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莉1,張雪梅-2
(1.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圖書館,重慶400700;2.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黑龍江哈爾濱150025)
收稿日期:2015 - 07 - 29
作者簡介:馮小莉(1986-),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圖書館助理館員;張雪梅(1974-),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時期我國圖書館學研究主題分布及其演變趨勢研究”的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3 CTQ003。
關鍵詞:中小學圖書館;計量統計摘要:文章以CNKI所收錄的文獻為依據,利用文獻計量方法,對我國中小學圖書館相關成果進行了統計,從年代分布、被引情況、情報源分布、關鍵詞、科研人員及機構分布、獲得資助情況分布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以求對我國中小學圖書館的研究現狀有大致的了解,借此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G258. 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 - 1588( 2015) 10 - %6 - 04
1 數據來源和統計方法
中小學圖書館是指“由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的全日制中小學校的圖書館”,是“中小學校的書刊資料信息中心,是為學校教育、教學和教育科學研究服務的機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展,中小學圖書館的功能和價值也日益突顯,針對中小學圖書館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多。
筆者以CNKI為檢索工具,用“關鍵詞”作檢索字段,未設置檢索時間限制,使用“精確匹配”,檢索出相關文獻2,164篇。經仔細甄別,排除不相關記錄和去重(“一稿多登”和重復錄入等),剩余相關文獻1,756篇。筆者利用Excel辦公軟件,借助文獻計量學相關原理,對這1,756篇文獻進行了統計分析。
2研究概況筆者借用文獻計量學相關原理,統計分析了我國中小學圖書館領域文獻的年代變化趨勢(見圖1)。我國關于中小學圖書館的研究基本呈逐年遞增的趨勢,這表明對我國中小學圖書館的研究越來越普遍。由圖1可以看出,1990年之前文獻數量較少,1990-1993年開始大量出現,1994-1997年文獻數量大幅度增加,1998-2001年增幅相對平穩,2001-2002年再度大幅增加,2002年之后有所減少(2014年部分數據庫收錄成果遲滯造成統計不完全,致使2014年與2013年數量差距較大)。
文獻年代分布曲線是評價該領域所處研究階段、預測其未來發展的重要依據。雖然我國中小學圖書館研究的文獻數量呈持續上升的趨勢,現在仍是研究熱點,但與國外該領域研究走向視角更全面、研究內容更豐富的局面相比,我國還應不斷充實中小學圖書館研究的內容和視角。
2.2文獻被引情況
所謂科學文獻的老化,指科學文獻隨著“年齡”的增長,內容日益陳舊過時,作為情報源的價值日益縮小,甚至完全喪失利用價值。而“半衰期”是文獻計量學用以定量地揭示科學文獻老化速度和程度的量度指標。為了分析我國中小學圖書館文獻的老化情況,計算其半衰期,筆者對其被引情況進行了統計(見表1、圖2)。
由圖表可知:有11個年份、共計151篇文獻未被引用,排除2013和2014這兩年可能存在數據庫收錄延遲的情況,其他年份文獻未被引用,表明這些年份的文獻并不是高質量文獻。從年被引率情況看,2003年之前文獻被引率逐年上升,表明該領域文獻質量呈上升趨勢;2003年達到最高峰,這與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教育模式開始轉變有著密切的關系;2003年之后文獻被引率逐年下降,表明文獻的質量呈下降的趨勢。從均篇被引情況看,文獻均篇被引一直很低,未有大量高質量文獻出現,表明我國還應加大對中小學圖書館的關注,充實其基礎理論。從文獻總量與年被引率的關系看,文獻總量與其年被引率呈顯著的正相關,這與文獻的老化規律不謀而合——文獻的老化首先是與文獻的增長聯系在一起的。
2.3情報源統計分析
文獻計量學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是“布拉德福定律”,它定量地揭示了科學文獻在期刊中的集中與離散分布定律,用以確定核心期刊、文獻檢索、考察專著的分布,指導讀者利用重點文獻,指導期刊征訂等。因此,筆者對刊載中小學圖書館的情報源進行了統計分析,1,756篇樣本文獻分布于343種情報源中,《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停刊)、《中國教育技術裝備》《圖書館雜志》《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中國現代教育裝備》和《圖書館工作與研究》這6種情報源共載文901篇,占文獻總量的51. 31%,可以說這些是我國中小學圖書館研究的重要核心情報源。其中尤以《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最為突出,載文672篇,占文獻總量的38. 27%.可以說是我國中小學圖書館研究的主陣地。除《圖書館雜志》和《圖書館工作與研究》之外的其他重要核心情報源并不是圖書情報學領域的核心期刊,表明我國圖書情報領域并未把中小學圖書館視為重點研究對象,對中小學圖書館的重視不夠,這是造成我國中小學圖書館發展緩慢,遠遠滯后于發達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