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晶
(阿勒泰地區圖書館,新疆阿勒泰836500)
關鍵詞:圖書館;全民閱讀;社會閱讀;大眾閱讀;閱讀社會
摘要:文章對近20年國內圖書館關于全民閱讀的研究文章進行收集與整理,對論文發表年度、作者單位、文章類型、研究主題等進行分析,總結了全民閱讀的相關研究成果,以期對圖書館全民閱讀研究與實踐起到參考和啟迪作用。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5)12-0090-03
收稿日期:2015-08-31
作者簡介:韓晶(1982—),阿勒泰地區圖書館館員。
2015年3月15日,李克強總理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書籍和閱讀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我國政府連續兩年將“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充分說明了國家領導對全民閱讀的重視。文章對1997年以來國內圖書館界關于全民閱讀的研究論文現狀進行了收集與整理,并進行了細致分析,希望對日后的全民閱讀研究和推廣工作起到參考和啟迪作用。
1研究現狀
1997年1月,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國家教委等9部委聯合發出了《關于在全國組織實施“知識工程”的通知》,提出“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的知識工程,因此筆者以1997年為起點進行分析研究。
筆者通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分別以“圖書館”AND“全民閱讀”“社會閱讀”“大眾閱讀”“閱讀社會”搭配進行題名精確檢索,去除重復及不相關記錄,發現1997年1月至2015年6月17日共發表論文615篇。其中“圖書館AND全民閱讀”411篇,占66.8%;“圖書館AND社會閱讀”122篇,占19.8%;“圖書館AND大眾閱讀”63篇,占10.2%;“圖書館AND閱讀社會”19篇,占3.1%。
1.1發表年度統計分析(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雖然我國1997年就提倡全民閱讀,但當時并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關注,而且這種情況持續了10年。直到2007年,全民閱讀才逐漸被大家所重視,發文數量逐年上升,尤其是隨著“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發文數量增長了2—3倍。目前,全民閱讀研究已經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熱點,充分說明了研究人員對國家政策的關注與支持。
1.2作者單位統計分析
筆者將作者單位為國家圖書館、省市縣區圖書館的歸屬為公共圖書館(以下簡稱公共館);為高等學校圖書館、院系的歸屬為高校圖書館(以下簡稱高校館);為科研院所的歸屬為科研圖書館(以下簡稱科研館);為軍校、醫院、黨校、中小學、工會圖書館的歸屬為其他類型圖書館(以下簡稱其他館)。論文作者單位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公共館和高校館是全民閱讀研究的主力軍,占80%以上,尤其是公共館幾乎占到研究的半壁江山,符合國家對公共館的期望,也充分說明公共館為更好地發揮閱讀陣地作用,積極對全民閱讀的政策、責任與義務、措施等進行相關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全民閱讀的開展。
1.3論文類型統計分析
調查將發表論文類型分為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博碩論文、報紙論文四大類。其中,期刊論文又細分為核心、普刊、內刊三個層次(期刊等級劃分標準以論文發表時《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為準),統計結果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期刊論文占發表論文的近九成,期刊論文中以普刊論文為主,占期刊論文的81%,核心論文只占期刊論文的9.8%,說明全民閱讀的研究論文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博碩論文所占比重不到1%,說明全民閱讀研究的系統性、深入性等還有待加強。從發表的報紙論文百分比(10.3%)可以看出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受到了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
2近20年全民閱讀論文的研究重點
2.1圖書館推動全民閱讀的責任與使命
公共圖書館是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成為全民閱讀推動的主要陣地。書籍和閱讀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而圖書館是文化的傳播者、文明的傳承者和繼續教育的實踐者,維護和保障每位公民自由、免費、平等、公平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權利是圖書館的天職[1],促進全民閱讀是圖書館存在的價值所在。2004年,全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將“全民讀書月”活動交由中國圖書館學會承辦,充分說明了國家對圖書館的信任。中國圖書館學會積極響應,組織開展各項豐富多彩的全民閱讀活動,并在2006年4月23日第11個“世界讀書日”正式成立“科普與閱讀指導委員會”[2],標志著圖書館在推動全民閱讀方面有了專門的組織和指導機構[3]。此外,圖書館在閱讀指導、信息資源等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有能力、有責任做好全民閱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