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杰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河南 鄭州 450011)
關鍵詞:和諧社會;圖書館;信息服務;文化建設摘 要:構建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歷史任務。圖書館作為積聚、傳播文明的重要場所,是開展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也是和諧社會構建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圖書館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統籌兼顧,加快發展,利用自身優勢,拓展社會職能,為和諧社會的建設作出更多貢獻。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0)04-0014-00
1 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圖書館是積聚、傳播文明的重要場所,是開展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也成為和諧社會持續發展的文化后盾,成為和諧社會的重要傳播者,成為人民接受終身教育的最佳場所,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任繼愈教授說過:“圖書館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窗口,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標志。”
圖書館是學習型社會學習設施網絡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能充分發揮全國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和人才優勢,共同為學習型社會全民學習和公民的終身學習提供知識資源服務.則實現學習型社會的全民學習和公民的終身學習的目標便有了可靠的保證。學習型社會的全民學習和公民的終身學習拓寬了圖書館的發展空間.為圖書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大顯身手提供了新的舞臺。圖書館作為和諧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圖書館是保存人類的知識結晶的最佳場所
在八類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不斷產生出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新的實踐,保存和繼承這些新文化、新思想、新實踐的機構就是圖書館,也就是說圖書館最初存在的意義是保存館藏文獻或知識,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圖書館的起源是為了把文獻、所有值得記下來的東西進行有目的收集、積累、整理和保存。即使在未來圖書館可能走上電子化、數字化、虛擬化的發展道路.數字圖書館也仍將在網絡信息的虛擬鏈接和信息的保存方面擔負起其他信息機構所無法承擔的責任。連接人與思想,保存人類的智能結晶職能,貫穿了圖書館整個的發展史。
1.2圖書館為人類社會營造學習型環境
圖書館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知識傳播的主渠道,是重要的信息樞紐。同時圖書館也是一個充滿文化氛圍,集求知、啟迪、修養于一體的育人場所,它能給人以創造的聯想和啟迪。圖書館以良好的建筑環境為依托,從物理環境到心理環境均創造出~個適宜育人與自育的氛圍。啟迪民智、傳承文明是圖書館必須履行的使命與責任.圖書館的服務與社會文化建設要求接軌,通過建設和諧社會和和諧社區,促進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發展,促進全社會形成愛書、藏書、讀書、用書的良好風氣,起到維護社會和諧,提高城鄉居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作用。
1.3圖書館為社會成員提供終身教育
圖書館被公認為是人們終身學習的學校,沒有圍墻的大學。和諧社會的發展最終形成人們對新的精神生活的追求,使人的精神生活的領域拓寬,精神境界更充實,精神追求更高雅,對知識的需求也更加強烈。圖書館是構建學習型社會最合適的平臺,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已的需要在圖書館找到相應的學習資料,沒有一所學校比圖書館更具備終身學習這項工作的資格。可以說圖書館是面對最廣泛人群的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學習的最理想場所。
1.4圖書館為社會提供高雅的文化休閑場所
圖書館本身具備文化休閑功能,成為人們學習知識、交流思想、欣賞藝術、陶冶情操的最佳場所,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圖書館可以增強人民群眾抵御不良思想文化侵襲的免疫力,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圖書館作為地方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人們從圖書館得到文化氛圍的熏陶,從而提高公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5 圖書館推進閱讀,提升人類素養
閱讀是現代人文化性學習和認知的基本方式,同時也是促進人的心智發展的最有效的方式。閱讀在啟迪心靈、熏陶性格、豐富精神世界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做到之后,進而優化心靈的家園,構建和諧的社會精神文明。圖書館為提升人類的繼續教育和學習提供了一個優良的平臺,并將此作為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對于個人而言,圖書館可以滿足個人對信息和知識的需求,可以滿足對文化娛樂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過圖書館增加了個人修養,改善了知識結構,就會無形中增強個人更好的適應社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