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雞鳴方就枕,老人枕上聽雞鳴。轉頭三十馀年事,不道消磨只數聲。黃梨洲句
己亥元旦試筆,時年六十又四
上海古籍書店寄來《揅經室再續集》八卷,得之甚喜。去年從石公借閱者只六卷,此又增刊七、八兩卷,坊友不知此書之難得,值僅二元五角。同時寄到馮登府詞兩種一冊,值僅三角。
《揅經室集》原用機制紙襯成四冊,昨宵親為改將襯紙拆出,另裝兩冊,置諸案頭,為隨時之用,此其第一冊也。
一月
一日
上午王春、張卜辰、華昌泗、姚紹華等四人來。下午靜廬來。
二月
九日 即陰歷初二日
上午陳濟川、毛慰曾來,午飯。下午楊繼仁來。
濟川將去滬,以書款一○三元托其帶交古籍書店。又以《揅經室再續集》、《養素堂集》兩種托其帶去穿線。張乾若國淦半月前逝世,年八十三歲卒于廿五日,今日濟川云將購其遺書及書箱。其大部藏書早已捐獻武昌圖書館,所留零種亦已在生前陸續售出,今存者有摹寫《大典》數百冊,舊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擬請其買成后送來一看。尚有宋刻殘本《咸淳臨安志》目前當不想出售。此書為海源閣舊物,昔年乾若以二千二百元購得者。
我與乾若訂交二十年,但同有喘咳畏風之病,不欲詣人貪客過,二人同之,故二十年中晤談者只二次。乾若受知項城,在生活起居方面頗受其影響,對客極和易,而處事極嚴肅,弱冠即以舉人任湖北通志館編纂。抗戰時,由北京遷滬,招余往談,時方撰《方志考》,四壁插架無一非各省方志也。坐定不及寒暄,即以方志體例逐條垂詢,幾無以置對。去年冬,再見于京寓,頗有久別重逢之樂。臨別,余乞寫一小條幅,乾若笑曰:公何役我以所短耶?
十日
上午平子、舜華來,午飯。午后伯翁來,暢談移晷。余前月從上海買來許刻《六朝文絜》,后有秦曼青跋。伯翁云有正書局曾用羅紋紙景印即從此出,題跋藏印無一不同。孫犖人來。
十一日
上午鄭淑君來。淑君新從蒙古草原歸來,為言蒙古多產綠柱石、冰洲石。馬之雌者曰騍馬,雄者曰騸馬,駕車者曰原馬,領隊及護隊者曰馬。連日多客,疲憊之至,下午睡。世梅來。
十二日
上午助廉來云,新收高麗鈔本《史記》,不知何本也。
十三日
下午章次公來。
十五日
上午達人、紹華來。下午次公、衡之來。耿鑒庭來。孝先夫婦來晚飯。
十六日
濟川今日南行。
十八日
上午章熊來,以《天工開物研究論文集》見贈。劉迺龢來。
十九日
午刻王伯翁、倪農祥來,同往北海公園茗飲。農祥先歸,余與伯翁緩步至濠濮間,觀迎春書畫展覽會。范引準來,不值。
二十二日 星期
下午訪雪村,復至文英家稍坐,與芳瑜同歸。謝剛主來,不值。
二十五日
晨起,雪深兩尺許,續下,午后停。下午陳向平、呂貞白來。
二十六日
潘達人、姚紹華來。
二十七日
趙守儼、徐敏霞來。
二十八日
上午敏霞來。
三月
一日 陰歷正月廿二日 星期
下午剛主來長談。
二日
下午訪蜀丞長談,借《樸學齋文錄》。
三日
下午至局開會,討論印《永樂大典》諸問題。至伯翁家小坐。
四日
伯堅來午飯。
八日 星期
下午許南來,商《南雷詩歷》,留晚飯。
九日 陰歷二月朔 終日大雪
十一日
下午阿英來談,借楊秋室集二冊去。
十二日
上午潘達人、王名濤來談。下午毛慰曾來。敏霞自今日起可全日工作矣。
十三日
午后劉乃和來。至局與達人、高誼談。歸途過伯翁,不值。
十四日
下午調孚來談。
十五日 星期
晨,孝先來。上午振甫來,商《三國志》標點。
十六日
上午孫景潤來,《清代碑傳文通檢》出版,送來贈書六冊。下午與芳瑜至北海公園,遇蘇州人陶瑞伯,與頡剛、伯祥諸人為草橋中學同學。
十七日
午后至歷史博物館,訪李華同志,觀傳鈔本《永樂大典》六冊。偕芳瑜在和平晚餐。次公夜來。
十八日
憊甚,下午陰。
十九日
上海丁云桂來。上午到局談《大典》事。晚與武漢文化局長唐長儒[1]、南京文化局長周村在金燦然家聚談。長儒為唐耕馀子。
二十日
下午至中國書店,接濟川上海寄來張次公家抄本《大典》目錄。達人夜來。
二十一日
下午英桂、達人同來。衡之來。王名濤來。
二十二日 星期
上午周云青、章熊來。下午至北海公園。
二十三日
下午原孝銓來。
二十四日
次公夜來。
二十五日
下午伊見思、原孝銓來。
二十七日
傅東華自上海來,與紹華往車站迓之。
二十八日
上午東華來午飯,午后同訪燦然、雪村。
二十九日
午刻紹華夫婦約東華父女餐于西僑飯店。至古籍門市部購《廿五史索引》。向湖南、蘇州購筆,皆以今日寄到。
三十日
上午東華、云彬、紹華、守儼來談四史標點事。與敏霞同午餐。
三十一日
上午范引準來。周振甫來。下午至圖書館,觀蔣氏抄本《中興禮書》,有沈炳垣跋。
四月
一日
下午至局□□談四史事。浩廷來。
二日
助廉來。
三日
上午東華來。
四日
下午剛主來。晚振甫來。
五日 星期
敏霞夫婦來,亞賢來,同午飯。俞筱堯、沈子盈[2]夫婦來。孝先夫婦來。碧秋來。
六日
至局決定《冊府元龜》付印事。下午至來薰閣、富晉閱書。
七日
援老偕劉乃和至局,局以車招余往陪,旋乘援老車回家。
八日
來薰閣送書來。下午達人來晚餐。
九日
旁晚至中山公園,遇伯堅夫婦。
十日
下午與敏霞、芳瑜至北海公園。
十一日
聞紹虞來京,至車站迓之,未遇后知因病不能來。
十二日 星期
孝銓將下鄉,來辭行。
十三日
晚與芳瑜至首都劇場觀《女店員》。
十四日
東華、伯祥來長談,留晚餐。
十五日
上午至局。下午來薰閣送來《讀書記》款,及原刻《重論文齋筆錄》,值四十二元。
十六日
姚紹華來。柳翼謀有《〈三國志〉裴注義例》,未刻。
十七日
燦然昨晚回京。敏霞今日赴滬。上午至圖書館觀傅校《冊府元龜》。
十九日 星期
傅璇琮來。徐調孚來。助廉來。
二十日
東華來。
二十一日
上午至局,燦然、東華、云彬諸人共談。下午達人、高誼來。
二十二日
東華來。剛主夜來。
二十三日
東華乘早車回滬,余與紹華至站送之。接敏霞信,云二十五日搭車回京。
二十四日
蜀丞來長談,午飯。四時后,至局決定《冊府元龜》設計事,歸途至達人家小坐。
二十五日 陰
二十六日 星期日
劉叔雅之夫人張秋華持謝無量函過訪,謂叔雅所著《說苑注》、《莊子注》已交云南人民出版社,其未成稿《杜工部年譜》及《王子安集注》則為其助手扣留未還。上午至中山公園吃茶,到老鐵、靜廬、兆平。下午與達人至慶霄樓觀昆曲會唱。
二十七日
敏霞昨日自滬回。下午與燦然、達人同訪斐云。
二十八日
孫景潤來。
二十九日
下午訪援老。云彬來,不值。助廉介紹馬士良來。
三十日
偕敏霞參觀裝幀展覽會。
五月
一日
勞動節,天安門觀禮。
二日
舜華夫婦子女偕來午飯。孝先夫婦偕女秋來。
三日
上午伯祥來,與芳瑜、敏霞同赴全聚德午餐。午后中華書局開會,舒新城、金子敦到。
四日
下午至局。《三國志·魏書》十二冊發稿。與潘達人、俞明岳、姚紹華至康樂晚餐。
五日
六日
上午與敏霞至故宮觀雕塑、繪畫、定陵三展覽會及珍寶館。
七日
伯翁約子敦在猗蘭堂午餐,復同至我家長談。
八日
謝剛主來。
九日
晨至公園,景潤來取漢學堂書價。晚總編室交來稿費二千五百元。
十日 星期
午后至郵局,寄東華信并《吳志》一冊。匯文霞五十元、家瑞二十元。至文苑齋閱書。微雨。
十一日
晨至北海。午后至大華觀**影片。與紹華、敏霞同晚餐。
十二日
晨至中山公園。敏霞讀歐·亨利短篇小說一篇。午后至北京醫院,探次公病。
十三日
下午王名濤來。東華寄來《蜀志》三冊,行可寄來《蜀山集》。有三約二十日來。晨至中山。
十四日
晨至中山。下午與燦然、達人同訪援老。
十五日
晨至北海。下午至中山公園,聽**報告,與達人、敏霞、芳瑜共晚飯,復遇云彬及守儼夫婦,同茗。
十六日
晨至北海。
十七日 星期
上午至中山公園,與伯翁茗飲。下午范引準來。調孚來。
十八日
晨至北海。
十九日
晚達人來談。
二十日 微雨
以《吳書》兩冊寄東華。
二十一日
上午達人偕王有三來。致援庵函。
二十二日
晚濟川來談。
二十三日
晚與芳瑜、敏霞及達人夫婦觀昆劇《漁家樂》。
二十四日
引淮來,云次公已遷住阜外醫院。
二十五日
晨至北海。點《吳書》畢,明日即寄東華。
二十六日
晨至北海,又過橋寄郵包。瑜獨往萬歲山。
二十七日
至局。下午偕李俊民、潘達人至蜀丞家長談。
二十八日
上午于思泊來談。下午文英來。濟川來。
二十九日
下午有三來。達人來。晚觀北昆。
三十日
上午至局。午飯后偕敏訪援老。
三十一日 星期
上午訪伯翁長談。晚衡之來。
六月
一日
二日
上午局務會議。下午偕敏訪蜀丞。
三日
感冒有微熱。旁晚至人民醫院請衡之處方。復與衡之偕往阜外探視章次公。次公本因左腿劇痛住北京醫院已一月,近從X光發現前胸有黑點,因遷住阜外醫院外科治療,已于一日開刀,知有惡性癌附著上膈靜脈管,不能割除,雖開刀經過良好,而治療則絕望矣。
次公幼女無忌前議給我撫育,今日始在醫院見之,他日當不負此諾也。
四日
以次公病情,函告圣陶、彬然。
五日
病臥。晚熱度劇增。下午范祥雍來談。
六日
下午達人來。終日病臥。
七日 星期
晨,敏霞持鹽、金棗及糖果來。能起坐。
八日
下午伯翁來。
九日
下午陶心如來。晚淑君來。達人夫婦來。
十日 端陽節
始校《藝文類聚》。東華寄還《吳志》。晚濟川來。
十一日
祥雍來午飯。午后伯祥來。
十二日
伯祥來,同往北海午餐。午后微雨。祥雍來。
十三日
十四日 星期日
上午偕霞、鳳游御園,見鐵樹開花。下午引準來長談。
十五日
十六日
下午偕敏霞同訪蜀丞。
十七日
上午偕霞游北海,仿膳午餐。《三國志》下半部發稿。
十八日
上午至天壇參觀藏中罪行展覽會。下午至局,科學院張同志來了解孝明事。
十九日
二十日
瑜病。下午文英來。覆陸曼炎信。
二十一日 星期
午后濟川來。衡之來。
二十二日
孫景潤送來《通鑒補》,先付二十元。
二十三日
敏霞導其嫂就蜀丞診。
二十四日
晨,敏霞為購餅、橘持來。閱《大典》。
二十五日
下午訪剛主,不值。
二十六日
下午有三來談。
二十七日
下午達人、英桂來。《三國志》初次校樣到。
二十八日 星期
上午來今雨軒茗飲,到燦然、彬然、調孚、圣陶、伯翁。
二十九日
下午云彬總結報告。
三十日
下午曉先總結報告未通過。訪伯翁。
七月
一日
上午至局商談《大典》事。下午傳達經濟情況報告,晚和平(似未完)。
二日
下午聽曉先二次總結,未畢即偕燦然至文學研究所開會,討論鈔本《紅樓夢》。
三日
四日
《三國志》第一次校樣閱畢。午后至伯翁處小坐,遂至局,與達人、靜廬、紹華談。
五日 星期
敏來。旁晚至中山公園。
六日
《三國志》二次校樣來。下午至局,會議《冊府元龜》事。
* * *
[1] 原稿如此。
[2] 原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