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講座內容
近年來呼倫貝爾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歷史、民族特色等區位優勢,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呼倫貝爾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為了更好的宣傳呼倫貝爾、發展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立足當前,著眼未來提出“美麗與發展共贏”的科學發展觀。并謀劃出符合本地實情的五大發展戰略:“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旅游活市”、“科技興市”、“文化名市”。其中文化名市以傳承傳播民族特色文化為主.打出五張文化名片:“蒙兀室韋——蒙古古樂”、“天驕·成吉思汗”實景演出、舞蹈史詩“天邊”、話劇“拓跋鮮卑”和“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原聲態演唱。圖書館是文化名市的重要服務陣地.創辦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講座品牌應當成為文化大市建設的又一張耀眼的文化名片。
1.1舉辦少數民族歷史發展講座
幅員遼闊、水草豐茂的呼倫貝爾草原孕育了38個少數民族,各民族團結進取,共同創造了文明、和諧、美麗的呼倫貝爾。這里地域文化多樣、人文歷史悠久、民族特色濃郁,較好的保存了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民風、民俗、民情在各民族中既有兼容又有差異,形成呼倫貝爾特有的多元文化氛圍。如:馬背民族蒙古族的蒙元文化、鄂溫克民族的狩獵文化、鄂倫春民族的馴鹿文化等具有鮮明豐富的文化資源。舉辦少數民族歷史發展系列講座,發掘民族文化深厚的內涵對研究少數民族發展歷史.讓世人了解各民族的繁衍生息、創造文明有著極其寶貴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1.2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方向舉辦系列講座
圍繞住房、醫療改革、大學生就業等百姓最關注的話題,舉辦相關系列講座,使政府與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更大努力。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日益提升。尤其是奧運會和國慶的成功舉辦,更加精彩地向全世界展現了我們民族團結進取的精神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明年我們還要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圍繞著這些振奮人心、提升民族凝聚力的話題舉辦系列講座。關注民生和國事的同時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開展系列講座,為地方經濟建設把脈,更好的服務于經濟建設。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說明:“一個忽略了文化的地方,不可能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反過來,一個經濟發達的地區,它的文化產業必將是繁榮和發展的”。因此,舉辦這種講座也就很好的搭建了文化為經濟服務的又一個有效平臺。
1.3聯合辦講座.拓寬講座范圍
聯合辦講座的領域非常寬泛.可以聯合科協舉辦大型科普知識講座。使學生和廣大市民了解世界科技發展水平及方向,我國科技發展現狀及前景.讓國民懂得“科技強國”發展戰略的重要性。聯合婦聯舉辦“女性講堂”。讓更多的女性提高綜合素質,使女性掌握社交禮儀知識、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增強家庭觀念、提高家教水平、營造和諧工作環境和家庭生活氛圍。與市總工會聯合舉辦“職工之家”系列講座。通過講座扶持下崗職工樹立信心,重塑自我.重新就業,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和熱愛之情。聯合學校舉辦“愛國主義”系列講座。讓學生們在聽講座的過程中增強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感召他們立志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人才,報效祖國!聯合學校還可為廣大家長舉辦系列家教講座。使其掌握科學高效的家教方略,幫助家長走出家教誤區,避免或擺脫因孩子早戀、網戀、自閉等造成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困惑和煩惱,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聯合學校還可以舉辦法律知識講座。使學生們知法、懂法,減少青少年犯罪,維護社會和校園的安定與和諧。聯合醫療保健單位舉辦“健康知識”系列講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膳食、平衡營養、預防疾病顯得尤為重要。舉辦健康講座一定會得到廣大市民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的。總之聯合辦講座的渠道很多,在講座實踐中可以根據廣大市民的實際需求靈活選擇。
2舉辦講座的形式
2.1講座地點的開發性
不定期地將講座的場地從單一的圖書館多功能大廳搬到室外。如:給中小學舉辦講座時可將場地設置在環境優雅的校園,這樣既方便師生集中聽講,又讓他們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輕松地增長知識.收到良好的講座效果。又如:今年8月16日由內蒙古青聯榮譽主席著名的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發起.由內蒙古團委、青聯、學聯主辦的第五屆“思想草原”文化之旅大型系列講座.別出心裁地將講座場地設在綠波蕩漾,景色宜人的呼倫貝爾最美的地方一一呼和諾爾草原。此次講座特別邀請了第29屆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和國學專家于丹擔綱主講。站在遼闊無垠的大草原上,頭頂一片湛藍的天空,沐浴著柔和的夏日暖陽。思想在草原上放飛,心靈在大自然中滌蕩,置身在這樣寧靜、廣袤、悠遠的大草原明媚的自然風景中。講座者激情涌動、思想馳騁、智慧閃爍;聽講者思緒澎湃、積極互動、現場氣氛熱烈,收到極佳的講座效果。因此,適時地選擇開放式的演講場地有助于獲得演講的更大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