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類書。22卷、葉庭珪撰。葉庭珪字嗣宗,崇安(今屬福建)人,政和五年(1115)進士。此書為其晚年編撰。卷首有作者紹興十九年(1149)自序,云:“余入仕四十余年,士大夫家有異書,無不借,借無不讀,讀無不終篇。常作數十大冊,擇其可用者抄之,名曰《海錄》。其文字成片段者,為《海錄雜事》;其細碎如竹頭木屑者,為《海錄碎事》;其未知故事所出者,為《海錄未見事》;其事物興造之原,為《海錄事始》;其詩人佳句曾經前輩所稱道者,為《海錄警句圖》;其有事跡著見作詩之由,為《海錄本事詩》。”據此知本書為作者計劃編撰諸書中的一種。共分16部,584門,每門下羅列典故及史書詩文中新雋字句。意在為駢文寫作提供故實成語,與其他類書用意稍有不同。因所錄皆從借讀之書隨手摘抄,編次不免疏誤。然其采摭繁富,軼聞瑣事,往往而在,頗足以資考證。《四庫全書總目》稱此在“南宋類書中猶為善本”。《宋史·藝文志》著錄此書作23卷,《文獻通考》作33卷,四庫館臣所見本則為22卷。疑《文獻通考》著錄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