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兒童:課外閱讀:指導工作摘要:兒童閱讀指導,就是科學地引導、培養兒童讀者獨立地選擇讀物,正確進行閱讀和利用文獻資料,以及掌握使用圖書館技能的一項工作。本文通過對兒童課外閱讀指導工作的意義和世界各國的兒童課外閱讀現狀的分析,進而提出兒童課外閱讀指導工作的具體對策。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09)05-0045-021 兒童課外閱讀指導工作的意義
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人們的閱讀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閱讀教學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因為教學中的閱讀,對學生來說,不僅是一個學習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汲取知識,提高認識,發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的過程,而且還能使要學生喜歡閱讀、輕松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所以閱讀指導擔負著上述重任。1.1 閱讀是廣大未成年人最基本的文化權利。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表明,閱讀不僅關乎個人的成長.更關乎民族的復興、社會的和諧與人類的進步,關乎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踐證明,大多對社會有成就的人,都是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具有良好閱讀能力的人。寫出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從小在父親的教育下,七歲便能誦讀詩文、廣泛閱讀史書:歌德是位享有世界聲譽的偉大詩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他的早期教育發生了很大作用。當歌德四歲時,父親就開始教他讀書、寫字,教他學習法文、德文、英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和希臘文等多種文字的書籍,十四歲時開始寫劇本,二十五歲那年,寫出了第一部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小說出版后立刻風靡歐洲各國.人們稱贊歌德是一位天才,其實他的才能是與刻苦讀書、善于思索的良好習慣分不開的。1.2伴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普及發展.人們似乎真正進入了一個以上網、看電視節目為主的“讀圖時代”。不少人出于功利化的目的,讀書往往圖省事,通過影視、網絡來進行所謂“快速閱讀”,出現了一種追求“短平快”的讀書傾向。許多20世紀8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少年沉湎于電腦前,動漫、電視、網絡……新媒介環境構成了一個喧囂的世界。讀圖時代,網絡語言滲透在青少年的口頭表達中,在書店,一些校園文學上充斥著網絡聊天時使用的各種表情語言。更有一些另類讀物讓美好、崇高的名著變成了搞笑的無厘頭“搞笑書”,一些經典著作竟被“顛覆”得面目全非。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因為電子閱讀和圖像閱讀只能作為紙質閱讀的補充,如果把它們當作全部,會使大腦限于簡單的視覺刺激,從而降低思考的含量與智力的水平。高爾基說過:“我讀的書越多,我對世界越加感到親切.生活對于我越加感到明亮的有意義”。正確指導兒童的閱讀對于提高他們的閱讀和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催化作用。兒童書讀多了,掌握的詞語就豐富了.掌握的詞語越豐富閱讀的速度自然就越快:閱讀的速度越快,閱讀的數量就越多。這樣循環往復,他們的理解能力也就跟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對他們的智力發展起促進作用。2世界各國的兒童課外閱讀現狀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極為重視兒童閱讀風氣的培養。1919年由美國著名的鮑克出版公司負責人梅爾契爾和圖書館學家馬修斯二人發起了“全國兒童圖書周”.其目的是使學習能力最強的兒童和青少年成為一個愛書的閱讀者.從而為明天成為一個有知識的好公民打下基礎。“全國兒童圖書周”于每年11月感恩節一周舉行,到1994年已舉行了75屆。日本則早在10年前就積極推廣兒童閱讀運動。1995年一些國會議員開始推動設立國際兒童圖書館.1997年日本修正“學校圖書館法”,規定學校規模只要超過12個班,都必須指派學校圖書館員。為培養嬰幼兒閱讀習慣,日本從英國移植了“圖書起跑線”運動,鼓勵新生代父母講故事給襁褓中的孩子聽。2001年底,兒童閱讀進入國家法律,《日本兒童閱讀推進法》頒布,指定4月23日為日本兒童閱讀日。而在美國,每位總統上任后,幾乎都大力提倡閱讀。布什上任后,提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將“閱讀優先”作為政策主軸,劃撥50億美元的經費.希望在5年內讓美國所有學童在小學3年級以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布什夫人也推出“閱讀、閱讀、再閱讀”計劃,提醒天下父母,必須在孩子童年時為他們鋪設一條經由閱讀而成功學習的道路。近年來,我國臺灣地區也大力推動兒童閱讀進程.興起了兒童閱讀熱潮。臺灣公共圖書館在推廣閱讀風氣上扮演了中流砥柱角色,而且策劃出有趣的閱讀活動。現在,從故事媽媽、推動深度閱讀的小學老師,到遍布全臺的讀書會,閱讀的種子已經慢慢在臺灣各地萌芽。3兒童課外閱讀指導工作的對策3.1 閱讀指導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不同閱讀興趣,愛好和特點,來為他們選擇合適的讀物。比如低年級的孩子閱讀能力較差,掌握的詞匯量少,常常憑直觀形象來理解書的內容,因而應選擇內容淺顯、生動有趣,情節鮮明簡短的拼音讀物或一般初級讀物,如童話、寓言、民間故事;到了中年級,孩子已初步掌握了朗讀和默讀的技能,隨著知識面的擴大.社會興趣的發展,他們不僅對動植物感興趣,而且對歷史地理的書籍,對科學家,英雄人物,革命領袖的傳記也發生了興趣,那么就應該根據這種特點引導他們閱讀這方面的書籍。到了高年級,閱讀興趣更加廣泛,求知欲也更旺盛,這時良好的指導更為重要。3.2“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課外閱讀既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增加積累,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其終身的閱讀和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最重要的是課外閱讀能使學生在自由、無拘束、無負擔的心理狀態下進行,所以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盎然、如癡如醉,充分享受著閱讀的自由、閱讀的快樂。那么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應明確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一環,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繼續。因為語言教材篇幅的有限,表達形式也不夠多樣.光靠課內閱讀是不夠的:而且兒童對于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在課堂教學中是不可能得到滿足的,只能借助于課外閱讀。一個兒童如果能夠經常閱讀各種課外讀物.就能夠吸收到許多在課堂教學中得不到的知識,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看好書.看有益的書,選擇優秀的課外讀物介紹給學生閱讀,并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詩歌朗誦會,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3.3對兒童課外閱讀進行指導.家長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對天真爛漫的孩子來說,首先進入他們理想境界的人是父母.父母的文化素養,家長教育能力的高低與孩子的文化素養有著密切的關系。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閱讀的教育作用,他說:“學校缺什么都可以,但不能沒有書;家庭也同樣不能沒有書,書意味著文明,意味著學習,意味著進取”。可以說家庭中具有一定數量的書籍,與兒童的閱讀能力之間有一定的關系。香港圣公會基顯小學正在推行“親子廣泛閱讀計劃”,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課外書,閱讀計劃的特色是重視家長的參與,讓家長多帶子女去圖書館,為了讓家長懂得陪伴和協助子女閱讀.該校全年還舉行四次家長講座。3.4要進行課外閱讀就要有足夠的書籍。既有豐富的藏書.又有科學的指導閱讀方法的場所就是圖書館,尤其是少兒圖書館。可以說,圖書館是開發學習困難學生的智力、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發展每個學生的愛好和才能的重要場所。一個人的學生時代,除了課堂學習,圖書館內的閱讀應該占據重要地位。各級政府應具有充分的文化保障力度.使公共圖書館為學生提供更優良、溫馨的讀書環境,創造更方便、簡捷的借閱通道.一些圖書館在課外閱讀服務方面已經開始了探索和實踐.如江蘇省揚中市圖書館把對小讀者教育與學校、家庭、圖書館三者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較為穩定的有利于學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并與市婦聯于1998年9月開辦了少年兒童課外閱讀中心,該中心旨在通過課內外相結合的方法,擴大少年兒童閱讀面,激發其讀書的興趣,指導讀書方法,引導其積極讀書,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讀書習慣和良好的閱讀能力。參考文獻:U] 蔣麗娜,淺談對兒童閱讀的輔導U].圖書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