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基于流通借閱過程的館藏圖書讀者評價研究 http://www.liqianming.com http://www.liqianming.com/LunWen/2017-02-02/141394.html 李明華(南京體育學院圖文信息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4)[摘 要]簡要介紹了圖書評價方法,分析了館藏建設與發展中讀者評價信息的缺失,并指出了讀者評價的重要意義及原則,進而探討了基于流通借閱過程的讀者評價方法的實現。[關鍵詞]讀者評價 圖書評價 流通借閱[分類號]G250在圖書館學理論體系中,圖書評價尚不是一種正式的專業學術詞條,暫未見相關定義,但作為方法,業界有很多較為成熟并自成體系的做法。常見的方法有圖書評獎、圖書評論、文獻計量法(包括銷售排行法、閱讀量或借閱量法、引文分析法等)。上述圖書評價方法缺

基于流通借閱過程的館藏圖書讀者評價研究


  • 時間:2017-02-08 11:58:20
  • 來源:本站發布
  • 作者:李明華

李明華

(南京體育學院圖文信息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4)

[摘 要]簡要介紹了圖書評價方法,分析了館藏建設與發展中讀者評價信息的缺失,并指出了讀者評價的重要意義及原則,進而探討了基于流通借閱過程的讀者評價方法的實現。

[關鍵詞]讀者評價 圖書評價 流通借閱

[分類號]G250

圖書館學理論體系中,圖書評價尚不是一種正式的專業學術詞條,暫未見相關定義,但作為方法,業界有很多較為成熟并自成體系的做法。常見的方法有圖書評獎、圖書評論、文獻計量法(包括銷售排行法、閱讀量或借閱量法、引文分析法等)。上述圖書評價方法缺少了廣大讀者的參與,無法體現出讀者的集體智慧,評出書目面窄量低,在每年出版的二三十萬冊圖書總量面前幾乎是屈指可數、反差巨大,難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因此,讓每位讀者參與到圖書評價工作中,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目前國內關于讀者參與圖書評價的研究很少,筆者只查閱到周偉等人通過當當網購書行為來分析集體智慧對圖書的后續暢銷具有明顯的促進效果[1],此研究把大量讀者共同購買的書目看作一種集體智慧,這是讀者在下意識的、未經組織的自我評價基礎上實施的購買行為,尚不能上升到集體評價的高度。

1 圖書評價概述

1.1 常見圖書評價方法

①圖書評獎:由新聞出版或文化部門組織的不定期圖書評選活動,受評圖書范圍較小,評委主觀因素較多(比如個人價值觀、專業背景、閱讀偏好等),最致命的是由于該活動組織較為困難,圖書評獎周期長、頻率低。限于評委人數及精力,許多優秀圖書根本進入不到評委視線內。

②圖書評論:由出版界、圖書館界發展起來的專業性的圖書評價活動,有《讀書》《博覽群書》《中國圖書評論》《文匯讀書周報》等多種刊物,當當網、卓越、亞馬遜等都有在線書評系統,接受廣大讀書人的精彩點評。

③文獻計量法:包括銷售排行法、閱讀量或借閱量法、引文分析法等。主要通過圖書銷售數據、借閱數據、引用頻次等量化指標來粗略反映圖書的價值,與前面兩種方法相比,沒有定性的、富有見解的描述。有不少專業人士撰文爆料,許多銷售排行數據通過商家“打榜”“包銷”等運作方式人為制造熱點圖書,欺騙了不少消費者跟風購買所謂暢銷書。閱讀量、借閱量需館員在后臺匯總、導出并發布出去,顯然,讀者需要經常關注圖書館公告欄、網頁才可獲取熱門圖書借閱排行信息。另外,借閱頻次較高圖書易吸引讀者跟風,未見得學高質優。引文分析法對圖書來說采集被引數據是一件工作量很大的事情,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南京大學創辦)在2008年9月啟動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項目,完成了2000~2007年間CSSCI圖書被引次數的統計分析[2]。

縱觀上述圖書評價方法,都是在文獻發行、銷售、收藏環節作出的基于粗放統計的量化評價,圖書服務的對象——讀者,這一最能動、最面廣量大的群體則基本沒有參與進來,圖書的好壞仍由機構說了算。

1.2 館藏建設與發展中讀者評價的缺失

圖書館在館藏建設方面歷來重視讀者的意見與建議,但從方式上看,基本是“事前”與“事后”兩個階段。“事前”為圖書館采訪圖書時廣泛征集讀者需求信息,無非是擴充采訪書目信息量,體現“公開、民主”而已;“事后”一般為圖書館面向讀者設立的郵箱、意見簿等,記錄讀者的意見和建議、突發需求、館藏總體評價等,以供館長大體把握資源建設與服務。這兩種方式不能形成延續、系統的圖書評價信息,應該說與館藏建設工作割裂嚴重。

圖書評價活動應該貫穿讀者檢索、查找、閱讀、思考、筆記等豐富過程之始終。高校圖書館一般都會為各個專業配備數量可觀的圖書資源,絕對能滿足大部分讀者需要,換言之,讀者基本都能找到所需圖書。因此,圖書館不應總是過多關注“讀者需要哪些圖書”之類的信息。每位讀者借到圖書后,都會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信息,比如他會對書中的一段話(一個章節甚至全書)、一張圖表、一個觀點、一個案例、文字組織、知識框架、邏輯推理、論證過程、參考或應用價值等產生富有見解的認識,甚至生發出深刻、豐富的閱讀感悟及分享他人的愉悅情感(當然,也有對圖書不滿的批評),這些都是讀者十分珍貴、稍縱即逝的圖書閱讀體驗。

回到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