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軍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廣東廣州 510050)
關鍵詞:中學圖書館;服務創新
摘要:文章從中學圖書館資源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三個方面嘗試對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服務進行梳理與剖析,以期構建新常態下中學圖書館服務創新模型。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6)01-0085-02
收稿日期:2015-12-06
作者簡介:楊長軍(1982-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館員。
中學圖書館作為服務教育教學、教育科學研究的重要辦學條件,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的重要內容,是廣大學生、教師獲取信息資源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陣地。
1 研究回顧
筆者對中國知網數據庫2011年-2015年7月1日的論文進行檢索,以“服務創新”為“主題”,并含“中學圖書館”,共檢索到論文16篇,其中有2篇論文重復。
回顧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文獻可以發現,中學圖書館對服務創新的關注度遠低于其他類型圖書館。在現有的14篇論文中,大多數作者以新形勢或者新課程改革為背景,通過對作者所在單位圖書館服務現狀分析,提出服務創新的方式、方法與對策。如:郭黎鈴在《基于讀者心里探究的中學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研究》一文中,從讀者心理探究的意義和方法角度來分析中學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創新內容;彭欣在《新技術環境下的中學圖書館服務》一文中,主要從新技術的角度探討中學圖書館服務創新。
2 中學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
圖書館的宗旨是“為人找書,為書找人”,它表明圖書館不僅僅要儲存大量的文獻資料,更重要的是肩負著知識傳遞和為讀者服務的重要使命。廣義的圖書館服務創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資源創新、服務創新和技術創新。筆者結合中學圖書館工作實踐,嘗試圍繞圖書館服務創新進行闡述,以期提高中學圖書館的服務創新水平。
2.1 資源創新
2.1.1 館藏采購。提高館藏圖書質量是圖書館開展服務工作的基礎,采取靈活多樣的圖書采購機制,能不斷提高圖書采購質量,讓每一本書都有讀者,每一個讀者都有書可讀。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以“品質閱讀活動”為提高館藏質量的主要途徑,既“閱書”又“閱人”。“閱書”指在圖書館開設品質閱讀專架,由學科教師與館員遴選出國內近二十家出版社,將這些出版社出版的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圖書送至品質閱讀專架,供全校師生選擇,并定期(每月兩次)更新書架30%圖書。“閱人”指將知名作家、學者引入校園,以講座、讀書會、報告會等形式與校內讀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
2.1.2 閱讀環境。營造一個良好閱覽環境既符合圖書館形象,又能刺激讀者的求知欲望,提升其學習效率,是圖書館各項工作的基礎。圖書館應改變傳統的閱覽室桌椅布置,可將之前的舊桌木凳更換為更為較為舒適的沙發。添加內部裝飾,擺放綠色植物、覆蓋無線WiFi、添加溫馨提示等,這都能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從而吸引讀者前來閱讀。
2.1.3 校本資源庫。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從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出發,建設一個開放共享、動態更新、與課程改革同步,并面向全體師生的綜合性資源庫,將成為中學圖書館資源創新建設的重要部分。校本資源庫以本校教育教學需求為出發點,貼近校園讀者,為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學業成長提供更加優良的文獻資源。
2.2 服務創新
2.2.1 館訓。館訓結合圖書館的辦館理念、服務宗旨、目標追求,用高度凝練的詞組來體現圖書館員的信念和行為準則。館訓在圖書館文化建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對圖書館員起到激勵和鞭策的作用,能引導館員自我教育,擴大圖書館的影響。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以“悅讀,服務”為館訓。“悅讀”指依托館內及互聯網資源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倡導悅讀,提升、成就自我。“服務”指為讀者提供細心、周到的全方位信息資源、文化需求服務,著眼大局,從細微處下手。
2.2.2 讀書會。讀書會是指一群人定期地聚會,針對一個主題或問題進行有計劃的學習,簡單來說,它是由一組人參與的互動形態的群體閱讀活動。中學圖書館作為校園閱讀活動的中樞,在讀書會的發展中應該起到帶頭的作用。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與學校工會合作,一起組建“越讀會”教職工讀書會,倡導不同學科教師跨界閱讀。圖書館負責讀書會活動的策劃、組織與開展。“越讀會”現有會員55名,由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科教師與職員組成,每月開展一至二次閱讀活動。豐富多彩的讀書會活動深得教職工喜愛,在教師群體中形成了良好的讀書氛圍,而這種影響力將進一步由教師帶給學生,從而提高全校師生的閱讀興趣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