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康進之[1]撰
* * *
[1] 康進之——一云陳進之。棣州人(今山東惠民縣),事跡不詳。著有《黑旋風老收心》、《梁山泊黑旋風負荊》雜劇二種,今存后者。《太和正音譜》評云:“其詞勢非筆舌可能擬,真詞林之英杰。”《酹江集》孟稱舜評《李逵負荊》云:“曲語句句當行,手筆絕高絕老。至其摹像李山兒半粗半細,似呆似慧,形景如見。世無此巧丹青也。”
第一折
(沖末扮宋江,同外扮吳學究,凈扮魯智深[1],領卒子上。宋江詩云)澗水潺潺繞寨門,野花斜插滲青巾。杏黃旗上七個字,替天行道救生民。某,姓宋名江,字公明,綽號順天呼保義者是也。曾為鄆州鄆城縣把筆司吏,因帶酒殺了閻婆惜[2],迭配江州牢城。路經這梁山過,遇見晁蓋[3]哥哥,救某上山。后來哥哥三打祝家莊身亡,眾兄弟推某為頭領。某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4]來[5]的小僂[6],威鎮山東,令行河北。某喜的是兩個節令:清明三月三,重陽九月九。如今遇這清明三月三,放眾弟兄下山,上墳祭掃。三日已了,都要上山,若違令者,必當斬首。(詩云)俺威令誰人不怕,只放你三日嚴假;若違了半個時辰,上山來決無干罷。(下)(老王林上,云)曲律竿頭懸草稕[7],綠楊影里撥琵琶。高陽公子[8]休空過,不比尋常賣酒家。老漢姓王名林,在這杏花莊居住,開著一個小酒務兒[9],做些生意。嫡親的三口兒家屬:婆婆早年亡化過了,止有一個女孩兒,年長十八歲,喚做滿堂嬌,未曾許聘他人。俺這里靠著這梁山較近,但是山上頭領,都在俺家買酒吃。今日燒的鏇鍋兒[10]熱著,看有什么人來。(凈扮宋剛,丑扮魯智恩上)(宋剛云)柴又不貴,米又不貴。兩個油嘴,正是一對。某乃宋剛,這個兄弟叫做魯智恩。俺與這梁山泊較近,俺兩個則是假名托姓,我便認做宋江,兄弟便認做魯智深。來到這杏花莊老王林家,買一鍾酒吃。(見王林科,云)老王林,有酒么?(王林云)哥哥,有酒有酒,家里請坐。(宋剛云)打五百長錢[11]酒來。老王林,你認得我兩人么?(王林云)我老漢眼花,不認的哥哥們。(宋剛云)俺便是宋江,這個兄弟便是魯智深。俺那山上頭領,多有來你這里打攪,若有欺負你的,你上梁山來告我,我與你做主。(王林云)你山上頭領,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漢,并沒有這事。只是老漢不認的太仆[12],休怪休怪。早知太仆來到,只合遠接;接待不及,勿令見罪。老漢在這里,多虧了頭領哥哥,照顧老漢。(做遞酒科,云)太仆,請滿飲此杯。(宋剛飲科)(王林云)再將酒來。(魯智恩飲酒科,云)哥哥,好酒。(宋剛云)老王,你家里還有什么人?(王林云)老漢家中并無甚么人,有個女孩兒,喚做滿堂嬌,年長一十八歲,未曾許聘他人。老漢別無甚么孝順,著孩兒出來,與太仆遞鍾酒兒,也表老漢一點心。(宋剛云)既是閨女,不要他出來罷。(魯智恩云)哥哥怕甚么?著他出來。(王林云)滿堂嬌孩兒,你出來。(旦兒扮滿堂嬌,云)父親喚我做甚么?(王林云)孩兒,你不知道,如今有梁山上宋公明,親身在此,你出來遞他一鍾兒酒。(旦兒云)父親,則怕不中么?(王林云)不妨事。(旦兒做見科)(宋剛云)我一生怕聞脂粉氣,靠后些!(王林云)孩兒,與二位太仆遞一鍾兒酒。(旦做遞酒科)(宋剛云)我也遞老王一鍾酒。(做與王林酒科)(宋剛云)你這老人家,這衣服怎么破了?把我這紅絹褡膊[13]與你補這破處。(老王林接衣科)(魯智恩云)你還不知道,才此這杯酒是肯酒,這褡膊是紅定[14],把你這女孩兒與俺宋公明哥哥做壓寨夫人[15]。只借你女孩兒去三日,第四日便送來還你。俺回山去也。(領旦下)(王林云)老漢眼睛一對,臂膊一雙,只看著這個女孩兒,似這般可怎么了也!(做哭科)(正末扮李逵做帶醉上,云)吃酒不醉,不如醒也。俺,梁山泊上山兒李逵的便是。人見我生得黑,起個綽號,叫俺做黑旋風。奉宋公明哥哥將令,放俺三日假限,踏青[16]賞玩,不免下山,去老王林家,再買幾壺酒,吃個爛醉也呵。(唱)
【仙呂點絳唇】飲興難酬,醉魂依舊。尋村酒,恰問罷王留[17]。(云)俺問王留道,那里有酒?那廝不說便走,俺喝道,走那里去?被俺趕上,一把揪住張口毛[18],恰待要打,那王留道,休打休打,爹爹,有。(唱)王留道,兀那里人家有。
【混江龍】可正是清明時候,卻言風雨替花愁。和風漸起,暮雨初收。俺則見楊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釣魚舟。更和這碧粼粼春水波紋縐,有往來社燕,遠近沙鷗。
(云)人道我梁山泊無有景致,俺打那廝的嘴!(唱)
【醉中天】俺這里霧鎖著青山秀,煙罩定綠楊洲。(云)那桃樹上一個黃鶯兒,將那桃花瓣兒啗[19]阿啗阿,啗的下來,落在水中,是好看也。我曾聽的誰說來,我試想咱:哦!想起來了也,俺學究哥哥道來。(唱)他道是輕薄桃花逐水流。[20](云)俺綽起這桃花瓣兒來,我試看咱。好紅紅的桃花瓣兒,(做笑科,云)你看我好黑指頭也!(唱)恰便是粉襯的這胭脂透。(云)可惜了你這瓣兒,俺放你趁那一般的瓣兒去。我與你趕,與你趕,貪趕桃花瓣兒。(唱)早來到這草橋店垂楊的渡口。(云)不中,則怕誤了俺哥哥的將令,我索回去也。(唱)待不吃呵,又被這酒旗兒將我來相迤逗[21]。他他他,舞東風在曲律桿頭。
(云)兀那王林,有酒么?不則這般白吃你的,與你一抄[22]碎金子,與你做酒錢。(王林做采淚科,云)要他那碎金子做甚么?(正末笑科,云)他口里說不要,可揣[23]在懷里。老王,將酒來。(王林云)有酒,有酒。(做篩酒科)(正末云)我吃這酒在肚里,則是翻也翻的;不吃,更待乾罷。(唱)
【油葫蘆】往常時酒債尋常行處有[24],十欠著九。(帶云)老王也,(唱)則你這杏花莊壓盡他謝家樓[25]。你與我便熟油般造下春醅酒,你與我花羔般煮下肥羊肉。一壁廂肉又熟,一壁廂酒正[26],抵多少錦封未拆香先透[27],我則待乘興飲兩三甌。
【天下樂】可正是一盞能消萬種愁。(云)老王也,咱吃了這酒呵,(唱)把煩惱都也波丟,都丟在腦背后,這些時吃一個沒了休。(帶云)我醉了呵,(唱)遮莫[28]我倒在路邊,遮莫我臥在甕頭。(做吐科,云)老王俫[29],(唱)直醉的來在這搭里嘔。
(云)老王,這酒寒,快鏇熱酒來。(王林云)老漢知道。(做換酒科,哭云)我那滿堂嬌兒也!(正末云)快釃熱酒來。(王林又哭云)我那滿堂嬌兒也!(正末云)老王,我不曾與你酒錢來?你怎么這般煩惱?(王林云)哥哥,不干你事,我自有撇不下的煩惱哩,你則吃酒。(正末唱)
【賞花時】咱兩個每日尊前語話投,今日呵,為甚將咱佯不偢?(王林云)你不知道,我自嫁我的女孩兒,為此著惱。(正末唱)哎!你個呆老子,暢好是忒搜[30]。(云)比似你這般煩惱,休嫁他不的。(王林哭科,云)哎約!我那滿堂嬌兒也!(正末唱)你何不養著他,到蒼顏皓首?(云)你曉的世上有三不留么?(王林云)哥,是那三不留?(正末云)蠶老不中留,人老不中留,(唱)呆老子,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云)我問你,那女孩兒嫁了個甚么人?(王林云)哥,我那女孩兒嫁人,我怎么煩惱?則是悔氣,被一個賊漢奪將去了。(正末做打科,云)你道是賊漢,是我奪了你女孩兒來?(唱)
【金盞兒】我這里猛睜眸,他那里巧舌頭,是非只為多開口[31]。但半星兒虛謬,惱翻我,怎干休!一把火將你那草團瓢[32]燒成為腐炭[33],盛酒甕摔做碎瓷甌。(帶云)綽起[34]俺兩把板斧來,(唱)砍折你那蟠根桑棗樹,活殺您那闊角水黃牛。
(云)兀那老王,你說的是,萬事皆休;說的不是,我不道的饒你哩。(王林云)太仆停嗔息怒,聽老漢漫漫的說與你聽。有兩個人來吃酒,他說:我一個是宋江,一個是魯智深。老漢便道:正是梁山泊上太仆,我無甚孝順,我只一個十八歲女孩兒,叫做滿堂嬌,著他出來拜見,與太仆遞一杯兒酒,也表老漢的一點心。我叫出我那女孩兒來,與那宋江、魯智深遞了三杯酒,那宋江也回遞了我三鍾酒,他又把紅褡膊揣在我懷里。那魯智深說:這三鍾酒是肯酒,這紅褡膊是紅定;俺宋**哥有一百八個頭領,單只少一個人哩。你將這十八歲的滿堂嬌,與俺哥哥做個壓寨夫人,則今日好日辰,俺兩個便上梁山泊去也。許我三日之后,便送女孩兒來家。他兩個說罷,就將女孩兒領去了。老漢偌大年紀,眼睛一對,臂膊一雙,則覷著我那女孩兒。他平白地把我女孩兒強搶將去,哥,教我怎么不煩惱?(正末云)有甚么見證?(王林云)有紅絹褡膊,便是見證。(正末云)我待不信來,那個士大夫有這東西?老王,你做下一甕好酒,宰下一個好牛犢兒,只等三日之后,我輕輕的把著手兒,送將你那滿堂嬌孩兒來家,你意下如何?(王林云)哥,你若送將我那女孩兒來家,老漢莫要說一甕酒,一個牛犢兒,便殺身也報答大恩不盡。(正末唱)
【賺煞】管著你目下見仇人,則不要口似無梁斗[35],一句句言如劈竹。(帶云)宋江俫,(唱)不爭你這一度風流,倒出了一度丑。誓今番潑水難收,到那里問緣由,怎敢便信口胡?則要你肚囊里揣著狀本[36]熟,不要你將無來作有,則要你依前來依后[37]。(云)我如今回去,見俺宋公明,數說他這罪過,就著他辭了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來小僂,同著魯智深,一徑離了山寨,到你莊上。那時節,我若叫你出來,你可休似烏龜一般縮了頭,再也不肯出來。(王林云)老漢若不見他,萬事休論;我若見了他,我認的他兩個,恨不的咬掉他一塊肉來,我怎么肯不出見他?(正末云)老王,兀的不是俺宋**哥?他道沒也。老兒,俺斗你耍哩。(唱)你可也休翻做了镴槍頭[38]。(下)
(王林云)李逵哥哥去了,我也收拾過鋪面,專等三日之后,送滿堂嬌孩兒來家。滿堂嬌孩兒,則被你痛殺我也!(下)
* * *
[1] 宋江、吳學究、魯智深——三人都是《水滸傳》中梁山泊的首腦、重要人物。宋江是首領;吳學究即吳用,梁山的軍師;魯智深,綽號花和尚,由軍官出家當和尚,后投奔梁山為頭領。本劇所演情節,與《水滸傳》第七十三回后半所敘的大致相同。作者正面地歌頌了農民起義集團中的英雄人物的正義感,和他們與人民之間的血肉關系。
[2] 因帶酒殺了閻婆惜——事見《水滸傳》第四十二回。閻婆惜,宋江的姘婦,因勒索宋江而被殺。
[3] 晁蓋——梁山最初的首領,第三次攻打大地主寨堡——祝家莊時被射身亡,事見《水滸傳》第四十六至四十九回。
[4] 半垓——極言人數之多,有“垓”的一半。“垓”,古時計數的最大數目,即萬萬。
[5] 來——用于量詞數量之后,為估計、概算之詞。
[6] 僂——或作嘍啰;指梁山起義軍的軍士。
[7] 曲律竿頭懸草稕(zhùn準去聲)——曲律,彎曲、屈折。草稕,用禾稈扎成的草圈。這句是說:用彎曲的竹竿挑起草圈懸掛在酒店門口,作為標記。
[8] 高陽公子——或稱高陽酒徒。酈食其,漢陳留高陽人。漢高祖初起兵時,他去求見,漢高祖以為他是一個儒者,不肯接見。他就嚷道:我是高陽酒徒,不是儒者!漢高祖便立刻接見他。后來這四個字成了歡喜酒的人的代稱。
[9] 酒務兒——酒店。宋代設有酒務官,分務管理榷酒的事。酒是專賣品,因稱酒店為酒務或酒務兒。《宋史·食貨志》:“酒務官二員者分兩務,三員者增其一務。員雖多,無得過四務。”
[10] 鏇鍋兒——溫酒器,里面裝酒,放在沸水里浸燙,使酒變熱。
[11] 長錢——對短錢而言。古時以八十或九十個銅錢當作一百,叫做短錢或短陌;十足的一百個錢,叫做長錢。
[12] 太仆——本是古代官名,職掌輿馬及牧畜等事;后來當作對綠林好漢的稱呼。
[13] 褡膊——長方形的布袋,中間開口,兩頭可盛放錢物。
[14] 肯酒、紅定——古時婚禮男方送給女方的酒和紅綢緞,作為聘物。
[15] 壓寨夫人——舊時對盜魁之妻的稱呼。《新五代史·唐家人傳》中有“夾寨夫人”之稱,故清·翟灝《通俗編》謂近世小說所云“壓寨夫人”,似即“夾寨夫人”之訛。尚待考。
[16] 踏青——古時在春初(時間并不很確定),男女到野外春游,叫做“踏青”。
[17] 王留——王留,沙三,伴哥,牛表,牛觔等,都是元劇中對鄉下佬的泛名,猶如稱張三、李四、阿寶、小弟之類。
[18] 張口毛——胡須的別稱。
[19] 啗(dàn旦)——這里是鳥咀啄物的意思。
[20] 輕薄桃花逐水流——借用杜甫《絕句漫興》詩句:“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21] 迤逗——勾引,招惹。
[22] 一抄——抄,古時量具名。《孫子算經》上:“十撮為一抄。”
[23] 揣——藏;放進衣袋。
[24] 酒債尋常行處有——借用杜甫《曲江》詩句:“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25] 謝家樓——酒樓名。本作“謝公樓”。唐·張九齡《謝公樓》詩:“謝公樓上好醇酒,三百青蚨買一斗。紅泥乍擘綠蟻浮,玉盎才傾黃蜜剖。”后來就把“謝公樓”作為名酒樓的代稱。
[26] (chōu抽)——用篾編成的漉酒器具;曲中多作動詞用,漉酒的意思。
[27] 錦封未拆香先透——當時的成語,形容酒香透缸。
[28] 遮莫——盡管,即使。
[29] ——或作、來;用于語句中或語尾的助詞,無義,略同于啦、哩。
[30] 搜——一般指性情剛愎,兇狠;這里是固執、呆板的意思。
[31] 是非只為多開口——“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兩句是當時的成語。
[32] 團瓢——或作團標、團焦;草房。
[33] 腐炭——一般作炭,或作浮炭;用松、柳等樹燒成的炭,質地較堅實,叫做炭。白居易《和自勸》詩:“日暮半爐炭火,夜深一盞紗籠燈。”
[34] 綽起——抄起,拿起。
[35] 口似無梁斗——斗,古時盛酒的器具,上有提梁,可以持拿。口似無梁斗,比喻說話沒有憑據,不可靠的意思。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六:“薛濤,字洪度,成都樂妓也。……高駢鎮蜀門日,命之佐酒。改一字愜(葉)音令,且得形象,曰:‘口,似沒梁斗。’答曰:‘川,似三條椽。’”
[36] 狀本——告狀的狀詞。
[37] 依前來依后——所講的話,要前后一致,不可改變。
[38] 镴槍頭——镴,鉛錫合金,做成的槍頭不銳利,比喻中看不中用。
第二折
(宋江同吳學究、魯智深領卒子上)(宋江詩云)旗幟無非人血染,燈油盡是腦漿熬。鴉嗛[1]肝肺扎煞[2]尾,狗[3]骷髏抖搜[4]毛。某乃宋江是也。因清明節令,放眾頭領下山踏青賞玩去了。今日可早三日光景也,在那聚義堂上,三通鼓罷,都要來齊。小僂,寨門首覷者,看是那一個先來。(卒子云)理會得。(正末上,云)自家李山兒的便是。將著這紅褡膊,見宋江走一遭來。(唱)
【正宮端正好】抖搜著黑精神,扎煞開黃髭[5],則今番不許收拾。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頭氣。
【滾繡球】宋江,這是甚所為,甚道理?不知他主著何意,激的我怒氣如雷。可不道他是誰,我是誰,俺兩個半生來,豈有些嫌隙;到今日卻做了日月交食[6]。不爭幾句閑言語,我則怕惡識多年舊面皮,展轉猜疑。
(云)小僂報復去,道我李山兒來了也。(卒子做報科,云)喏,報的哥哥得知,有李山兒來了也。(宋江云)著他過來。(卒子云)著過去,(做見科)(正末云)學究哥哥,喏!帽兒光光,今日做個新郎;袖兒窄窄,今日做個嬌客。俺宋公明在那里?請出來和俺拜兩拜。俺有些零碎金銀在這里,送與嫂嫂做拜見錢。(宋江云)這廝好無禮也!與學究哥哥施禮,不與我施禮。這廝胡言亂語的,有甚么說話。(正末唱)
【倘秀才】哎!你個刎頸的知交[7]慶喜。(宋江云)慶什么喜?(正末唱)則你那壓寨的夫人在那里?(指魯智深科,云)禿驢,你做的好事來!(唱)打干凈球兒[8]不道的走了你。(宋江云)怎么?智深兄弟,也有你那?(正末唱)強賭當[9],硬支持,要見個到底。
(宋江云)山兒,你下山去,有什么事,何不就明對我說?(正末做惱不言語科)(宋江云)山兒,既然不好和我說,你就對學究哥哥根前說波。(正末唱)
【滾繡球】俺哥哥要娶妻,這禿廝會做媒。(宋江云)智深兄弟,說你曾做什么媒來。(魯智深云)你看這廝,到山下去噇[10]了多少酒,醉的來似踹不殺的老鼠一般,知他支支的說甚么哩。(正末唱)元來個梁山泊,有天無日。(做拔斧斫旗科)(唱)就恨不斫倒這一面黃旗!(眾做奪斧科)(宋江云)你這鐵牛,有甚么事,也不查個明白,就提起板斧來,要斫倒我杏黃旗[11],是何道理?(學究云)山兒,你也忒口快心直哩!(正末唱)你道我忒口快,忒心直,還待要獻勤出力。(做喊科,云)眾兄弟們,都來!(宋江云)都來做甚么?(正末唱)則不如做個會六親慶喜的筵席。(宋江云)做甚么筵席?(正末唱)走不了你個撮合山師父唐三藏[12],更和這新女婿郎君,哎你個柳盜跖,看那個便宜。
(宋江云)山兒,你下山,在那里吃酒,遇著甚人?想必說我些甚么,你從頭兒說,則要說的明白。(正末唱)
【倘秀才】不爭你搶了他花朵般青春艷質,這其間拋閃殺那草橋店白頭老的。(宋江云)這事其中必有暗昧。(正末唱)這樁事分明甚暗昧,生割舍,痛悲凄。(帶云)宋江,(唱)他其實怨你。
(宋江云)元來是老王林的女孩兒,說我搶將來了。休道不是我,便是我搶將來,那老子可是喜歡也是煩惱?你說我試聽。(正末唱)
【叨叨令】那老兒,一會家便哭啼啼在那茅店里,(帶云)覷著山寨,宋江,好恨也!(唱)他這般急張拘諸[13]的立。那老兒,一會家便怒吽吽在那柴門外,(帶云)哭道,我那滿堂嬌兒也!(唱)他這般乞留曲律[14]的氣。(宋江云)他怎生煩惱那?(正末唱)那老兒,一會家便悶沉沉在那酒甕邊,(帶云)那老兒,拿起瓢來,揭開蒲墩[15],舀一瓢冷酒來汩汩的咽了。(唱)他這般迷留沒亂[16]的醉。那老兒,托著一片席頭,便慢騰騰放在土坑上,(帶云)他出的門來,看一看,又不見來,哭道,我那滿堂嬌兒也!(唱)他這般壹留兀淥[17]的睡。似這般過不的也么哥,似這般過不的也么哥。(宋江云)這廝怎的?(正末唱)他道俺梁山泊,水不甜,人不義!
(宋江云)學究兄弟,想必有那依草附木[18],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只是山兒也該討個顯證,才得分曉。(正末云)有有有,這紅褡膊不是顯證?(宋江云)山兒,我今日和你打個賭賽。若是我搶將他女孩兒來,輸我這六陽會首[19];若不是我,你輸些甚么?(正末云)哥,你與我賭頭?罷,您兄弟擺一席酒。(宋江云)擺一席酒到好了,你須要配得上我的。(正末云)罷罷罷,哥,倘若不是你,我情愿納這顆牛頭。(宋江云)既如此,立下軍狀,學究兄弟收著。(正末云)難道花和尚就饒了他?(魯智深云)我這光頭不賭他罷,省的你叫不利市。(做立狀科)(正末唱)
【一煞】則為你兩頭白面搬興廢[20],轉背言詞說是非,這廝敢狗行狼心,虎頭蛇尾。不是我節外生枝,囊里盛錐。誰著你奪人愛女,逞己風流,被咱都知。(宋江云)你看黑牛這村沙樣勢[21]那。(正末唱)休怪我村沙樣勢,平地上起孤堆[22]。
(宋江云)若不是我呵,我不道的饒了你哩!(正末唱)
【黃鐘尾】那怕你指天畫地能瞞鬼,步線行針[23]待哄誰。又不是不精細,又不是不伶俐。(宋江云)我和你就下山去。(正末唱)下山寨,到那里,李山兒,共質對,認的真,覷的實,割你頭,塞你嘴。(宋江云)這鐵牛怎敢無禮?(正末唱)非鐵牛敢無禮,既賭賽,怎翻悔?莫說這三十六英雄[24],一個個都是弟兄輩。(云)眾兄弟每,都來聽著!(宋江云)你著他聽什么?(正末云)俺如今和宋江、魯智深同到那杏花莊上,只等那老王林道出一個是字兒,你那做媒的花和尚,休要怪我,一斧分開兩個瓢,誰著你拐了一十八歲滿堂嬌!單把宋江一個留將下,待我親手伏侍哥哥這一遭。(宋江云)你怎生伏侍我?(正末云)我伏侍你!我伏侍你!一只手揪住衣領,一只手揝住腰帶,滴留撲[25]摔個一字;闊腳板踏住胸脯,舉起我那板斧來,覷著脖子上,可叉[26]!(唱)便跳出你那七代先靈,也將我來勸不得。(下)
(宋江云)山兒去了也,小僂鞴兩匹馬來,某和智深兄弟,親下山寨,與老王林質對去走一遭。(詩云)老王林出乖露丑,李山兒將沒做有。如今去杏花莊前,看誰輸六陽魁首。(同下)
* * *
[1] 嗛(qiǎn淺)——或作咁;用嘴叼含,意同銜。
[2] 扎煞——或作奓沙,一音之轉。奓,張開;沙,語助詞。扎煞,張開,撒開。今湖北隨州方言,謂張開為扎開;“扎”念zhā,與“張”字陰陽對轉,其意義不變。
[3] (qùn群去聲)——即字之訛,本是吐的意思;今通作“啃”,以齒嚙骨之意。
[4] 抖搜——或作斗擻;振作、奮發、興奮;這里是抖甩之意。
[5] 髭(zī lì資力)——胡子。
[6] 日月交食——比喻勢不兩立,敵對。
[7] 刎頸的知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為刎頸之交。”
[8] 打干凈球兒——打球干凈利落,比喻推卸自己的責任,置身事外,與己無關。這里是說:魯智深既然作了媒人,就不能推脫責任。
[9] 賭當——或作當賭;堵擋,對付。
[10] 噇(chuānɡ窗)——或作;拼命喝酒,沒有節制。
[11] 杏黃旗——是梁山泊農民起義的旗幟。
[12] 撮合山師父唐三藏——撮合山,媒人。唐三藏,唐代著名的和尚玄奘,這里指魯智深。
[13] 急張拘諸——或作急張拒逐;形容局促。
[14] 乞留曲律——形容人的呼吸不暢、氣郁結不舒之狀。
[15] 蒲墩——用蒲編成的缸蓋,叫做蒲墩或蒲蓋。
[16] 迷留沒亂——形容精神迷亂、迷迷糊糊之狀。
[17] 壹留兀淥——或作伊哩烏蘆、一六兀剌;形容口里發出的聲音。這里是形容鼾聲。
[18] 依草附木——依賴、投靠;這里是倚仗別人的聲勢、冒名去干壞事的意思。
[19] 六陽會首——或作六陽魁首,就是“頭”。中國古代醫書上認為:人身上共有十二條經絡,由手三陽、足三陽,手三陰、足三陰組成,六條陽經總會于頭上(首)。元劇中借用以指頭。
[20] 兩頭白面搬興廢——元劇中常以白面、面糊比喻人糊涂或蒙蔽。這句話是說:兩面蒙蔽討好,搬弄是非。今北方話尚有此語。
[21] 村沙樣勢——或作村沙勢;粗野兇狠的樣子。
[22] 平地上起孤堆——孤堆,或作骨堆;就是土堆。平地上起孤堆,無中生有,忽然發生事故的意思。《五燈會元》十二:“浮山法遠禪師:平地起骨堆。”
[23] 步線行針——指裁縫縫衣的技術;借喻縝密安排。
[24] 三十六英雄——梁山泊聚義的頭領,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零八員好漢。
[25] 滴留撲——形容滑倒、跌落的聲音。
[26] 可叉——或作可擦、磕叉、磕擦、磕槎;形容斫擊的聲音。
第三折
(王林做哭上,云)我那滿堂嬌兒也,則被你想殺我也!老漢王林,被那兩個賊漢將我那女孩兒搶將去了,今日又是三日也。昨日有那李逵哥哥,去梁山上尋那宋江、魯智深,要來對證這一樁事哩。老漢如今收拾下些茶飯,等候則個。(做哭科,云)我那滿堂嬌兒,說道今日第三日,送他來家,不知來也是不來,則被你想殺我也!(宋江同智深、正末上)(宋江云)智深兄弟,咱行動些。你看那山兒,俺在頭里走,他可在后面;俺在后面走,他可在前面:敢怕我兩個逃走了那?(正末云)你也等我一等波,聽見到丈人家去,你好喜歡也。(宋江云)智深兄弟,你看他那廝迷言迷語的,到那里認的不是,山兒,我不道的饒了你哩!(正末唱)
【商調集賢賓】過的這翠巍巍一帶山崖腳,遙望見滴溜溜的酒旗招。想悲歡不同昨夜,論真假只在今朝。(云)花和尚,你也小腳兒,這般走不動。多則是做媒的心虛,不敢走哩。(魯智深云)你看這廝!(正末唱)魯智深似窟里拔蛇。(云)宋公明,你也行動些兒。你只是拐了人家女孩兒,害羞也,不敢走哩。(宋江云)你看他波!(正末唱)宋公明似氈上拖毛。則俺那周瓊姬,你可甚么王子喬[1],玉人在何處吹簫[2]。我不合蹬翻了鶯燕友,拆散了這鳳鸞交。
(云)我今日同你兩個,來這杏花莊上呵,(唱)
【逍遙樂】倒做了逢山開道[3]。(魯智深云)山兒,我還要你遇水搭橋哩。(正末唱)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宋江做前走科)(正末唱)當不的他納胯挪腰[4]。(宋江云)山兒,你不記得上山時,認俺做哥哥,也曾有八拜之交哩。(正末唱)哥也!你只說在先時,有八拜之交;元來是花木瓜[5]兒外看好,不由咱不回頭兒暗笑。待和你爭甚么頭角,辯甚的衷腸,惜甚的皮毛。
(云)這是老王林門首。哥也,你莫言語,等我去喚門。(宋江云)我知道。(李逵叫門科)老王,老王,開門來!(王林做打盹)(正末又叫科)(云)老王!開門來!我將你那女孩兒送來了也。(王林做驚醒科,云)真個來了!我開開這門。(做抱正末科,云)我那滿堂嬌兒也!呸!元來不是。(正末唱)
【醋葫蘆】這老兒外名喚做半槽,就里帶著一杓[6]。是則是去了你那一十八歲這個滿堂嬌,更做你家年紀老。(云)俺叫了兩三聲不開門,第三聲道,送將你那滿堂嬌女孩兒來了。他開開門,摟著俺那黑膊子,叫道,我那滿堂嬌兒也。(唱)老兒也,似這般煩惱的無顛無倒[7],越惹你揉眵[8]抹淚哭嚎啕。
(云)哥也,進家里來坐著。(宋江、魯智深做入坐科)(正末云)他是一個老人家,你可休唬他。我如今著他認你也,老王,你過去認波。(王林云)老漢正要認他哩。(宋江云)兀那老子,你近前來,我就是宋江。我與你說,那個奪將你那女孩兒去,則要你認的是者。我與山兒賭著六陽會首哩。(正末云)老王,你認去,可正是他么?(王林做認科,云)不是他,不是他。(宋江云)可如何?(正末云)哥也,你等他好好認咱,怎么先睜著眼嚇他這一嚇,他還敢認你那?兀的老王,只為你那女孩兒,俺弟兄兩個賭著頭哩。老王,兀那個不是你那女婿,拐了滿堂嬌孩兒的宋江?(王林做再認搖頭科,云)不是,不是。(宋江云)可何如?(正末唱)
【幺篇】你則合低頭就坐來,誰著你睜睛先去瞧;則你個宋公明威勢怎生豪,剛一瞅,早將他魂靈嚇掉了。這便是你替天行道,則俺那無情板斧肯擔饒[9]!
(云)老王,你來。兀那禿廝,便是做媒的魯智深,你再去認咱。(魯智深云)你快認來。(王林做再認科,云)不是,不是。那兩個:一個是青眼兒長子,如今這個是黑矮的;那一個是稀頭發臘梨[10],如今這個是剃頭發的和尚。不是,不是。(魯智深云)山兒,我可是哩?(正末云)你這禿廝,由他自認,你先么喝[11]一聲怎么?(唱)
【幺篇】誰不知你是鎮關西魯智深[12],離五臺山才落草[13],便在黑影中摸索也應著,只被你爆雷似一聲先唬倒。那呆老子怕不知名號。(帶云)適才間他也待認來,(唱)只見他搖頭側腦費量度[14]。
(宋江云)既然認的不是,智深兄弟,我們先回山去,等鐵牛自來支對。(正末云)老王,我的兒,你再認去。(王林云)哥,我說不是他,就不是他了,教我再認怎的?(正末做打王林科)(王林云)可憐見,打殺老漢也!(正末唱)
【**花】打這老子沒肚皮攬瀉藥[15],偏不的[16]我敦葫蘆摔馬杓[17]。(宋江云)小僂,將馬來,俺與魯家兄弟先回去也。(正末云)你道是弟兄每將馬來,先回山寨上去;我道,哥也,你再坐一坐,等那老子再細認波。(唱)哥哥道鞴馬來還山寨。(帶云)哎!哥也,羞的你兄弟,(唱)恰便似牽驢上板橋。惱的我怒難消,踹匾了盛漿鐵落[18],轆轤上截井索,芭棚下瀽副槽[19]。擲碎了舀酒瓢,砍折了切菜刀。
【雙雁兒】就恨不一把火,刮刮拶拶[20]燒了你這草團瓢。將人來,險中倒,氣得咱,一似那鯽魚跳,可不道家有老敬老,家有小敬小。
(宋江云)智深兄弟,咱和你回山寨去。(詩云)堪笑山兒忒慕古[21],無事空將頭共賭。早早回來山寨中,舒出脖子受板斧。(同魯智深下)(正末做嘆科,云)嗨!這的是山兒不是了也!(唱)
【浪里來煞】方信道人心未易知,燈臺不自照。從今后開眼見個低高。沒來由共哥哥賭賽著,使不的三家來便廝靠[22],則這三寸舌是俺斬身刀。(下)
(王林云)李逵哥哥去了也。他今日果然領將兩個人來著我認,道是也不是。元來一個是真宋江,一個是真魯智深,都不是拐我女孩兒的。不知被那兩個天殺的,拐了我滿堂嬌兒去。則被你想殺我也!(宋剛做打嚏,同魯智恩、旦兒上,云)打嚏[23]耳朵熱,一定有人說。可早來到杏花莊也。我那太山[24]在那里?我每原許三日之后,送你女孩兒回家,如今來了也。(王林做相見抱旦哭科,云)我那滿堂嬌兒也!(宋剛云)太山,我可不說謊,準準三日,送你令愛還家。(王林云)多謝太仆抬舉!老漢只是家寒,急切里不曾備的喜酒,且到我女兒房里吃一杯淡酒去。待明日宰個小小雞兒請你。(魯智恩云)老王,我那山寨上有的是羊酒,我教小僂趕二三十個肥羊,抬四五十擔好酒送你,(王林云)多謝太仆!只是老漢沒的謝媒紅送你。惶恐殺人也!(宋剛云)俺們且到夫人房里去吃酒來。(下)(王林云)這兩個賊漢,元來不是梁山泊上頭領。他拐了我女孩兒,左右弄做破礶子[25],倒也罷了。只可惜那李逵哥哥,一片熱心,賭著頭來,這須不是耍處。我如今將酒冷一碗,熱一碗,勸那兩個賊漢吃的爛醉。到晚間,等他睡了,我悄悄驀上梁山,報與宋公明知道,搭救李逵,有何不可。(詩云)做甚么老王林夜走梁山道,也則為李山兒恩義須當報。但愁他一涌性[26]殺了假宋江,連累我滿堂嬌要帶前夫孝。(下)
* * *
[1] 周瓊姬、王子喬——喬,應作高。宋·王迥,字子高;據傳說,他與仙女周瓊姬相愛,共游仙境芙蓉城,凡百馀日而返。蘇軾有詩記其事。
[2] 玉人在何處吹簫——古代神話:蕭史善吹簫,秦穆公的女兒弄玉愛他;他教弄玉吹簫作鳳鳴聲,鳳凰果然來了,他們就跨著鳳凰飛走了(見《列仙傳》)。這里是說:你把滿堂嬌藏到那里去了?
[3] 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古典小說中常用的話,意指兩軍作戰前,先鋒官應負責的兩項任務。
[4] 納胯挪腰——或作納胯妝么;元劇習用語,意謂擺架子、裝模作樣。
[5] 花木瓜——花木瓜外表長得好看,但不能吃,比喻有名無實。
[6] 半糟二句——半糟,指半糟酒。這二句意為:老王林喝了半糟酒,還外加一杓,喝得迷迷糊糊的。
[7] 無顛無倒——或作沒顛沒倒;沒完沒了,心神錯亂。
[8] 眵(chī吃)——眼眶中排泄出的粘液,眼屎。
[9] 肯擔饒——擔饒,擔待、饒恕。肯,就是不肯;用為疑問否定的語氣。
[10] 臘梨——長在頭皮上的一種皮膚病,頭皮上不長頭發,俗呼禿子、癩子、癩痢頭。
[11] 么喝——大聲喊叫;現在北京話還這樣說。
[12] 鎮關西魯智深——魯智深曾打死惡霸鎮關西鄭屠,后在五臺山出家當和尚。
[13] 落草——舊稱綠林好漢、當強盜為落草。
[14] 量度(duó奪)——測度、忖度。
[15] 沒肚皮攬瀉藥——沒有健強的脾胃,偏要吃瀉藥;比喻沒有把握,而又瞎說闖禍。
[16] 偏不的——偏不讓,怪不的。
[17] 敦葫蘆,摔馬杓——敦、摔互文同義,都是用力摔、放的意思。葫蘆,盛酒器。馬杓,舀水的長柄大勺。這二句,就是用力摔打器物,表示生氣的意思。
[18] 鐵落——液體容器。
[19] 副槽——疑為造酒用酒槽。
[20] 刮刮拶拶——或作刮刮匝匝,狀聲詞,形容火燒草屋的聲音。
[21] 慕古——糊涂,癡呆古板。元·李冶《敬齋古今注》:“今人以不達權變者為慕古,蓋謂古而不今也。”
[22] 使不的三家來便廝靠——意義不詳,待考。
[23] 打嚏(tì替)——打噴嚏。迷信傳說: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背后被人議論,這個被議論的人就打噴嚏,表示一種征兆。
[24] 太山——古時俗稱岳丈為太山。
[25] 破礶子——比喻女子已破身,非處女之意,今口語仍沿用。
[26] 一涌性——一下感情沖動。
第四折
(宋江同吳學究、魯智深領卒子上,云)某乃宋江是也。學究兄弟,頗奈李山兒無禮,我和他打下賭賽,到那里,果然認的不是我。與魯家兄弟,先回來了。只等山兒來時,便當斬首。小僂,蹅著山崗望者,這早晚山兒敢待來也。(正末做負荊上,云)黑旋風,你好是沒來由也!為著別人,輸了自己。我今日無計所奈,砍了這一束荊杖,負在背上,回山寨見俺公明哥哥去也呵。(唱)
【雙調新水令】這一場煩惱可也逩人來,沒來由共哥哥賭賽。袒下我這紅納襖,跌綻我這舊皮鞋,心下量猜:(帶云)到山寨上,哥哥不打,則要頭,(唱)怎發付脖項上這一塊?
【駐馬聽】有心待不顧形骸,(帶云)這碧湛湛石崖,不得底的深澗,我待跳下去,休說一個,便是十個黑旋風,也不見了。(唱)兩三番自投碧湛崖。敬臨山寨,行一步如上嚇魂臺[1]。我死后,墓頂頭誰定遠鄉牌[2],靈位邊誰咒生天界[3]?怎擘劃[4],但得個完全尸首,便是十分采。
【攪箏琶】我來到轅門外,見小校雁行排。(帶云)往常時我來呵,(唱)他這般退后趨前;(帶云)怎么今日的,(唱)他將我佯呆不采。(做偷瞧科,云)哦!元來是俺宋公明哥哥和眾兄弟,都升堂了也。(唱)他對著那有期會的眾英才,一個個穩坐抬頦[5]。我說的明白,道莽撞的廉頗[6]請罪來,死也應該。
(見科)(宋江云)山兒,你來了也,你背著甚么哩?(正末云)哥哥,恁兄弟山澗直下砍了一束荊杖,告哥哥打幾下。您兄弟一時間沒見識,做這等的事來。(唱)
【沉醉東風】呼保義哥哥見責,我李山兒情愿餐柴。第一來看著咱兄弟情,第二來少欠他膿血債[7]。休道您兄弟不伏燒埋[8],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來,若不打,這頑皮不改。
(宋江云)我元與你賭頭,不曾賭打。小僂,將李山兒踹下聚義堂,斬首報來。(正末云)學究哥,你勸一勸兒。智深哥,你也勸一勸兒。(學究同魯智深勸科)(宋江云)這是軍狀,我不打他,則要他那顆頭!(正末云)哥,你道甚么哩?(宋江云)我不打你,則要你那顆頭。(正末云)哥哥,你真個不肯打?打一下,是一下疼;那殺的,只是一刀,倒不疼哩。(宋江云)我不打你。(正末云)不打?謝了哥哥也!(做走科)(宋江云)你走那里去?(正末云)哥哥道是不打我。(宋江云)我和你打賭賽,我則要你那六陽會首。(正末云)罷罷罷,他殺不如自殺,借哥哥劍來,待我自刎而亡。(宋江云)也罷,小僂將劍來遞與他。(正末做接劍科,云)這劍可不元是我的。想當日跟著哥哥打圍獵射,在那官道傍邊,眾人都看見一條大蟒蛇攔路,我走到根前,并無蟒蛇,可是一口太阿寶劍。我得了這劍,獻與俺哥哥懸帶。數日前,我曾聽得支楞楞的劍響,想殺別人,不想道殺害自己也。(唱)
【步步嬌】則聽得寶劍聲鳴,使我心驚駭,站的個風團[9]快。似這般好器械,一柞[10]來銅錢,恰便似砍麻秸。(帶云)想您兄弟十載相依,那般恩義,都也不消說了。(唱)還說甚舊情懷,早砍取我半壁天靈蓋[11]。
(王林沖上叫科,云)刀下留人!告太仆,那個賊漢送將我那女孩兒來了,我將他兩個灌醉在家里,一徑的來報知太仆,與老漢做主咱。(宋江云)山兒,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這兩個棍徒,將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罰;你敢去么?(正末做笑科,云)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學究云)雖然如此,他有兩副鞍馬,你一個如何拿的他住?萬一被他走了,可不輸了我梁山泊上的氣概。魯家兄弟,你幫山兒同走一遭。(魯智深云)那山兒開口便罵我禿廝會做媒,兩次三番,要那王林認我,是甚主意?他如今有本事,自去拿那兩個,我魯智深決不幫他。(學究云)你只看聚義兩個字,不要因這小忿,壞了大體面。(宋江云)這也說的是。智深兄弟,你就同他去,拿那兩個頂名冒姓的賊漢來。(魯智深云)既是哥哥分付,您兄弟敢不同去?(同下)(宋剛、魯智恩上,云)好酒,俺們昨夜都醉了也。今早日高三丈,還不見太山出來,敢是也醉倒了。(正末同魯智深、王林上,云)賊漢!你太山不在這里?(做見就打科,宋剛云)兀那大漢,你也通個名姓,怎么動手便打。(正末云)你要問俺名姓,若說出來,直唬的你尿流屁滾。我就是梁山泊上黑爹爹李逵,這個哥哥是真正花和尚魯智深。(做打科,唱)
【喬牌兒】你頂著鬼名兒會使乖,到今日當天敗。誰許這滿堂嬌壓你那鶯花寨,也不是我黑爹爹忒性歹。
(宋剛云)這是真命強盜,我們打他不過,走走走!(做走科)(正末云)這廝走那里去?(做追上再打科)(唱)
【殿前歡】我打你這吃敲材,直著你皮殘骨斷肉都開。那怕你會飛騰,就透出青霄外,早則是手到拿來。你你你,好一個魯智深不吃齋,好一個呼保義能[12]貪色,如今去親身對證休嗔怪。須不是我倚強凌弱,還是你自攬禍招災。
(做拿住二賊科)(正末云)這賊早拿住了也。(王林同旦兒做拜科)(魯智深云)兀那老頭兒不要拜,明日你同女兒到山寨來,拜謝宋頭領便了。(同正末押二賊下)(王林云)他們拿這兩個賊漢去了也,今日才出的俺那一口臭氣。我兒,等待明日牽羊擔酒,親上梁山去,拜謝宋江頭領走一遭。(旦兒做打戰科,王林云)我兒,不要苦,這樣賊漢,有甚么好處,等我慢慢的揀一個好的嫁他便了。(同下)(宋江同吳學究領卒子上,云)學究兄弟,怎生李山兒同魯智深到杏花莊去了許久,還不見來。俺山上該差人接應他么。(學究云)這兩個賊子到的那里,不必差人接應,只早晚敢待來也。(卒子做報科,云)喏,報的哥哥得知,兩位頭領得勝回來了也。(正末同魯智深押二賊上,云)那兩個賊漢擒拿在此,請哥哥發落。(宋江云)好宋江!好魯智深!你怎么假名冒姓,壞我家的名目[13]?小僂,將他綁在那花標樹上,取這兩副心肝,與咱配酒。梟他首級,懸掛通衢警眾。(卒子云)理會的。(拿二賊下)(正末唱)
【離亭宴煞】蓼兒洼[14]里開筵待,花標樹[15]下肥羊宰,酒盡呵拼當再買。涎鄧鄧[16]眼睛剜,滴屑屑[17]手腳卸,磣可可心肝摘,餓虎口中將脆骨奪,驪龍頷下把明珠握[18],生擔他一場利害[19]。(帶云)智深哥哥,(唱)我也則要洗清你這強打掙的執柯人[20],(帶云)公明哥哥,(唱)出脫你這乾風情的畫眉客[21]。
(宋江云)今日就聚義堂上,設下賞功筵席,與李山兒、魯智深慶喜者。(詩云)宋公明行道替天,眾英雄聚義林泉。李山兒拔刀相助,老王林父子團圓。
題目 杏花莊王林告狀
正名[22] 梁山泊李逵負荊
* * *
[1] 嚇魂臺——或作攝魂臺。迷信傳說:陰司里掌管生死、勾押推勘鬼魂的地方,名叫嚇魂臺。
[2] 遠鄉牌——舊時,客死在異鄉的人,墓上立牌,牌上寫明死者的姓名籍貫等,叫做遠鄉牌。
[3] 靈位邊誰咒生天界——在自己的靈位旁邊,有誰人為我誦念投生天界的經咒呢?這是一種為死人求得超度的迷信儀式。
[4] 擘劃——或作劃、擺劃。謀劃、處理、擺布。
[5] 抬頦——或作臺孩、胎孩。有氣概、威嚴的樣子。
[6] 廉頗——戰國時趙國的大將,因妒忌藺相如的官位比自己高,屢次想侮辱他。藺相如總是躲著不見面。后來,廉頗知道為了個人鬧意氣而使國家蒙受損失,是不應該的,于是,“肉袒負荊”,親自向藺相如謝罪,二人成了刎頸之交。本劇,李逵背著荊條向宋江謝罪,就是效法廉頗的做法。
[7] 膿血債——指受杖責、挨打。
[8] 不伏燒埋——元代法律規定,凡**者,經官驗明尸身,除判決犯罪者以應得的刑罰以外,還令他出燒埋銀若干兩,給與苦主(見《元史》、《元典章》)。不伏燒埋,就是不伏判決,不伏罪。
[9] 風團——比喻刀劍銳利;速度快也叫風團。
[10] 柞——這里借作扠(zhǎ眨),拇指與食指伸直,兩端間的距離長度叫做“扠”。
[11] 天靈蓋——頭頂、腦袋。
[12] 能(nènɡ能去聲)——那樣兩字的合音,義同。宋·吳文英〔三姝媚〕詞:“但怪得當年夢緣能短。”“能短”,那樣短的意思。
[13] 聲目——名聲、聲譽。
[14] 蓼兒洼——梁山泊、蓼兒洼,宋江等聚義的地方。
[15] 花標樹——把犯人捆綁在上面以便行刑的樹,元劇里稱這棵樹為花標樹;不知是什么取義。
[16] 涎鄧鄧——或作涎涎鄧鄧。形容癡眉鈍眼的樣子。
[17] 滴屑屑——或作迭屑屑、滴羞跌屑、滴羞蹀。形容害怕、打寒戰、顫抖的情態。
[18] 驪龍頷下把明珠握——神話傳說:驪龍頷下有一顆明珠,只有當它睡著了才可去偷摘。這句比喻干冒險的事。
[19] 生擔他一場利害——白為他人擔當一場風險。
[20] 洗清你這強打掙的執柯人——強打掙,格外賣氣力。執柯人,媒人;本于《詩·豳風》:“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稱媒人為伐柯人,或執柯人。這句是說:洗清你格外出力做媒人的壞名聲。
[21] 出脫你這乾風情的畫眉客——出脫,開脫。乾風情,空空的一場風情;指被誤會為搶親的人。畫眉客,漢張敞曾為他的妻子描畫眉毛。這句意謂:你被誤認為搶親的新郎,也可以開脫了罪名。
[22] 題目正名——《古今名劇·酹江集》本作:正目:杏花莊老王林告狀,梁山泊黑旋風負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