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素質教育下小學圖書館“第二課堂”定位的思考 http://www.liqianming.com http://www.liqianming.com/LunWen/2017-02-02/96942.html 林莉(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圖書館,福建福州350001)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圖書館;“第二課堂”摘要:文章根據素質教育對學生提出的能力培養要求,將小學圖書館作為教育的“第二課堂”的定位具體化,并針對當前小學圖書館定位存在的困境,提出將小學圖書館作為真正的“第二課堂”定位的途徑。中圖分類號:G25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03-0134-02收稿日期:2014-01-02作者簡介:林莉(1981-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圖書館助理館員。1圖書館“第二課堂”的定位

素質教育下小學圖書館“第二課堂”定位的思考


  • 時間:2017-02-06 22:33:44
  • 來源:本站發布
  • 作者:林莉

林莉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圖書館,福建福州350001)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圖書館;“第二課堂”

摘要:文章根據素質教育對學生提出的能力培養要求,將小學圖書館作為教育的“第二課堂”的定位具體化,并針對當前小學圖書館定位存在的困境,提出將小學圖書館作為真正的“第二課堂”定位的途徑。

中圖分類號:G25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03-0134-02

收稿日期:2014-01-02

作者簡介:林莉(1981-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圖書館助理館員。

1圖書館“第二課堂”的定位

1.1素質教育的前沿陣地

新課改將以得分為主的應試教育轉向了以培養能力為主的素質教育,明確要求學生喜歡閱讀,能在閱讀中感受樂趣;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培養學生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圖書館在新課改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它已經不再是等學生上門借閱書籍的被動服務者,而是發展學生閱讀興趣、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舞臺。素質教育大背景已然要求圖書館成為培養學生各項基本能力,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沿陣地。

1.2培養閱讀習慣的課堂

日本學者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會》一書中說過:“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社會’,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由此可見,閱讀關系到國家的未來。2013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僅為4.39本,遠低于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學習是終生的任務,不能單純依靠課堂和老師的教學,閱讀習慣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才是根本。有調查顯示,12歲之前不養成閱讀習慣,閱讀的大門將終生關上。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刻不容緩。如果說課堂是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的話,那么小學圖書館其位于學校內部,借閱方便,有著緊貼讀者與學校教育的優勢,無疑成為了學生培養閱讀習慣的最佳課堂。

1.3連接課堂與實踐的橋梁

素質教育要求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圖書館在學校中,正是連接課堂與實踐的橋梁。在圖書館中,學生不僅能在圖書館看到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還能通過閱讀開闊眼界、吸取知識、開發其探索意識和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圖書館借閱圖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實踐——他們既能夠通過遵守借閱制度、翻閱書籍等實踐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親身體會愛護公共資源的重要,共享資源的美好;又能夠自己在借閱圖書中經歷自主選擇、預約書籍、讀書計劃、按時歸還等實踐活動,圖書館也成為學生自己規劃生活的實踐場所。

2當前圖書館定位存在的困境

2.1學校:缺乏重視的地帶

學校對圖書館的重視不足,并非是說當前小學忽視了圖書館的存在或是缺乏投入,而是指當前學校對圖書館的定位與重視程度往往與其“第二課堂”的地位不匹配。①館藏資源相對匱乏,質量參差不齊,雖然定期投入資金用于購書,但新進圖書有限。而且由于缺乏調查,館藏的文獻與老師學生的需求容易脫節,客觀上也造成了老師學生對圖書館資源的忽視,無法起到“第二課堂”的作用。②學校對圖書館的管理不足。比起課堂教學的完善制度,圖書館無論在制度建設還是在宣傳上都缺乏足夠的投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圖書館的建設容易出現管理混亂、重復建設、資源浪費、服務思維僵化及服務方法老舊等情況,缺乏用戶教育、閱讀指導、參考咨詢、信息空間共享、學科化服務等高水平服務。這都使其“第二課堂”的作用無法持續、有效地發揮。③對圖書管理員重視不足。作為“第二課堂”的管理者,圖書管理員的水平直接關系到圖書館的管理水平,但圖書管理員作為教輔人員,無論是在編制規劃上還是待遇上都未得到與教師一樣的重視,客觀上影響了其參與圖書館建設的熱情。

2.2教師:與教學矛盾的尷尬

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可以分為教輔教材、名家名著、拓展閱讀、課外讀物幾個部分。一方面,教輔教材雖然與課堂關系最為緊密,但缺乏吸引力,且由于其存量較少且與課程直接相關,學生一般不會選擇去圖書館借閱,有需要時更傾向于到書店直接購買。能夠幫助學生開闊眼界、自主學習以及培養閱讀習慣的名家名著與拓展閱讀部分,由于缺乏老師家長的引導,較少引起學生的興趣。而館藏的課外讀物包括卡通漫畫、武俠言情小說、科幻讀本等,多為娛樂消遣性質,容易造成學生的沉迷而影響學習,但卻是學生最愛借閱的部分。如果老師或家長發現學生沉迷于此類書籍不可自拔,進而發現該圖書的來源是圖書館,就會使他們得出“圖書館的書籍影響學習”甚至“圖書館帶壞學生”的誤解。另一方面,如果缺乏適當的引導與閱讀訓練,小學生的自制力不足,有時會發生在上課時偷看從圖書館借來的課外讀物的情況,影響正常的上課秩序,這又使圖書館閱讀與課堂教學站在了“對立”的位置。這都讓所謂的“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教學活動產生了矛盾,從而使圖書館成為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存在。

回到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