咱每根底祝壽者道來。和尚、先生、也里可溫、答失蠻、白云宗、頭陀教每根底多立著衙門的上頭,好生搔擾他每么道說有,為那般上頭,除這里管和尚的宣政院、功德使司兩個衙門外,管和尚、先生、也里可溫、答失蠻、白云宗、頭陀教等,各處路府州縣里有的他每的衙門,都教革罷了,拘收了印信者,歸斷的勾當有呵,管民官依體例歸斷者。今后依著圣旨體例,和尚、先生、也里可溫、答失蠻,在前不曾教當的差發,休教當者,管民官休教他每當里正主首者,休倚氣力者。這般宣諭了呵,別人的人有罪過者。這和尚、先生、也里可溫、答失蠻等,倚著這般宣諭了也么道,不依自己教門行做無體例勾當呵,不羞不怕那甚么。”(卷三十三)
右二條本同一事,特詳略不同,故并錄之。
有元起自朔方,入主中國,本不知有所謂漢文;況承宋人語錄著書之后,其詔令又大抵由蒙文譯出,故多用當時俚語,至今日每不可句讀。姑存其真,亦猶《元史》直錄《泰定帝登極詔》之例(卷二十九) ,并以證明當日也里可溫諸教之盛,非用通俗文體,不足以家喻而戶曉也。
《元史·河渠志》:致和元年三月,省臣奏:“江浙省并庸田司官修筑海塘。合役丁力,附近有田之民,及僧、道、也里可溫、答失蠻等戶內點清。凡工役之時,諸人毋或沮壞,違者罪之。”(卷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