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霞
(商丘師院圖書館,河南 商丘476000)
關鍵詞:人本管理;知識管理;圖書館
摘要:圖書館知識管理是一種有別于傳統圖書館管理的管理方法,是從人的角度,從考慮人的心理、生理、精神出發,使其保持最佳狀態,從而使其最大限度吸取和創新知識,促進社會的發展。事實上知識管理和人本管理是一脈相承的,圖書館知識管理中時時體現出人本管理的理念。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 (2010) 02-0057-03
人本管理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體現了管理學和心理學的融合趨勢。人本管理是一種把“人”作為管理的核心和組織的重要資源.把組織內全體成員作為管理的主體,圍繞如何充分利用和開發組織人力資源,服務于組織內外的利益相關者,從而實現組織目標和組織成員個人目標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活動的總稱。人本管理的核心,既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激發人的熱情,滿足人的合理需求,完善人的個性。這樣,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會實現自身勞動的價值,感受到做人的驕傲和自豪,這樣的管理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管理。
1 圖書館知識管理
1.1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最早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以后推展到西歐,日本等地。現在知識管理的概念已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知識管理最早起源于企業界,由于他們在企業的生產管理過程中使用了知識管理,也就是挖掘發揮員工的潛在知識,即隱性知識,并在員工中進行合理的交流。結果,使企業的生產能力大大加強,使企業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增強了企業的應變與生存能力。由此,引起了人們對知識管理理論的重視。現在知識管理不僅僅是企業的知識管理,已開始應用于社會各領域。它的概念和內涵也已擴大化了。
1.2圖書館知識管理
圖書館作為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播知識和開發智力的重要部門.在本質上也是一個知識管理服務的部門。圖書館知識管理就是把知識管理的概念應用到圖書館的工作中去。它體現出一種新的圖書館管理理念。與傳統圖書館管理相比,它更注重知識內容的管理,更強調知識的利用與創新,是從微觀層面出發,對知識進行的管理。它的內容包括很多方面,不僅包括對文獻的加工與整序,還包括對知識內容的利用以及人的管理。如對圖書館內部員工的知識管理,對讀者的知識管理等。還包括如何使知識更快捷、方便、廣泛地被利用的管理等,涉及圖書館工作的各個方面。通過對整個過程進行人性化的知識管理,以期達到人與知識快速優化融合,創造更多的知識價值。在這個管理過程中始終涉及到人與知識,因此,圖書館知識管理在實施的過程中,時常體現出人本管理的理念。
2圖書館知識管理對人本管理的體現
2.1在知識創新中體現人本管理
知識創新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創新是知識的生產、交換和應用的整個過程,它通過追求新發展,探索新規律,積累新知識,達到創造知識附加值.轉變知識增長方式的目的。知識創新是知識管理的原動力。沒有知識創新,知識管理只能成為空洞的理論框架。由于知識是通過人們的大腦加工、使用、更新、擴展的,所以人是知識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建立適合于館員的知識創新體系,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基本策略。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種,顯性知識能夠以正式的語言明確表達,它能方便地正式地在人們之間傳遞和交流。隱性知識指建立在個人經驗基礎上并涉及諸如個人信念、觀點和價值觀等各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獨占性和排他性的知識。所以隱性知識要實現共享比較困難,但一旦實現共享,便會產生很大的效力,因此,它是人類最寶貴的知識。而知識創新的目的就是把藏在人們頭腦中的隱性知識顯性化,使它變成可以交流、共享、傳播的知識,同時,也包含人們通過學習,把顯性知識隱性化,在腦海里加工,變成自己的知識,形成新的隱性知識的過程。這個過程離不開人腦和人的活動,是具有生物屬性的過程,它受情緒、情感、靈感、激情、環境、氛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具有個性化、人性化的過程,因此,在這個知識相互轉化的平臺上,在兩者相互轉化的過程中,必然需要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要考慮人自身的因素、環境的因素等,以使人處于最佳的吸收知識的狀態、最佳創作狀態和心態,以使潛在的隱形知識如汩汩而流的泉水涌現出來,從而達到創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