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李好古[1]撰
* * *
[1] 李好古——保定人,或云西平人;一說東平人,官南臺御史。作劇三種:《張生煮海》、《巨靈劈華岳》、《趙太祖鎮兇宅》,今存《張生煮海》。《太和正音譜》評其詞曲格勢如:“孤松掛月”。天一閣本《錄鬼簿》錄有賈仲明對李好古所補挽詞:“芳名紙上百年圖,錦繡胸中萬卷書,標題塵外三生薄。《鎮兇宅趙太祖》,《劈華山》用功夫,煮全海張生故。撰文李好古,暮景桑榆。”
第一折
(外扮東華仙上,詩云)海東一片暈紅霞,三島齊開爛熳花。秀出紫芝延壽算,逍遙自在樂仙家。貧道乃東華上仙是也。自從無始[1]以來,一心好道,修煉三田[2],種出黃芽[3]至寶,七返九還[4],以成大羅神仙[5],掌判東華妙嚴之天。為因瑤池會上,金童玉女有思凡之心,罰往下方投胎脫化。金童者,在下方潮州張家,托生男子身,深通儒教,作一秀士。玉女于東海龍神處,生為女子。待他兩個償了宿債,貧道然后點化[6]他,還歸正道。(詩云)金童玉女意投機,才子佳人世罕稀。直待相逢酬宿債,還歸正道赴瑤池。(下)(正末扮長老[7]同行者[8]上,詩云)釋門大道要參修,開闡宗源老比丘[9]。門外不知東海近,只言仙境本清幽。貧僧乃石佛寺法云長老是也。此寺古剎近于東海岸邊,常有龍王水卒,不時來此游玩。行者,出門前覷看,若有客來時,報復我家知道。(行者云)理會得。(沖末扮張生引家僮上,云)小生潮州人氏,姓張名羽,表字伯騰,父母早年亡化過了。自幼頗學詩書,爭奈功名未遂。今日閑游海上,忽見一座古寺,門前立著個行者。兀[10]那行者,此寺有名么?(行者云)焉得無名?山無名,迷殺人;寺無名,俗殺人。此乃石佛寺也。(張生云)你去報復長老,有個閑游的秀才,特來相訪。(行者做報科,云)門外有一秀才,探望師父。(長老云)道有請。(做見科。長老云)敢問秀才何方人氏?(張生云)小生潮州人氏,自幼父母雙亡,功名未遂。偶然閑游海上,因見古剎清涼境界,望長老借一凈室,與小生溫習經史,不知長老意下如何?(長老云)寺中房舍盡有。行者,你收拾東南幽靜之處,堪可與秀才觀書也。(張生云)小生無物相奉,有白銀二兩送長老,權為布施[11],望乞笑納。(長老云)既然秀才重意,老僧收了。行者,收拾房舍,安排齋食,請秀才穩便。老僧且回禪堂,作些功果去也。(下)(行者云)秀才,與你這一間幽靜的房兒,隨你自去打筋斗,學踢弄,舞地鬼,喬扮神,撒科打諢,亂作胡為,耍一會,笑一會,便是你那游玩快樂。我行者到禪堂扶侍俺師父去也。(詩云)行童終日打勤勞,掃地才完又要把水挑。就里貪頑只愛耍,尋個風流人共說風騷。(下)(張生云)僧家清雅,又無閑人聒噪,堪可攻書。天色晚了也,家童,將過那張琴來,撫一曲散心咱。(家童安琴科。張生云)點上燈,焚起香來者。(行[12]童點燈焚香科。張生詩云)流水高山調不徒,鐘期[13]一去賞音孤。今宵燈下彈三弄,可使游魚出聽[14]無?(正旦扮龍女引侍女上,云)妾身瓊蓮是也,乃東海龍神第三女,與梅香翠荷今晚閑游海上,去散心咱。(侍女云)姐姐,你看這大海澄澄,與長天一色,是好景致也!(正旦唱)
【仙呂點絳唇】海水洶洶,晚風微送,兼天涌,不辨西東,把凌波步輕那[15]動。
【混江龍】清宵無夢,引著這小精靈,閑伴我游蹤。恰離了澄澄碧海,遙望那耿耿長空,你看那萬朵彩云生海上,一輪皓月映波中。(侍女云)海中景物,與人間敢不同么?(正旦唱)覷了那人間鳳闕,怎比我水國龍宮;清湛湛、洞天福地任逍遙,碧悠悠、那愁他浴鳧飛雁爭喧哄。似俺這閨情深遠,直恁般好信難通!
(侍女云)姐姐,你本海上神仙,這容貌端的非凡也。(正旦唱)
【油葫蘆】海上神仙年壽永,這蓬萊在眼界中。風飄仙袂絳綃紅,則我這云鬟高挽金釵重,蛾眉輕展花鈿動;袖兒籠,指十蔥,裙兒簌,鞋半弓[16]。只待學吹簫同跨丹山鳳,那其間,登碧落,趁天風。
(侍女云)想天上人間,自然難比。(正旦唱)
【天下樂】不比那人世繁華掃地空,塵中,似轉蓬,則他這春過夏來秋又冬;聽一聲報曉雞,聽一聲定夜鐘,斷送的他世間人猶未懂。
(張彈琴,侍女做聽科,云)姐姐,那里這般響?(正旦唱)
【那吒令】聽疏剌剌晚風,風聲落萬松;明朗朗月容,容光照半空;響潺潺水沖,沖流絕澗中。又不是采蓮女撥棹聲,又不是捕魚叟鳴榔[17]動;驚的那夜眠人睡眼朦朧。
(侍女云)這響聲比其馀全別也。(正旦唱)
【鵲踏枝】又不是拖環珮,韻丁咚;又不是戰鐵馬,響錚;又不是佛院僧房,擊磬敲鐘:一聲聲唬的我心中怕恐;原來是廝瑯瑯,誰撫絲桐。
(張再撫琴科)(侍女云)敢是這寺中有人弄甚么響?(正旦云)原來是撫琴哩。(侍女云)姐姐,你試聽咱。(正旦唱)
【寄生草】他一字字情無限,一聲聲曲未終;恰便似顫巍巍金菊秋風動,香馥馥丹桂秋風送,響珊珊翠竹秋風弄。咿呀呀、偏似那織金梭攛斷[18]錦機聲;滴溜溜、舒春纖亂撒珍珠迸。
(侍女做偷瞧科,云)原來是個秀才在此撫琴,端的是個典雅的人兒也。(正旦唱)
【六么序】表訴那弦中語,出落[19]著指下功,勝檀槽慢掇輕攏。則見他正色端容,道貌仙豐。莫不是漢相如作客臨邛,也待要動文君,曲奏求凰鳳;不由咱不引起情濃。你聽這清風明月琴三弄,端的個金徽洶涌,玉軫玲瓏。
(侍女云)姐姐,休說你知音人,便是我也覺的他悠悠揚揚,入耳可聽。果然彈得好也。(正旦唱)
【幺篇】端的心聰,那更神工。悲若鳴鴻,切若寒蛩,嬌比花容,雄似雷轟,真乃是消磨了閑愁萬種。這秀才一事精,百事通。我躡足潛蹤,他換羽移宮;抵多少盼盼女詞媚涪翁[20],似良宵一枕游仙夢。因此上偷窺方丈,非是我不守房櫳。
(做弦斷科,張生云)怎么琴弦忽斷,敢是有人竊聽?待小生出門試看咱。(正旦避科,云)好一個秀才也!(張生做見科,云)呀,好一個女子也!(做問科,云)請問小娘子,誰氏之家,如何夜行?(正旦唱)
【金盞兒】家住在碧云空,綠波中,有披鱗帶角相隨從,深居富貴水晶宮[21]。我便是海中龍氏女,勝似那天上許飛瓊[22]。豈不知眾星皆拱北,無水不朝東。
(張生云)小娘子姓龍氏,我記得何承天[23]姓苑上有這個姓來。難道小娘子既然有姓,豈可無名?因甚至此?(正旦云)妾身龍氏三娘,小字瓊蓮。見秀才彈琴,因聽琴至此。(張生云)小娘子既為聽琴而至,這等,是賞音的了;何不到書房中坐下,待小生細彈一曲,何如?(正旦云)愿往。(做到書房科,正旦云)敢問先生高姓?(張生云)小生姓張名羽,字伯騰,潮州人氏。早年父母雙亡,也曾飽學詩書,爭奈功名未遂,游學至此,并無妻室。(侍女云)這秀才好沒來頭,誰問你有妻無妻哩!(家童云)不則是相公,我也無妻。(張生云)小娘子不棄小生貧寒,肯與小生為妻么?(正旦云)我見秀才聰明智慧,豐標俊雅,一心愿與你為妻;則是有父母在堂,等我問了時,你到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屆,前來我家,招你為婿。(張生云)既蒙小娘子俯允,只不如今夜便成就了,何等有趣;著小生幾時等到八月十五日也!(家童云)正是,我也等不得。(侍女云)你等不得,且是容易哩。(正旦云)常言道:“有情何怕隔年期”,這有甚等不得那?(唱)
【**花】那里也陽臺云雨蹤,不比那秦樓風月叢。(張生云)敢問小娘子家在何處?(正旦唱)只在這滄海三千丈,險似那巫山十二峰。(張生云)小生做貴宅女婿,就做了富貴之郎,不知可有人伏侍么?(正旦唱)俺可更有門風:無非是蛟虬參從,還有那黿將軍,鱉相公,魚夫人,蝦愛寵,鼉先鋒,龜老翁:能浮波,慣弄風。隔云山,千萬重;要相逢,指顧中。
(張生云)只要小娘子言而有信,俺小生是一個志誠老實的。(正旦唱)
【青歌兒】甜話兒將人將人摩弄[24],笑臉兒把咱把咱陪奉。你則看八月冰輪出海東,那其間、霧斂晴空,風透簾櫳,云雨和同;那其間、錦陣花叢,玉斚金鐘;對對雙雙,喜喜歡歡,我與你笑相從;再休提誤入桃源洞[25]。
(張生云)既然許了小生為妻,小娘子可留些信物么?(正旦云)妾有冰蠶織就鮫綃帕,權為信物。(張生做謝科,云)多感小娘子!(家童云)梅香姐,你與我些兒甚么信物?(侍女云)我與你把破蒲扇,拿去家里扇煤火去!(家童云)我到那里尋你?(侍女云)你去兀那羊市角頭磚塔兒胡同總鋪[26]門前來尋我。(正旦唱)
【賺煞】你豈不知意兒和,直恁欠心兒懂,我非羅剎女[27],休驚莫恐。多管是前世因緣今得寵,到中秋好事相逢。且從容,劈開這萬里溟濛,俺那里靜悄悄,絕無塵世冗。(張生云)有如此富貴,小生愿往。(正旦唱)一周圍紅遮翠擁,盡都是金扉銀棟,不弱似九天碧落蕊珠宮[28]。(同侍女下)
(張生云)我看此女妖嬈艷冶,絕世無雙。他說著我海岸邊尋他,我也等不的中秋。家童,你看著琴劍書箱。我拚的將此鮫綃手帕,渺渺茫茫,直至海岸邊尋那女子,走一遭去。(詩云)海岸東頭信步行,聽琴女子最關情。有緣有分能相遇,何必江皋笑鄭生[29]?(下)(家童云)我家東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個妖魔鬼怪,便信著他跟將去了。我報與長老,同行者追我東人去。(詞云)叵耐[30]這鬼怪妖魔,將花言巧語調唆。若不是連忙趕上,只怕迷殺我秀才哥哥。(下)
* * *
[1] 無始——佛教的說法:一切世間,如眾生、法,都沒有“始”。今生從前世來的,前世又從它的前世來的,展轉推究,永遠沒有頭兒,所以叫做“無始”。
[2] 三田——道教名詞,即三丹田:兩眉間為上丹田,心下為中丹田,臍下為下丹田。
[3] 黃芽——道教煉丹所用的鉛的精華。《參同契》:“故鉛外黑,內懷金華。”注:“金華,即黃芽。”白居易《對酒》詩:“有時成白首,無處問黃芽。”
[4] 七返九還——道教煉丹,以火(用“七”代表)煉金(用“九”代表),使金返本還原的意思。
[5] 大羅神仙——道教稱諸天之上最高的天為大羅天,修道成功,即為大羅神仙。王維《送王尊師歸蜀中》詩:“大羅天上神仙客,濯錦江頭花柳春。”
[6] 點化——指點、教化、開導,使人領悟,道家謂之點化。
[7] 長老——對僧人之年德俱高者的敬稱。《禪門規式》:“道高臘長,呼為須菩提,亦稱長老。”
[8] 行者——佛教中把尚無正式和尚資格、帶發修行的人以及為求法證悟而游食四方的人,都叫做“行者”或頭陀僧。梵語為頭陀。這里指小和尚,即下文的“行童”。
[9] 比丘——梵語的音譯,指和尚。
[10] 兀——原本無,據《柳枝集》本補。
[11] 布施——饋送錢物給僧人叫做布施。
[12] 行——原本無,據《柳枝集》本補。
[13] 鐘期——即鐘子期,春秋時楚國人。善于辨別琴音;伯牙彈琴,志在高山或流水,他都能聽出來,稱為“知音”。
[14] 游魚出聽——古代傳說:有人善鼓琴,鱘魚游出水面去聽他彈琴(見《論衡》)。
[15] 那——“挪”字的借用;移動。
[16] 半弓——弓,弓鞋,舊時纏足婦女所穿的鞋。半弓,形容其小。
[17] 鳴榔——榔,捕魚船后部的橫木;捕魚時,敲擊橫木,使魚驚動入網,以便捕捉,叫做鳴榔。今浙江紹興一帶捕魚時仍用此法;惟在船前敲木。
[18] 攛(cuàn竄)斷——這里是搬弄、拋擲的意思。
[19] 出落——顯示出。
[20] 盼盼女詞媚涪翁——盼盼,宋時瀘州的官妓。涪翁,宋代詩人黃庭堅的號。他們兩人曾作詞互相唱和。又,黃庭堅在荊州看見一首詞,很像女人寫的;夜晚夢見一個女子,說她家住在豫章吳城山。黃醒后說:這個人一定是龍城小龍女。本劇把這兩個故事混起來用,把盼盼當作小龍女;以適應本劇中龍女的事。
[21] 水晶宮——或作水精宮,俗稱龍宮,即龍王所居之宮。《述異記》上:“闔閭構水精宮,尤極珍怪,皆出之水府。”
[22] 許飛瓊——古代神話中的仙女。
[23] 何承天——南北朝時宋朝人,很有學問,曾刪并禮論,改定元嘉歷。《隋書·經籍志》載有何氏撰《姓苑》一卷;大約像后來的《百家姓》一類的書。
[24] 摩弄——有調弄、調哄、磨蹭、拖延等義。
[25] 桃源洞——古代神話: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迷路不得返,遇見桃源里兩個仙女,留他們在那里住了半年。
[26] 總鋪——即軍巡鋪。宋代都城里,坊巷近二百馀步,設一所軍巡鋪,以兵卒三五人為一鋪;夜晚,巡警地方盜賊煙火。(見《夢粱錄》十“防隅巡警”條)
[27] 羅剎女——梵語稱食人的鬼女為羅剎女。
[28] 蕊珠宮——道教所說的上清境(天上)的宮闕名。
[29] 鄭生——指鄭交甫。古代神話:江妃二女,游于江邊,遇見鄭交甫,就解下玉珮送給他。鄭接受玉珮,走了幾十步,忽然玉珮和二女都不見了。
[30] 叵耐——不可耐也。唐·劉《隋唐嘉話》下:“乃發怒曰:叵耐殺人田舍漢!”
第二折
(張生上,詩云)幸會多嬌有所期,閑花野草斗芳菲。幽情何處桃源洞,則怕劉郎去未歸。小生張伯騰。恰才遇著的那個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尋蹤覓跡,前來尋他;卻不知何處去了。則見青山綠水,翠柏蒼松,前又去不得,回又回不得,好凄慘人也!這盤陀石上,我且歇息咱。(虛下)(正旦改扮仙姑上,詩云)桑田成海又成田,一霎那堪過百年。撥轉頂門關棙子[1],阿誰不是大羅仙。自家本秦時宮人,后以采藥入山,謝去火食,漸漸身輕,得成大道,世人稱為毛女[2]者是也。今日偶然乘興,游到此間,卻是海之東岸。你看茫茫蕩蕩,好一片大水也呵!(唱)
【南呂一枝花】黑彌漫水容滄海寬,高崒峍[3]山勢昆侖大。明滴溜冰輪出海角,光燦爛紅日轉山崖。這日月往來,只山海依然在。彌八方,遍九垓[4],問甚么河漢江淮,是水呵,都歸大海。
【梁州第七】你看那縹渺間十洲三島,微茫處閬苑蓬萊[5],望黃河一股兒渾流派。高沖九曜[6],遠映三臺[7],上連銀漢,下接黃埃。勢汪洋無岸無涯,出許多異寶奇哉。看看看,波濤涌,光隱隱無價珠璣;是是是,草木長,香噴噴長生藥材;有有有,蛟龍偃,郁沉沉精怪靈胎。常則是云昏氣靄,碧油油隔斷紅塵界,恍疑在九天外,平吞了八九區云夢澤,問甚么翠島蒼崖。
(張生上,云)這里不知是何處,喜得又遇著一位娘子。呀!原來是道姑。待小生問個路兒咱。(仙姑唱)
【牧羊關】猛地里難回避,可教人怎離摘[8]?則見他叉手前來,多管是迷了路的行人,多管是失了船的過客。(張生云)道姑,敢問這搭兒是何處也?(仙姑唱)比及[9]你來相問,先對俺說明白。(張生云)我到此,只為那可意人兒,不知在那里?(仙姑唱)且將個采芝女,權休怪,只問那可意人,安在哉?
(云)秀才何方人氏?因甚至此?(張生云)小生潮州人氏,因為游學,在此石佛寺借寓。前夜彈琴,有一女子,引一侍女來聽。此女自言龍氏之女,小字瓊蓮,到八月中秋日,與小生會約于海岸。小生隨即尋訪,不意迷失道路。小生只想他風流人物,世上無比。(仙姑云)他既說姓龍,你可也想左[10]了。(唱)
【罵玉郎】可知道龍宮美女多嬌態,想當時因有約,則今日獨尋來。拚的個舍殘生,做下風流債。那龍也青臉兒長左猜[11],惡性兒無可解,狠勢兒將人害。
(張生云)可怎生恁般利害?(仙姑唱)
【感皇恩】呀,他把那牙爪張開,頭角輕抬;一會兒起波濤,一會兒摧山岳,一會兒卷江淮。變大呵,乾坤中較窄,變小呵,芥子里藏埋。他可便能英勇,顯神通,放狂乖。
(張生云)那小娘子姓龍,你這道姑怎么說起龍來?(仙姑云)秀才不知,這龍是輕易好惹他的?(唱)
【采茶歌】他興云霧,片時來,動風雨,滿塵埃,則怕驚急烈[12]一命喪尸骸。休為那約雨期云龍氏女,送了你個攀蟾折桂俊多才。
(張生云)小生才省悟了也。他是龍宮之女,他父親十分狠惡,怎肯與我為妻?這婚姻之事,一定無成了。只是小娘子,誰著你聽琴來?(做悲科)(仙姑云)貧道不是凡人,乃奉東華上仙法旨,著我來指引你還歸正道,休得墮落。(張生做拜科,云)小生肉眼,不知上仙指引,望乞恕罪。(仙姑云)我且問你:那聽琴女子,是東海龍王第三女,小字瓊蓮,他在龍宮海藏,你怎么得見他?(張生云)若論那龍宮之女,與小生頗有緣分。(仙姑云)那里見的有緣分?(張生云)既沒緣分,他怎肯約我在八月十五夜,到他家里,招我做女婿;又與我這鮫綃帕兒做信物哩?(仙姑云)這鮫綃手帕,果是龍宮之物。眼見的那個女子看的你中意了。只是龍神懆暴[13],怎生容易將愛女送你為妻?秀才,我如今圓就[14]你這事,與你三件法物,降伏著他,不怕不送出女兒嫁你。(張生做跪科,云)愿見上仙法寶。(仙姑取砌末科,云)與你銀鍋一只,金錢一文,鐵勺一把。(張生接科,云)法寶便領了,愿上仙指教,怎生樣用他才好。(仙姑云)將海水用這杓兒舀在鍋兒里,放金錢在水內;煎一分,此海水去十丈,煎二分去二十丈,若煎干了鍋兒,海水見底,那龍神怎么還存坐的住,必然令人來請,招你為婿也。(張生云)多謝上仙指教!但不知此處離海岸遠近若何?(仙姑云)向前數十里,便是沙門島海岸了也。(唱)
【黃鐘煞尾】這寶呵,出在那瑤臺紫府清虛界,碧落蒼空天上來:任熬煎,任布劃,可從心,可稱懷;不求親,不納財,做行媒,做嬌客;連理枝,并蒂開,鳳鸞交,魚水諧:休將他覷小哉!信神仙妙手策,也是那前生福有安排,直著你沸湯般煎干了這大洋海。(下)
(張生云)小生有緣,得受上仙法寶。直到沙門島煎海水去來。(詩云)任他東海滾波濤,取水將來鍋內熬。此是神仙真妙法,不愁無分見多嬌。(下)
* * *
[1] 關棙子——古時簡單機械中的轉軸,觸動它就可使全部機械轉動;比喻修煉道行人的靈機。《晉書·天文志》:“以漏水轉之于殿上室內,星中出沒,與天相應,因其關捩。”黃庭堅《再答靜翁》詩:“四方八千關捩子,與君一個鑰匙開。”
[2] 毛女——古時傳說中的仙女。《列仙傳》:“毛女者,字玉姜,在華陰山中,自言始皇宮人也,食松葉,遂不饑寒。”
[3] 崒峍(zú lǜ族律)——高大的樣子。
[4] 九垓——九天,亦指九州。《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注:“九垓,九天也。”
[5] 十洲三島,閬苑蓬萊——都是古代神話中仙人住的地方。十洲,《海內十洲記》:“漢武帝既聞王母說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炎洲、玄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絕處。”三島,《史記·秦始皇本紀》:“齊人徐巿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閬苑,仙人所居住之地。《續仙傳》:“此花在人間已逾百年,非久即歸閬苑去。”
[6] 九曜——梵歷中所稱的九種星神,即: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羅睺、計都。
[7] 三臺——星名。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兩兩相比,在斗魁之下。
[8] 離摘——或作摘離。脫離,離開。
[9] 比及——有幾種用法:既然,假如,與其,等到。這里是“既然”的意思。本書《虎頭牌》一折:“比及與別人帶去了”,則是與其之意。
[10] 左——錯。
[11] 左猜——錯猜,猜疑。
[12] 驚急烈——形容驚慌之意。急烈,語助詞,無義。
[13] 懆暴——性格猛烈粗暴、急躁。
[14] 圓就——成全,指成全他們的婚姻。
第三折
(行者上,云)小僧乃石佛寺行者。前日有一秀才,在我這房頭借住,因夜間彈琴,被一個精怪迷惑將去了。那家童連忙趕去尋他,俺師父葫蘆提也著我去尋。林深山險,那里尋他去;不想撞見一個大蟲,張牙舞爪來咬我,小僧連忙將一塊鵝卵石頭打將去,不知恁般手正,直一下打入他喉嚨里去了,我見那大蟲楞楞掙掙倒了。小僧一氣走到二百里,拾了一個性命,直走到這里。那里著迷一命休,小僧卻是沒來由。不如尋秀才一處同迷死,也落的牡丹花下鬼風流[1]。(下)(張生引家童上,詩云)前生結下好姻緣,覓得鸞膠續斷弦。法寶煎熬鐺滾沸,爭知火里好栽蓮[2]。小生張伯騰,早到海岸也。家童,將火鐮火石引起火來,用三角石頭把鍋兒放上。(做放鍋科,云)你可將這勺兒舀那海水起來。(做取水科,云)鍋里水滿了也,再放這枚金錢在內,用火燒著,只要火氣十分旺相[3],一時間將此水煎滾起來。(家童云)這等,你不早說,那小娘子跟隨的丫頭送我一把蒲扇,不曾拿的來,把什么扇火?(做衣袖扇火科,云)且喜鍋兒里水滾了也。(張生云)水滾了,待我試看海水動靜。(做看科,驚云)怪哉!果然海水翻騰沸滾,真有神應也!(家童云)怎么這里水滾,那海水也滾起來?難道這鍋兒是應著海的?(長老[4]慌上,云)老僧石佛寺長老是也。正在禪床打坐,則見東海龍王,遣人來說道:有一秀才,不知他將甚般物件,煮的海水滾沸。急得那龍王沒處逃躲,央我老僧去勸化他早早去了火罷。元來這秀才不是別人,就是前日借俺寺里讀書的潮州張生。想我石佛寺貼近東海,現今龍宮有難,豈可不救?只得親到沙門島上,勸化秀才,走一遭去也呵。(唱)
【正宮端正好】一地里受煎熬,滿海內[5]空勞攘,兀的不慌殺了海上[6]龍王。我則見水晶宮血氣從空撞,聞不得鼻口內干煙熗。
【滾繡球】那秀才誰承望,急煎煎做這場,不知他挾著的甚般伎倆,只待要賣弄殺手段高強。莫不是放火光,逼太陽,燒的來焰騰騰滾波翻浪。縱有那雷和雨,也救不得驚惶。則見錦鱗魚活潑剌波心跳,銀腳蟹亂扒沙[7]在岸上藏。但著一點兒,就是一個燎漿[8]。
(做到科,云)來到此間,正是沙門島海岸了。兀那秀才,你在此煮著些甚么哩?(張生云)我煮海也。(正末云)你煮他那海做甚么?(張生云)老師父不知,小生前夜在于寺中操琴,有一女子前來竊聽,他說是龍氏三娘,小字瓊蓮,親許我中秋會約。不見他來,因此在這里煮海,定要煎他出來。(正末唱)
【倘秀才】這秀才不能勾花燭洞房,(帶云)好也啰!(唱)卻生扭做香水混堂[9],大海將來升斗量。秀才家能軟款,會安詳,怎做這般熱忽喇[10]的勾當?
(張生云)老師父你不要管我,你且到別處化緣去。(正末唱)
【滾繡球】俺也不是化道糧,也不是要供養,我則是特來相訪。(張生云)我是個窮秀才,相訪我有甚么化與你。(正末唱)俺本是出家人,便乞化何妨。(張生云)若得見那小娘子,肯招我做女婿,便有布施。(正末唱)則為那窈窕娘,不招你個俊俏郎,弄出這一番禍從天降。你窮則窮,道與他門戶輝光。你那里得熬煎鉛汞[11]山頭火?你那里覓醫治相思海上方?此物非常。
(張生云)老師父,我老實對你說,若那夜女子不出來呵,我則管煮哩。(正末云)秀才,你聽者:東海龍神著老僧來做媒,招你為東床嬌客,你意下如何?(張生云)老師父你不要耍我,這海中一望[12]是白茫茫的水,小生是個凡人,怎生去的?(家童云)相公,這個不妨事,你只跟著長老去,若是他不淹死,難道獨獨淹死了你?(正末唱)
【脫布衫】俺實丕丕要問行藏,你慢騰騰好去商量,將這水指一指翻為土壤,分一分步行坦蕩。
【小梁州】直著你如履平原草徑荒。(張生云)到那海底去,莫不昏暗么?(正末唱)卻正是日出扶桑[13]。(張生云)小生終是個凡人,怎敢就到海中去?(正末唱)雖然大海號東洋,休謙讓。(帶云)去來波!(唱)他則待招選你做東床。
(張生云)小生曾聞這仙境有弱水[14]三千丈,可怎生去的?(正末唱)
【幺篇】便休提彌漫弱水三千丈,端的是錦模糊水國魚邦。(張生做望科,云)我看這海有偌般寬闊,無邊無岸,想是連著天的,好怕人也!(正末唱)你道是白茫茫如天樣,越顯得他寬洪海量。我勸你早準備帽兒光。
(張生云)既如此,待我收起法寶,則要老師父作成[15]我這樁親事。(家童云)那**身邊有一個侍女,須配與我,不然,我依舊燒起火來。(正末唱)
【笑和尚】去去去,向蘭閣,到畫堂。俺俺俺,這言語,無虛誑。(張生云)是真個么?(正末唱)你你你,終有個酸寒相[16]。他他他,女艷妝。早早早,得成雙。來來來,似鴛鴦并宿在銷金帳。
(張生云)這等,我就隨著老師父去。則要得早早人月團圓,休孤舊約也。(正末唱)
【尾聲】則為你佳人才子多情況,唬得他椿室萱堂[17]著意忙。你貌又軒昂才又良,他玉有溫柔花有香;意相投,姻緣可配當;心廝愛,夫妻誰比方。似他這百媚韋娘[18],共你個風流張敞。(帶云)去來波!(唱)須將俺撮合山的媒人重重賞。(同張生下)
(家童云)你看我家東人,興匆匆的跟著長老入海去了,留我獨自一個在這海岸上,看守什么法寶。若是他當真做了新郎,料必要滿了月方才出來。我看那小行者盡也有些風韻,老和尚又不在;不如我收拾了這幾件東西,一徑回到寺里,尋那小行者打[19]去也。(下)
* * *
[1] 不想撞見一個大蟲……也落的牡丹花下鬼風流——原本此段白文,雖為插科打諢的話,但頗荒唐不經,文長四百余字,今略去不錄。據《柳枝集》改。
[2] 火里好栽蓮——比喻在苦中修煉,得成正果之意。
[3] 旺相——旺盛。
[4] 長老慌上——按,此折由正末扮長老主唱,與一、二、四折由正旦主唱者不一致,有違于元劇各折由旦主唱(旦本)或由末主唱(末本)之規律。《柳枝集》此折以仙母作媒人,仍為旦唱,與《元曲選》本曲、白多異,此仍從《元曲選》本,一般未加改動。
[5] 滿海內——原本作“遍寰宇”;據《柳枝集》改。
[6] 海上——原本作“海內”;據《柳枝集》改。
[7] 扒沙——或作扒扠、扒叉。就是爬行。
[8] 燎漿——或作撩漿、料漿。被水燙或火燒,皮膚上所起的亮泡。
[9] 香水混堂——浴池、澡堂。明·郎瑛《七修類稿》十六:“吳俗,甃大石為池,穹幕以磚,后為巨釜,令與池通,轆轤引水,穴壁而儲焉。一人專執炊,池水相吞,遂成沸湯,名曰混堂,榜其門曰香水。男子納一錢于主人,皆得入澡也。”元·薩天錫《詠混堂》詩:“一笑相迎裸形國。”
[10] 熱忽喇——就是熱;忽喇,語助詞,無義。
[11] 鉛汞——道家煉丹用的兩種原料。
[12] 一望——視力所能及的地方叫做一望。
[13] 扶桑——神木名,神話傳說,日出其下。《楚辭·離騷》:“總余轡乎扶桑。”
[14] 弱水——古代神話:鳳麟洲在西海中央,四面有弱水環繞,一根羽毛丟上去也會沉底,人無法渡過(見《十洲記》)。宋·楊大年《漢武》詩:“蓬萊宮闕海漫漫,弱水回風欲到難。”
[15] 作成——成全,助其成功。
[16] 酸寒相——舊時對貧窮讀書人的形容詞。
[17] 椿室萱堂——“父、母”的代詞。
[18] 韋娘——即杜韋娘,唐代有名的一個歌妓。
[19] 打——男性相猥褻的隱語。
第四折
(外扮龍王引水卒上,詩云)一輪紅日出扶桑,照曜中天路杳茫。雖然弱水三千里,只要緣投[1]自可航。吾神乃東海龍王是也。有小女瓊蓮,曾于夜間到石佛寺游玩,見一秀才撫琴,其曲有鳳求凰之音,他兩個睹面關情,遂許中秋赴會。某家說道,他是凡人,怎生到的俺這水府?不想秀才遇著上仙,授他三件法寶,被他燒的海水滾沸,使某不堪其熱;只得央石佛寺法云禪師為媒,招請為婿。早間已經花紅酒禮,款待那做媒的去了,如今設下慶喜的筵席。兀那水卒,請出秀才和女孩兒來者!(正旦同張生上,正旦云)秀才,前廳上拜俺父母去。(張生云)是。(正旦云)秀才,我和你那夜相別,誰想有今日也!(唱)
【雙調新水令】則為這波濤相間的故人疏,我則怕黑漫漫各尋別路。受了些活地獄,下了些死工夫。海角天隅,須有日再完聚。
(張生云)這龍宮里面,都是些甚么人物?(正旦唱)
【駐馬聽】擺列著水里兵卒,都是些黿將軍,鼉先鋒,鱉大夫。看了這海中使數[2],無過是赤須蝦,銀腳蟹,錦鱗魚。繡簾十二列珍珠,家財千萬堆金玉。(張生云)是好富貴也!(正旦唱)你自喑付[3],則俺這水晶宮是一搭兒奢華處。
(做行禮拜科,龍王云)你二人在那里相會來?(正旦唱)
【滴滴金】趁著那綠水清波,良辰美景,輕云薄霧,霜氣浸冰壺。可則是玉露泠泠,金風淅淅,中秋節序;正值著冷清清,人靜更初。
(龍王云)你與這秀才素非相識,況在夜靜更初,怎么就許他婚姻之約?你試說我聽。(正旦唱)
【折桂令】俺去他那月明中信步階除,聽三弄瑤琴音韻非俗:恰便似云外鳴鶴,天邊語雁,枝上啼烏。他待覓鶯儔燕侶,我正愁鳳只鸞孤;因此上,要識賢愚,別辨親疏;端的個和意同心,早遂了似水如魚。
(龍王云)秀才,誰與你這法寶來?(張生云)量小生是個窮儒,焉有此法寶;偶因追趕令愛,到海岸上遇著一位仙姑,把與我來。(龍王云)秀才,則被你險些兒熱殺我也!我想這事,都是我女孩兒惹出來的。(正旦唱)
【雁兒落】不想這火中生比目魚,石內長荊山玉,天邊有比翼鳥[4],地上出連枝樹。
(張生云)若非上仙法寶,怎生得有團圓之日?(正旦唱)
【得勝令】你待將鉛汞燎干枯,早難道水火不同爐。將大海揚塵度,把東洋烈[5]焰煮。神術煅化的為夫婦,幾乎熬煎殺俺眷屬。
(東華仙上,云)龍神,聽俺分付!(龍王同張生、正旦跪科,東華云)龍神,那張生非是你女婿,那瓊蓮也非是你女兒;他二人前世乃瑤池上金童玉女,則為他一念思凡,謫罰下界。如今償還夙契,便著他早離水府,重返瑤池,共證前因,同歸仙位去也。(眾拜謝科)(正旦唱)
【沽美酒】待著俺辭龍宮,離水府,上碧落,赴云衢;我和你同會西池見圣母。秀才也,抵多少跳龍門應舉,攀仙桂步蟾蜍。
(東華云)你二人若非吾來指引,豈得到瑤池仙境也?(正旦唱)
【太平令】廣成子長生詩句[6],東華仙看定婚書。引仙女仙童齊赴,獻仙酒仙桃相助。愿普天下曠夫怨女[7],便休教間阻;至誠的,一個個皆如所欲。
(東華云)你本是玉女金童,投凡世淹留數載。石佛寺夜月彈琴,鳳求凰留情殢色。許佳期無處追尋,走海上失精落彩。遇仙姑法寶通靈,端的有神機妙策。配金丹鉛汞相投,運水火張生煮海。則今朝返本朝元,散一天異香杳靄。(正旦同張生稽首科)(正旦唱)
【收尾】則今日雙雙攜手登仙去,也不枉鮫綃帕留為信物。閑看他蟠桃灼灼樹頭紅,撇罷了塵世茫茫海中苦。
題目 石佛寺龍女聽琴
正名 沙門島張生煮海
* * *
[1] 緣投——原本作“無私”,據《柳枝集》改。
[2] 使數——奴仆。
[3] 喑付——或作窨付;暗中忖度的意思。
[4] 比翼鳥——鳥原本作“烏”,據《柳枝集》改。
[5] 烈——原本作“列”,據《柳枝集》改。
[6] 廣成子——神仙故事中的一個仙人。相傳:黃帝問他長生之道。他說:不要勞動形體,不要動搖精神,也不要動思慮想這想那:就可以長生。(見《莊子·在宥》)這種說法,正是道家清凈無為,消極出世思想的一種表現。
[7] 愿普天下曠夫怨女四句——表現了劇作者對男女婚姻自由的祝愿,與“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之語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