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肇倉選注。該書選錄了元人雜劇15種,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較優秀的作品。該書如果按照它們的主題思想加以區分歸納,可分下列5個種類:一、屬于表現和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作品包括:關漢卿的《竇娥冤》,《救風塵》,張國賓的《合漢衫》,無名氏《貨郎旦》,秦簡夫的《東堂老》和李直夫的《虎頭牌》。二、正面描寫反抗統治的英雄人物的作品有:康進之的《李逵負荊》。三、以公案劇的形式,抒寫民眾的痛苦與希望的作品有:無名氏的《陳州糶米》、《生金閣》和孟漢卿的《魔合羅》。四、以民間傳說與神話為題材的作品有:李好古的《張生煮海》和鄭德輝的《倩女離魂》。五、以歷史故事為題材,而具有一定意義的作品有:石君寶的《秋胡戲妻》、馬致遠的《漢宮秋》和白仁甫的《梧桐雨》。這幾個種類大體上能概括地代表元雜劇中的主要類別,從中可對元雜劇進行初步的分析。該選本基本上以明萬歷年間臧晉叔選刻的《元曲選》(即《元人百種曲》)作為底本,因為臧本經過整理,較為完善,此外該書還參校了其他一些刊本,如:元刊本,《古名家雜劇》本,《柳枝集》及《酹江集》本等。該書1956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另有1956年作家出版社本,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本;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