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卷。《儀禮旁通圖》一卷。宋楊復撰。楊復(生卒年不詳),字志仁,茂才,號信齋,福建福州人。受業于朱熹,頗有才智,考索最精,真德秀督閩,為其修建貴德堂,以供其著述講學。除著有《儀禮圖》、《儀禮旁通圖》,還有《祭禮》、《家禮雜說附注》。嚴陵趙彥肅作《特牲》、《少牢》二禮圖,問學于朱熹,朱熹認為應進一步作《冠》、《婚》圖與堂室制度一并考證為好,楊復遂本師意,成此《儀禮圖》、《儀禮旁通圖》二書。《儀禮圖》、《儀禮旁通圖》,錄十七篇**,節取舊說,疏通其意,各詳其儀節陳設的方位,系之以圖。讀《儀禮》者必明于古人宮室之制,然后所位所陳,揖讓進退,不失其方,故李如圭的《儀禮集釋》與朱熹《儀禮經傳統解》,均特出《釋宮》一篇,以總挈大綱。楊復《儀禮圖》、《儀禮旁通圖》不用此方法,是隨事立圖,或縱或橫,既無定向,或左或右,僅例一隅。與李如圭、朱熹《釋宮》比,不免有無序及雜亂之感。個別圖有與古制經的詮釋不符,有例圖少、頗顯漏略者。然整體而言,《儀禮圖》、《儀禮旁通圖》除個別外,大部圖皆依經繪象,可粗見古禮之梗概,于初學者多有裨益。此另辟治《儀禮》之新徑,足資后代學者之借鑒。版本有:宋建安余民勤有堂刊本、日本寬政十一年刊本、明正德刊本、明嘉靖中呂楠刊本,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東陽盧氏等刻本(藏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元刻明印本、通志堂本、《叢書集成初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