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農家書屋建在農村中小學利弊談 http://www.liqianming.com http://www.liqianming.com/LunWen/2017-02-02/96252.html 齊玲閣(偃師市圖書館,河南偃師471900)關鍵詞:農家書屋;農村中小學校;建設摘要:文章通過對偃師市部分農家書屋建在中小學校這一現象的調研,分析其利弊得失,并提出了其后續發展的一些思路。中圖分類號:G2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11-0024-02收稿日期:2014-07-24作者簡介:齊玲閣(1968-),偃師市圖書館副館長、館員。1學校農家書屋之調研偃師的農家書屋建設始于2008年,至2012年10月,分4批完成了全市12個鄉鎮226個行政村的建設任務,根據四批農家書

農家書屋建在農村中小學利弊談 ------——以河南偃師市為例


  • 時間:2017-02-06 14:29:41
  • 來源:本站發布
  • 作者:齊玲閣

齊玲閣

(偃師市圖書館,河南偃師471900)

關鍵詞:農家書屋;農村中小學校;建設

摘要:文章通過對偃師市部分農家書屋建在中小學校這一現象的調研,分析其利弊得失,并提出了其后續發展的一些思路。

中圖分類號:G2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11-0024-02

收稿日期:2014-07-24

作者簡介:齊玲閣(1968-),偃師市圖書館副館長、館員。

1學校農家書屋之調研

偃師的農家書屋建設始于2008年,至2012年10月,分4批完成了全市12個鄉鎮226個行政村的建設任務,根據四批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申請表統計,有9個鄉鎮的27個農家書屋建在了村中的中小學校(以下簡稱學校農家書屋)。筆者對這27個學校農家書屋的建設原因、辦館條件和利用情況等進行了調查分析。

1.1農家書屋建在學校的必要性

偃師市位于豫西地區的一個縣級市,北部為邙山丘陵,中部為伊洛河沖積平原,南部為萬安山低山丘陵,管轄11個鄉鎮和一個工業園區。這些鄉鎮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經濟條件差別較大。有些村里經濟條件落后,沒有村委辦公地方或村部太小無法設置農家書屋。而農家書屋建設有時效要求,受當時的經濟條件限制,只有將農家書屋建在學校。

90年代末以來,我國進行了一輪較大規模的中小學布局調整,大規模合并裁撤農村中小學,8年時間內,我國小學總數從60.%萬所減少到34.16萬所,減少了將近一半,其中絕大部分在農村。這使得很多農村校舍閑置。偃師市大約有35所中小學被合并,于是一部分村委也就利用這里辦公,后來學校又陸續恢復,村部本身就和學校在一個院子里,農家書屋就建在了學校,用的就是學校的房子,為方便管理,直接由學校代管,如府店鎮的車里、緱氏鎮的馬河、邙嶺鄉的申陽等6個村都屬于村校共建這種情況。

農家書屋建設時間緊,任務重,要在幾年內實現全覆蓋,還要及時發揮作用,農家書屋建在學校不失為一個好地方。這樣既節省了建設經費,又能提高圖書利用率,于是一些鄉鎮領導有意把農家書屋設置在條件較好的學校,如顧縣鎮的李灣、中宮底,翟鎮的王七、高龍鎮的大屯等7個村都屬于這種借力發展的農家書屋。

1.2學校農家書屋辦館條件

學校農家書屋一般都占一個教室,面積在50平方米左右,書架和閱覽桌椅都比較充裕,有16家還配有電腦。有7家原來有藏書,擁有最多藏書(6,000冊)的是顧縣鎮李灣村中學,最少藏書(1,000冊)的是顧縣鎮楊村小學,其它的5家均在3,000冊左右,農家書屋建設再統一配送圖書約2,000冊,藏量較大。總的來講,辦館條件優于一般的農家書屋。

1.3學校農家書屋的利用情況

在偃師市的27個學校農家書屋中,只有山化鎮向陽村等6個學校每周對村民開放,其余21個大部分時間只針對學生開放。27個學校中,只有李灣學校是中學,其余均為小學,在校學生從600人至50人之間。開放時間上,有的一周開放一次,有的一周開放2~3次,其余的只是在上閱讀課時才集中開放。每月的借閱量一般在600冊到250冊之間,圖書流通率相比建在村委的農家書屋要高。服務對象上絕大部分是學生和老師,村民借閱量很少。

2學校農家書屋之利

2.1便于發展培養小讀者

目前,我國社會閱讀率偏低,成年人大多讀書時間少甚至不讀書,讀書的多為老年人和學生,2011“全國小學生閱讀狀況在線調查”顯示,小學生圖書閱讀率達84%,在小學教師問卷調查中,小學教師普遍認為課外閱讀有利于促進小學生學習,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素質。所以發展讀者隊伍的重點在中小學生。英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兒童時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閱讀就會成為他的生活方式。將農家書屋建在學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為其健康成長提供智力支持。即使他今后仍然在農村,仍然像他的父輩一樣做農民,他也一定會與圖書為友,和智慧結緣,受益一生。

2.2有利于提高圖書流通率

農家書屋建設是關鍵,利用才是目的。建在村部的農家書屋,管理員則大多由村干部兼任,管理員的兼職身份,他們往往把主要精力用在村級事務上,而把書屋的管理工作看成是自己的副業,再加上村級事務繁雜,同時他們還要務農做家務,因而他們少有時間能顧及到農家書屋的工作。由于管理、讀者愛好、電視、網絡等多方面的原因,建在村部的許多農家書屋利用率不高,成為擺設,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而建在學校的農家書屋,直接面對適齡兒童,況且學校就是讀書學習的地方,因此,只要管理者管理到位,圖書的利用率是很高的。據統計,偃師學校農家書屋流通率是建在村部的農家書屋的2~6倍。

回到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