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風的夜晚,大海一片平靜。我們來到窗邊,空氣中夾雜著神秘的氣息與樹脂的清香,給人以平靜饜足的感受。在里約,樹木花園隨處可見,我們生活在它們之間,身旁總能見到植物。樹木守衛在街道兩旁,密集的枝葉夾雜著果實與花朵;這里離大海越遠,花園便顯得越多。一些別墅幾乎完全為繁盛的樹木遮蓋。無論我們走到哪里,視野中都滿是綠色。在某些地方,植物匯聚一起形成花園,比如巴黎廣場或者共和廣場。在城市里面,自然會受到壓抑與監管。而在蒂茹卡,自然卻像海洋一樣,猛烈地征服了這里。喬木灌木與菟絲子密集地糾結在一起,仿佛樹干樹冠為了尋求陽光,正在爭相逃離這濃密的綠色。在歐洲的森林中,我們尚可看到幾米開外的風景;而在這里,樹木更加濃郁密集,只要向內多走幾步,就會像在潛水鐘里一樣,讓人感到深陷其中、孤立無援。我們呼吸的空氣異常緊湊,就像是巨大猛獸濕熱的鼻息;從城市出發,一個小時便能到達原始森林。
因此,在所有的植物學家眼里(我并非其中一員),里約植物園的植物儲量都是最豐富的,是令人魂牽夢繞的奇跡。這里擁有原始叢林的植物奇觀,卻沒有難以捉摸的恐懼危險。這里有各種各樣的樹與植物,有足以震撼我們的熱帶風光。入口處的兩排棕櫚樹堅固勻稱,構成了一幅巧妙宏偉的圖畫。這是若昂六世一百五十年前命人設計的林蔭道,如今它們像千年前希臘圣殿的立柱一樣聳立。在巴西與其他國家,我見到過無數棕櫚樹。但是在此之前,我從未想到過一棵棕櫚樹能夠如此雄渾壯麗,仿佛真正的王者。它們像螺桿一樣筆直挺立,圓形的樹干包有一層細紋的盔甲,高高的樹頂聳入天際。它的左右兩邊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番臣:從蘇門答臘到馬六甲,從非洲到厄瓜多爾,各種大型植物都集中在這里。我們不知道如何同它們交談,不知道它們的名字與果實的顏色,但是我們能夠感覺到,這些巨人都來自于古老的家族,他們從天涯海角趕到這里,只是為了獻上不同的形狀與色彩。在低洼處的池塘里,在各色灌木的映襯中,亞馬遜王蓮開出巨大的花朵;而在花園的最高處,還能見到來自歐洲的各類樹木;在這異國他鄉的叢林里,它們就仿佛我們的朋友。這里既是一個有生命的博物館,也是一小塊最完美的大自然;而最令人艷羨的便是它依傍著山巒的地理位置。我們甚至有一種幻覺,認為從大城市的公園出發,這蜿蜒的植被會將我們帶到巴西的內陸地區,帶到一個全新的世界;而這僅僅是驚喜的開始。我們從未感覺到在封閉的空間,仿佛是從岬角之上驟然來到了大海身旁。這是無窮無盡的大自然與它的獨特風景,令我們永生難忘。
但是,里約的另一座公園——位于加維亞的城市公園——是否就不夠壯麗了呢?事實并非如此,只是兩者特點不同。城市公園能夠提供美麗的風景,但卻不像里約植物園那樣具有科學價值。這個公園原為私人建造,后來贈送給首都**。它坐落于山頂之上,能夠俯瞰里約的各種風景:大海、山丘、峽谷以及繁盛的樹木,帶給我們無盡的享受。這里有柔和的山坡與美麗的花朵,其色彩的豐富程度與鸚鵡不相上下。這里有一片湖水,那邊則有一個露臺。在公園里,有各種造型的花園建筑,每一個都經過精心雕琢。不僅如此,里約還擁有純凈澄澈的天空。它散播著密集強烈的光線,使每一種色彩都帶有蓬勃的力量,準確地描繪出森林最朦朧的剪影。除去所有的壯麗景色,還有一樣東西使自然愈發完整,那便是偉大的寂靜。這些公園十分巨大,我們很難同他人相遇。在里約這個大城市里,我們能夠愉悅地享受獨處的光陰。公園提供了完全的寂靜,土地有上千對看不見的嘴唇,呼吸著溫熱輕柔的空氣。
現在,我要登上更高的地方。如果在城市里看到一座山,怎么會沒有攀登的欲望?怎么會不想看看糾纏在我們身邊的巖石與植物?我們的欲望很容易滿足,因為科爾科瓦多山高僅七百米,山上的耶穌像在瓜納巴拉灣上賜福。如果從城市中心來到山頂,甚至連郊游都算不上。倘若駕車,只需要二十分鐘便能走完環山公路。在山頂,我們能夠看到整個城市與旁邊的海灣,看到這里的山丘以及湖泊,看到星羅棋布的島嶼與輪船,也能看到房屋與海灘。在白色、藍色與綠色的線條中,我們終于能夠辨識出里約壯麗的輪廓。風從我們身邊劃過,靠在巨大的耶穌像旁,能夠一眼看到城市的全景。這絕對是美景之中的美景,但卻如里約的其他景色一樣,無法用相機拍攝下來。因為一切都過于延展,風景充斥在各個地方。從東向西,從北到南,我看到無邊無際的大海,也看到峰巒起伏的風琴山;這里有平原、有沙灘、有海灣、有城市。只有在如此的高度上,才能理解那獨一無二的風景組合。
而科爾科瓦多山只是里約眾多山峰中的一個,之所以能吸引眾多游客,是因為在鐵路與公路的幫助下,到達這里更加便捷。除此之外,這里還有美景山、蒂茹卡峰、“帝王高臺”、“中國風景”、圣特雷莎山以及許多不知名的山丘。在這些山上,有多少條道路,又有多少種風情!如果從科爾科瓦多山上望去,它們仿佛都連在一起;可倘若換一個角度,又會看到它們相互分離。里約的風景就像一部電影,由許許多多的圖案組成,我們永遠也無法將它看盡。正因為如此,她的美麗才能成為真正的永恒。
在山上,我看到海灣中無數的島嶼。一些島嶼呈灰褐色,上面布滿了巖石;另一些則長滿植被,呈現一片翠綠。所有島嶼都好似巨人的耳環,散落在藍色的天鵝絨上。我難道不該拜訪它們嗎?我必須去拜訪它們,至少去拜訪一部分。我乘上一只寬敞的游船,首先來到港口附近的島嶼。它們大多物盡其用,有的開辦了航海學校,有些用來儲存石油。一個小時之后,我們才靠近那些有趣的島嶼。一些島嶼只有貧瘠的礁石,上面休憩著成群的飛鳥;有些則有古舊的房子與棕櫚樹。我們最終到達了帕戈達島,童年的記憶便突然襲來。那些記憶來自于書中的游記,來自于瓜納哈尼的哥倫布,來自于塔希提島的庫克船長,也來自于孤島上的魯濱遜·克魯索。因為帕戈達島也是這樣一個島嶼,植物豐盛繁茂,仿佛真正的天堂。這里不像夏威夷與檀香山,為了金錢便出賣純潔。這里沒有汽車,也沒有現代化的浴場。但卻能夠在古老的馬車里周游海灘,能夠偶爾看到一間小房子、一棟別墅或是花園。這里壯麗的熱帶風景還保持著原初的樣子。然而——這是多么驚人的對比,里約充滿了對比的藝術——就在帕戈達島對面,只隔一段狹窄的海面,就是私人所有的布羅考伊奧島。這里原先只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它的所有者卻將這里變成了幸福的天堂。在島嶼的中央是一棟美麗的別墅,四面都有露臺,屋內有現代的舒適家居,有書籍、風琴以及迷人的賓客住所。帕戈達島是完全的自然風光,而布羅考伊奧島卻是完全的人文風情。在精心打理的花園里,四周圍繞著石墻,地面也鋪著石子。小狗在里面玩耍,還能看到孔雀與稀有動物。花園旁邊有一條路,能夠通向電梯。只要半個小時,我們便能游覽完這個王國。這是多么幸福的孤獨,在這個島嶼上,在繁茂的棕櫚林里,頭頂是一片湛藍的天空,身旁映襯著湛藍的海水!而這種孤獨僅僅取決于我們的需要。只要隨手招攬一艘游船,就能在半小時內返回城市,返回到繁華喧囂的中心。當島嶼的輪廓隨著棕櫚樹一同消失在波濤中,我便開始詢問自己是否真的見過這些場景,還是一切只是我的夢幻。我又一次(在這城市里已不知有多少次)貪飲了這幸福愉悅的玉露瓊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