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劭作品集
-
《利害第六》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上篇討論了“才-位”的匹配問題,亦即擁有某類才能的偏才人物適宜配置到哪個職位的問題。本章承其余緒,深入分析前幾章所提過的六種人才(清節家、法家、術…
-
《原序》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從管理學角度看,大至國家,中至企業,小至一個小社群,無不牽涉人事管理的學問。管理的學問大矣哉!但不管如何復雜,關鍵就在四個字:“知人善任”。這四個…
-
《英雄第八》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本章是以分析英雄為主題,有幾點值得談談。 首先本章是以歷史人物為例,示范了一次漂亮的個案研究。《人物志》全書一序十二章,除本章外,沒有一章是以這么大的篇幅,圍繞著幾個人物…
-
《材理第四》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本章探討的是人在討論、議論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才情水平。由于水平之別能反映個體差異,所以,亦可說是借一個人在討論、議論時的表現、心態、偏失等等,來衡斷他(或她)的能力素質…
-
《七繆第十》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有言:“人之難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險,浮云不足以比其變。”是的,人心叵測,處處假象,其真實性情深于江海,要一睹其真…
-
《效難第十一》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如果說前篇“七繆”剖析的是“知人之難”的主觀限制,那么本章則應是“知人之難”的客觀困難。所謂&ld…
-
《八觀第九》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不少人認為《人物志》最有實用價值的地方,在它提出的各種觀人之法,其分析不獨鞭辟入里,所建立的分析體系環環相扣,各項觀點互相印證,互為參考,簡直就是一個龐大的**結構。能將…
-
《流業第三》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前一章“體別”根據人才的性格,把偏才分為十二型,本章亦把人才分為十二類,不過焦點不在性格,而在能力與干練程度。從不同角度把人才分類是十分合理,且符…
-
《九征第一》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不計原序,本章為全書首章,由內容到行文風格,是全書的縮影。 以內容而言,本章為全書開辟討論的天地,斷言人才本質可被探討,并且為此一可能性提供哲學上的說明。就行文風格來說,…
-
《體別第二》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上章“九征”結尾時已明示《人物志》全書將以討論“偏才”為任,故自本章起,劉劭將會多角度對偏才之“偏&rdquo…
-
《釋爭第十二》人物志譯注 劉劭作品集
本篇導讀 全書終于來到最后一章,但當讀者預期劉劭會為全書的體系重新勾勒輪廓時,他忽地轉了話題,由觀人之道談處世之理,仿佛本章可以獨立成篇,成為上、中、下三卷后的壓卷之作,幾乎可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