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玉
(重慶文理學院,重慶 永川 402168)
關鍵字:現代圖書館;流通服務;館藏資源;服務理念;利用率
摘要:本文闡述了目前高校圖書館工作的現狀,進而分析了流通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加強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改善服務理念,提高流通服務的質量,從而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率。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1)02-0030--03
目前,圖書館處于一種傳統圖書館與電子圖書館混合存在的狀態即現代圖書館。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已經不同程度地實現了管理計算機化和信息網絡化。技術的不斷進步,讀者需求的不斷增加,流通服務方式也從原來的手工操作變為計算機管理,日益深化的信息化、網絡化趨勢給圖書館的流通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對現代圖書館流通服務進行變革和創新,以適應讀者的閱讀要求.成為流通服務努力的方向。
1 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現狀
1.1 圖書館館藏建設發生深刻變革
館藏資源是圖書館流通服務的物質基礎。傳統圖書館館藏主要以紙本圖書刊物為主,偶爾有少量的磁帶。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的普及,館藏資源不斷擴充,紙制文獻一統天下的局面逐漸演變成僅為現代圖書館組成的一部分,磁盤、光盤等電子出版物的出版,電子期刊、數字資源大量出現.攜帶便利、存儲量大的數字載體的運用,這些新的館藏載體以紙質文獻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成為現代圖書館館藏資源的新寵。館藏載體出現質的飛躍的同時,網絡也改變了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封閉模式,網絡使圖書館資源實現了延伸和共享,變實體的高校圖書館為一個個虛擬資源節點,“數字圖書館”的概念逐漸形成。
網絡文獻信息資源具備出版周期短、信息海量化等特點。每個圖書館除了收藏傳統紙質文獻外,還大量收藏了網絡文獻,如網絡數據庫、電子期刊等,館藏資源日趨多樣化.
1.2讀者服務手段更為先進
現代信息技術使讀者獲取圖書館資源變得更為便利,也使圖書資源的外借、共享、管理更為便捷、科學。圖書館館員只要使用計算機、一卡通和掃描儀就可以在瞬間完成借、還書的手續,這種服務形式為讀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圖書館員的工作效率。不僅如此,讀者可以通過賬號和密碼查詢自己的借還書情況,輕松掌握所借圖書的歸還日期,還可以在網上辦理續借手續,推薦圖書,查詢館藏圖書的信息等,大大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書刊的利用率。
1.3讀者需求個性化
網絡的高速發展和電子資源數量的急劇增加.讀者需求呈現出個性化、知識化、多元化的特點。對圖書館的要求也不再千遍一律,他們希望得到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以自己喜愛的方式接受。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的補充也正是對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進行的滿足和引導。現代圖書館環境下,讀者可以不用到圖書館就可以在校園網上利用電腦檢索、預約圖書、續借圖書、網上閱讀等,實現圖書館書刊的查詢;讀者還可以進行期刊論文資源檢索.直接進行網上閱讀。這樣,索取館藏資源的方式更加靈活,同時也可以快速準確地檢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料。
2現代圖書館中流通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館藏資源配置不合理
館藏資源不斷多元化,圖書數字資源不斷增加,閱讀方式更加便捷化,但讀者還是怨聲載道,為什么會造成這一局勢呢?新版發行的圖書和新增加的數字資源因其利用的價值還有待時間的考證,高校圖書館在收錄這些館藏資源的時候,不加甄別,圖書經費分配到有效館藏上面就比較有限,這一點造成讀者有書不能讀。數字資源,書刊雜志價格的上漲,加劇了館藏資源的不合理。讀者日益增長的資源需求同圖書館有限藏書供給不足之間的問題日益突出。
近年來為適應社會的需求,高校專業設置不斷調整,新專業新院系不斷增加,而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并沒有隨之調整,缺乏與新開設的專業教師的交流,導致相應的文獻資料的缺乏,學生反映比較多。
2.2 文獻資源的利用率低,隱形拒借嚴重
由于宣傳力度不夠.讀者對館藏資源不大了解,使得眾多文獻資源束之高閣,導致資源閑置;讀者與圖書館員之間缺乏了解與溝通,使得讀者不能更快速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等等,這些導致了文獻資源的利用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