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堅持送書下鄉工程促進少兒閱讀工作一以金華市少兒圖書館為例 http://www.liqianming.com http://www.liqianming.com/LunWen/2017-02-02/97165.html 呂亞平(金華市少兒圖書館,浙江金華321000)關鍵詞:少兒圖書館;送書下鄉;少兒閱讀;公益性服務摘要:重視和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是公共圖書館貫徹落實中國文化強國大戰略中應該擔負的責任和義務。金華市少兒圖書館在抓準本館的讀者服務工作中,堅持實施送書下鄉工程,助推農村書屋建設,特別是關注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的讀書閱覽,有力地拓展了服務陣地。中圖分類號 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3)02-0117-03收稿日期:2013-01-19作者簡介:呂亞平(1963-),金

堅持送書下鄉工程促進少兒閱讀工作一以金華市少兒圖書館為例


  • 時間:2017-02-07 01:41:33
  • 來源:本站發布
  • 作者: 呂亞平

呂亞平

(金華市少兒圖書館,浙江金華321000)

關鍵詞:少兒圖書館;送書下鄉;少兒閱讀;公益性服務

摘要:重視和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是公共圖書館貫徹落實中國文化強國大戰略中應該擔負的責任和義務。金華市少兒圖書館在抓準本館的讀者服務工作中,堅持實施送書下鄉工程,助推農村書屋建設,特別是關注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的讀書閱覽,有力地拓展了服務陣地。

中圖分類號 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3)02-0117-03

收稿日期:2013-01-19

作者簡介:呂亞平(1963-),金華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

公共圖書館、少兒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在滿足公眾(少年兒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多年來,金華市少兒圖書館在貫徹上級有關抓好青少年閱讀工作指示中,重視落實文化資源共享,促進少兒閱讀,尤其是對送書下鄉工程這項工作,認真總結經驗,主動尋找差距,采取有力舉措,促進工作的不斷完善。

1送書下鄉的概況

農村文化建設是“三農”工作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送書下鄉工程是我省新農村文化建設十項工程之一,也是針對農村文化事業基礎薄弱、現有的文化設施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而采取的一項惠民工程。各地圖書館有幸成為這項工程的實施者,通過幾年的實施,村鎮圖書館(室)得到了建立和擴大,農民看書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

從2007年開始,國家累計投入了20多億元創建了24萬家農家書屋[1]。我館從2008年開始實施送書下鄉工程,至今已安排購書經費94萬元,圖書約5萬冊,受益的村鎮、學校圖書館(室)有50多個,每次送書下鄉,少則幾百冊,多則上千冊。其中,民工子弟學校被納入我館送書下鄉工程的實施對象,該校利用送書下鄉的機會,每年都會組織開展“我與圖書”演講比賽,截至2012年,已經成功舉辦了5屆,每屆比賽都有9個年級的班級代表參加,通過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代表演講,看到了送書下鄉新的嘗試所帶來的回報。五(1)班的孫涓翠同學是一名外來務工者的子女,3年級開始就讀于利民學校。在第四屆“我與圖書”演講比賽中,孫涓翠的演講題目是《利民學校圓了我的讀書夢》,她在演講中說道:“一、二年級在老家讀書,放學回家就把書包丟在家出去瘋玩。三年級我來到利民學校,爸媽不允許我出去玩,讓我看書、寫字、背課文。從爸媽收來的廢品之中拾了9本漫畫書來看。我每天以書為伴,不過和以前不同的是,我再也不用從爸媽收來的廢品中拿書了。”從孩子質樸的語言中,作為圖書館工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了民工兄弟們作為父母對下一代的期望,感受到了一個作為民工兒女的學生對獲得閱讀的渴望和滿足,特別是“我再也不用從爸媽收來的廢品中拿書了”這樣一句話語,常時時回響在內心,成為了讓人萌發動力的源泉——我們圖書館人,會繼續努力下去!

2認真梳理,找出送書下鄉存在的問題

幾年下來,人們一直牽掛著這些送出去的圖書利用情況。2011年年底,筆者利用當地審計部門對送書下鄉工程進行審計的機會,隨機選擇了10個村鎮圖書館(室)、5所學校圖書館(室)的圖書利用情況進行實地抽查,發現了存在的一些問題。

2.1問題一

在抽查的10個村中,有6個村雖有圖書借閱室,但基本處于關閉狀態,所送圖書不少沒有發揮其最基本的借閱功能。可見,由于自身文化、認識程度等方面限制,導致個別村領導對圖書室重視不夠或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這在不同程度上為送書下鄉活動的深入開展增加了難度[2]。

2.2問題二

所到的10個村,大多顯得有些冷清,看不到青壯年人,為數不多的老年人、婦女,也只是在曬太陽、玩牌,或在家庭作坊干活。3個開放著的借閱室,在我們所在的時間段里,也少有讀者進出借閱圖書。通過詢問相關人員和查看借閱登記表得知,借閱人數少亦是常態。

2.3問題三

3個開放著的借閱室,借閱圖書的讀者幾乎都是孩子,成年讀者很少,這已經是圖書利用率比較高的鄉村圖書室了。這說明,少年兒童已經成為了農村圖書室的最主要服務對象,從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及享有業余時間角度來分析,也是合情合理的。

回到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