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論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 http://www.liqianming.com http://www.liqianming.com/LunWen/2017-02-03/141816.html 李旭東 (鄭州輕工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 摘 要:互聯網飛速發展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特征,它不僅給信息傳播方式帶來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同時也在各個方面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信息化時代對教育模式的影響以及對大學生信息素質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如何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質,使其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是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0)04-0118-03

論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


  • 時間:2017-02-08 12:33:24
  • 來源:本站發布
  • 作者:李旭東

2.2正面影響

2.2.1信息意識提高

信息意識是信息素質的核心,主要包括對信息功能的認同意識,對信息來源的選擇意識,對信息的檢索、利用和開發意識等。由于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高等學院的現代化特征,當代大學生的信息意識較有了普遍的提高,多數學生會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去求知、消遣、交友、求職。

2.2.2信息技術提高

信息技術是信息素質的保障,信息素質高低最終要體現在信息技術上。信息的接收、檢索和利用,知識的開發,信息意識的實現等等都離不開信息技術。一方面,信息化消除了人們交往的時空障礙、人際障礙,并創造了“虛擬實在”環境,符合大學生們獵奇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當代高等學府現代化程度的不斷完善,也促使大學生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來適應校園生活,故而當代大學生的信息技術都比較高。

2.2.3信息觀念增強

信息是資源、是財富、是商品的觀念在當代大學生中已經形成,這從各種新聞報道中不難看到,大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治富的例子不勝枚舉。

2.3 負面影響

2.3.1信息污染

因特網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傳遞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信息,具有速度快、使用方便和難以控制的特點,使得文獻信息質量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在“信息自由”的口號下,一些冗余信息、污穢信息、盜版信息、虛假信息、失真信息、過時信息和錯誤信息亦可借助因特網而廣為流傳,信息的無疆界流動所帶來的信息污染對大學生的影響很大。

2.3.2信息殖民

由于美國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產生的發源地和最先進的國家,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和第一條網絡都是美國人的發明,當今最流行的操作系統和最有影響的網絡搜索軟件也是美國人的發明。互聯網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以至使網絡文化逐漸形成了一種英語文化勢力。

3信息化時代的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

3.1 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應具備的信息素質

信息素質教育是21世紀信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高等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體現了高等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發展的基本屬性與時代意義。發達國家在推進信息化過程中十分注重公民的信息素質培養,目前多數國家把發展信息素質教育納入國家信息事業發展計劃。特別是對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尤為重要。

1998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和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在《信息能力:創建學習的伙伴》一書中,從信息素質、獨立學習和社會責任三個方面制定了學生學習的九大信息素質標準:

(1)信息素質。標準一:具有信息素質的學生能夠有效地和高效地獲取信息。標準二:具有信息素質的學生能夠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標準三:具有信息素質的學生能夠精確地、創造性地使用信息。

(2)獨立學習。標準四。作為一個獨立學習的學生具有信息素質,并能夠探求與個人興趣有關的信息;標準五:作為一個獨立學習的學生具有信息素質,并能夠欣賞作品和其他對信息進行創造性表達的內容。標準六:作為一個獨立學習的學生具有信息素質,并能夠力爭在信息查詢和知識創新中做的最好。

(3)社會責任。標準七:對學習社區和社會有積極貢獻的學生具有信息素質,并能夠認識信息對民主化社會的重要性。標準八:對學習社區和社會有積極貢獻的學生具有信息素質,并能夠履行與信息和信息技術相關的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標準九:對學習社區和社會有積極貢獻的學生具有信息素質,并能夠積極參與小組的活動來探求和創建信息。

2001年1月,美國大學和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通過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質能力標準》,該標準共有5條22項成績指標。其標準為:(1)明確所需信息的類型和范疇。(2)有效而高效率地評估所需信息。(3)批判性地評估信息和它的來源并納入自己的知識基礎和價值系統。(4)有效地利用所獲得的信息完成某一具體的研究。(5)了解有關信息利用的經濟、法律和社會等問題,并能合理、合法地獲取和利用信息。

3.2信息化時代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途徑

3.2.1 構建學習化校園環境

國際社會對建構學習化社會的倡導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目前,學習化社會的理念與網絡和通信技術結合起來,出現了許多新的學習方式。現代化的高等學府應順應學習化社會風氣的潮流,利用校園的現代化優勢,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

回到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