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指月錄卷一
廬陵聶 先樂讀 編集
濟陽江 湘郢上 參訂
六祖下十七世
臨濟宗
慶元天童應庵曇華禪師
蘄之黃梅江氏子。年十七。投邑之東禪出家。十八為大僧。首參隨州水南遂禪師。染指法味。徧歷江湖。所至與諸老宿激揚。無不投契。后上云居謁圓悟勤老人。一見拊勞。痛與提策。迨勤入蜀。命師往依彰教隆和尚於宣。及隆移虎丘。師為先馳。未半載。通徹**。頓悟圓悟為人處。機關深固。運用恢廓。言句超越。道洽叢林。未幾禮辭。游戲諸方。初分座於處之連云。處守以妙嚴。請師出世。歷住明果。薦福。東林蔣山。歸宗。天童。諸名剎○上堂。參禪人切忌錯用心。悟明見性是錯用心。成佛作祖是錯用心。看經講教是錯用心。行住坐臥是錯用心。吃粥吃飯是錯用心。屙屎撒尿是錯用心。一動一靜一往一來是錯用心。更有一處錯用心。歸宗不敢與諸人說破。何故。一字入公門。九牛車不出○上堂。九年面壁。壞卻東土兒孫。只履西歸。鈍置黃面老子。以拄杖畫一畫曰。石牛攔古路。一馬生三寅○上堂。見聞覺知無障礙。聲香味觸常三昧。眼見如盲。口說如痖。蘇州人呆。常州人打野。大宋國里只有兩個僧。川僧。浙僧。其他盡是子。淮南子。江西子。廣南子。福建子。豈不見道父慈子孝。道在其中矣(山茨際云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老僧仔細看不見東西少南北○碓庵青頌云蘇常川浙到淮南福建江西又廣南各路鄉談多打盡自家仍被舌頭謾)○上堂。臨濟在黃檗處。三度吃棒底意旨。你諸人還覷得透也未。直饒一咬便斷。也未是大丈夫漢。三世諸佛。口掛壁上。天下老和尚。將甚么吃飯○上堂。十五日已前。水長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正當十五日。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直得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悉皆歡喜。謂言打這一棒。不妨應時應節。報恩不覺通身踴躍。遂作詩一首。舉似大眾。蜻蜓許是好蜻蜓。飛來飛去不曾停。被我捉來摘卻兩邊翼。恰似一枚大鐵釘○上堂。趙州吃茶。我也怕他。若非債主。便是冤家。倚墻靠壁成群隊。不知誰解辯龍蛇○虎丘隆諱日。師設供拈香曰。平日沒興。撞著者無意智老和尚。做盡伎倆。湊泊不得。從此卸卻干戈。隨分著衣吃飯。二十年來。坐曲錄床。懸羊頭。賣狗肉。知他有甚憑據。雖然。一年一度燒香日。千古令人恨轉深○師於室中能鍛煉耆艾。故一時共稱大慧杲與師居處。為二甘露門。嘗誡徒眾云。衲僧家著草鞋住院。何啻如蚖蛇戀窟乎○師住歸宗時。大慧杲在梅陽。有僧傳師垂示語句。杲見之。極口稱嘆。后以偈寄師云。坐斷金輪第一峰。千妖百怪盡潛蹤。年來又得真消息。報道楊岐正脈通。其望重如此○隆興改元六月十三日。師臨示寂。猶掛入室牌。鉗錘大眾。至夜分。區處院事。纖悉不遺。門人以辭世偈為請。師曰。吾常笑諸方所為。豈自為之耶。奄然趺坐而逝。塔全身於天童太白峰(虎丘隆嗣)。
泉州教忠晦庵彌光禪師
閩之李氏子。兒時寡言笑。聞梵唄則喜。十五圓頂。猶喜閱群書。一日曰。既剃發染衣。當期悟徹。豈醉於俗典耶。遂出嶺謁圓悟禪師於云居。次參黃檗祥。高庵悟。機語皆契。以楚淮盜起。歸謁佛心。后參大慧杲和尚於廣因。得荷**(機緣悟由備載瞿錄大慧杲章)○上堂。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擲拂子曰。山僧今日已是放下了也。汝等諸人又作么生。復曰。侍者收取拂子○僧問文殊為甚么出女子定不得。師曰。山僧今日困。問罔明因甚么卻出得。師曰。令人疑著。曰恁么則擘開華岳千峰秀。放出黃河一派清。師曰。一任卜度(大慧杲嗣)。
福州西禪懶庵鼎需禪師
本郡林氏子。幼舉進士。年二十五。因讀遺教經。忽曰。幾為儒冠誤。欲出家。母以親迎難之。師絕之曰。夭桃紅杏。一時分付春風。翠竹黃花。此去永為道伴。竟依保壽為比丘。一錫湖湘。徧參名宿。法無異味。歸里結茅於羌峰絕頂。不下山者三年。因教忠光參大慧杲。(悟由詳載瞿錄大慧杲章)印以偈曰。頂門豎亞摩酰眼。肘后斜懸奪命符。瞎卻眼。卸卻符。趙州東壁掛葫蘆○住西禪上堂。句中意。意中句。須彌聳於巨川。句刬意。意刬句。烈士發乎狂矢。任待牙如劍樹。口似血盆。徒逞詞鋒。虛張意氣。所以凈名杜口。早涉繁詞。摩竭掩關。已揚家丑。自余瓦棺老漢。巖頭**。向羌峰頂上。拏風鼓浪。玩弄神變。腳跟下好與三十。且道過在甚么處。良久曰。機關不是韓光作。莫把胸襟當等閑(大慧杲嗣)。
福州東禪蒙庵思岳禪師
江州人。上堂。達磨來時。此土皆知梵語。及乎去后。西天悉會唐言。若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大似羚羊掛角。獵犬尋蹤。一意乖疏。萬言無用。可謂來時他笑我。不知去后我笑他。唐言梵語親分付。自古齋僧怕夜茶○上堂。啞卻我口。直須要道。塞卻你耳。切忌蹉過。昨日有人從天臺來。卻道泗州大圣在洪州打坐。十字街頭賣行貨。是甚么。斷跟草鞋。尖檐席帽(大慧杲嗣)。
福州西禪此庵守凈禪師
本州人。上堂。譚玄說妙。撒屎撒尿。行棒行喝。將鹽止渴。立主立賓。華璧宗乘。設或總不恁么。又是鬼窟里坐。到這里山僧已是打退鼓。且道諸人尋常心憤憤。口悱悱。合作么生。莫將閑學解。埋沒祖師心○上堂。若也單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無足。若也祇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無眼。直得眼足相資。如車二輪。如鳥二翼。正好勘過了打○上堂。文殊普賢譚理事。臨濟德山行棒喝。東禪一覺到天明。偏愛風從涼處發。咄○上堂。閉卻口。時時說。截卻舌。無間歇。無間歇。最奇絕。最奇絕。眼中屑。既是奇絕。為甚么卻成眼中屑。了了了時無可了。玄玄玄處亦須呵(大慧杲嗣)。
江州東林萬庵道顏禪師
潼川人。族鮮于氏。久參圓悟。微有省發。洎悟還蜀。囑依大慧杲。仍以書致杲曰。顏川彩繪已畢。但欠點眼耳。他日嗣之。其后未可量也。杲居云門及洋嶼。師皆在焉。朝夕質疑。方大悟○上堂。一葉落。天下秋。一塵起。大地收。鳥窠吹布毛。便有人悟去。今時學者。為甚么卻不識自己。良久曰。莫錯怪人好○僧問。香嚴上樹話。意旨如何。師曰。描不成。畫不就。曰李陵雖好手。爭柰陷番何。師曰。甚么處去來(大慧杲嗣)。
慶元育王佛照德光禪師
臨江彭氏子。早入大慧杲室。杲問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不得下語。不得無語。速道速道。師曰。杜撰長老。如麻似粟。杲曰。你是第幾個。師曰。今日捉敗這老賊○次年佛涅盤日。師頂禮次。因念佛身常住。何有生滅。頭未至地。忽然契悟。遽以告杲。杲曰。你這回徹也。杲再主徑山。拉以偕往。后以偈并頂相付之曰。有德必有光。其光無間隔。名實要相稱。非青黃赤白○師住靈隱日。孝宗宣問。釋迦佛入山修道六年。所成者何事。師對曰。將謂陛下忘卻。嘗留宿內。又觀堂奏對機緣。備於本錄。后示寂。塔全身於鄮峰東庵(大慧杲嗣)。
常州華藏遁庵宗演禪師
福州鄭氏子。上堂。拈起拄杖曰。識得這個。一生參學事畢。古人恁么道。華藏則不然。識得這個。更須買草鞋行腳。何也。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上堂。舉南泉道。我十八上。便解作活計。趙州道。我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師曰。南泉趙州。也是徐六擔板。祇見一邊。華藏也無活計可作。亦無家宅可破。逢人突出老拳。要伊直下便到。且道到后如何。三十六峰觀不足。卻來平地倒騎驢(大慧杲嗣)。
慶元天童無用凈全禪師
越州翁氏子。上堂。靈山正派。達者猶迷。明來暗來。誰當辨的。雙收[雨/只]放。孰辨端倪。直饒千圣出來。也祇結舌有分。何故。人歸大國方為貴。水到瀟湘始得清。復曰。適來松源舉竹篦話。令天童納敗缺。諸人要知么。聽取一頌。黑漆竹篦握起。迅雷不及掩耳。德山臨濟茫然。懵底如何插觜(大慧杲嗣)。
建寧開善道謙禪師
本郡人。(悟由詳載瞿錄大慧杲章)上堂。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如何是密付底心。良久曰。八月秋。何處熱○上堂。去年也有個六月十五。今年也有個六月十五。去年六月十五。少卻今年六月十五。今年六月十五。多卻去年六月十五。多處不用減。少處不用添。既不用添。又不用減。則多處多用。少處少用。乃喝一喝曰。是多是少。良久曰。個中消息子。能有幾人知(大慧杲嗣)。
溫州雁山能仁枯木祖元禪師
閩之林氏子。依大慧於洋嶼庵。危坐終日。妙喜目為元枯木。因舉三世諸佛不知有話。征詰再三。豁然領旨(悟由載瞿錄)○紹興乙巳春。出住能仁。上堂。有佛處不得住。踏著秤錘硬似鐵。無佛處急走過。腳下草深三尺。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錯舉。北斗掛須彌。恁么則不去也。棒頭挑日月。摘楊花。摘楊花。眼里瞳人著繡鞋。卓拄杖下座○嘗居連江福嚴庵。食指猥眾。日食不給。庵有伽藍土偶頗眾。師揭偈於祠曰。小庵小食小叢林。土地何須八九人。若解輪番來打供。免教碎作一堆塵。是夕神致夢於山前檀越。悉如所誡(大慧杲嗣)。
臨安徑山了明禪師
身長八尺。腹大十圍。所至人必聚觀之。始大慧杲謫戍梅州。防送嚴戒。或以為禍在不測。師為荷枷以行。間關辛苦。未曾少怠。既至貶所。衲子追隨問道日眾。杲以齋飯不給。且慮禍。常勉之令去。師必不肯。以身任齋粥。每自肩拷栳行乞。到晚每聚眾數十人。為荷米面薪蔬之屬。成列以歸。衲饒萬指。無不具足。如是者十七年如一日。杲法嗣多半在戍所接引。皆師之助也。杲被旨復僧衣。繼被旨住育王。師嘗在座下。及杲住徑山。師歸長蘆。杲送以偈曰。人言棒頭出孝子。我道憐兒不覺丑。長蘆長老恁么來。妙喜空費一張口。從教四海妄流傳。野干能作師子吼。孰云無物贈伊行。喝下鐵圍山倒走 后奉詔住徑山。道望愈著。先是楊和王夢一異僧。長大皤腹緩行。言欲化蘇州一莊。覺而異之。未言也。翌旦師忽杖屨徒步而至。門者喝不止。以白王。王出見之。遙望師奇偉。與夢中見者無異。遽呼其眷屬出觀之。眷屬并炷香作禮。茶罷。師首言大王莊田至多。可施蘇州一莊。以為徑山供佛齋僧之利。王未有可否。因令辦齋。師飯罷便出。更無他語。時內外閧然。傳言和王以蘇州莊田。施徑山長老。遂達孝宗圣聽。會和王入朝。上為言聞卿將蘇州一莊。施舍徑山。朕當為蠲免稅賦。和王謝恩歸。次日以書致徑山。請師入城。而師於二日前。先已遷化矣。自是和王宴居寤寐之際。或少倦交睫。即見師在前語曰。六度之大。施度為先。善始善終。斯為究竟。王即以莊隸本山。此莊歲出十萬。犂牛舟車。解庫應用。百事具足。復有蠲賦之恩。久蒙其利。師於緇素有大因緣。江淛兩湖。皆號之為布袋和尚再出云(大慧杲嗣)。
潭州大溈法寶禪師
福州人。上堂。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直須師子咬人。莫學韓盧逐塊。阿呵呵。會不會。金剛腳下鐵昆侖。捉得明州憨布袋○上堂。千般言。萬種喻。祇要教君早回去。夜來一片黑云生。莫教錯卻山前路。咄(大慧杲嗣)。
福州玉泉曇懿禪師
本郡林氏子。久依圓悟。自謂不疑。紹興初。出住興化祥云。法席頗盛。大慧杲和尚入閩。知其所見未穩。致書令來。師遲遲。杲小參。且痛斥。仍榜告四眾。師不得已。破夏謁之。杲鞫其所證。既而曰。汝恁么見解。敢嗣圓悟老人耶。師即退院。親杲究心。一日入室。杲問我要個不會禪的做國師。師曰。我做得國師去也。杲喝出。居無何。杲忽語之曰。香嚴悟處。不在擊竹邊。俱胝得處。不在指頭上。師乃頓悟。后住玉泉。為杲拈香。繼省杲於小溪。杲升座。舉云門一日拈拄杖示眾曰。凡夫實謂之有。二乘柝謂之無。緣覺謂之幻有。菩薩當體即空。衲僧見拄杖子。但喚作拄杖子。行但行。坐但坐。總不得動著。杲曰。我不是云門老人。將虛空剜窟寵。驀拈拄杖曰。拄杖子。不屬有。不屬無。不屬幻。不屬空。卓一下曰。凡夫二乘。緣覺菩薩。盡向這里各隨根性。悉得受用。唯於衲僧分上為害為冤。要行不得行。要坐不得坐。進一步。則被拄杖子迷卻路頭。退一步。則被拄杖子穿卻鼻孔。即今莫有不甘底么。試出來與拄杖子相見。如無。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正恁么時。合作么生。下座云。煩玉泉為眾拈出。師登座敘謝畢。遂舉前話曰。適來堂頭和尚。恁么批判。大似困魚止濼。病鳥棲蘆。若是玉泉則不然。拈拄杖曰。拄杖子能有能無。能幻能空。凡夫二乘。緣覺菩薩。卓一下曰。向這里百雜碎。唯於衲僧分上。如龍得水。似虎靠山。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進一步。則乾坤震動。退一步。則草偃風行。且道不進不退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閑持經卷倚松立。笑問客從何處來(大慧杲嗣)。
饒州薦福悟本禪師
江州人。(悟由詳載瞿錄大慧杲章)住薦福上堂。釋迦掩室於摩竭。凈名杜口於毗耶。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釋梵絕視聽而雨華。大眾。這一隊不唧[口*留]漢。無端將祖父田園。私地結契。各據四至界分。方圍長短。一時花擘了也。致令后代兒孫。千載之下。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卓錐之地。博山當時若見。十字路頭。掘個無底深坑。喚來一時埋卻。免見遞相鈍置。何謂如此。不見道。家肥生孝子。國霸有謀臣(大慧杲嗣)。
慶元育王大圓遵璞禪師
福州人。幼同玉泉懿問道圓悟昭覺勤數載。后還里。佐懿於莆中祥云。紹興甲寅。杲居洋嶼。師往訊之。入室次。杲問三圣興化。出不出。為人不為人話。你道這兩個老漢。還有出身處也無。師於杲膝上打一拳。杲曰。祇你這一拳。為三圣出氣。為興化出氣。速道速道。師擬議。杲便打。復謂曰。你第一不得忘了這一棒○后因杲室中問僧曰。德山見僧入門便棒。臨濟見僧入門便喝。雪峰見僧入門便道是恁么。睦州見僧便道現成公案。放你三十棒。你道這四個老漢。還有為人處也無。僧曰有。杲曰。札。僧擬議。杲便喝。師聞遽領微旨。杲欣然許之(大慧杲嗣)。
真州靈巖東庵了性禪師
上堂。勘破了也。放過一著。是衲僧破草鞋。現修羅相。作女人拜。是野狐精魅。打個圓相。虛空里下一點。是小兒伎倆。攔腮贈掌。拂袖便行。正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直饒向黑豆未生已前。一時坐斷。未有吃靈巖拄杖分。敢問大眾。且道為人節文在恁么處。還相委悉么。自從春色來嵩少。三十六峰青至今(大慧杲嗣)。
劍州萬壽自護禪師
上堂。古者道。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萬壽即不然。若人識得心。未是究竟處。且那里是究竟處。拈拄杖卓一下曰。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大慧杲嗣)。
潭州大溈了庵景暈禪師
筠州人。上堂。云門一曲。臘月二十五。瑞雪飄空。積滿江山塢。峻嶺寒梅花正吐。手把須彌搥。笑打虛空鼓。驚起憍梵缽提。冷汗透身如雨。忿怒阿修羅王。握拳當胸。問云。畢竟是何宗旨。咄。少室峰前亦曾錯舉(大慧杲嗣)。
臨安靈隱誰庵了演禪師
福州人。上堂。面門拶破。天地懸殊。打透牢關。白云萬里。饒伊兩頭坐斷。別有轉身。三生六十劫。也未夢見在。喝一喝。下座(大慧杲嗣)。
泰州光孝致遠禪師
撫州許氏子。上堂。舉女子出定話。乃曰。從來打鼓弄琵琶。須是相逢兩會家。佩玉鳴鸞歌舞罷。門前依舊夕陽斜(大慧杲嗣)。
建康蔣山一庵善直禪師
德安云夢人。(悟由機緣詳載瞿錄大慧杲章)出住保寧。上堂。諸佛不曾出世。人人鼻孔遼天。祖師不曾西來。個個壁立千仞。高揖釋迦。不拜彌勒。理合如斯。坐斷千圣路頭。獨步大千沙界。不為分外。若向諸佛出世處會得。祖師西來處承當。自救不了。一生用屈。莫有大丈夫。承當大丈夫事者么。出來與保寧爭交。其或未然。不免拽破。便下座○一日留守陳丞相俊卿。會諸山茶話次。舉有句無句。如藤倚樹公案。令諸山批判。皆以奇語取勝。師最后曰。張打油。李打油。不打渾身只打頭。陳喜而瞻禮(大慧杲嗣)。
福州雪峰普慈蘊聞禪師
洪州沈氏子。示眾曰。旃檀叢林。旃檀回繞。師子叢林。師子圍繞。虎狼叢林。虎狼圍繞。荊棘叢林。荊棘圍繞。大眾。四種叢林。合向那一種叢林安居好。若也明得。九十日內。管取個個成佛作祖。其或未然。般若叢林歲歲雕。無明荒草年年長(大慧杲嗣)。
處州連云道能禪師
漢川人。姓何氏。僧問鏡清六刮。意旨如何。師曰。穿卻你鼻孔。曰學人有鼻孔即穿。無鼻孔又穿個甚么。師曰。抱贓叫屈(大慧杲嗣)。
臨安靈隱最庵道印禪師
漢州人。上堂。大雄山下虎。南山鱉鼻蛇等閑撞著。抱賞歸家。若也不惜好手。便與拔出重牙。有么有么○上堂。五五二十五。擊破虛空鼓。大地不容針。十方無寸土。春生夏長復何云。甜者甜兮苦者苦(大慧杲嗣)。
建寧竹原宗元庵主
郡之連氏子。久依大慧杲分座西禪。丞相張公浚帥三山。以數院迎師不就。歸舊里。結茆號眾妙園。宿衲士夫。交請開法。示眾。若究此事。如失卻鎖提相似。祇管尋來尋去。忽然撞著。惡在這里。開個鎖了。便見自家庫藏。一切受用。無不具足。不假他求。別有甚么事(大慧杲嗣)。
近禮侍者
三山人。久侍大慧杲。嘗默究竹篦話。無所入。一日入室罷。求指示。杲曰。你是福州人。我說個喻向你。如將名品荔枝。和皮殼一時剝了。以手送在你口里。祇是你不解吞。師不覺失笑曰。和尚吞卻即禍事杲后又問曰。前日吞了底荔枝。祇是你不知滋味。師曰。若知滋味。轉見禍事(大慧杲嗣)。
溫州凈居尼妙道禪師
延平尚書黃公裳之女。開堂日乃曰。問話且止。直饒有傾湫之辯。倒岳之機。衲僧門下一點用不著。且佛未出世時。一字全無。我祖西來。便有許多建立。列剎相望。星分派別。以至今日累及兒孫。遂使山僧於人天大眾前。無風起浪。向第二義門通個消息。語默該不盡底。彌亙大方。言詮說不及處。徧周沙界。通身是眼。覿面當機。電卷星馳。如何湊泊。有時一喝。生殺全威。有時一喝。佛祖莫辨。有時一喝。八面受敵。有時一喝。自救不了。且道那一喝是生殺全威。那一喝是佛祖莫辨。那一喝是八面受敵。那一喝是自救不了。若向這里薦得。堪報不報之恩。脫或未然。山僧無夢說夢去也。拈起拂子曰。還見么。若見。被見刺所障。擊禪床曰。還聞么。若聞。被聲塵所惑。直饒離見絕聞。正是二乘小果。跳出一步。蓋色騎聲。全放全收。主賓互換。所以道。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敢問諸人。即今是甚么時節。蕩蕩仁風扶圣化。熙熙和氣助升平。擲拂子下座(大慧杲嗣)。
平江資壽尼無著妙總禪師(悟由詳載瞿錄大慧杲機緣章)
出家圓具。隨眾坐夏徑山。大慧杲禪師。欲激其遠到。但默而不顧。一日正危坐間。忽然大悟。洞見杲平日委曲相為處。不覺撫掌厲聲曰。這老賊。這老賊。遂呈頌曰。驀然觸著鼻孔。伎倆冰消瓦解。達磨何必西來。二祖枉施三拜。更問如何若何。一隊草賊大敗。杲亦印以偈曰。汝既悟活祖師意。一刀兩段直下了。臨機一一任天真。世出世間無剩少。我作此偈為證明。四圣六凡盡驚擾。休驚擾。碧眼胡兒猶未曉○宋孝宗乾道六年七月。集眾說偈畢。遂寂然不動。撼之則已化矣(大慧杲嗣)。
侍郎無垢居士張九成
紹興癸丑魁多士。歷官宗伯。深心參究。徧探耆宿。后謁大慧杲禪師。(悟由備載瞿錄大慧杲機緣章)徹證之日。杲特為升座。舉昭覺勤為張昭遠為鐵刬禪。山僧卻以無垢禪為神臂弓。遂授偈曰。神臂弓一發。透過千重甲。仔細拈來看。當甚臭皮襪○士頌黃龍三關曰。我手何似佛手。天下衲僧無口。縱饒撩起便行。也是鬼窟里走○我腳何似驢腳。又被黐膠粘著。翻身直上兜率天。已是遭他老鼠藥○人人有個生緣處。鐵圍山下幾千年。三災直上四禪天。這驢猶自在旁邊(大慧杲嗣)。
參政李邴居士
字漢老。參大慧杲。因舉柏樹子話。領悟**。(悟由載瞿錄大慧杲章)士與教忠光禪師。在小溪云門。有同參之契。因致光有三拜頓忘師**。一口吞盡佛眾生之句。為叢林傳誦。疾革。以偈寄光。倡和畢。怡然而寂(大慧杲嗣)。
寶學劉彥修居士
字子羽。出知永嘉。問道於大慧杲禪師。杲曰。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但恁么看。公后乃於柏樹子上發明。有頌曰。趙州柏樹太無端。境上追尋也不難。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門底透長安(大慧杲嗣)。
提刑吳偉明居士
字元昭。邵武人。久參真歇了禪師。得自受用三昧。后訪大慧杲於洋嶼庵。隨眾入室。杲舉狗子無佛性話問之。公擬答。杲以竹篦便打。公無對。遂留咨參。后因道次延平。倏然契悟。連書數頌寄杲。皆室中所問者。有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通身一具金鎖骨。趙州親見老南泉。解道鎮州出蘿卜。杲即說偈證之曰。通身一具金鎖骨。堪與人天為軌則。要識臨濟小廝兒。便是當年白拈賊(大慧杲嗣)。
門司黃彥節居士
字節夫。號妙德。於大慧杲一喝下疑情頓脫。杲以衣付之。嘗舉首山竹篦語。至葉縣近前奪得。拗折擲向階前曰。是甚么。山曰瞎。士曰。妙德到這里百色無能。但記得曾作蠟梅絕句曰。擬嚼枝頭蠟。驚香卻肖蘭。前村深雪里。莫作嶺梅看(大慧杲嗣)。
秦國夫人計氏
獨居寡處屏去紛華。常自蔬食。習有為法。因大慧杲遣謙禪者。致問其子魏公。公留謙以祖道誘之。氏一日問謙曰。徑山和尚。尋常如何為人。謙曰。和尚祇教人看狗子無佛性。及竹篦子話。祇是不得下語。不得思量。不得向舉起處會。不得向開口處承當。氏遂諦信。於是夜坐力究前話。忽爾洞然無滯。謙遂歸。氏親書入道槩略。作數偈呈杲。其一曰。逐日看**。如逢舊識人。莫言頻有礙。一舉一回新(大慧杲嗣已上三十四人)。
福州清涼坦禪師
有僧舉大慧竹篦話請益。師示以偈曰。徑山有個竹篦。直下別無道理。佛殿廚庫山門。穿過衲僧眼耳。其僧言下有省(育王裕嗣)。
臨安凈慈水庵師一禪師
婺州馬氏子。上堂。舉昭覺勤師翁道。參禪參到無參處。參到無參始徹頭。水庵則不然。參禪參到無參處。參到無參未徹頭。若也欲窮千里目。直須更上一層樓○上堂。凍云欲雪未雪。普賢象駕崢嶸。嶺梅半含半開。少室風光漏泄。便恁么去。猶是半提。作么生是全提底事。無智人前莫說。打你頭破額裂○上堂。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古人恁么說話。大似預搔待癢。若教渠踏著衲僧關棙。管取別有生涯。喝一喝。卓拄杖下座(育王裕嗣)。
安吉州道場無庵法全禪師
姑蘇陳氏子。久依佛智。每入室。智以狗子無佛性話問之。師罔對。一日聞僧舉五祖頌。忽大悟。有偈曰。鼓吹轟轟祖半肩。龍樓香噴益州船。有時赤腳弄明月。踏破五湖波底天○上堂。拈拄杖曰。汝等諸人。個個頂天立地。肩橫楖栗。到處行腳。勘驗諸方。更來這里覓個甚么。才輕輕拶著。便言天臺普請。南岳游山。我且問你還曾收得大唐國里寶刀么。卓拄杖曰。切忌口銜羊角○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天下無貧人。曰見后如何。師曰。四海無富漢○乾道己丑秋。將入寂。眾求偈。師瞪目下視。眾請益堅。遂書無無二字。棄筆而逝。火后舍利五色。塔於金斗峰(育王裕嗣)。
泉州延福寒巖慧升禪師
建寧人。上堂。喝一喝曰。盡十方世界。會十世古今。都盧在里許逼逼塞塞了也。若乃放開一針鋒許。則大海西流。巨岳倒卓。黿鼉魚龍。蝦蟹蚯蚓。盡向平地上涌出波瀾。游泳鼓舞。然雖如是。更須向百尺竿頭自進一步。則步步踏轉無盡藏輪。方知道鼻孔搭在上唇。眉毛不在眼下。還相委悉么。復喝一喝曰。切忌轉喉觸諱(育王裕嗣)。
福州支提道升禪師
建安吳氏子。生有肉環。具在左乳。及出家肉環始隱。天資聰慧。十九披削。浩然有游參志。遂至長樂。見佛智裕。入其室。言下頓悟。自是機鋒迅發。人不敢攖。泉州延以名剎。拂衣而還。作懶散歌以見志。李敦老帥閩。延住支提。晚住鼓山。師持身以法。蒞眾精嚴。每見法門下衰。僧尚奔競。為之憂戚。常謂人曰。叢林荒寒。人物委靡。此事將如弓鞭節漸尖去矣○結夏后一日。忽問侍僧。今日何日。曰十六。師曰。是何日辰。曰辛卯。即入室坐脫(育王裕嗣已上五人)。
鎮江焦山或庵師體禪師
臺州羅氏子。上堂。熱月須搖扇。寒來旋著衣。若言空過日。大似不知時。下座○師嘗舉苕帚柄問學者曰。依希苕帚柄。彷佛赤斑蛇。眾皆下語不契。有僧請益。師示以頌曰。依稀髫帚柄。彷佛赤斑蛇。棒下無生忍。臨機不識爺○宋孝宗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染翰別郡守曾公。逮夜半。書偈辭眾曰。鐵樹開花。雄雞生卵。七十二年。搖籃繩斷。擲筆而逝(護國元嗣)。
臺州國清簡堂行機禪師
本郡人。姓楊氏。風姿挺異。才壓儒林。年二十五。棄妻孥。學出世法。密有契證。獨住莞山。刀耕火種。一十七年。每謂人曰。某猶未穩在。豈以住山樂吾事耶。一日偶看斫樹倒地。忽然大悟。平昔礙膺之物。泮然冰釋。未幾有江州圓通之命。乃曰。吾道將行。即欣然曳杖而出○示眾云。觀色即空成大智。故不住生死。觀空即色成大悲。故不證涅盤。生死不住。涅盤不證。漢地不收。秦地不管。且道在甚么處安身立命。莫是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睹。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么。莫是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么。若恁么。總是髑髏前敲磕。須知過量人。自有過量用。且作么生是過量用。北斗藏身雖有語。出群消息少人知(護國元嗣)。
常州華藏湛堂智深禪師
武林人。佛涅盤日上堂。兜率降生。雙林示滅。掘地討天。虛空釘橛。四十九年。播土揚塵。三百余會。納盡敗缺。盡力布網張羅。未免喚龜作鱉。末后拘尸城畔。槨示雙趺。傍人冷眼看來。大似弄巧成拙。卓拄杖曰。若無這個道理。千古之下。誰把口說。且道是甚么道理。癡人面前。切忌漏泄(護國元嗣)。
參政錢端禮居士
字處和。號松窗。從此庵凈發明己事。淳熙丙申冬。簡堂機歸住平田。遂通往來○丁酉秋示疾。修書延機。及國清瑞嚴主僧。有訣別之語。機與二禪詣榻次。公起趺坐。言笑移時而書曰。浮世虛幻。本無去來。四大五蘊。必歸終盡。雖佛祖具大威德力。亦不能免這一著子。天下老和尚。一切善知識。還有跳得過者無。蓋為地水火風。因緣和合。暫時湊泊。不可錯認為己。有大丈夫。磊磊落落。當用處把定。如順風使帆。上下水皆可。今吾如是。豈不快哉。塵勞外緣。一時掃盡。荷諸山垂顧。咸賜證明。伏惟珍重。置筆顧機曰。某坐去好。臥去好。堂曰。相公去便了。理會甚坐與臥耶。公笑曰。法兄當為祖道自愛。遂斂目而逝(護國元嗣已上四人)。
慶元東山全庵齊己禪師
邛州謝氏子。上堂。舉修山主偈曰。是柱不見柱。非柱不見柱。是非已去了。是非里薦取。召大眾曰。薦得是。移華兼蝶至。薦得非。擔泉帶月歸。是也好。鄭州梨勝青州棗。非也好。象山路入蓬萊島。是亦沒交涉。踏著枰錘硬似鐵。非亦沒交涉。金剛寶劍當頭截。阿呵呵。會也么。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靈隱遠嗣)。
臨安靈隱濟顛道濟禪師
浙江天臺人。宋高宗李駙馬之后。父茂春。官春坊贊善。母王氏。夢吞日光而生。年甫十八。二親俱喪。投靈隱瞎堂遠公出家。得其密印。后居凈慈。放曠不羈。言行叵測。淫坊酒肆。不避譏嫌。時號為濟顛○臨終作偈曰。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倒西壁。於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入滅后數日。有僧遇於六和塔下。復附書歸。后有頌曰。看不著。錯認笊籬是木勺。昨夜三更月正西。麒麟撼斷黃金索。幼年曾到雁門關。老去分明醉眼看。憶昔面前當一箭。至今猶自骨毛寒。祇因面目無人識。又往天臺走一番(靈隱遠嗣)。
撫州疏山歸云如本禪師
臺城人也。上堂。久雨不晴。戊壬丙丁。通身泥水。露出眼睛。且道是甚么眼睛。卓拄杖曰。林間泥滑滑。時叫兩三聲(靈隱遠嗣)。
日本睿山覺阿上人
族姓膝。年十四。於本國出家受具。習大小乘教有聲。二十九聞商者言中國禪宗之盛。阿航海來謁佛海遠禪師。遠問其來。阿輒書而對。復書曰。我國無禪宗。惟講五宗經論。國主無姓氏。今舍位出家。名行真。年四十四。王子七歲受位。已五載。度僧無進納。而講義高者賜之。某因仰服圣朝遠公禪師之名。特詣丈室。愿傳心印。以度迷津。且如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離相離言。假言顯之。禪師如何開示。遠曰。眾生虛妄見。見佛見世界。阿書曰。無明因何而有。遠便打。阿即請遠升座決疑。明年秋。辭游金陵。抵長蘆江岸。聞鼓聲。忽大悟。始知遠之垂手旨趣。旋靈隱。述五偈敘所見。辭遠東歸。其偈之首章曰。航海來探教外傳。要離知見絕蹄筌。諸方參徧草鞋破。水在澄潭月在天。遠稱善。書偈贈行。歸本國。住睿山寺。洎通嗣法書。而遠已入寂矣(靈隱遠嗣)。
內翰雙開居士
字天游。歷參昭覺勤大慧杲之門久矣。紹興中。佛海遠。補三衢光孝。士與超然居士趙公。訪之。問曰。如何是善知識。遠曰。燈籠露柱。貓兒狗子。士曰。為甚么贊即歡喜。毀即煩惱。遠曰。侍郎曾見善知識否。士曰。某三十年參問。何言不見。遠曰。向歡喜處見。煩惱處見。士擬議。遠震聲便喝。士擬對。遠曰。開口底不是。士惘然。遠召曰。侍郎向甚么處去也。士猛省。遂點頭說偈曰。咄哉瞎驢。叢林妖孽。震地一聲。天機漏泄。有人更問意如何。拈起拂子劈口截。遠曰。也祇得一橛(靈隱遠嗣)。
知府葛郯居士
字謙問。號信齋。少擢上第。留心禪悅。首謁無庵全禪師。求指南。全令究即心即佛。久無所契。請曰。師有何方便。使某得入。全曰。居士太無厭生。已而佛海遠居劍池。士因從游。乃舉無庵所示之語。請為眾普說。遠發揮之曰。即心即佛眉拖地。非心非佛雙眼橫。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留旬日而后返。一日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豁然頓明。頌曰。非心非佛亦非物。五鳳樓前山突兀。艷陽影里倒翻身。野狐跳入金毛窟。無庵肯之。即遣書頌呈佛海遠。遠曰。此事非紙筆可既。居士能過我。當有所聞矣。遂復至虎丘。遠迎之曰。居士見處。止可入佛境界。入魔境界。猶未得在。士加禮不已。遠正容曰。何不道金毛跳入野狐窟。士乃痛領法旨。一士嘗問諸禪者。夫婦二人相打。兒子作證。且道證父即是。證母即是。或庵體禪師著語曰。小出大遇○宋孝宗淳熙六年。守臨川有仁政。至八年感疾。一日忽索筆書偈曰。大洋海里打鼓。須彌山上聞鐘。業鏡忽然撲破。翻身透出虛空。召僚屬示之曰。生之與死。如晝與夜。無足怪者。若以道論。安得生死。若作生死會。則去道遠矣。語畢端坐而化(靈隱遠嗣已上六人)。
臨安徑山別峰寶印禪師
嘉州李氏子。依密印於中峰。一日印舉僧問巖頭。起滅不停時如何。巖叱曰。是誰起滅。師契悟。印首肯。會圓悟勤歸昭覺。印遣師往省。因隨眾入室。勤問從上諸圣以何接人。師豎拳。勤曰。此是老僧用底。作么生是從上諸圣用底。師以拳揮之。勤亦舉拳相交。大笑而止。后至徑山謁大慧杲。杲問甚處來。師曰。西川。杲曰。未出劍門關。與汝三十棒了也。師曰。不合起動和尚。杲忻然掃室延之○住保寧上堂。三世諸佛。以一句演百千萬億句。收百千萬億句祇在一句。祖師門下。半句也無。祇恁么合吃多少痛棒。諸仁者。且諸佛是。祖師是。若道佛是祖不是。祖是佛不是。取舍未忘。若道佛祖一時是。佛祖一時不是。顢頇不少。且截斷葛藤一句。作么生道。大蟲裹紙帽。好笑又驚人○上堂。將心除妄妄難除。即妄明心道轉迂。桶底趯穿無忌諱。等閑一步一芙渠○師住徑山。一日宋孝宗召對選德殿。稱旨。入對日。賜肩輿於東華門內。上注圓覺經。遣使馳賜。命作序。師年邁。益厭住持。辭入山居○紹興元年十一月。師往辭交承智策禪師。與之言別。策問行日。師曰。水到渠成。索紙書十二月初七夜雞鳴時九字。如期而化。奉蛻質返寺之法堂。留七日。顏色明潤。發長頂溫。詔謚慈辨禪師。塔曰智光(華嚴民嗣)。
浩州鳳棲慧觀禪師
上堂。前村落葉盡。深院桂華殘。此夜初冬節。從茲特地寒。所以道。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喝一喝。恁么說話。成人者少。敗人者多(昭覺元嗣)。
潭州楚安慧方禪師
本郡許氏子。參道禪師於大別。未幾改寺為神霄宮。附商舟過湘南。舟中聞岸人操鄉音厲聲曰。叫那。由是有省。即說偈曰。沔水江心喚一聲。此時方得契平生。多年相別重相見。千圣同歸一路行○住后上堂。臨老方稱住持。全無些子玄機。開口十字九乖。問東便乃答西。如斯出世。討甚玄微。有時拈三放兩。有時就令而施。雖然如是。同道方知。且道知底事作么生。直須打翻鼻孔始得(文殊道嗣)。
常德文殊思業禪師
世為屠宰。一日戮豬次。忽洞徹心源。即棄業為比丘。述偈曰。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往見文殊道禪師。道曰。你正殺豬時。見個甚么。便乃剃頭行腳。師遂作鼓刀勢。道喝曰。這屠兒。參堂去。師便下參堂○住文殊日上堂。舉趙州勘婆話。乃曰。勘破婆子。面青眼黑。趙州老漢。瞞我不得(文殊道嗣已上二人)。
婺州雙林德用禪師
本郡戴氏子。上堂曰。拈槌豎拂。祖師門下。將黃葉以止啼。說妙譚玄。衲僧面前。望梅林而止渴。際山今日。去卻之乎者也。更不指東畫西。向三世諸佛命脈中。六代祖師骨髓里。盡情傾倒。為諸人說破。良久曰。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云居悟嗣)。
臺州萬年無著道閑禪師
本郡洪氏子。上堂。全機敵勝。猶在半途。啐啄同時。白云萬里。才生朕兆。已落二三。不露鋒铓。成何道理。且道從上來事。合作么生。誣人之罪。以罪加之(云居悟嗣)。
福州中際善能禪師
嚴陵人。往來龍門云居有年。未有所證。一日普請次。高庵悟忽以貓兒擲師懷中。師擬議。悟攔胸踏倒。於是大事洞明○上堂。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不可以一朝風月。昧卻萬古長空。不可以萬古長空。不明一朝風月。且道如何是一朝風月。人皆畏炎熱。我愛夏日長。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會與不會。切忌承當(云居悟嗣)。
南康云居普云自圓禪師
綿州雍氏子。年十九。試經得度。后詣龍門。一日於廊廡間。睹繪胡人有省。夜白高庵悟。悟舉法眼偈曰。頭戴貂鼠帽。腰懸羊角錐。語不令人會。須得人譯之。復策火示之曰。我為汝譯了也。於是**明了。呈偈曰。外國言音不可窮。起云亭下一時通。口門廣大無邊際。吞盡楊岐栗棘蓬。悟遣師依佛眼。眼謂曰。吾道東矣○上堂。舉僧問云門如何是透法身句。門曰。北斗里藏身。師曰。南北東西萬萬千。乾坤上下兩無邊。相逢相見呵呵笑。屈指抬頭月半天(云居悟嗣已上四人)。
成都信相戒修禪師
上堂。舉馬祖不安公案。乃曰。兩輪舉處煙塵起。電激星馳擬何止。目前不礙往來機。正令全施無表里。丈夫意氣自沖天。我是我兮你是你。遂下座(黃龍忠嗣)。
袁州慈化普庵印肅禪師
宜春余氏子。母黃。生時祥光燭天。蓮生道路。或現阡陌。及長。夢僧點其胸曰。汝他日當自省。既寤白母。視胸有赤點如含桃。年十五。投壽隆賢公出家。賢授以法華。師曰。諸佛玄旨。貴悟於心。數墨循行。何益於道。賢大異之。俾服勤七載。始獲剃染圓具。尋謁牧庵於溈山。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庵豎拂示之。有省○師初受慈化請。雖乘愿而出。濟物利生。猶日以所詣為未足。脅不沾席者十二年。一日閱華嚴合論。至達本情忘。知心體合。豁然大悟。述偈曰。捏不成團撥不開。何須南岳又天臺。六根門首無人用。惹得胡僧特地來。俄有僧稱道存。自蜀冒雪而來。師曰。此吾不請友也。遂相征詰。棒喝交馳。心心密契。僧曰。師再來人也。大興吾道。非師而誰。因指雪書偈而別。自是異跡不可勝紀。或謂修何行業而得此。師當空畫一畫曰。會么。曰不會。師曰。止止不須說。嘗自贊曰。蒼天蒼天。悟無生法。談不說禪。開兩片皮。括地談天。如何是佛。十萬八千○宋孝宗乾道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書偈曰。乍雨乍晴寶象明。東西南北亂云橫。失珠無限人遭劫。幻應權機為汝清。書畢坐逝。有語錄四卷。其釋談章。被諸弦管。用備梵唱。世稱普庵咒云(黃龍忠嗣已上二人)。
隨州大洪老衲祖證禪師
潭州潘氏子。上堂。萬象之中獨露身。如何說個獨露底道理。豎起拂子曰。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僧問云門問僧。光明寂照徧河沙。豈不是張拙秀才語。僧云是。門云。話墮也。未審那里是這僧話墮處。師曰。鲇魚上竹竿○問離卻言句。請師直指。師豎拂子。僧曰。還有向上事也無。師曰有。僧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速禮三拜(大溈果嗣)。
潭州大溈行禪師
上堂。橫拄杖曰。你等諸人。若向這里會去。如紀信登九龍之輦。不向這里會去。似項羽失千里烏騅。饒你總不恁么。落在無事甲里。若向這里撥得一路。轉得身。吐得氣。山僧與你拄杖子。遂靠拄杖下座○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道是個甚么。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畢竟在甚么處。苦苦。有口說不得。無家何處歸(大溈果嗣)。
荊門玉泉窮谷宗璉禪師
合州董氏子。上堂。拈拄杖曰。破無明暗。截生死流。度三有城。泛無為海。須是識這個始得。乃召大眾曰。喚作拄杖則觸。不喚作拄杖則背。若也識得。荊棘林中撒手。是非海里橫身。脫或未然。普賢乘白象。土宿跨泥牛。參○上堂。舉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師曰。永嘉恁么道。大似含元殿上。更覺長安。殊不知有水皆含月。無山不帶云。雖然如是。三十年后。趙婆酤醋(大溈果嗣)。
潭州道林淵禪師
僧問鐘未鳴。鼓未響。拓缽向甚么處去。德山便低頭歸方丈。意旨如何。師曰。奔電迸火。曰巖頭道。這老漢未會末后句在。又作么生。師曰。相隨來也。曰巖頭密啟其意。未審那里是他密啟處。師曰。萬年松在祝融峰。曰雖然如是。祇得三年。三年后果遷化。還端的也無。師曰。嚤呢噠哩吽[口*發]咤○師臨示寂。上堂。拈拄杖示眾曰。離卻色聲言語。道將一句來。眾無對。師曰。動靜聲色外。時人不肯答。世間出世間。畢竟使誰會。言訖倚杖而逝(大溈果嗣)。
隆興泐潭山堂德淳禪師
上堂。俱胝一指頭。一毛拔九牛。華岳連天碧。黃河徹底流。截卻指。急回眸。青箬笠前無限事。緣蓑衣底一時休(大溈果嗣)。
常州宜興保安復庵可封禪師
福州林氏子。上堂。天寬地大。風清月白。此是海宇清平底時節。衲僧家等閑問著。十個有五雙知有。祇如夜半華嚴池吞卻楊子江。開明橋撞倒平山塔。是汝諸人還知么。若也知去。試向非非想天。道將一句來。其或未知。擲下拂子曰。須是山僧拂子始得(大溈果嗣)。
隆興野庵祖璇禪師
上堂。吃粥了也未。趙州無忌諱。更令洗缽盂。太煞沒巴鼻。悟去由來不丈夫。這僧那免受涂糊。有指示。無指云。韶石四楞渾塌地。入地獄如箭射。云岫清風生大廈。相逢攜手上高山。作者應須辨真假。真假分。若為論。午夜寒蟾出海門(大溈果嗣)。
潭州石霜宗鑒禪師
上堂云。送舊年。迎新歲。動用不離光影內。澄輝湛湛夜堂寒。借問諸人會不會。若也會。增瑕颣。若不會。依前昧。與君指個截流機。白云更在青山外(大溈果嗣已上八人)。
南康云居蓬庵德會禪師
重慶府何氏子。上堂。舉教中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作么生是非相底道理。佯走詐羞偷眼覷。竹門斜掩半枝華(石頭回嗣)。
潭州慧通清旦禪師
蓬州嚴氏子。初出關。至德山。值泰上堂。舉趙州曰。臺山婆子。已為汝勘破了也。且道意在恁么處。良久曰。就地撮將黃葉去。入山推出白云來。師聞釋然。翼日入室。泰問前百丈不落因果。因甚么墮野狐。后百丈不昧因果。因甚么脫野狐。師曰。好與一坑埋卻○師嘗頌酒糟話。荊棘林中宣妙義。蒺藜園里放毫光。千言萬語無人會。又逐流鶯過短墻(佛性泰嗣)。
澧州靈巖仲安禪師
上堂。參禪不究淵源。觸途盡為留礙。所以守其靜默證寂虛閑。墮在毒海。以弱勝強。自是非他。立人我量。見處偏枯。遂致優劣不分。照不構用。用不離窠。此乃學處不玄。盡為流俗。到這里須知有殺中透脫。活處藏機。佛不可知。祖莫能測。所以古人道。有時先照后用。且要共你商量。有時先用后照。你須是個漢始得。有時照用同時。你又作么生抵當。有時照用不同時。你又向甚么處湊泊。還知么。穿楊箭與驚人句。不是臨時學得來(佛性泰嗣)。
成都正法灝禪師
上堂。舉永嘉到曹溪一宿因緣。乃曰。要識永嘉么。掀翻海岳求知己。要識祖師么。撥動乾坤建太平。二老不知何處去。卓拄杖曰。宗風千古播嘉聲(佛性泰嗣)。
成都昭覺辯禪師
上堂。毫厘有差。天地懸隔。隔江人唱鷓鴣詞。錯認胡笳十八拍。要會么。欲得現前。莫存順逆。五湖煙浪有誰爭。自是不歸歸便得(佛性泰嗣已上四人)。
平江覺報清禪師
上堂。舉僧問云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門曰。東山水上行。師曰。諸佛出身處。東山水上行。石壓筍斜出。崖懸華倒生(道場辨嗣)。
安吉何山然首座
姑蘇人。侍正堂辨久之。入室次。辨問貓兒為甚么偏愛捉老鼠。曰物見主。眼卓豎。堂欣然。因命分座(道場辨嗣已上二人)。
義烏稠巖了赟禪師
上堂。舉趙州狗子無佛性話。乃曰。趙州狗子無佛性。萬迭青山藏古鏡。赤腳波斯入大唐。八臂那咤行正令。咄(何山珣嗣)。
待制潘良貴居士
字義榮。年四十。回心祖闈。所至掛缽。隨眾參扣。在佛燈珣禪師座下。久參不契。后看南泉斬貓話問珣。言下有省。頌曰。自己貓兒。久已走失。別人家貓。問之可惜。落花流水。恁他唐突(何山珣嗣已上二人)。
漢州無為隨庵守緣禪師
本郡人。姓史氏。年十三病目。往依棲禪慧目能禪師。圓具出峽。至寶峰。值峰上堂。舉永嘉曰。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師聞釋然領悟○上堂。以一統萬。一月普現一切水。會萬歸一。一切水月一月攝。展則彌綸法界。收來毫發不存。雖然收展殊途。此事本無異致。但能於根本上著得一只眼去。方見三世諸佛。歷代祖師。盡從此中示現。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盡從此中流出。天地日月。萬象森羅。盡從此中出立。三界九地。七趣四生。盡從此中出沒。百千法門。無量妙義。乃至世間工巧諸伎藝。盡現行此事。所以世尊拈華。迦葉便乃微笑。達磨面壁。二祖於是安心。桃華盛開。靈云疑情盡凈。擊竹作響。香嚴頓忘所知。以至盤山於肉案頭悟道。彌勒向魚市里接人。誠謂造次顛沛必如是。經行坐臥在其中。既有如是奇特。更有如是光輝。既有如是廣大。又有如是周徧。你輩諸人。因甚么卻有迷有悟。要知么。幸無偏照處。剛有不明時(泐潭明嗣)。
南康云居頑庵德升禪師
漢州何氏子。二十得度。習講久之。棄謁文殊道禪師。問佛法省要。殊示偈曰。契丹打破波斯寨。奪得寶珠村里賣。十字街頭窮乞兒。腰間掛個風流袋。師擬對。殊曰。莫錯。師退參三年。方得旨趣。往見佛性機不投。入閩至鼓山禮覲。便問國師不跨石門句。意旨如何。竹庵應聲喝曰。閑言語。師即領悟○僧問應真不借三界高超即不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曰。聞時富貴。見后貧窮。曰抬頭須掩耳。側掌便翻身。師曰。無位真人。在甚么處。曰老大宗師。話頭也不識。師曰。放你三十棒(竹庵珪嗣)。
通州狼山蘿庵慧溫禪師
福州人。姓鄭氏。參竹庵於東林。未幾會庵徙閩之乾元。師往省次。庵問情生智隔。想變體殊。不用停囚長智。道將一句來。師乃釋然。述偈曰。拶出通身是口。何妨罵雨訶風。昨夜前村猛虎。咬殺南山大蟲。庵首肯。住后上堂。釋迦老子。四十九年。坐籌帷幄。彌勒大士。九十一劫。帶水拖泥。凡情圣量。不能刬除。理照覺知。猶存露布。佛意祖意。如將魚目作明珠。大乘小乘。似認橘皮為猛火。諸人須是豁開胸襟寶藏。運出自己家珍。向十字街頭。普施貧乏。眾中忽有個靈利漢出來道。美食不中飽人吃。山僧祇向他道。幽州猶自可。最苦是新羅(竹庵珪嗣已上二人)。
吉州青原如禪師
僧問達磨未來時如何。師曰。生鐵鑄昆侖。曰來后如何。師曰。五彩畫門神(白楊順嗣)。
太平隱靜圓極彥岑禪師
臺城人。上堂。舉正堂辨和尚。室中問學者。蚯蚓為甚么化為百合。師曰。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度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云居如嗣)。
鄂州報恩成禪師
上堂。秋雨乍寒。汝等諸人。青州布衫成就也未。良久喝曰云溪今日冷處著一把火。便下座(云居如嗣已上二人)。
遂寧西禪希秀禪師
上堂。秋光將半。暑氣漸消。鴻雁橫空。點破碧天似水。猿猱掛樹。撼翻玉露如珠。直饒對此明機。未免認龜作鱉。且道應時應節一句。作么生道。野色并來三島月。溪光分破五湖秋(西禪璉嗣)。
饒州薦福退庵休禪師
上堂。風動邪。旛動邪。風鳴邪。鈴鳴邪。非風鈴鳴。非風旛動。此土與西天。一隊黑漆桶。誑惑世間人。看看滅胡種。山僧不柰何。趁后也打閧。瓠子曲彎彎。冬瓜值儱侗(烏巨行嗣)。
信州龜峰晦庵慧光禪師
建寧人。上堂。數日暑氣如焚。一個渾身無處安著。思量得也是煩惱人。這個未是煩惱。更有己躬下事不明。便是煩惱。所以達磨**煩惱。要為諸人吞卻。又被咽喉小。要為諸人吐卻。又被牙齒礙。取不得。舍不得。煩惱九年。若不得二祖不惜性命。往往轉身無路。煩惱教死。所謂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后來蓮華庵主。到這里煩惱不肯。住南岳思大。到這里煩惱不肯下山。更有臨濟德山。用盡自己查棃。煩惱缽盂無柄。龜峰今日為他閑事長無明。為你諸人從頭點破。卓拄杖一下曰。一人腦后露腮。一人當門無齒。更有數人鼻孔沒半邊。不勞再勘。你諸人休向這里立地瞌睡。殊不知家中飯籮鍋子。一時失卻了也。你若不信。但歸家檢點看(烏巨行嗣)。
真州長蘆且庵守仁禪師
越之上虞人。依烏巨行禪師。聞普說曰。今之兄弟做工夫。正如習射。先安其足。后習其法。后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喝一喝云。祇今箭發也。看看。師不覺倒身作避箭勢。忽大悟○上堂。百千三昧。無量妙門。今日且庵不惜窮性命。祇做一句子說與諸人。乃卓拄杖下座(烏巨行嗣已上三人)。
溫州凈居尼無相法燈禪師
上堂。拈拄杖卓曰。觀音出。普賢入。文殊水上穿靴立。抬頭鷂子過新羅。石火電光追不及。咄(凈居溫嗣)。
臺州萬年心聞曇賁禪師
永嘉人。住江心。病起上堂。維摩病。說盡道理。龍翔病。咳[口*敕]不已。咳[口*敕]不已。說盡道理。說盡道理。咳[口*敕]不已。汝等諸人。還識得其中意旨也未。本是長江湊風冷。卻教露柱患頭風○四明太守。以雪竇延師主之。師辭以偈曰。鬧籃方喜得抽頭。退鼓而今打未休。莫把乳峰千丈雪。重來換我一雙眸(育王諶嗣)。
南劍西巖宗回禪師
婺州人。久依無示。深得法忍。因寺僧以茶禁聞有司。吏捕知事。師謂眾曰。此事不直之。則罪坐於我。若自直。彼復得罪。不忍為也。令擊鼓升座說偈曰。縣吏追呼不暫停。爭如長往事分明。從前有個無生曲。且喜今朝調已成。言訖坐逝(育王諶嗣)。
慶元天童慈航了樸禪師
福州人。上堂。酷暑如焚不易禁。炎炎赫赫欲流金。夜明簾外無人到。靈木迢然轉綠陰○上堂。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臨濟喝處。德山棒頭耳聾。德山棒時。臨濟喝下眼瞎。雖然一搦一抬。就中全生全殺。遂喝一喝。卓拄杖一下云。敢問諸人。是生是殺。良久曰。君子可入(育王諶嗣)。
臨安龍華無住本禪師
廣德人。上堂。舉云門**拈起胡餅曰。我祇供養兩淛人。不供養向北人。眾無語。門自代曰。天寒日短。兩日人共一椀。師曰。韶陽老漢。言中有響。痛處著錐。檢點將來。翻成毒藥。諸人要會么。半在河南半河北。一片虛凝似墨黑。冷地思量愁殺人。叵耐云門者老賊。賊賊。下座。更不巡堂(育王諶嗣)。
高麗坦然國師
少嗣王位。欽向宗乘。因海商方景仁抵四明。錄無示諶語歸。師閱之契悟。即棄位圓顱。作書以語要及四威儀偈。令景仁寄呈諶。諶答曰。佛祖出興於世。無一法與人。實使其自信自悟。自證自到。具大知見。如所見而說。如所說而行。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相與證明。其來久矣(育王諶嗣)。
臨江東山吉禪師
因李朝請問家賊惱人時如何。師曰。誰是家賊。李豎起拳。師曰。賊身已露。李曰。莫荼糊人好。師曰。贓證現在。李無語。師示以偈曰。家賊惱人孰柰何。千圣回機祇為他。徧界徧空無影跡。無依無住絕籠羅。賊賊。猛將雄兵收不得。疑殺天下老禪和。笑倒寺中古彌勒。休休。不用將心向外求。回頭瞥耳賊身露。和贓捉獲世無儔。真可仰。從茲不復夸伎倆。怗怗安家樂業時。萬象森羅齊撫掌(育王諶嗣已上六人)。
杭州靈隱懶庵道樞禪師
吳興四安徐氏子。初住何山。次移華藏。隆興初。詔居靈隱。孝宗召至內殿。問禪道之要。師答曰。此事在陛下堂堂日用應機處。本無知見起滅之分。圣凡迷悟之別。第護正念。則與道相應。上為之首肯。后退居明教水安蘭若。逍遙自適。嘗有偈題於壁上。雪里梅花春信悉。池中月色夜精神。年來可是無佳趣。莫把家風舉似人○淳熙丙申八月示微疾。書偈而逝。塔於永安(道場慧嗣)。
廣德光孝悟初首座
分座日示眾。舉風旛話至仁者心動處。乃曰。祖師恁么道。賺殺一船人。今時衲僧也不可恁么會。既不恁么會。畢竟作么生。良久曰。六月好合醬。切忌著鹽多(光孝愍嗣)。
曹洞宗
慶元天童長翁如凈禪師
生而岐嶷。不類常童。長學出世法。參足庵鑒公於雪竇。看庭前柏樹子話有省。呈頌曰。西來祖意庭前柏。鼻孔寥寥對眼睛。落地枯枝才[跳-兆+孛]跳。松蘿亮鬲笑掀騰。鑒頷之。出世屢主名剎。勑住天童。開爐上堂。召眾打圓相曰。個是天童火爐。近前則燒殺。退后則凍殺。忽有個漢出來道。合作么生[囗@力]。火爐動也。便下座○上堂。霜風號肅殺。霜葉隨蕭[臺-臺+(癸-天+蟲)]。舉拂曰。看。惟有玲瓏巖。崔嵬望轉高。所謂天童滯貨。今朝短販一遭。莫有酬價底么。下座巡寮○上堂。外不放入。內不放出。痛下一槌。萬事了畢。如何太白峰前令斬新。內外紀綱俱委悉○上堂。陸修靜。陶淵明。文殊普賢。作圓相曰。咦。一款具呈。且道憑誰批判。若是孔夫子。吾無隱乎爾○師六坐道場。未言稟承。眾有是請。師曰。我待涅盤堂里拈出。臨終果拈香曰。如凈行腳四十余年。首到乳峰。失腳墮於陷阱。此香今不免拈出。鈍置我住雪竇足庵大和尚。并書辭世頌曰。六十六年。罪犯彌天。打個[跳-兆+孛]跳。活陷黃泉。咦從來死生不相干。擲筆而逝。塔全身於本山(雪竇鑒嗣)。
東谷光禪師
上堂。舉船子覆舟因緣。頌曰。藏身處沒蹤跡。無影樹頭靈鳥宅。沒蹤跡處莫藏身。不萌枝上春花坼有來由。誰辨的。天曉西風拂拂吹。松釵一徑爭拋擲○拈僧問曹山靈衣不掛時如何。山曰。曹山今日孝滿。曰孝滿后如何。曰曹山好顛酒。頌曰。曹山顛酒有誰諳。醉語誑言不自慚。夜半日頭當午照。騎牛背面著靴衫○頌韶國師問龍牙。天不能蓋。地不能載。曰大海心中泛鐵船。隨波逐浪浪滔天。順風到岸無人識。江北從來使鐵錢(華藏祚嗣)。
云門宗
溫州光孝巳庵深禪師
本郡人。上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養兒沿屋棟。達磨**不會禪。歷魏游梁乾打閧○上堂。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栗。翻憶小釋迦。雙手抱屈膝。知不知。實不實。摩訶般若波羅蜜。維摩默然。普賢廣說。歷代圣人。互呈丑拙。君不見落花三月子規啼。一聲聲是一點血○上堂。風蕭蕭。葉飄飄。云片片。水茫茫。江干獨立向誰說。天外飛鴻三兩行○師品行高卓。每與同參靈隱蘊衷禪師。往來酬唱。深嘆末法。難乎其人。勘驗諸方。并無當意衲子。遂不付法嗣。云門一宗。自師而止矣。(中竺妙嗣)。
續指月錄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