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作品集
-
《卷之三·散類》證治要訣類方 戴思恭作品集
八味順氣散(濟生) 中風。 白術 白茯苓 青皮 白芷 陳皮 烏藥 人參(各一兩) 甘草(五錢) 水煎服。仍以酒化蘇合香丸。間服。 五積散(上除肉桂、枳殼為粗末。仍十…
-
《卷之四·丸類、丹類、膏類》證治要訣類方 戴思恭作品集
(附后) 蘇合香丸(和劑) 中風與感應丸并用。即蘇感丸。(安息香膏。和入蘇合油內。) 白術 青木香 烏犀角 香附 丁香 朱砂 訶黎勒(煨) 白檀香 安息香(另為末。 …
-
《卷之十一·瘡毒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癰疽癤毒 (附發背) 發散諸般毒。多碾白芙蓉葉入草烏葉少許。蜜調敷。重者。加入南星末。凡諸毒用膏藥欲散。搓入麝香欲潰。搓入雄黃。 一應毒證。已作渴。或膿過多。防其為…
-
《卷之六·諸嗽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嗽證 古人云。臟腑皆有咳嗽。夫嗽屬肺。何為臟腑亦皆有之、蓋咳嗽為病。有自外而入者。 有自內而發者。風寒暑濕外也。七情饑飽。內也。風寒暑濕。先自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故…
-
《卷之二·飲類》證治要訣類方 戴思恭作品集
三生飲(和劑) 中風。 木香(一錢) 南星(生。一兩) 川烏(生。去皮) 附子(生。去皮。各五錢) 每服五錢。姜十五片。水煎服。 草果飲(和劑) 蘇葉 草果仁 …
-
《卷之十·拾遺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渴 諸病中有渴。已各見本證。今特舉其無病自渴與病瘥后渴者。參術散。四君子湯。縮脾湯。或七珍散加木瓜一錢。皆可選用。生料五苓散加人參一錢。名春澤湯。以五苓散和四君子湯。 …
-
《卷之三·諸氣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七氣 七氣致病。雖本一氣。而所以為氣者。隨證而變、三因方論最詳。喜怒憂思悲恐驚。謂之七氣。所傷。有小疾在咽喉間。如綿絮相似。咯不出咽不下。并宜四七湯未效。進丁沉透膈湯審知是…
-
《卷之十二·婦人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經事不調 婦人每月經水應期而下。不使有余。猶太陰之缺也。其有或先或后。或少或多。或欲來先病或遇來而斷續。皆謂之不調。和氣飲加香附子半錢。兼咽獨附丸。經事來而腹痛者。經事不來…
-
《卷之八·大小腑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小便多 小便多者。乃下元虛冷。腎不攝水。以致滲泄。宜菟絲子丸八味丸。玄兔丹。生料鹿茸丸。 有人每日從早至午前。定尿四次。一日之間。又自無事。此腎虛所致。亦由脾腎泄。早泄…
-
《卷之五·諸痛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頭痛 諸頭痛。有因氣。因痰。因虛。及外感四氣。或酒食所傷。或作勞失力以致頭痛。不問何證。疑似之際。并可與如圣餅子。烏芎湯。外有臭毒頭痛。一味吃炒香附愈。荊公解痛字義云。宜通…
-
《序》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嘗聞醫者。意也。蓋人之致疾。有風寒暑濕勞逸之異。藥之為味。有酸苦辛咸甘澹之殊非神圣工巧。焉能測其表里虛實之證。審其浮沉滑數之脈。變化順逆。千態萬狀。要在因病制宜。臨機應變。藥不…
-
《卷之四·諸血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鼻衄 鼻通于腦。血上溢于腦。所以從鼻而出。凡鼻衄。并茅花湯調止衄散。時進折二泔。仍令其以麻油滴入鼻。或以蘿卜汁滴入亦可。茅花白芍藥對半。尤穩。 諸失血而發熱甚者難治。十…
-
《卷之九·虛損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五勞 五勞者。五臟之勞也。皆因不量才力。勉強運為。憂思過度。嗜飲無節。或病失調理。 將積久成勞。其病頭旋眼暈。身疼腳弱。心怯氣短。自汗盜汗。或發寒熱。或五心常熱。或往來…
-
《卷之一·諸中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中風 (附破傷風漏風) 天地間惟風無所不入。一罅不塞。來不可御。人之一身。縝密者少。疏漏者多。風乘之輕則為感。重則為傷。又重則為中。古人謂避風如避寇。蓋欲窒源以防患。中…
-
《卷之二·諸傷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傷風寒 (附感冒 凡看病不令染用雄黃末涂鼻孔及須知避忌行從客位邊入男子病穢氣出于口。女子病穢氣出于陰坐立對語間宜識得向背)。 傷風。傷寒。俗呼為傷寒。傳經分三陽三陰。三…
-
《卷之一·湯類》證治要訣類方 戴思恭作品集
小續命湯(和劑) 本諸中門中風。 防己 肉桂(去粗皮) 黃芩 杏仁(去皮尖炒) 白芍藥 甘草(炙) 芎 麻黃(去根節) 人參(凈。一兩) 防風(凈。一兩半) 附子(炮去皮臍…
-
《卷之七·寒熱門》證治要訣 戴思恭作品集
瘧寒熱 瘧證不一。其名亦殊。初得之。病熱正熾。一二發間。未宜遽截。不問寒熱多少。且用清脾飲。草果飲。或二陳湯。加草果半錢。或生料平胃散。加草果半錢。前胡半錢。亦有非瘧非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