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欣(廣東金融學院圖書館,廣東 廣州 510521)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對策
摘要:本文著重對網絡條件下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的制約因素進行分析,并聯系現實條件對未來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提出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 (2010)01-0042-02
1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的制約因素分析
1.1圖書館各自追求大而全體系.難以做到資源共享
由于傳統的圖書館受不同時期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的制約,每個圖書館都試圖建立自己比較完善的服務體系,形成了小而全、大而全、備而不用的自我封閉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例如,建國以來我國國家級圖書館就有國家圖書館、科學院圖書館、社科院圖書館、科技情報所、軍事科學圖書館、全國地質圖書館等:而每個省市級都有各省市圖書館、省市科技情報所:另外,還有大專院校系統、軍隊系統、工會系統圖書館等。
這些圖書館在建設中,都追求自成體系,限定服務對象和范圍.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比較單一.圖書館可提供的服務方式也比較單純。在同一個地區.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圖書館.他們收藏的資源不盡相同。對于單個公共圖書館來說,國家投入公共圖書館的資金畢竟有限,公共圖書館所收藏的資源也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的極具價值的資源,但相對于廣大讀者來說遠遠不足。特別是對現有資源的相互利用以及對別的館的館藏資源的共享,不能充分發揮文獻信息的作用。
1.2信息資源技術建設滯后
圖書館有必要也有義務利用自己的特有的信息采集、分類、編目等,對網上各類信息分門別類加以篩選,建立相關信息庫、網上資源指引庫,存于頁面上,為用戶提供有效的專業檢索工具。但是,由于我國網絡信息實用技術尚不完備,網上信息紛繁、無序,造成上網收費高、速度慢、查詢效率低等問題。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滯后,造成用戶檢索文獻資源困難.很難找到切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料。
計算機網絡不僅能大大加快整個社會的信息交流和傳遞速度.還將極大地拓展知識信息傳播的范圍和提高利用程度。但是,限于財力,許多地方圖書館計算機配備不到位,硬件投入也不足。
1.3服務水平和文獻管理水平較低
由于圖書館是公益性的服務機構,沒有經濟效益等硬性制度要求.加之受個人修養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致使圖書館服務模式老化。傳統重藏書、輕服務的管理理念,把圖書館員定位在管書、看書、守書的層次上,所提供的讀者服務還是傳統的讀者要什么,就找什么,不能主動向用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沒有有效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信息服務基本上仍處于傳統服務階段。表現為服務內容單一,手段落后,很少提供二三次文獻,不能提供查新服務、定題服務、專題跟蹤服務、信息導航服務等。雖建有電子閱覽室.但網絡資源的開發利用還很少。
目前,制約個性化服務的因素很多,有人為因素,也有技術因素。人為因素方面,圖書館領導層的決策、技術人員的能力、信息館員的素質、人力等均會影響“個性化服務”的進程和質量。技術因素方面,主要存在數據格式和檢索途徑的差異.從而導致數字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水平和進程受到影響。
1.4圖書館館員信息素質普遍不高
近年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普遍有所提高,但從知識結構來看.還普遍存在知識單一的問題。隨著交叉學科的增多.文獻源和文獻形式的多種多樣使得讀者在尋找、選擇文獻資料過程中將遇到困難,必須經人指導才能找到。圖書館員作為文獻和讀者之間的中間人,需要及時、正確地處理各種復雜的問題,要能充當讀者探求知識、掌握信息的幫手。如果圖書館員的素質與被服務者文化素質有太大的反差,就難以達到高水平的服務。
2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創新的對策
2.1加強信息資源建設.實現資源共享
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必須重視和加強電子文獻資源的建設,要把電子文獻資源的建設提高到應有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對信息進行深加工。現代化的圖書館應該依托豐富的文獻資源,充分地利用計算機及其它各種新技術對文獻信息進行深度加工和快速傳遞.從整體文獻的提供轉向知識單元的提供,從而加大信息的提供能力和圖書館的服務力度。圖書館應注意建立和完善計算機聯網,并進而實現光盤化和聯機檢索.使圖書館成為現代化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中心,實現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