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康1,劉慧1,王圣元2
(1.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江蘇南京211171;2.南京曉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江蘇南京211171)
關鍵詞:信息技術;圖書館;應用
摘要:文章從信息技術應用方面,客觀地分析了其對圖書館工作開展的利與弊。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06-0132-03
收稿日期:2014-04-12
作者簡介:陸康(1983-),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館員;劉慧(1982-),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館員;王圣元(1979-),南京曉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1研究對象相關背景
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新館于2012年6月1日正式開館,館內新增的自助化設備也同時啟用。在半年多的使用過程中,新的自助設備雖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經過半年的試運行,圖書的借還工作基本上由自助設備來承擔,總服務臺的工作人員的工作由原先的借還圖書改為專職的讀者咨詢。無線網絡的全館覆蓋方便了讀者的上網需求,但是多媒體閱覽室上網的讀者人數隨之減少。讀報機的使用減少了報紙等的訂閱量,節約了館內經費,從而改變了館內資源結構。門禁系統的使用,不僅可以對讀者入館進行實名認證管理,還可以準確協助工作人員對讀者人次進行統計。自助打印復印一體機的使用,方便了讀者在館內對非可借館藏資源的獲取。上述的自助化設備,不僅僅反映了一個館的信息化程度,而且在實際的工作提高了館內的工作效率。
2對流通工作的影響
2.1自助借還系統概述
目前,從國內采用的自助借還系統看,自助借還書系統對文獻資料的自動識別必須通過條碼識別模式或無線射頻模式來完成,最具代表性的是Barcode( 條碼) 識別模式和RFID(無線射頻)識別模式。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采用了Barcode( 條碼) 識別模式自助借還系統自助借還設備,其包括:江蘇感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ZT2000型自助借還書機1套、ZT5000型24小時自助還書機1套、3M中國有限公司的7210型讀者自助借還系統1套。基于Barcode 模式的自助借還系統實質上是將條碼閱讀器( 條碼掃描儀)、充消磁儀和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的借還書終端整合為一體,讀者根據終端顯示器的提示進行自助借還書操作。自助借還設備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2.2借還工作的影響分析
在流通工作中,新館改變了傳統的人工借還的方式,讀者可以自由選擇人工和自助兩種服務方式,既減少了排隊時間,也分流了工作人員的部分工作量。另外,有了自助借書機,不管是否在借書高峰期,或工作人員在否,讀者都可自助借還書,等于多了一種借還書的途徑,提高了圖書館的工作效率。通過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匯文系統統計模塊功能進行借還量的數據統計,從2012年6月1日起開始至2012年12月31日止,具體數據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自助借還設備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使用率在逐步提高,最終取代了人工借還,占據了館內圖書借還量的主導地位。通過這樣的轉變,總服務臺的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就可以從原來的圖書借還工作向讀者咨詢服務的方向轉變。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自助還書機做到了24小時無人值守,解決了讀者還書受開館時間制約的問題。
3對讀者服務的影響
3.1信息獲取渠道的改變
讀報機以及無線網絡的全館覆蓋,在基礎設施上方面了讀者。在當今,個人移動無線設備的廣泛使用,例如:筆記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等,擴展了讀者獲取信息的途徑,也符合現今圖書館的發展需要。
無線局域網的覆蓋,僅滿足館內的接入,當讀者需要用手機等無線設備快速查詢館內相關咨詢時,還需要有相應的移動圖書館應用。曉莊學院圖書館規劃的移動圖書館,正處于調研階段。移動圖書館手機圖書館的廣泛使用,不僅改變了圖書館的傳統服務,而且也改變了讀者的閱讀方式。手機圖書館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產物,手機圖書館擁有廣泛的用戶平臺,館員的主要工作就必須放到圖書館的門戶網站的建設中來,以方便讀者使用手機圖書館,強化個性化服務,挖掘特色服務,加強版權保護并保障技術安全,這是提供手機圖書館服務的圖書館技術人員將來需要面對的嚴峻的問題。總之,做好手機圖書館的硬件建設和軟件開發,必將使圖書館的服務更加人性化、科技化,使之成為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一部分,既方便了讀者,又避免了圖書館的邊緣化。手機圖書館將作為傳統圖書館的一個補充,進入到廣大讀者的日常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