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論農家書屋的可持續發展 http://www.liqianming.com http://www.liqianming.com/LunWen/2017-02-03/116891.html 王新紅(安陽市圖書館,河南 安陽 455000)關鍵詞:農家書屋;持續發展;措施摘 要:文章闡述了農家書屋出臺的背景,現狀及實現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措施。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0)03-0045-021 農家書屋建設的必要性1.1 我國的國情  中國至今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的人數占國民總數的大多數,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農民問題就是中國的主要問題、重大問題之一。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也由于經濟、觀念、自然環境、客觀條件等的限制,使得生活在農村的農

論農家書屋的可持續發展


  • 時間:2017-02-07 20:47:30
  • 來源:本站發布
  • 作者:王新紅

王新紅

(安陽市圖書館,河南 安陽 455000)

關鍵詞:農家書屋;持續發展;措施

摘 要:文章闡述了農家書屋出臺的背景,現狀及實現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0)03-0045-02

1 農家書屋建設的必要性

1.1 我國的國情

  中國至今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的人數占國民總數的大多數,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農民問題就是中國的主要問題、重大問題之一。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也由于經濟、觀念、自然環境、客觀條件等的限制,使得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文化知識普遍不高,甚至很低。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逐步實現,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增加農民的知識、提高農民的素質,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1.2 現有的信息獲取途徑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

  文化是應該人人享有的,農民也一樣。現在是農民渴望讀書,需要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圖書在農村還是非常貧乏。據調查,農民人均擁有圖書量,如果不包括小孩的課本,人均0.1冊書/年,也就是10個人一年才有一本書。他們缺少條件讀書、缺少文化知識的情況普遍存在。在農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絕大多數農民主要是依靠電視廣播來獲取外界信息。農民在利用電視廣播獲取信息時只能得到一些日常的政策性的新聞和消息,某些專業方面的具體的知識與技巧很難在確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而農家書屋可以更有針對性,更加貼近農村的實際、貼近農民,為農民提供自由選擇信息的空間。

1.3 有利于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農家書屋作為農村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環節,是對農民進行科學文化知識普及教育的重要機構。它面向農民、貼近生活,是沒有圍墻的大學,在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知識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對農民人生觀的塑造、品格的鑄就、市場經濟觀念的培植、學問的拓展、身心的愉悅等方面有著春風化雨般的作用。《中共中央“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大力發展包括縣、鄉鎮圖書館在內的農村公共文化事業……”只有普及農家書屋,提高農家書屋的信息服務能力,才能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2 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2.1 為誰服務

  農家書屋的服務對象從廣義上來說,是指所有可能利用農家書屋資源的讀者;狹義上說是所在農村區域的讀者。只要農家書屋向讀者開放,無論年齡、貧富、階層以及健康與否,均有權利享受圖書館所提供的文獻借閱、讀者活動等。

2.2 持續投資和建設

  近年來,24萬多個農家書屋由政府投資轟轟烈烈的建成并投入運用。農家書屋數量建設只是建設的開始,但服務建設是個長期行為。以后持續發展資金由誰來支付?普遍認為,應該是在農民自建的基礎上,聯合政府、社會力量共建,即“農民籌一點,政府投一點,社會捐一點”。這一模式對于經濟發達地區建設農家書屋具有實質的指導意義,然而對于經濟相對比較落后的地區來說,“農民自籌”幾乎是一句空話,因為農民無錢建設。服務對象的公眾性和服務性質的公益性決定了農家書屋屬于基礎性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應該被納入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來。因此,政府作為投資和建設的主體,必須責無旁貸地擔負起農家書屋持續投資建設的責任,農民自建和社會捐助則是不可或缺的補充和加強力量。

3 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3.1 創新理念,發揮主觀能動性

  目前,農家書屋工程面臨的所有困境,多半是觀念的困境,因此,觀念轉變是突破發展困局的根本。對于農家書屋來說,務實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書屋管理者的觀念決不能止步于眼前,放眼未來才能把握農家書屋發展的整體脈絡,才能將書屋的前進方向與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圖書館整體事業的前進方向保持一致。對還屬新生事物的農家書屋來說這一話題顯得有點不務實,但是,只有把一些新觀念、新動向、新境界帶到工作中,學以致用,才能在工作中找差距、想辦法、尋找突破口,雖然現在很多農家書屋的條件依然不理想,但這并不妨礙大家想辦法做好農家書屋的服務工作。很多時候并非圖書館條件好了就能夠做好服務工作,也并非圖書館條件不好就做不好服務工作,關鍵是圖書館人的思想要到位。在今天,農家書屋事業發展的形勢大好,國家與社會對農家書屋發展給予了的重視,對農家書屋的資金投入力度越來越大,社會各界都在積極支援農家書屋的建設與發展,而農家書屋的數量和規模也在快速擴張。農家書屋必須勇敢地、積極地承擔起屬于自己的社會責任,“有為才有位”。

回到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