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對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 http://www.liqianming.com http://www.liqianming.com/LunWen/2017-02-03/116972.html 關鍵詞: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傳統文化摘 要:文章從學生醫德培養、專業素質提高和創造能力等方面闡述了中醫藥院校弘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重要意義,從館藏、人才和網站等方面論述圖書館在弘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中具有的優勢,并從傳統文化講座、開列傳統文化書目、舉辦主題性傳統文化展覽和制作電子資料等方面提出圖書館弘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幾種途徑。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09)05-0058-021 傳統文化對中醫藥院校學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對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


  • 時間:2017-02-07 20:53:26
  • 來源:本站發布
  • 作者:嚴令耕

關鍵詞: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傳統文化摘 要:文章從學生醫德培養、專業素質提高和創造能力等方面闡述了中醫藥院校弘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重要意義,從館藏、人才和網站等方面論述圖書館在弘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中具有的優勢,并從傳統文化講座、開列傳統文化書目、舉辦主題性傳統文化展覽和制作電子資料等方面提出圖書館弘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幾種途徑。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09)05-0058-021 傳統文化對中醫藥院校學生的重要性

中醫藥誕生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其產生和發展都和傳統文化休戚相關.只有充分弘揚傳統文化,重視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提高,才能真正培養出品德高尚、醫術高超、自信自強、富于創造力的中醫藥人才,才能傳承振興中醫藥事業。1.1對中醫藥院校學生醫德培養的重要性

醫者,仁術,中醫藥事業的從業者直接面對人的生命,必然要求從事中醫藥行業的人員對患者和社會有高度的責任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非常強調人的道德品質,以人為本,堅持正道的精神是傳統道德觀的核心。醫德向來是傳統文化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又有日“無恒德者,不可以作醫。”歷代著名中醫藥人都非常重視醫德,身體力行并言傳身教,才鑄就了中醫藥的輝煌歷史。神農“嘗百草、制九針”,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孫思邈“精勤不倦,大醫精誠”,及至近現代施今墨一絲不茍地無私奉獻[1]。明代名醫龔信在《古今醫鑒·明醫箴》中指出:“今之明醫,心存仁義……不炫虛名,惟期博濟,不計其功,不謀其利,不論貧富,藥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中醫藥院校的畢業生大多直接或間接從事中醫藥行業,治病先做人,在現在這個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社會,醫德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學校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必須要通過弘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培養學生高尚的醫德。1.2對中醫藥院校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意義重大

作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者,中醫藥院校的學生必須有過硬的專業素質,這是毋庸質疑的。中醫藥產生于傳統文化的土壤,融會了傳統文化中哲學、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生物學、人體學、語言學等各學科知識,“傳統文化是中醫藥的根”[2]。要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中醫藥,要在中醫藥領域取得成就,沒有相當的傳統文化素養是不可能的。古往今來的名中醫都是知識淵博、博覽群書、傳統文化素養很高的。《圖解難經》中說:“徒通乎醫者,庸醫也;兼通乎儒者,明醫也。”1.3 能提高中醫藥院校學生創造能力

繼承并發展中醫藥,實現中醫藥現代化,是這個時代給中醫藥人提出的最重要的課題,實現中醫藥現代化決不是用西醫理論驗證改造中醫藥,中醫藥的本色是傳統,只有在傳統文化背景下的創新,才談得上真正的創新,因此只有弘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才能真正培養出符合中醫藥現代化要求的創新性人才。2傳統文化對提高學生素養方面的優勢

圖書館作為人類知識的寶庫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古籍,是學校教書育人的重要陣地,也是人們終身學習的主要場所[3]。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在弘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2.1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有豐富的館藏資源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積累了相當可觀的藏書,典藏了大量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古籍。比如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現有館藏中外文圖書、期刊合訂本及線裝古籍50萬冊。入藏民國期間圖書以及中醫古籍線裝書3000多種4萬多冊,珍本、善本古籍300種3000多冊。還配置了大量古今大型叢書、類書,如《四庫全書》、《叢書集成》、《四部叢刊》、《民國叢書》、《中國地方志集成》、《道藏》、《佛藏輯要》、《大藏經索引》、《古今圖書集成》等。傳統文化藏書的完整性和延續性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是公共圖書館和其他院校圖書館不可比擬的。2.2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擁有人才優勢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擁有大量多學科背景的工作人員。例如:江西中醫學院圖書館工作人員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7人,博士生導師1人,具有本科以上學歷者2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這些擁有豐富各學科知識和豐厚傳統文化底蘊的人才不僅能為全校師生提供很好的信息和文獻檢索服務,也能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通過各種渠道弘揚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2.3各種先進的設備和專門的圖書館網站

回到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