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昌華
(海口圖書館,海南海口570102)
關鍵詞:圖書館;中老年人;弱勢群體;免費;電腦培訓
摘要:在免費開放形勢下,探索公共圖書館開展公益性免費電腦培訓服務工作,并以海口圖書館開展免費電腦培訓的實際工作、經驗、效果、存在的不足進行論述,就如何加強和完善圖書館對讀者免費培訓工作進行了探討。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3)11-0081-02
收稿日期:2013-10-11
作者簡介:羅昌華(1964-),海口圖書館館員,副館長。
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的出臺,我國各級公共圖書館紛紛向社會免費開放,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圖書館在免費開放形勢下,如何為大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特別是為中老年人與弱勢群體提供服務,圖書館是否從他們最迫切需要的知識入手進行培訓服務,使他們能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權益,以提高整個國民的文化素養,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這是圖書館應該重新認識和再次思考的新課題。
1電腦培訓工作組織實施與經驗
1.1培訓的范圍與要求
海口圖書館免費電腦培訓工作從2012年9月開始,一是針對需要學習電腦的中老年人、弱勢群體(包括殘疾人、下崗人員)、進城農民工進行培訓;二是實行全免費的電腦培訓服務;三是年齡為45歲以上;四是培訓設置基礎班和提高班;五是憑本人身份證報名。
1.2培訓時間和內容
培訓時間安排:每期四周,每周二、四上午上課。盡量不影響正常開館接待讀者,利用非高峰期開展培訓。培訓內容:認識電腦、認識XP、輸入法、手寫板、管理文件、瀏覽器的應用、搜索下載、發郵件、聊天、網購、辦公軟件、常用工具軟件、電腦優化、安全防范等知識。普通班和提高班的內容各有區別與側重。
1.3硬件、軟件及師資
在培訓工作中我們充分利用館里的網絡設備資源,以館里的多功能影視廳與電子閱覽室為培訓課室,并購置安裝了2臺投影儀及2套教學用音響設備等。授課老師制作TTP課件及教學軟件,終端機全部安裝XP操作平臺,Ofllce2003辦公系列軟件。專門采購《中老年學電腦從入門到精通》一書作為培訓教材,隨書配有視頻教程光盤。還購買了學習用品,如筆記本、筆、文件夾,免費發給每位學員一套培訓教材及學習用品。
培訓管理工作由網絡資訊部負責,授課老師由館里長期從事計算機網絡工作、經驗豐富的業務技術骨干擔任,并配備現場輔導員,輔導員由網絡部的工作人員與高校大學生志愿者擔任,輔導員的任務是協助主講老師現場指導學員在客戶端機上操作和協助培訓的具體工作。
1.4教與學
培訓時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注重上機操作,讓學員們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練習。由老師邊講解邊上機演示,學員跟隨投影儀大屏幕的操作步驟在終端機上進行同步操作,循序漸進地學習。這部分群體的情況與特點是沒有電腦基礎知識或是基礎較差,接受電腦知識慢,但他們有耐心,上課時用通俗的語言表達,舉例說明,講課速度適中,語氣緩慢,操作要點重復幾次,同時講課內容與教材同步,以便他們課后對照教材的圖文進行練習與復習。
學習的重點是實際操作。每位學員在上機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自己先嘗試進行解決,如果不能解決,則參照教材中的介紹進行操作,多播放教材中配套的光盤對照學習,讓每次操作步驟互連,貫穿電腦的各種屬性。提倡學員多交流討論,因為每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也都有各自的經驗和體會,多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參考別人的學習方法,能使自己的學習事半功倍。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經常鼓勵學員,以增強學員的學習信心,當學員取得進步時,及時肯定與贊揚。由于培訓老師的耐心、誠心、熱情,加上熟練的教學方法及良好的溝通能力,贏得了每一期學員的一致贊揚,培訓效果非常好。
2培訓效果與社會效應
2.1培訓效果
培訓從2012年9月到2013年5月共開辦了7期中老年人免費電腦培訓班,1期殘疾人電子技術培訓班。培訓工作從分析培訓需求、設計、策劃,到培訓實施過程,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培訓工作成效顯著。電腦培訓工作已發展成為本館的一項重要的業務工作,成為圖書館的一個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