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
(許昌學院圖書館,河南許昌461000)
關鍵詞:資源整合;隨書光盤;圖書館;網絡管理模式
摘要:分析了圖書館進行隨書光盤資源整合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指出現階段對隨書光盤進行網絡化管理是方便讀者使用,符合讀者思維習慣并且能夠有效提高隨書光盤使用率的管理模式,對現行網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提出隨書光盤資源整合的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3—1588(2010)05-0040-02
1 隨書光盤資源整合的意義
1.1 隨書光盤資源整合是信息服務的基礎和平臺
傳統對待隨書光盤由于光盤易損壞,易丟失,對光盤的利用率不高等原因,制約了讀者的閱讀需求,使讀者對相關圖書的閱讀效果大大降低,有的甚至不能閱讀.因此不能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逐漸被淘汰。
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隨書光盤信息集合中的信息內涵,并將其加以整合、揭示,全面地滿足師生的信息需求。同時,進行隨書光盤信息資源的整合,也可有力地推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為讀者搭建新的隨書光盤信息獲取平臺,為用戶提供新的服務窗口,盡可能地發揮圖書與附盤的作用,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價值。
1.2解決資源分散性和用戶信息需求綜合性的矛盾
隨著科學與技術向專門化和綜合化發展,讀者的信息需求呈現綜合化的特點,他們更需要內容全面、類型完整的信息。但是,現有的網絡檢索工具,搜索范圍覆蓋面廣、專指性差,讀者在檢索信息時完整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證,難以實現對檢索到的網絡信息資源的有效過濾和篩選。整合的目的就是要使讀者快速從系統中獲取有用的隨書光盤和書目信息。
1.3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
為數眾多、包含內容多種多樣的隨書光盤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源,盡管傳統的管理模式可以幫助我們從圖書館海量的書目數據中檢索出符合特定規則的信息,但其通用性特征也使得在信息的重復度、權威性以及正確性方面缺乏可靠的保證。建立一種有效的資源整合機制,把原本分散、無序的各類型隨書光盤資源整合在一起,將極大地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提高隨書光盤資源的利用效率。
2隨書光盤的網絡管理模式
隨著國內網絡化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圖書館館藏文獻數字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從網上獲取、閱讀信息,這也必然會對圖書館管理產生重大影響。將隨書光盤通過現代化的存儲、網絡設備進行管理利用.不僅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使讀者通過校園網即可直接下載使用隨書光盤,省去了外借的繁雜手續.也增加了利用光盤信息的讀者人數。
為了實現對光盤進行網絡化管理的目標,我們先后考察了多家非書資料管理系統,經過比較并結合我館實際,最后決定與杭州麥達公司聯系試用他們的博文非書資料管理系統,它能提供館藏圖書與隨書光盤的統一管理、發布與檢索功能,使隨書光盤的可用信息同時出現在書目檢索的OPAC頁面上。工作人員將隨書光盤的鏡像文件上傳到圖書館的專用服務器上,然后發布到校園網供讀者檢索、在線瀏覽或下載使用;讀者借到書后,如果看到書名頁上蓋有“此書附有光盤”章,就可到圖書館“館藏書目檢索”OPAC系統中查找到該書的詳細信息,點擊“書目詳細信息”頁中“本地附盤”欄中的光盤鏈接圖標.可以打開該書光盤的ISO鏡像文件列表,此時讀者可根據各自的需要進行在線瀏覽光盤內容或下載,迅速得到所需的隨書光盤。另外讀者也可以直接在圖書館主頁上點擊“電子資源”欄目中的“隨書光盤”鏈接進入隨書光盤檢索頁面,為了方便讀者查找和獲取想要的光盤,博文系統提供了題名檢索、分類檢索和字段組合檢索等多種檢索方式。特別是計算機和外語類光盤,受到讀者好評。總而言之,隨書光盤網上發布系統實現了圖書與隨書光盤的一體化網絡管理.這種管理方式有效地解決了光盤外借和多次使用時的易損壞和丟失、復本不足、有盤無書或有書無盤、借閱期限和開館使用時間的限制等光盤收藏和利用的矛盾;對讀者來說,光盤上網使讀者不受時空限制.可以隨時隨地使用,使同一張光盤可被不同的人同時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光盤因外借周期造成的時滯,提高了隨書光盤的利用率;對圖書館來說.光盤網絡化管理實現了光盤收藏的完整性和利用高效性的統一,真正實現了隨書光盤的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