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北沙門 師鏈撰
資治表二(起孝德至元明合七君)
孝德皇帝
元年春正月建元大化。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
元年丙午正月。不書即位去歲六月于難波宮也。帝皇極之弟。舊史系元於乙巳。曷為今立丙午。春秋之法一年不二君。踰年即位。踰年立元法于春秋也。舊史去七月書建元。今改正月蓋春秋之意也。此歲當貞觀二十年也。
二年三年春二月遣求法沙門于三韓。夏。秋。冬
三年二月求法比丘入于三韓。曷為不入唐而入三韓。三韓者我藩也。
四年春蘇公建山田寺。三月誅宰臣蘇氏。夏。秋。冬
四年三月仆射蘇麻呂遭讒居百川宅。官使帥師圍宅。蘇公有季子二人為比丘。於是乎將二比丘走。先是使長子興志營山田寺。聞父事馳迎涂。興志曰。家屬可用乞拒官軍。蘇公語山田寺眾及興志曰。夫為人臣者毋構逆於君。我奚捍官師乎。且令汝創此寺者不為門閥祝天祚也。今我見譖及于此也。古賢皆爾也。我何恨焉。我不失愚忠于地下而已矣。然來此者以死盟佛也。言已入殿誓曰。愿我來世不寓債於君也。誓已自經而死。妻子自殉者八人。蘇公雖遭讒不失忠故書曰宰臣。而受官誅故書氏
五年春二月甲申改元白雉。夏六月仙人法道入宮。秋。冬十月繡丈六佛像造一千佛像。
五年二月長州穴戶獻白雉。宣問百濟君。對曰。後漢明帝永平十一年或獻白雉。今當圣代瑞禽出焉。為吉徵耳。又問諸沙門。僧旻法師奏曰。是休祥也。伏聞王者德流四表則白雉見。又王者祭祀不相踰宴食衣服有節則白雉至。又周成王時越裳氏獻白雉曰。國之黃耆等曰。無暴風淫雨江海不波溢者三年於茲矣。意中國有圣人乎盍往朝乎。故重三譯而至。又晉武帝咸寧元年白雉見松滋。是等瑞應多載簡冊。自非陛下仁圣何及於此。乞放于禁苑。亦赦天下。因此十五改元。六月法道之事在本傳。十月創丈六繡像及八部等四十六像。又詔漢山口真大口刻千佛像
六年春三月慶繡像。夏。秋。冬十有二月二千沙門轉大藏于宮中。夜然二千燈
六年三月皇祖母延十師。設齋慶繡像。十二月二千讀經及然燈者依法道之化也
七年春。夏四月釋慧隱。慧資。講論宮中。秋。冬十有二月大集僧尼于宮中齋
七年四月詔慧隱於宮中講無量壽經。命慧資為問難。一千沙門豫聽。十二月普會天下僧尼于宮中設齋。此夕燒燈依法道化也
八年春。夏五月沙門道昭。定慧等赴唐。**幸沙門僧旻房。六月賻僧旻。秋。冬
八年五月遣唐大使小山長丹發于京。求法沙門道嚴。道通道先。慧施。覺勝。辨正。慧照。僧忍。知聰。道昭。定慧。安達。道觀等從之。副使小乙上掃守連。沙門之從者道福。義向也。旻法師病。帝幸房問之。口勑恩命。六月旻師卒。帝嗟悼。遣中使吊之。并賜賻。皇祖母皇太子吊法師喪
九年春。夏。秋。冬十月壬子**崩。諡孝德
九年十月之崩初十也。
齊明皇帝
元年春正月甲戌**復位。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建川原寺
元年乙卯正月初三皇極帝復位于板蓋宮。冬遷飛鳥川原宮。故營川原寺。是歲當高宗永徽六年也
二年春。夏。秋。冬比丘尼法明誦維摩詰經
二年內臣鎌子連疾。帝憂之。百濟尼法明奏曰。維摩詰經因問疾說**。乞試誦之。勑明誦。未終卷疾愈。鎌子感伏。帝大悅
三年春。夏。秋七月設盂蘭盆會作須彌山于飛鳥寺西。冬十月內臣鎌子建山階寺修維摩會
三年十月鎌子於山州陶原家創山階精舍。設維摩齋會。維摩會自此始
四年春。夏。秋七月沙門智通。智達赴唐。冬沙門福亮講維摩經于陶原家
四年七月通達二師奉勑乘新羅舡入唐。受相宗於玄奘三藏。是歲吳僧元興寺福亮赴鎌子請於陶原家講維摩經爾來鎌子延海內碩德。相次講演。凡十二年
五年春三月造須彌山于甘檮丘東。夏。秋七月講盂蘭盆經于諸寺。冬
五年七月詔群臣於都下諸寺勸講盂蘭盆經報七世父母
六年春三月講仁王護國經于宮中。夏五月設仁王會。秋。冬
六年五月造百座百袈裟賜一百沙門設仁王會
七年春。夏五月癸卯遷都于筑紫朝倉。秋七月丁巳**崩。諡齊明。冬
七年五月初九都筑紫之朝倉。造宮于廣庭。七月之崩二十四也。
天智皇帝
元年春三月救高麗。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
元年壬戌正月。不書即位素服稱制也。帝舒明第二子自筑反在長津宮。三月唐人新羅人伐高麗。高麗乞救于我。四月鼠產于宮馬尾。沙門道顯曰。高麗屬我乎。果然。君子曰。博乎顯也。學涉于藝術也。是歲當龍朔二年也
二年三年四年春三月度三百二十人。夏。秋。冬
四年二月間人大后崩。三月三百三十之度薦后也
五年春。夏。秋。冬唐沙門智由獻指南車
五年
六年春三月己卯遷都于近州志賀夏。秋。冬
六年三月十九自和州遷近州志賀大津宮。
七年春正月戊子**即位。建建福寺。夏。秋。冬營殿于百濟大寺。天女降殿。新羅道行擬草薙劒
七年正月初三帝即位。曷為緩。孝也。帝創建福寺于志賀都。當平基趾得寶鐸長五尺五寸。又得白石長五寸。夜有光。帝喜奇瑞。斬左手無名指納殿前燈幢石壇中。是歲新百濟寺。又營別殿安丈六釋迦像。莊飾極人工。帝一夜持誦像前。謂左右曰。朕以凈信嚴像設。弗知真容肖不。五更二天女降。容貌端麗衣服光耀香氣甚烈。禮像了白帝曰。我昔靈山親覲真儀。今見此像毫無差迕。此土王臣可謂清信。言已飄然入云。帝大悅慶贊曰。紫云下覆天樂遙鳴。昔素盞鳴尊讁云州。有老公嫗。中坐少女而泣。女甚美。素尊問。何為哭。對曰。我有八兒。其七已為蛇吞。今此一女又無由脫故哭。素尊曰。與女於我可解此愁。父母喜曰諾。素尊問曰。其蛇何形。對曰。八首八尾甚可怖也。素尊乃設八槽盛以醞酒。裝女置山頂。其影沉八槽。大蛇見之以為真女。便矯八頭飲八槽。已而釂醉不寤。素尊拔所佩十握劒斬蛇。至一尾刃少缺。割而見之有寶劒。素尊奉劒於天照太神。太神曰。我屏天巖時落此劒于近州伊布貴山。是我神劒也。太神命其孫瓊杵尊。降此國付三神器為國鎮。劒其一也。累世為國寶。至崇神皇帝恐劒靈威。召良冶模打。獻舊劒于伊勢太神宮。新劒留王宮。景行之世東夷叛。帝以皇子日本武尊為元帥征夷。武尊承詔東征。先詣伊勢太神宮。太神賜此劒赴東。武尊佩劒至駿州浮嶋原。諸夷謀曰。皇子雄略勇健非我等所伺。當設奇計。乃白言。皇子神威夷族不敢拒命。此地宜游獵。皇子虞游可乎。武尊諾。已而夷賊縱火于時初冬窮野枯草煙熖迅飛。武尊拔劒揮之。四旁一里草木芟夷。其火自止。初蛇帶此劒。其尾常有云氣故曰天叢云劒。至此名草薙劒。武尊自東歸還劒於勢宮。其後以劒藏尾州熱田神祠。新羅沙門道行聞劒靈欲之。乃入神祠持誦一百日。竊取劒里僧伽梨。攜至筑紫。赴本邦。忽海風暴起波怒船簸不得去。凡行取劒三回皆不得。始持誦七日取劒而出。俄黑云一帶自空下奪劒。送到神祠。行益欽劒靈。又持誦五十日取劒至近州蒲生郡。黑云下奪如先。至此持念百日遠至筑紫而遂不得。曷為不族道行。盜也。既是盜曷為不曰盜。沙門也。擬何。不得之謂也
八年春。夏。秋。冬十月大織冠藤鎌足薨
八年十月大織冠病革。先薨數日剃發。帝賜黃金香爐曰。已聞出家可持法具。薨後詔百僚赴喪事
九年十年春。夏。秋。冬十月慶一百佛像于宮中。獻法衣金鉢香財于法興寺像。太子薙發入吉野山。十有一月沙門道旻至自唐。十有二月乙丑**崩諡天智
十年十月帝不豫。刻百佛像慶贊宮中。又以袈裟。金鉢。象牙。沉水。旃檀香。及諸珍寶供法興寺佛像。帝疾篤。詔太子大海曰。朕病彌留汝其登皇位。對曰。臣元多病難任社稷。請禪位于大后令大友太師攝政。臣愿為陛下出家修道。便薙發于宮中為沙門遂入吉野山。公卿百僚皆送焉。十一月唐使郭務悰來。道旻從之歸。十二月之崩初三也。
天武皇帝
元年春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
元年壬申帝在吉野宮。大友皇子令以營山陵聚兵謀帝。因茲帝幸勢州發師相拒。七月戰近州瀨田。大友軍敗自縊。九月帝移和州崗本宮。今茲亂離無遷都儀。帝天智之弟。是歲當咸亨三年也
二年春二月癸未**即位。沙門智藏為僧正。夏。秋。冬十有二月紀訶多為造寺司
二年二月二十七帝即位。勑於川原寺寫大藏經。沙門智藏督役。故任僧正。十二月小錦紀訶多為造高市大官寺司。時知事福林告老解職不聽焉。戊申以義成為僧都。加佐官二比丘。有四佐官自此始。不書微也。此歲慧師。慧輪。智圓。皆為僧正。不書古史失時日也
三年四年春三月沙門智通為僧正。夏四月設齋會于宮中。秋。冬十月求大藏經
四年四月宮中設齋會。延僧尼二千四百人。十月遣使於四方求一切**。曷為求。是時大藏未備也。王者無求。曷為書求。彼俗也。以俗而言善。此真也。以真而求益善。
五年春。夏旱。秋。冬十有一月講最勝。仁王二經于諸州
五年夏旱。詔僧尼法雩。尋常書雩不書旱。曷為書旱。不書雩不應也。不書雩而書旱令君子思焉
六年春。夏。秋八月轉大藏于飛鳥寺。**幸之。大度人。冬
六年八月設齋會于飛鳥寺讀大藏。帝幸南門禮佛。詔諸王公卿。各賜度者一人。因此貴族之中薙發之者多矣
七年八年春三月施僧尼。夏四月定官寺。秋。冬十月定僧尼服色駕從。聽僧尼老病醫寓
八年三月施綿帛於僧尼。加減有差揀貧乏也。四月檢校諸寺封食而置官寺。十月詔曰。凡諸僧尼常住寺院勤于修練。然老病之者不便看養。自今以降許就親知篤信之宅醫育
九年春。夏四月禁小寺官治。五月講金光明經于宮中。秋七月使皇子吊沙門弘聰喪。冬十月施僧尼。十有一月建藥師寺。后病愈。使皇子問沙門慧妙疾。又吊之。度一百人。**疾差
九年四月禁小寺官治止系掠也。而大寺之系官如飛鳥寺不在此列也。故書曰小寺。蓋有司或因保官寺連掠小寺也。五月施布帛京內二十四寺。讀金光明經于宮中設講席。七月癸巳飛鳥寺弘聰卒。使大津高市二皇子吊之。十月施京寺僧尼惠貧乏也。及京師百姓耆老等各有差。十一月皇后病。創藥師寺度一百人。祈疾而愈。初有司不委寺規。沙門祚蓮入定見龍宮出圖而奏。爾後持統文武二帝繼營。壯麗妙絕。丁亥。沙門慧妙疾。使草壁皇子問之。戊子卒使三皇子吊之
十年春。夏。秋七月皇后設齋會。冬
十年閏七月皇后於京內諸寺設齋講經。閏在于七。而書正者春秋之法也
十有一年春。夏。秋八月度一百四十人。冬
十一年八月高公主病。度百四十人于大官寺。祈愈
十有二年春。夏四月宮中異處居僧尼度三十人。秋八月詔釋道寧法雩。冬新大官大寺。
十二年詔僧尼居宮中。擇凈信者三十人出家。八月旱。百濟道寧法雩得雨。祈而有應故書姓。尊之也。是歲遷百濟寺于高市郡。改曰大官大寺。今之大安寺也
十有三年春。夏四月設齋于宮中。福揚下獄。秋。冬**不豫。皇太子祈大官寺愈
十三年四月飛鳥寺沙門福揚下獄。庚戌自刎而死。冬帝病。太子草壁奉勑率百僚詣大官大寺誓曰。皇帝欲開會於寺而營構未畢。圣體不豫。伏丐大悲世尊延睿算成寺會。帝感靈夢病痊
十有四年春三月許天下民宅構佛宇。夏四月宮中異處安居僧尼。五月**幸飛鳥寺。沙門觀常。云觀至自新羅。秋八月**幸凈土寺于川原寺。九月轉佛經于三大寺。冬十月沙門常輝賜封戶講金剛般若經于宮中。十有二月施綿帛于大官寺
十四年三月詔諸州家構佛舍安像經供養崇奉。四月宮中安居自此始。五月幸飛鳥寺獻珍寶禮佛。辛未新羅留學常觀二比丘從國使歸。八月幸川原寺施稻於眾僧。九月帝疾。於大官。川原。飛鳥三寺三日轉經。賜稻于三寺。祈病也。十月百濟沙門常輝年百歲受封三十戶。養老也
十有五年春正月俗供供九沙門。夏五月納封戶于大官寺。講藥師經于川原寺。沙門安居宮中。修廢寺。六月伊勢王入飛鳥寺。燈齋于川原寺。沙門法忍。義照。賜封戶。秋七月延沙門懺悔。轉金光明經于宮中。戊午改元朱鳥。九月丙午**崩諡天武。冬十月放行心于飛州。十有二月設無遮會于五寺
十五年正月召三綱及大官寺知事佐官并九比丘。以俗供供之。施布帛各有差。非禮也。君子曰。以鳥▆鳥古之監乎。三月羽田真人病。度三僧祈病。不書微也。五月帝病。於川原寺講藥師經。又召沙門安居宮中。又詔修諸寺廢。大赦天下。囹圄已空。皆祈疾也。六月使伊勢王詣飛鳥寺告眾祈疾。此日三綱律師及四方和尚知事現師位等各賜御衣被。祈病也。忍照二比丘賜封戶各三十。養老也。七月召僧正僧都赴宮為帝悔過。一百比丘讀金光明經于宮中。祈病也。和州獻赤雉。因茲改元。九月之崩初九也。十月大津皇子反。新羅沙門行心參謀。事覺不忍加誅比丘。竄于飛驒伽藍。十二月設無遮會于大官。飛鳥。川原。小墾田。坂田五寺。薦大行皇帝也。
持統皇帝
元年春正月。夏四月。秋八月施伽梨于三百沙門。九月設國忌齋于京師諸寺。沙門智隆至自新羅。冬十月
元年丁亥正月。不書即位攝也。帝天智第一女天武之后居后位稱制在藤原城。八月以先皇御衣制三百袈裟施三百沙門。智隆之歸附使也。是歲當武后垂拱三年也
二年春正月設無遮會于藥師寺。二月乙巳置國忌齋。夏。秋七月釋道藏法雩。冬新羅王子金霜林獻佛像及珍寶
二年二月詔曰。每逢國忌設齋立為式。七月詔百濟道藏祈雨。不崇朝雨天下。故書以氏。是歲新羅金霜林獻佛像。書以王子貴之也
三年春正月蝦夷鐵折為沙門。賜蝦夷沙門道信于佛像。夏四月還新羅獻像。沙門明聰。觀智。至自新羅。六月賜明聰。觀智于布帛。秋七月賜蝦夷沙門自得于新羅像。八月置放生所。冬
三年正月蝦夷鐵折等奏乞為沙門。許之。書名貴之也。春秋之法不名為貴。蝦夷曷為書名為貴。公卿有官氏書名為賤。蝦夷無官書名為貴。壬戌賜佛像鉢幡。保惠也。四月新羅王吊先皇喪獻彌陀。觀音。勢至三銅像及珍物。於是召新羅使責其緩而違禮也。乃以獻物還之。新羅使大懼。求法聰智等從新羅使而歸。新羅使乞救於聰智二比丘。奏恕。六月詔大宰府賜布帛于二比丘而勞新羅使。君子曰。有威有恩有禮乎。因此留新羅獻物。適蝦夷自得奏乞新羅像。詔而賜之。八月置放生所三。攝州武庫海一千步。紀州耆野。賀州身野各二萬頃。順佛化也
四年春正月戊寅**即位。二月新羅沙門詮吉來。夏五月庚寅置安居講于宮中。秋七月賜施布帛于安居沙門。八月沙門智宗。義德。凈愿至自唐。冬
四年帝后位稱制。謙不即真。群臣固請。正月一日即位。百僚賀拜。七月施七寺安居比丘都計三千三百六十三人。又施三寺安居沙門三百二十九人。薦皇太子也。賜施何二事也。何如二賜賞也。施薦也。曷為不別書。安居同。八月留唐三沙門從新羅使而歸
五年春二月諭百僚奉佛。夏六月轉經于京畿諸寺。秋。冬
五年二月詔曰。朕思先皇時。公卿百僚各營佛宇。亦月修六齋。故先皇時時遣使慰問。近來不知不替乎。朕之不詢甚愧于衷。而又曷不聞乎。自今卿等愿令朕世如先代。六月詔曰。茲夏霪恐傷稼。朕女主教不明故及於此也。將又卿等號令之邁乎。朕夕惕乾乾思補厥愆。卿等庶省。宴樂酒肉。有意於此乎。其宣京寺沙門。諷讀五日裨朕不逮焉
六年春二月法藏。道基。受銀。夏五月講金光明經于京畿。觀成受綿帛。傳佛教于大隅阿多。秋。冬
六年三月三帝幸伊勢神宮。預令百僚嚴行裝。沙門法藏。道基。以才為陰陽博士。故賜銀備員。仕官非法也。故不書族。莊服非法也。故書受觀成之受帛造鉛粉也。工作非法也。除族書受。西州大隅極西僻區民未聞真化。詔大宰府帥河內王。遣沙門像經傳唱佛法
七年春正月賜沙門法鏡田。三月賜沙門辨通神睿布帛。夏五月設無遮會于宮中。秋九月設無遮會于宮中冠福喜。冬十月己卯置仁王最勝講于宮中。十有一月沙門法員等嘗醴泉
七年三月通睿二比丘赴新羅。詔賜布帛。九月無遮會薦先皇也。高麗沙門福喜以才詔反俗。十月宮中仁王最勝二經講立為式。十一月近州益須郡醴泉出。刺史奏之。勑法員。善往。真義等試嘗
八年春。夏四月賻沙門道光。五月頒金光明經于天下。秋八月度一百人。冬
八年四月沙門道光卒。詔賜錢帛供喪事。五月以金光明經一百部頒諸州。每年正月上弦轉之祝圣。各當州租充僧嚫。八月百度薦飛鳥公主也
九年十年春。夏。秋。冬十有一月沙門辨通賜封戶
十年十一月。通師之封四十戶也
十有一年春三月設無遮會于春宮。夏六月法雩于京畿諸寺。遣官僚掃京寺。百僚造佛像。秋七月設佛眼會于藥師寺。八月乙丑**禪位于皇太子。後諡持統。冬
十一年六月遣官僚五品以上掃灑京寺。見崇敬也。帝不豫。百官刻佛像祈焉。七月像成。於藥師寺設開眼會。八月之讓位初一也。
文武皇帝
元年春三月沙門慧施為僧正。善往為律師。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藥師寺成。十有一月沙門道眼為大僧都
元年戊戌正月。不書即位去歲八月初一于藤原宮也。帝天武之孫草壁太子第二子。母元明帝也。舊史丁酉紀元。今立戊戌者孝德之例也。律師何。僧官也。往始任。雖微書。十月藥師寺落成。詔諸沙門居。大僧都自眼始故書。凡始者雖微書。是歲當圣歷元年也
二年春。夏五月竄役小角于伊豆嶋。六月起塔于大官寺。度五百人。懸鏡慶佛。秋。冬
二年五月役君貶豆島。朝散大夫韓國連師事小角。已而嫉其能讒以妖惑。故有此配。謫臣曷為書姓。不罪也。初天智帝誓造丈六佛像而崩。帝欲成先志而不得良工。一日幸大官寺合掌誓曰。安得良匠模刻圣容。其夜帝夢一沙彌白言。往歲造此像者化人也。不可重來。又夫良工猶有雕刻之誤。名畫不免丹青之訛。不如以大鏡懸佛前拜其映像。像者非圖非刻三身自具。何者見其形者應身之體也。窺其影者報身之相也。觀其空者法身之理也。功德勝利莫大焉。帝覺後知如來之感現。即懸大鏡于佛前作禮。延五百沙門設供養
三年春三月吊沙門道昭。夏。秋。冬冠通德。慧俊
三年三月道昭法師寂。帝嗟悼遣中使吊慰。是歲勑德俊二比丘反俗。以其才任朝事也。乃度二人貸之
四年春正月赦役小角。二月沙門道慈赴唐。三月甲午改元大寶。夏。秋八月冠慧耀。冬
大寶元年三月對州貢金。因茲改元。是歲慧耀信成反俗。才任也。度者貸之
五年春正月沙門智淵為僧正。夏。秋。冬十有二月度一百人
大寶二年十二月百度祈持統上皇病也
六年春二月設齋于三十三寺。三月沙門義淵為僧正。夏。秋。冬十月冠隆觀。沙門智鳳赴唐
大寶三年春太上皇七七忌設齋于四天王。山田等三十三寺。沙門隆觀博涉藝術尤善算歷。十月勑反俗。是歲沙門智鳳入唐
七年春五月甲午改元慶云。秋。冬
慶云元年五月祥云見西樓上。初十因此改元
八年春。夏四月轉金光明經于五大寺。秋。冬
慶云二年四月詔曰。朕以菲薄之躬托于王公之上。不能德感上天仁及黎庶。遂令陰陽錯謬水旱失時年谷不登。民多菜色。每念於此惻怛於心。宜令五大寺讀經救民焉
九年春。夏。秋。冬十月右仆射藤公屈沙門智鳳為維摩講師
慶云三年十月仆射不比等修維摩會一七日。始初十至十六。蓋十六者大織冠諱。故充散日
十年春。夏五月沙門義法。義基。聰集。慈定。凈達。至自新羅。六月辛巳**崩諡文武。秋。冬
慶云四年五月五師之歸從國使也。六月之崩十五也。
元明皇帝
元年春正月乙巳改元和銅。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定轉大般若經
和銅元年戊申正月。不書即位去歲七月十七也。帝天智第四女。武州秩父郡始貢銅。因茲十一改元。十月詔曰。自今年每歲延沙門轉大般若經。其齋嚫左右藏給之。定何。式也。是歲當中宗景龍二年也
二年春二月詔大宰府撿構**寺。夏。秋。冬十月右仆射藤公修維摩會
和銅二年二月詔曰。筑紫**寺者。淡海大津宮**薦後崗本宮**所創也。
累世不竟。朕痛恥焉。大宰府加檢校速修營。十月藤公不比等屈凈達法師。於植槻凈場修維摩會。禮也。此會中微。藤公更修。貴之而書
三年春三月辛酉遷都于和州平城。右仆射藤公建興福寺。夏。秋。冬移大官大寺于平城。
和銅三年三月從難波遷都奈良。藤公不比等營興福寺大殿。禮也。其像者大織冠誅蘇入鹿時所誓刻之丈六釋迦及二菩薩像也
四年
和銅四年
五年春。夏。秋。冬十月修維摩會于興福寺。
和銅五年十月於興福寺修維摩會。先或陶原殖槻數所。及興福之建移焉
六年春。夏四月作諸寺田記。秋。冬
和銅六年四月勑作諸寺田記二通。一藏有司一頒諸寺
七年春二月冠義法。夏。秋。冬
和銅七年二月勑沙門義法反俗授朝散大夫。用占術也
八年春。夏。秋九月庚辰**禪位于皇太子。後諡元明。冬
和銅八年九月之禪位初三也。
元亨釋書卷第二十一 終
(日本國延文庚于六月有旨入毘盧大藏平安城南禪禪寺寓居比丘單況謹募眾緣恭為
今上皇帝祝延 圣壽文武官僚資崇 祿位國泰民安命工鏤梓與
大藏經印板共行一部計三十卷旹永和二年丙辰八月 日謹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