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波
(沈陽市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15)
關鍵詞:館際合作;講座;發展模式;共贏策略
摘 要:本文分析了公共圖書館在面臨講座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運作講座的主要癥結,提出了講座可持續發展的振興之路一館際合作講座,探討了館際合作講座的發展模式與特點,并從品牌延伸、節約資源、整體提升、擴大影響四個方面論述館際合作講座的共贏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3-1588(2010)05-0008-03
如何成功地將講座工作長期地可持續發展,是公共圖書館講座工作者重點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課題。由于城市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各地文化建設的重心不同、講座資源的地區不平衡性,所以導致一些城市公共圖書館.特別是講座資源匱乏的圖書館,講座工作在工作指標的支撐之下,不得不處于一種被動維持與徘徊的局面。
1 資源匱乏的公共圖書館講座運作的三個主要癥結
1.1講師資源的局限性
近年來,公益講座成為公共圖書館重要的系統工程,從定位、選題、確定講師、廣泛宣傳、組織聽眾等環節,都凝聚了講座工作者的智慧,同時也面臨許多實際困惑。如一些圖書館的講座組織者在邀請名家講師這個環節,往往顯出有心而無力的狀態。原因是邀請名家的途徑曲折,出場費用昂貴,最終使舉辦有的名家講座成為美麗的向往:而一個地區內的愿意講、講得好的主講人也是有限的,而且主講人往往是初講很受歡迎,二講、三講便會降溫,再講就會受到冷遇;再有一些愿意參與公益講座的主講人名不見經傳,沒有“票房”或上座率的號召力,最后在圖書館的運作之下,完全成為讓其個人受益的單向服務工作。
1.2講座專項經費有限
講座經費額度的增長總是趕不上講座實際支出的步伐。如2009年東北地區副省級公共圖書館講座經費一般在1萬至3.5萬、5萬不等,能達10萬的講座經費更是鳳毛麟角,而且經費由省市社科聯、省市宣傳部提供支持的居多。經費情況與年度50場次的基數比例,說明常規講座將占總體講座的八、九成,一年內能做到有轟動力、影響力的名家講座因經費的限制而數量較少。相對于南方地區圖書館40萬、50萬以上的講座經費來說,東北地區部分館運作講座的數量、質量、形式受到經費制約成分較大。
1.3講座的傳播與影響力較弱
資源匱乏館的小型講座基本為三、五十人,中型講座達到一、二百人,大型講座多在三百余人的規模。單一的地點、單一的場次,缺少二次傳播的基礎、條件和范圍.導致一些講座的受眾有限、曇花~現;講座經費與主講人資源的低配置,在某種程度上產生公眾關注的邊緣、公眾參與熱情不高、媒體報導篇幅小、社會影響不大的被動局面。通過講座這種新型核心業務,來博取社會大眾與領導層的關注與支持,進而達到對圖書館形象度與美譽度的大幅提升,缺乏堅實有力的基礎。
2公共圖書館館際合作講座的發展模式及特點
圖書館界開展館際合作,是講座工作打破僵局、求新求變發展振興的重要道路。推進講座資源合理流動,開展館際合作與講座資源共享,為公共圖書館講座工作注入新鮮的活力與不竭的動力。
2.1本地區圖書館講座合作
本地區公共圖書館講座合作以“直線式”合作居多。因同城的地理優勢,所以無論從本省市館、還是市區館的合作方面,非常便于溝通與操作,而且避免了在本地講座的主題策劃、媒體宣傳、組織聽眾等方面的重復交叉與資源浪費。在本地范圍內還達到了講座推廣最大化的效果。如沈陽市圖書館在2010年“假日主題”講座方面,就與和平區、鐵西區等圖書館進行聯辦,解決了沈陽市圖書館遠離人口稠密地區的不利條件,市館負責媒體宣傳、主講人邀請與課費方面,區館負責場地與聽眾組織,為市區館講座的優勢互補,節約經費等方面開辟了新途徑。同城合作講座的優秀范例在天津圖書館更加可見一斑。天津圖書館在與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合作的同時,聯合市內六區圖書館開展的講座活動,利用天津市社科聯的講座資源,通過市內各區圖書館每月兩次《社科講壇》系列講座,貼近市民生活,普及科學知識,社會影響很大。除了市區館在講座業務合作日漸加強,同省市館的講座合作也正在廣泛的開展。如2009年6月,由貴州省民族圖書館、貴陽市圖書館等共同舉辦的“民族音樂賞析”講座,亦講亦唱,到聽眾跟著吟唱經典民歌,在合作中碰撞出講座表現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