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彧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遼寧 盤錦 124010)
關鍵詞:高職院校;聯盟;資源共享
摘 要:通過對高職院校圖書館聯盟現狀分析,提出今后發展策略。指出構建高職院校圖書館聯盟是我國圖書館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和必然趨勢。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1)06-0067-03
1 概念
1.1 圖書館聯盟
所謂圖書館聯盟(library consortia),是圖書館聯合的最新形式。它是隨著知識經濟興起、信息資源競爭加劇,圖書館之間為了降低成本,實現資源共享的目的而組織起來,受共同認可的協議和合同制約的圖書館聯合體。它既可以理解為館際合作,也可以理解為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和虛擬圖書館,紙型資源與電子資源的互補共存。它是圖書館以新的觀念、新的視角、新的對策來順應社會的發展,構建支撐知識創新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
1.2 高職院校圖書館聯盟
高職院校圖書館聯盟,是指若干所高職院校圖書館,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共享圖書信息資源,以實現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為目的而組織起來的促進圖書信息的流動和知識創新,并通過各種契約關系而形成的聯合體。它是我國高校圖書館界為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復雜競爭環境、日益增大的投資風險、相對匱乏的人力資源、捉襟見肘的資金支持等問題在管理模式上的突破。它較大地緩解了高職院校單個圖書館文獻信息不足與讀者需求多樣的矛盾。通過聯合編目和合作開發數據庫,開展合作參考咨詢等服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復建設所造成的資源浪費;打破不同學科、不同類型學校自我封閉、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局面,有利于面向周邊及外圍高職院校、公共圖書館、社會,建立一種既有統一規劃又有分工合作,既有全面分布又有各自特色、協調優化的文獻資源網絡。對其領域的館際合作與資源共建共享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
2 高職院校圖書館聯盟模式
2.1 高職院校圖書館地域聯盟
高職院校圖書館地域聯盟主要是一個地區或全國范圍內的高職院校圖書館之間(或與圖書情報機構之間)的合作。這種聯盟模式是由各個成員館、政府或社會共同出資興辦的一個新機構,實施集中采購并存儲在一個地點,進而實現圖書信息資源的共享。例如:2002年安徽省教育廳為節約在合肥市的8所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建設投資,積極敦促這8所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構建館藏地域聯盟,實施集中采購并存儲在一個地點,從而大大提高了該8所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使用率,有效避免了重復購置圖書信息資源造成的浪費。
2.2 高職院校圖書館藏主題協作聯盟
高校圖書館館藏題協作聯盟目的在于突出基于圖書信息資源共享的專題館藏,將同一主題的圖書信息資源集中到一起,從而方便師生從專題角度查找有關文獻資料。高校圖書館藏主題協作聯盟與館藏地域聯盟相類似,館藏需要集中采購,并存儲在相關地點。典型例子是印度科學文獻中心(Indi-an National Documentation Center)。該中心事實上是印度政府通過協調國內100多家高校的圖書館以及其他圖書情報機構建立的,旨在提供科技信息服務主題的協作聯盟。
2.3高職院校圖書館藏全面協作聯盟
該種模式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職院校圖書館聯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成員館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決定資源共享的支持程度和水平,共同協調采購工作,以避免圖書信息資源重復建設。其優勢:(1)實現各圖書館圖書信息資源互借共享,包括印刷型出版物和電子出版物。(2)每一個成員館都作為一個圖書信息資源的供給者,提供一系列或某個主題的期刊,而且明確規定,如果沒有聯盟協會統一協調和批準不能擅自退訂或自行處理。(3)所有成員館開啟一個E--mail賬戶,以發送在線電子信息資源。(4)每一個成員館都必須提供自己的館藏目錄,并保證其他館也能使用。
3 高職院校圖書館聯盟發展的現狀
3.1 全國高校圖書館聯盟建設情況
我國高校圖書館建設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2000年后發展迅猛。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hina A--cad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 CALIS),是經國務院批準的我國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總體規劃中三個公共服務體系之一。2000年4月5日成立了中國數字圖書館聯盟。2000年6月12日成立的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C),收集和開發理、工、農、醫等學科領域的科技文獻信息資源,是我國建立起來的第一個科學圖書館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