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覺和尚廣錄卷第二十三
嗣法** 道霈 重編
偈頌下
牧牛圖十頌
未牧
頭角生獰未受調。出門那管犯佳苗。云深泥滑山前路。背卻家鄉日轉遙。
初調
忽然狹路得相逢。驀鼻牽來不放松。頑性幾回貪入草。拽來賴有握鞭童。
受制
幾番鞭策性猶存。祇為繩牽未可奔。每向平田窺草色。山童執杖視朝昏。
回首
調伏多年性漸柔。不思外逐自回頭。牧童手索難輕放。得到家山始肯休。
馴伏
晚來隨步古溪邊。歸去芒繩不用牽。一任連天春草綠。何曾有意入人田。
無礙
毛色皤然露地眠。綠楊芳草自翛然。鞭繩遺落青松下。短笛橫吹近午天。
任運
渡水穿云任往來。隨緣飲啖更誰猜。牧童自是無思算。枕石高眠曲水隈。
相忘
林間無事久升平。彼我渾忘不用親。明月光中云影度。到頭云月兩無情。
獨照
境跡金銷智鏡懸。孤光獨照更無前。空山寂寂人猶在。腦后還當贈一拳。
雙泯
心境雙亡一段空。泥牛入海更何蹤。個中消息無人會。夜半東方日正紅。
示初參(二首)
截斷一切偷心。自然正念常存。譬如滴水穿石。何愁入道無門。
多知轉見多誤。多求定是多忘。切須勤護正念。莫令羊走他方。
示汪子野居士
世緣不實。幻形靡堅。無明內熏。**潛淵。執心斯起。乃有人天。如汲井輪。苦海何邊。繩蛇鬼杌。猛火炎炎。唯有智者。達在幾先。空花頓泯。體本如然。不天不地。非圣非賢。喚作甚么。木頭碌磚。
示來上人
來公擅風騷。晚亦愛逃禪。過我苕溪上。索我賦短篇。慚余老且病。抱拙臥林泉。舉筆重若杵。展卷動經年。矧彼浮文句。春露及秋煙。難將墜階葉。喚作黃金錢。君思太古世。一畫未興前。卻有詩一卷。孔老詠不全。
示初度沙彌
大凡出家兒。莫自墮庸劣。人人具天真。與佛曾無二。祇為迷情重。妄生能與所。遂有分別生。因而去及取。善惡自分途。輪回成七趣。轆轆無已時。安知有出路。我佛三界師。苦口重叮嚀。頓了本來真。虛空成殞墜逈逈白牛車。安穩出凡圣。娑婆與極樂。一腳踏翻去。如若未能了。依樣畫貓兒。一句彌陀佛。提起若金剛。俗情都粉碎。坦蕩游西方。但自凈其心。何愁土不凈。此為真實語。勉哉毋自棄。
交割
滿把虛空作一擔。疲精竭力豈能閑。不如拈出無聲笛。顛倒橫吹過晚山。
示法林上人
小舟棹入蘆花岸。夜半溪頭月正明。忽得金雞喚醒后。娘生鼻孔不須尋。
示明給上人
極遠窮高要志堅。淺薄邪涎切忌沾。但得石頭開口笑。自然掘出地中天。
答林道敬居士(四首)
世路無夷險。夷險起于心。腳跟若自穩。山海坦然平。
謾說口業重。業體本自空。但得紅輪出。霜露有何蹤。
賊是自家親。終非第二人。主人能不昧。諸賊不須擒。
本形元不遠。隔處在多枝。分別如頓泯。了了自能知。
示眾(十二首)
吾道如虛空。探索竟何有。妄情若未消。無物亦塵垢。
吾道如青霄。接竹不能及。若是凌虛客。揮扇云端立。
吾道如玄酒。莫將滋味求。村沽偏醉客。甘說解千愁。
吾道如康莊。有足皆可游。人心自荊棘。迷回墮荒丘。
直下成委曲。平常便反常。祖師門下事。好當土灰揚。
本來非是佛。木偶見真如。山僧舌無骨。陸地好尋魚。
把定牢關如鐵橛。一片苦心向誰說。門前幸有莓苔石。相逢解解同心結。
把定牢關如鐵橛。白云甘許藏千拙。相逢只自笑呵呵。莫把朱砂來畫月。
有口相傳皆是妄。無心坐斷始名真。真妄若能俱蕩盡。娘生鼻孔不須尋。
威音那畔休存見。十字街頭莫出身。藏蹤不許閑知識。惟有貍奴獨得親。
他禪易學我禪難。休怕青山綠水寒。大海抒乾珠自露。虛空踏破始心安。
我法從來一字無。有語須知法轉踈。昔日青原提正令。紅爐點雪月輪孤。
詠芝山佛牙
流落人間幾萬春。天龍呵護色如新。芝山深處煙云里。親睹如來紫磨身。
雙際寺
歷盡群峰徑轉幽。白云紅葉滿山秋。天風怒吼溪頭石。驚起蒼龍雨一周。
示謝介庵居士
休道三家共一家。一三不立亦空花。正如繩因麻上見。豈堪繩上復言蛇。威音那畔開雙眼。何論孔老及釋迦。君今此去無相贈叮嚀好泛白云槎。
勉洞生維那
克賓不入這保社。古人志氣真猛烈。打了罰錢又出院。的的渾身是生鐵。維那立志須學古。剛刀截斷千秋結。底事推窮莫放松。一棒直教一條血。若得一番寒入髓。臈月枯梅逢著雪。自然爆出一枝來。幽香自與尋常別。鐵壁銀山當下穿。普天匝地一輪月。
勉順侍者
多年參個黃楊禪。個中消息若為傳。的須棄命拶將去。卻似冤家立我前。金剛寶劍倚空立。直斬渠儂始自全。至此尚有末后句。巖頭到底亦茫然。
勉九達知客
禪和志氣須猛烈。豈可悠悠度時節。祇將此事掛心頭。動靜常如一塊鐵。閑情幻境莫分岐。大海直教抒到竭。抒到竭。珊瑚枝枝撐著月。
示恒初上人
腳跟底事的難詮。掘地何曾覓得天。今日與君通一線。須彌倒掛夜明簾。
示悟心上人
心本無物從何悟。悟得方知一物無。夜半木人敲月戶。驚起毗盧出故都。
示壽昌禪者
壽昌橋下流未乾。黃龍峰頭雪猶寒。伯牙彈罷霜空月。子期一去知者難。上人擁毳入茲社。莫隨流俗甘自瞞。好向山中窮大好。揭起西江月一團。
示粹然禪者
荷錫南來經幾年。今朝問路白云邊。不跨石門端的句。達磨不識祖師禪。驀地一聲聾兩耳。始知黃面有家傳。宇宙掀翻饒有術。虛空抖碎若為宣。
示古源上人
古源一滴味無多。嘗得端能出愛河。不是等閑諸水比。孔圣分明不識他。
示楊逸凡居士
寰內紛紛盡俗塵。離塵方是個中人。不勞披衲稱禪者。識破塵根便出身。
學道還須硬似鐵。世緣好付湯中雪。直參嚙鏃波斯句。跳出虛空莫饒舌。
示張克一茂才
年少須窮理。心空理始親。能所如未盡。猶自隔迷津。忽然能所破。始見本來心。為問宣尼老。何須說六經。
示沈同青茂才
年少須窮理。見理未為親。忽然無可見。始是渡迷津。不道亦不禪。非佛亦非心。卻笑宣尼老。空勞說六經。
答黃仲馨文學
成圣固不難。看來亦非易。只為妄見生。白日成自蔽。性蔽情必生。情生境成累。逐逐不知休。癡迷滿大地。盡道有良知。誰顧仁與義。盡道是男兒。甘心同犬彘。病在我不空。所以自暴棄。孔門重克己。顏生能請事。己克境自忘。境忘性自契。廓然無可名。成圣早不是。
示皎日居士
儒多言有釋言空。須識真空自不同。若言執有還成累。到底終歸樹杪風。
明儒(八首)
中庸道在愚夫婦。魚躍鳶飛更灼然。怪底考亭多錯認。卻將邪習自成纏。
通天通地亦通人。腳跟底事轉難明。一念才生全體昧。六經考徧祇詮名。
孔門的旨在誠明。慎獨教渠扼要津。若識念從何處起。誠明兩字亦非真。
孟氏支離稱集義。顏生四勿亦非仁。一己病根能照破。廓然宇宙是全身。
仲尼一日欲無言。分明指出孟津源。顏氏如愚方契旨。云散秋空月滿軒。
儒門盡道能經世。經世先須世相空。一點未消成禍種。多少西行卻轉東。
靈光一點本周圓。只因物蔽便難全。所以曾生種格物。窮到源頭便豁然。
妙體空空出見思。細觀四絕豈存知。擬欲多知希圣學。分明辜負一雙眉。
送南詢禪者住白云洞
古洞幽深獨坐時。泉聲滴瀝鳥鳴枝。千山云影如消盡。一笑當空許孰知。
示別傳上人
曹洞門庭與眾別。從來不許多言說。直向無言深會去。猶是云中望明月。
示陳其人居士
此事從來絕見思。語言顯處便參差。是非截斷忘情慮。古佛堂堂出現時。
王正南居士五旬求偈
君顏方壯盛。行年乃五十。昔時伯玉氏。知非正此日。仲尼稱其賢。至今名熠熠。君今能慕道。訪我云邊室。宜斷浮塵根。幻夢須早息。注思清凈境。蓮花毓妙質。巍巍金色師。壽量何有極。
日光禪人薦親求偈
妙體本來無凈穢。何分東土并西方。金雞叫破三更后。法界無垠總放光。
示朱居士
從前底事俱成幻。能知幻者自常如。鐵牛跳過東西岸。不數楊岐三腳驢。
示莊居士
西方有佛久相招。肯信須知路不遙。還觀此念從何起。歷劫娑婆當下超。
示張魯白居士
孔圣門中參也魯。祇緣魯處道相應。但得心田如白練。方可深求向上人。
示道目上人
年少須當立志堅。莫隨流俗漫相牽。衣里有珠宜急省。趙州十八見南泉。
示一鋤禪人
近日叢林風薄惡。晝夜增長無明殼。真參實究有幾人。惟將殘唾恣卜度。卜度學得滿肚禪。驢唇馬舌相凌爍。冬瓜印子漫相傳。根本喪盡遭墮落。君今不入者保社。卻向鼓山甘寂寞。鼓山無禪無商量。空諸所有是真藥。直須不被外塵分。萬念收歸者一著。朝斯夕斯志不移。忽然云破天寥廓。靈光逈出絕見知。便是少林真實學。三界蓋纏一頓超。豈比人間水潦鶴。
付戒(六首)
跬存禪人
鼓山妙挾苕溪戒。末法堤防此最先。欲架岑樓原有本。莫言靈岳重單傳。
洞生禪人
鼓山妙挾苕溪戒。穿衣吃飯仿祇園。須憶涅盤最后囑。莫使波旬入此門。
藻鑒禪人
鼓山妙挾苕溪戒。石女吹笙識者希。持說還須知此意。莫使天花點衲衣。
莫違禪人
鼓山妙挾苕溪戒。虛空把住得人憎。須信毗尼皆妙行。頭陀迦葉首傳燈。
警心禪人
鼓山妙挾苕溪戒。五篇七聚總玄玄。豈比近時狂亂漢。足纏魔罥口譚禪。
宗圣禪人
釋子妄分禪教律。看來總是一心光。首弘戒法為前導。廣引群生到覺場。
勉王右君居士
大事從來不涉詮。任渠六籍豈能宣。請看茂叔窗前草。太極昭然未畫前。
示鄭用弼居士
心凈土自凈。此理萬難移。凈心無別法。一佛破群疑。藕絲如未斷。能牽大象馳。直教片念息。方名見佛時。
示朱朗仲畫士
一筆丹青百億身。看來終不是他人。靈光變現周塵界。反顧方知面目真。
勉為霖禪人
一番入處一番親。親處何妨更轉身。到底窮源何所有。眉下從來是眼睛。
示逸倫禪人
妙性本圓融。善惡俱無著。染惡固不堪。滯善亦成錯。如何波旬輩。專恣肆行惡。藉口言超曠。貪嗔狗不若。縱學百千偈。毋乃增毒藥。知識可冒稱。鐵圍良非樂。汝等謀道初。出門須審度。妄心若一放。展轉難制縛。古師教牧牛。豈可縱繩索。人牛若兩忘。天地誠寥廓。
示參微禪人
棄家學道事誠難。造進如登萬仞山。步步若能常不退。不知身在白云間。
示事玄禪人
參禪工夫無多訣。百事推開守一拙。唯將大事掛心頭。直把鐵牛鞭出血。
示柯止言居士
大道分明不屬詮。名言才涉便生纏。一念廓然能所盡。石牛吼出古溪邊。
示清宇上人
剎那生即剎那滅。廣長舌相分明說。即此剎那亦假名。萬法從來本寂滅。
示睿侍者(四首)
學道先須識自己。最尊最貴誰可擬。勵志勤求莫放松。譬如抒海要窮底。
學道先觀世相空。根身器界了無蹤。祇是空中元有骨。即此便是主人公。
學道先須貴一心。莫分他岐亂追尋。朱紫雖然從世好。那知背卻本來人。
學道先勤克己功。克己功成萬境融。大千沙界非他物。始知法法本來空。
示彭爾仁居士
此心體本絕離微。鵲噪鶯啼顯妙機。莫將閑解生枝節。千古茫茫妄是非。
示彭爾達居士
靈光廓徹徧虛空。豈在區區簡牘中。好窮庖羲未畫處。三絕韋編枉費功。
示黃仲丹居士
千圣血脈不容言。吃飯穿衣契本元。仲尼昔日稱無隱。庭桂花開入妙門。
凈土偈(四首)
瑠璃寶地黃金相。不在西方不在東。妄想盡銷歸一佛。自然身坐藕花中。
才生一念便生纏。攝念無如念佛先。直把娑婆全放下。毓神端在紫金蓮。
人人自有古彌陀。十二時中莫放過。但得心光長不昧。不勞彈指出娑婆。
彌陀一句無他念。萬念俱空見本然。便是塵塵成解脫。不須更問祖師禪。
示唯省禪人
不逐浮塵唯內省。重重披剝莫貪玄。揀擇既忘能所盡。自然直下見真源。
示守愚禪人
靈光獨露根塵外。者里何曾有智愚。夜半木人開石戶。果然無意得逢渠。
示法珍禪人
此道昭然覿面。何須特地要見。師姑元是女人。山門定對佛殿。所以世尊拈花。也是空中閃電。百萬人天無對。果是真實知見。
示陶太諒居士(二首)
佛道深且廣。不可世智擬。必須依圣言。用為標月指。若執指為月。翻成自悞矣。自誤且誤人。白云千萬里。
學道若登峰。最要路頭正。路頭若一差。坦途成深阱。路正莫憚勞。猛力可前進。若得到其巔。轉身方免病。
勉寄生禪人
幻影浮光切莫耽。虛空有骨更須參。名言銷盡方端的。何用南詢五十三。
勉爾白禪人
祖師心印本難明。擬議纖毫墮俗情。夜半金雞忽破夢。空中突出一雙睛。
示覺海禪人
禪本寂滅離名相。即言寂滅亦非禪。不用求真須息見。祖師苦口露玄詮。
示燦然禪人
一句話頭如鐵橛。動靜綿綿休要歇。更須剔起眉毛看。莫但悠悠聽時節。
此道何曾隔一毫。不須向外別尋他。但要歇得偷心去。三千佛法本無多。
示孤月上人
一輪明月到天心。碧漢曾無半點侵。學人到此休住腳。鼻孔從來別樣深。
示上生上人
立心切要仿古。制行莫近狂禪。內省常自知過。方能遠俗希賢。
示鄭居士
眾生迷昧自成纏。分別難忘愛染堅。苦海波濤何日已。須信西方有妙蓮。凈念但能離四句。大地河山總廓然。寶網金池安養國。祇在平常眉睫前。
示晉江楊居士
學者從來重識見。杏壇卻道欲無言。須知一貫非他物。默識方知契道源。
仲尼祇在腳跟下。回也分明向外求。錯見目前如卓爾。到底方知果末由。
示潘山子孝廉
一點靈光無老少。為凡作圣總由渠。還觀不被情塵蔽。徹地通天本自如。
示潘中子茂才
孔門吃緊在求仁。一己能為百病因。了得根塵元是妄。廓然宇宙現全身。
示萬法上人(二首)
萬法元歸一。此一更何歸。踏翻波是水。夜月正光輝。
吾身本無物。何處著禪宗。所以學道人。祇在得心空。
示達理上人(二首)
西方有路不難通。送想歸西莫戀東。念佛常如子憶母。何愁子母不相逢。
向道西方甚易生。祇恐凡心不肯休。歇盡凡心歸正覺。此心便是渡人舟。
送石岐禪人歸省
還鄉本是兒孫事。祖父從來不出門。此回若見親祖父。好把乾坤一口吞。
示寒輝禪人參方
古道參方須具眼。入門辨主貴知音。如今口鼓家家有。行正方知是正人。
示明一禪人
君今學道已多年。一知半解許君說。若要縱橫無礙用。尚須拔去一重楔。到此方知事事如。豈容俗學妄分別。穿衣吃飯只尋常。通天徹地一輪月。
病中示眾
老漢生來性太偏。不肯隨流入世纏。頑性至今猶未化。剛將傲骨捄儒禪。儒重功名真已喪。禪崇機辯行難全。如今垂死更何用。祇將此念報龍天。
臨終偈
末后句親分付。三界內外。無可尋處。
永覺和尚廣錄卷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