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智.張金花
(曲靖師范學院圖書館,云南 曲靖655011)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定位;拓展
摘 要:文章確立了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定位與拓展的基本依據,分析了影響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定位與拓展的幾個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定位與拓展的基本思路。
中圖分類號:G2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0)06-0105-03
1 確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定位與拓展的基本依據
1.1 必須依據國家的大政方針
近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文本,已公開面向全社會征求意見。五部委領導在解讀《規劃綱要》時,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提出了高校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三方面意義,其中講到2020年,國家將要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學校。這些高校將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2年2月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中也明確指出:“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高等學校圖書館的工作是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的大政方針.高校圖書館應順應信息時代發展的要求,科學定位信息服務發展方向,合理拓展信息服務功能,為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1.2必須依據高校學科建設的總目標
學科建設對國內外任何一所大學都是非常重要的,是衡量一所大學辦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在學科建設的背景下,各類高校都在制訂學科建設總目標,并把學校的工作重點轉移到如何提高學科水平、學科貢獻和學科影響力等方面上來.以此來提高學校的整體實力。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信息中心,理應圍繞學校學科建設這個總目標,同時,學科建設的總目標也對圖書館的戰略定位、組織結構、人員素質、資源建設、服務模式等提出全新的要求。所以,科學定位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方向,拓展信息服務功能,必須依據學校學科建設的總目標而設定。
1.3必須依據數字化信息技術的發展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化生產、存儲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數字化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傳統信息的生產、負載和傳播等都轉移到了數字網絡平臺上,加速了信息服務行業向縱橫方向融合。隨著第三代互聯網,亦稱Web3.0或語義網的提出和發展,知識技術已逐漸成為數字圖書館技術中的重點和熱點,成為解決信息用戶面對網絡“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的困惑以及提供深層次信息服務的必要手段。為此,高校圖書館在定位自己信息服務方向時,必須依據相對成熟的數字化信息技術,改造、升級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拓展信息服務功能.盡最大努力讓高校師生享受數字技術帶給人們查找信息的便利。
1.4必須依據高校的辦學規模和層次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我國高等教育開始從應用型人才培養逐漸向研究型與應用型人才并重的大眾化教育培養轉變,在此基礎上,高校圖書館是選擇服務研究型、學術型,還是服務知識型,都是要建立在自己本學校目標定位的基礎上,而不能脫離自己學校的實際,盲目去追求那種“小而全”、或“大而全”的服務模式。所以,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定位與功能拓展,必須依據高校的辦學規模和層次來決定。
我國的高等院校,截止到2008年底共有2300多所,除北大、清華等名校外,尚有相當部分的高校進入了“985”、“211”大學之列。作為這類大學的圖書館,其信息服務的定位與功能拓展,是力求“三高”,且用數字化的信息技術,全面支撐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平臺。在館內還需配備數名高素質、高學歷的開拓型專業館員,全方位、多層次的滿足國家、社會中的專家、學者、科研人員、師生的信息需求,為國家的國防科技、重大課題、基礎學科的研究,創新人才培養等提供智力支持。盡管我國的高校中有一部分是名校、重點大學,但更多的卻是普通地方高校。作為這類大學的圖書館,其信息服務的定位與功能拓展,就應該建立在自己所屬學校的辦學規模和層次上。因為無論何所大學.它都有自己的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且都處在一個相對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中,所以,各類高校圖書館都應努力找準自身發展建設的主攻方向.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特點,合理定位本館的信息服務方向和拓展信息服務功能,以此為地方各項事業的發展、人才培養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