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去年秋天去蘇州游玩的,十月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前后四天。
第一天上午從南京出發,在車上眺望著中國最豐饒的江南綠野的景色,于下午五點左右到達位于閶門外的蘇州停車場。
我們的馬車沿著一馬平川的南北護城河大道行駛了一里半的路程,在日暮時分到達了日租界。
途中經過戈登橋時,往左邊護城河的方向望去,只見連綿不絕的城墻沉穩地矗立著,仿佛那不是包圍著的富饒的蘇州市區的城墻,而是牢獄的圍墻,靜靜地向前延伸,其對面只有一座灰色的高塔兀自聳立著。塔的形狀清晰地映襯在如水般澄澈的黃昏的空中,天地一片死寂,越看越覺得眼前的風景像是一片幻影。
騎驢渡過吳門橋,穿過盤門,第一次來到了蘇州城內。從夫子廟經過滄浪亭旁,沿護龍街一直前行,渡過飲馬橋、樂橋,感受了觀前大街的繁華,逛了陶器店和寶石店,去玄妙觀祈了愿,再次回到護龍街,走過禪興寺橋、裝家橋、香花橋,參觀了橋畔北寺塔,再從寺前向左折入桃花塢大街,越過草家橋,沿水渠來到四義橋畔,再沿城墻內側向左拐,渡過水關橋,終于來到蘇州城外閶門旁的吊橋。
吳門三百九十橋,這話確實不假,蘇州市內運河縱橫貫通,橋的數量非常之多。這些橋幾乎均為石造,橫著看呈拱形,比街上的房屋要高,像彩虹一樣懸于河水之上。這里簡直就是東方的威尼斯。
之后,我們又去了郊外的留園、西園,登上虎丘,從羊群熟睡的塔旁高臺遠望附近一帶的平原,又騎驢去了著名的寒山寺。
德富蘇峰等人的游記和文章中,數次提到寒山寺是個沒意思的地方,而我并不這么認為。即便寒山寺本身有些無聊,但其附近的運河的景色——楓橋、鐵嶺關周圍的風光,我至今難以忘懷。
或許是由于我比起山城更喜歡水鄉,尤其鐘愛市中流淌著的河水之景,經過這一天的游玩,我已經完全喜歡上了蘇州。因為我實在是太喜歡河水的景色,第三天觀賞完天平山的紅葉之后,又雇了畫舫再次沿運河泛舟。下面寫的便是第三天的事。
要寫完整的蘇州紀行,應從第一天寫起。可不巧去年年底我從中國回來不久,我的父親就生病了,因要常去位于日本橋的嘈雜的老家照看父親,終究是沒能靜下心來寫稿。
沒辦法我只能趁在病房二樓躺下的間隙,以向記錄者口述的方式寫出了這些。我想今后有機會,我一定會將其前后補全。請讀者朋友們先讀一讀這個片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