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萌
(河南省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52)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資源整合模式
摘要:本文對基于OPAC系統、導航系統、鏈接系統、跨庫檢索系統的整合模式進行了分析,對每種模式的特點和優劣進行了客觀的分析,為不同類型的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提供了一定的實踐基礎和理論依據。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 2010) 04-0085-03
隨著數字圖書館的蓬勃發展,全球范圍內的數字資源激增,資源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內容越來越細化,數字資源建設已經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學科數量愈來愈多,結構愈來愈復雜,學科間的相互滲透、縱橫交叉、綜合,不僅使得信息量劇增,而且更進一步導致了資源的無序和分散。不同的數字資源又有其物理和邏輯結構,具有各自不同的檢索系統和發布系統,檢索方式、檢索手段各式各樣,造成了數據冗余、相互關聯程度低,大量的信息孤島出現,也使用戶的檢索負擔加重。因此,需要有一種手段把這些信息集中、整序、關聯起來,把檢索系統集成起來,使用戶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怎樣去查找這些信息,如何篩選檢索結果。本文就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整合模式進行分析、綜述,以供參考。
1 數字資源的來源和類型
面對種類、數量、形式、品種多樣的數字資源,不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來源和類型進行了劃分。
1.1數字資源的來源
(1)自建的數據庫。包括圖書館的中外文館藏數據數據庫、中外文獻目次庫,學位論文及會議論文數據庫,教學參考書數據庫及館藏特色數據庫等。(2)引進的數據庫。根據本單位的實際需要,從國內外數據商購買的聯機數據庫或網絡數據庫等商用數據庫,類型包括文摘、題錄、全文數據庫等。如CNKI數字圖書館、萬方數據庫、重慶維普期刊全文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等數據庫。(3)光盤資源。包括圖書館購買的大量的多媒體光盤、隨書光盤、網絡光盤數據庫等。(4)圖書館收集的因特網上一些免費的網絡數字資源等。
1.2數字資源的類型
數字資源的類型包括:(1)由未公開出版的著作、學位論文、管理文件、科技報告、學報等“灰色文獻”形成的原生數字資源。(2)由圖書館外購的館藏文獻所形成的館藏書目數據。(3)由本館或本地區專有文獻構成的特色數字資源。(4)由通用性較強的圖書、報刊、圖片、聲像、縮微資料等加工后形成的數字資源。
2數字資源整合的必要性
數字資源整合方案或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為用戶提供了期望的一站式服務。然而,面對層出不窮的整合系統,用戶并沒有真正享受到滿意的服務和便捷的查詢方法。對于圖書館來說,由于數字資源過于分散,為資源整合帶來了巨大的障礙。同時,由于缺乏統一的思想認識和相應的標準、規范,以及科學的規劃和組織.一些問題愈加突出。
2.1存在重復建設
目前的圖書館數字資源除部分屬自建數據庫外,大部分都采用了由不同的數據庫商提供的數據庫、學術期刊、會議文獻等,如CNKI數字圖書館、萬方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SpringerLink等資源,內容交叉重復.影響用戶對信息的選擇與獲取,造成了數字資源整合中的重復建設。
2.2存在冗余信息
多數數據庫的資源收錄原則是“全”,使得大量使用價值不高的信息進入資源系統,干擾用戶對信息的正確獲取。
2.3 知識關聯程度低
現有數據庫資源系統內的數據對象大都孤立存在,無法體現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
2.4數字資源不同的描述和表達方式
每個數據資源又都有其自身獨特的檢索界面、查詢方法和下載格式。這就需要讀者進入到不同的檢索界面,采取不同查詢方法進行檢索,并且需要下載安裝不同的閱讀器,這就給用戶實際利用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2.5數據資源難以融合
由于缺乏規范、統一的標準,不同的數據商開發的數據庫在數據結構上、字段上存在互異.并且擁有各自的檢索系統,因而在檢索上存在著差異.這對實現同一檢索平臺下的分布式檢索造成了困難。同時,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不同的數據格式,不同的數據結構,不同的存儲方式,不相同的管理系統.構成了數字圖書館的異構數據源,從而造成信息源數據難以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