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薇
(廣東藥學院圖書館,廣東廣州510006)
[摘要]運用信息計量學的相關理論、方法,對近6年我國圖書館2.0研究領域發表的學術論文進行了統計,并對論文數量、基金論文數量、刊載該領域論文的期刊分布、作者頻率分布、作者合作情況及引證文獻等進行了分析。最后總結了當前圖書館2.0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發展方向。
[關鍵詞]圖書館2.0Web2.0Lib2.0計量分析
[分類號]G252.8
1引言
Web2.0自TimeO’Reilly2004年3月提出至今,其互動、開放的理念深入人心,Web2.0在圖書館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圖書館2.0也就應運而生。目前廣泛認可的圖書館2.0的概念,即Web2.0技術和服務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圖書館2.0的出現,為圖書館服務的改革和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2006年1月,范并思、胡小菁在《大學圖書館學報》正式發表《圖書館2.0:構建新的圖書館服務》,這是國內期刊中首次發表以圖書館2.0為主題的學術論文,隨后的6年中,圖書館2.0研究受到圖書館學界的極大關注,圍繞圖書館2.0展開的學術研究和活動也日益豐富[1]。運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以中國學術期刊網全文數據庫(CNKI)作為統計來源,對2006~2011年有關“圖書館2.0”的期刊論文進行初步回顧、解剖與探析,旨在總結研究現狀,找到不足之處,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2研究方法、數據處理
筆者主要運用了內容分析法、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法。以中國知網(CNKI)期刊全文數據庫為統計來源,從中篩選出樣本文獻。鑒于文章題目用詞與文章內容的高度相關性,在選取研究樣本時采取高級檢索,檢索式是“篇名”中包含“(Web2.0并且圖書館)或者Lib2.0或者Library2.0”,模糊檢索,共檢索出471篇,“篇名”中包含“圖書館2.0”,精確檢索,共檢索出190篇,查重后共621篇文獻。然后對文獻題名進行甄別,剔除報道、目錄、會議通知、征文等,最后得到有效文獻616篇作為研究樣本。根據上述檢索方法在CNKI數據庫得到的616篇文獻作為研究數據,套錄每篇文章的“題名”、“作者”、“關鍵詞”、“單位”、“摘要”、“基金”、“刊名”、“年”、“第一責任人”共9項信息。
3圖書館2.0研究特點分析
3.1研究論文數量增加
表1是中國學術期刊網全文數據庫2006~2011年各年收錄“圖書館2.0”的論文數量。從表1可以看到2006年以來,圖書館2.0的論文數量持續增長,2009年、2010年更是有了突破性的增長,2011年略有降低。
3.2基金論文數增加
基金論文數量是評價研究群體科研能力及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基金論文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一個學科受資助受關注的情況[2]。表2、圖1、圖2是2006~2011年“圖書館2.0”基金論文的分布數據。從圖1可以看出,該領域基金論文數快速上升,由此可以推斷,圖書館2.0研究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從圖2可知,省部級基金論文比例稍高,校級基金論文占1/3,國家級基金論文比例略低,可見,圖書館2.0的研究在國家、省部和高校都受到相當的關注。
3.3論文的期刊分布
筆者分析論文的期刊分布情況,通過統計,論文分布在近150種期刊上,圖書情報類專業期刊有近50種,學報類期刊有40多種,其余分散于教育、科技、經濟、計算機類等其他期刊。表3列出了載文數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
從表3可以看出,近80%的論文發表在圖書情報類專業期刊,近10%的論文發表在高校學報類期刊,其他文獻分布在教育、科技、經濟、計算機等其他類型期刊。圖書館2.0的研究文獻大多數都集中在圖書情報類專業期刊,反映出圖書情報類期刊對圖書館2.0的學術敏感性。其中1/4的論文發表在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可見研究圖書館2.0的論文有相當一部分具有較高的研究水平和學術價值。
3.4作者的頻率分布
筆者對圖書館2.0研究領域發文作者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分布很不均衡。從表4可以看到,818位作者撰寫了相關論文,其中發表1篇的作者占總數的90%以上,發表3篇以上的作者比例不足2%,說明大部分研究者對圖書館2.0沒有開展深入而持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