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卷第七》列祖提綱錄 呆翁行悅作品集

列祖提綱錄卷第七

武林十八澗理安禪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五參提綱(住持○五參提綱。僅集禪燈諸錄。余者浩繁不及具載)

六祖能**。上堂。謂眾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凈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味。如地有種。能含藏長養。成就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溥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沾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南陽忠國師。上堂。禪宗學者。應遵佛語。一乘了義。契自心源。不了義者。互不相許。如獅子身中蟲。夫為人師。若涉名利。別開異端。則自他何益。如世大匠。斤斧不傷其手。香象所負。非驢能堪。

上堂。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白云淡濘。出沒太虛之中。萬法本閑。而人自鬧。

師與紫璘供奉論議。師升座。奉曰。請師立義。某甲破。師曰。立義竟。奉曰。是甚么義。師曰。果然不見。非公境界。便下座。

南岳思禪師。示眾曰。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

扣氷古佛。上堂。四眾云臻。教老僧說個甚么。便下座。馬祖一禪師。上堂。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達磨**。從南天竺國來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楞伽**。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不取善。不舍惡。凈穢兩邊。俱不依怙。達罪性空。念念不可得。無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隨時著衣吃飯。長養圣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

百丈海禪師。上堂。靈光獨耀。逈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盤山積禪師。上堂。心若無事。萬法不生。意絕玄機。纖塵何立。道本無體。因體而立名。道本無名。因名而得號。若言即心即佛。今時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猶是指蹤極則。向上一路。千圣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上堂。夫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復是何物。禪德。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斯乃空輪無跡。劍刃無虧。若能如是心心無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無異。始為道矣。

上堂。禪德可中學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若如此者。是名出家。故導師云。法本不相礙三際亦復然。無為無事人。猶是金鎖難。所以靈源獨耀。道絕無生。大智非明。真空無跡。真如凡圣。皆是夢言。佛及涅盤。并為增語。禪德。直須自看無人替代。

上堂。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璇璣不動。寂爾無言。覿面相呈。更無余事。珍重。

楊岐叔禪師。上堂。群靈一源。假名為佛。體竭形銷而不滅。金流樸散而常存。性海無風。金波自涌。心靈絕非。萬象齊照。體斯理者。不言而徧歷沙界。不用而功益玄化。如何背覺反合塵勞。於陰界中。妄自囚執。

馬頭藏禪師。上堂。知而無知。不是無知。而說無知。

南泉愿禪師。上堂。然燈佛道了也。若心相所思。出生諸法。虛假不實。何以故。心尚無有。云何出生諸法。猶如形影分別虛空。如人取聲安置篋中。亦如吹網欲令氣滿。故老宿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教你兄弟。行履據說。十地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得諸佛秘密法藏。自然得一切禪定解脫。神通妙用。至一切世界。普現色身。或示現成等正覺。轉大**。入涅盤。使無量入毛孔。演一句經無量劫。其義不盡。教化無量億千眾生。得無生法忍。尚喚作所知愚。極微細所知愚。與道全乖。大難大難。珍重。

上堂曰。王老師。自小養一頭水牯牛。擬向溪東牧。不免食他國王水草。擬向溪西牧。亦不免食他國王水草。不如隨分納些些。總不見得。

上堂。道個如如。早是變了也。今時師僧。須向異類中行。歸宗曰。雖行畜生行。不得畜生報。師曰。孟八郎漢。又恁么去也。

上堂。文殊普賢。昨夜三更相打。每人與二十棒。趁出院去也。趙州曰。和尚棒教誰吃。師曰。且道。王老師。過在甚處。州禮拜。

上堂。王老師賣身去也。還有人買么。一僧出曰。某甲買。師曰。不作貴不作賤。汝作么生買。僧無對。

鹽官安國師。上堂。謂眾曰。虛空為鼓。須彌為椎。甚么人打得。眾無對。

歸宗常禪師。上堂。從上古德。不是無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時不能自成自立。虛度時光。諸子莫錯用心。無人替汝。亦無汝用心處。莫就他覓。從前祇是依他解。發言皆滯。光不透脫。祇為目前有物。

上堂。吾今欲說禪。諸子總近前。大眾近前。師曰。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問。如何是觀音行。師乃彈指曰。諸人還聞否。曰。聞。師曰。一隊漢。向者里覓甚么。以棒趂出。大笑歸方丈。

茱萸和尚。上堂。擎起一橛竹曰。還有人虛空釘得橛么。時有靈虛上座。出眾曰。虛空是橛。師擲下竹。便下座。

大梅常禪師。上堂。汝等諸人。各自回心達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識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根本故。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且不附一切善惡而生。萬法本自如如。

黃檗運禪師。上堂。大眾云集。乃曰。汝等諸人。欲何所求。以拄杖趂之。大眾不散。師卻復坐曰。汝等諸人。盡是噇酒糟漢。恁么行腳。取笑於人。但見八百一千人處便去。不可圖他熱鬧也。老漢行腳時。或遇草根下有一個漢。便從頂門上一錐看。他若知痛癢。可以布袋盛米供養他。可中總似汝。如此容易。何處更有今日事也。汝等既稱行腳。亦須著些精神好。還知道大唐國內無禪師么。時有僧問。諸方尊宿。盡聚眾開化。為甚么卻道無禪師。師曰。不道無禪。祇是無師。阇黎不見。馬**下。有八十四人坐道場。得馬師正法眼者。止三兩人。廬山歸宗和尚。是其一。夫出家人。須知有從上來事分始得。且如四祖下。牛頭橫說豎說。猶未知向上關捩子。有此眼目。方辨得邪正。宗黨且當人事。宜不能體會得。但知學言語。念向皮袋里安著。到處稱我會禪。還替得汝生死么。輕忽老宿。入地獄如箭。我才見汝入門來。便識得了也。還知么。急須努力。莫容易事。持片衣口食。空過一生。明眼人笑汝。久后。總被俗漢算將去。在宜自看遠近是阿誰面上事。若會即便會。若不會即散去。珍重。

香嚴端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直截根源。師乃擲下拄杖。便歸方丈。

上堂。語是謗寂是誑。語寂向上有路在。老僧口門窄。不能與汝說得。便下座。

上堂。問正因為甚么無事。師曰。我不曾停留。乃曰。假饒重重剝得凈盡無停留。權時施設。亦是方便接人。若是那邊事。無有是處。

杭州天龍和尚。上堂。大眾。莫待老僧。上來便上來。下去便下去。各有華藏性海。具足功德。無礙光明。各各參取。珍重。

龜山具禪師。上堂。動容瞬目。無出當人。一念凈心。本來是佛。仍說偈曰。心本絕塵何用洗。身中無病豈求醫。欲知是佛非身處。明鑒高懸未照時。

黃州安禪師。上堂。言不落句。佛祖徒施。玄韻不墜。誰人知得。

大慈中禪師。上堂。山僧不解答話。祇能識病。時有僧出。師便歸方丈。

趙州諗禪師。上堂。如明珠在掌。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老僧把一枝草。為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為一枝草用。佛是煩惱。煩惱是佛。僧問。未審。是佛誰家煩惱。師曰。與一切人煩惱。曰。如何免得。師曰。用免作么。

上堂。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里坐。菩提涅盤。真如佛性。盡是貼體衣服。亦名煩惱。實際理地。甚么處著。一心不生。萬法無咎。汝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若不會。截取老僧頭去。夢幻空華。徒勞把捉。心若不異萬法。一如既不從外得。更拘執作么。如羊相似。亂拾物安向口里。老僧見藥山和尚道。有人問著。但教合取狗口老僧亦教合取狗口。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凈。一似獵狗專欲得物。吃佛法在甚么處。千人萬人。盡是覓佛漢子。於中覓一個道人。無若與空王為**。莫教心病最難醫。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壞。一從見老僧后。更不是別人。祇是個主人公。者個更向外覓作么。正恁么時。莫轉頭換腦。若轉頭換腦。即失卻也。僧問。承師有言。世界壞時。此性不壞。如何是此性。師曰。四大五陰。曰。此猶是壞底。如何是此性。師曰。四大五陰。

上堂。才有是非紛然失心。還有答話分也無。僧舉似洛浦。浦扣齒。又舉似云居。居曰。何必。僧回舉似師。師曰。南方大有人喪身失命。曰。請和尚舉。師才舉前語。僧指旁僧曰。者個師僧。吃卻飯了。作恁么語話。師休去。

上堂。正人說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說正法。正法悉皆邪。諸方難見易識。我者里易見難識。

上堂。謂眾曰。我向行腳到南方。火爐頭有個無賓主話。直至如今無人舉著。

上堂。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才有言語。是揀擇。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還護惜也無。時有僧問。既不在明白里。護惜個甚么。師曰。我亦不知。僧曰。和尚既不知。為甚道不在明白里。師曰。問事即得。禮拜了退。別僧問。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是時人窠窟否。師曰。曾有人問我。老僧直得五年分疎不下。又問。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如何是不揀擇。師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曰。此猶是揀擇。師曰。田庫奴甚處是揀擇。僧無語。

上堂。兄弟。若從南方來者。即與下載。若從北方來者。即與上載。所以道。近上人問道即失道。近下人問道即得道。

上堂。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無事。向衣缽下坐窮理好。老僧行腳時。除二時粥飯。是雜用心處。除外更無別用心處。若不如是大遠在。

上堂。謂眾曰。你若一生不離叢林。不語五年十載。無人喚你作啞漢。已后佛也不柰你何。你若不信。截取老僧頭去。

大茅和尚。上堂。欲識諸佛師。向無明心內識取。欲識常住不凋性。向萬物遷變處識取。

陳尊宿。上堂。我見百丈。不識好惡。大眾才集。以拄杖一時打下。復召大眾。眾回首。乃云。是甚么。有甚共語處。又黃檗和尚亦然。復召大眾。眾回首。乃云。月似彎弓。少雨多風。猶較些子。

上堂。裂開也在我。捏聚也在我。時有僧問。如何是裂開。師曰。三九二十七。菩提涅盤。真如解脫。即心即佛。我且與么道。你又作么生。曰。某甲不與么道。師曰。醆子撲落地。碟子成七片。曰。如何是捏聚。師乃斂手而坐。

大隨真禪師。上堂。此性。本來清凈。具足萬德。但以染凈二緣。而有差別。故諸圣悟之。一向凈用。而成覺道。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沒溺輪回。其體不二。故般若云。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

丹霞然禪師。上堂。阿你渾家。切須保護一靈之物。不是你造作名邈。得更說甚薦與不薦。吾往日見石頭。亦祇教切須自保護。此事不是你談話得。阿你渾家。各有一坐具地。更疑甚么禪。可是你解底物。豈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聞。阿你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舍。不從外得。不著方寸。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賢。你更擬趂逐甚么物。不用經求落空去。今時學者。紛紛擾擾。皆是參禪問道。吾此間。無道可修。無法可證。一飲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慮。在在處處。有恁么底。若識得釋迦即老凡夫。是阿你須自看取。莫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夜里暗雙陸。賽彩若為生。珍重。

三平義忠禪師。上堂。今時人出來。盡學馳求造作。將當自己眼目。有甚么相當。阿汝欲學么。不要諸余。汝等各有本分事。何不體取作么。心憤憤口悱悱。有甚么利益。分明向汝說。若要修行路。及諸圣建立化門。自有大藏教文在。若是宗門中事。宜汝切不得錯用心。僧問。宗門中。還有學路也無。師曰。有一路滑如苔。曰。學人還攝得否。師曰。不擬心汝自看。

馬頰山本空禪師。上堂。祇者施為動轉。還合得本來祖翁么。若合得。十二時中。無虛棄底道理。若合不得。吃茶說話。往往喚作茶話在。僧便問。如何免得不成茶話去。師曰。你識得口也未。曰。如何是口。師曰。兩片皮也不識。曰。如何是本來祖翁。師曰。大眾前不要牽爺恃娘。曰。大眾忻然去也。師曰。你試點大眾性看。僧作禮。師曰。伊往往道一性一切性在。僧欲進語。師曰。孤負平生行腳眼。

本生禪師。拈拄杖示眾曰。我若拈起。你便向未拈起時作道理。我若不拈起。你便向拈起時作主宰。且道。老僧為人在甚處。時有僧出曰。不敢妄生節目。師曰。也知阇黎不分外。曰。低低處平之有余。高高處觀之不足。師曰。節目上更生節目。僧無語。師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夾山會禪師。上堂。有祖以來。時人錯會。相承至今。以佛祖言句。為人師范。若或如此。卻成狂人無智人去。他祇指示汝。無法本是道。道無一法。無佛可成。無道可得。無法可取。無法可舍。所以老僧道。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他不是目前法。若向佛祖邊學。此人未具眼在。何故。皆屬所依。不得自在。本祇為生死茫茫。識性無自由分。千里萬里。求善知識。須具正眼求脫虛謬之見。定取目前生死。為復實有。為復實無。若有人定得許汝出頭。上根之人。言下明道。中下根器。波波浪走。何不向生死中定當。取何處更疑佛疑祖。替汝生死。有智人笑汝。汝若不會。更聽一頌。勞持生死法。唯向佛邊求。目前迷正理。撥火覓浮漚。

上堂。不知天曉。悟不由師。龍門躍鱗。不墮漁人之手。但意不寄私緣。舌不親玄旨。正好知音。此名俱生話。若向玄旨疑去。賺殺阇黎。困魚止濼。鈍鳥棲蘆。云水非阇黎。阇黎非云水。老僧於云水。而得自在。阇黎又作么生。

上堂。聞中生解。意下丹青。目前即美。久蘊成病。青山與白云。從來不相到。機絲不掛梭頭事。文彩縱橫意自殊。嘉祥一路。智者知疏。瑞草無根。賢者不貴。

上堂。金烏玉兔。交互爭輝。坐卻日頭。天下黯黑。上唇與下唇。從來不相識。明明向君道。莫令眼顧著。何也。日月未足為明。天地未足為大。空中不運斤。巧匠不遺蹤。見性不留佛。悟道不存師。尋常老僧道。目睹瞿曇。猶如黃葉。一大藏教。是老僧坐具。祖師玄旨。是破草鞋。寧可赤腳。不著最好。

上堂。我二十年住此山。未曾舉著宗門中事。有僧問。承和尚有言。二十年住此山。未曾舉著宗門中事。是否。師曰。是。僧便掀倒禪床。師休去。至明日。普請掘一坑。令侍者請昨日僧。至曰。老僧二十年。說無義語。今日請上座打殺老僧。埋向坑里。便請若不打殺老僧。上座自著打殺。埋在坑中始得。其僧歸堂。束裝潛去。上堂。百草頭薦取老僧。鬧市里識取天子。

上堂。眼不掛戶。意不停玄。直得靈草不生。猶是五天之位。珠光月魄。不是出頭時。此間無老僧。五路頭無阇黎。

九峰虔禪師。上堂。諸兄弟還識得命么。欲知命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競涌是文殊境界。一亙晴空是普賢床榻。其次借一句子是指月。於中事是話月從上宗門中事。如節度使信旗相似。且如諸方先德。未建許多名目。指陳已前諸兄弟。約甚么體格商量。到者里不假三寸試話會看。不假耳試采聽看。不假眼試辨白看。所以道。聲前拋不出。句后不藏形。盡乾坤大地。都來是汝當人個體。向甚么處。安眼耳鼻舌。莫但向意根下圖度作解。盡未來際亦未有休歇去。所以洞山道。擬將心意學玄宗。大似西行卻向東。珍重。

涌泉欣禪師。上堂。我四十九年在者里。尚自有時走作。汝等諸人。莫開大口。見解人多。行解人萬中無一。個見解言語。總要知通。若識不盡。敢道輪回去在。為何如此。蓋為識漏未盡。汝但盡卻。今時始得成立。亦喚作立中功。轉功就他去。亦喚作就中功。親他去我。所以道。親人不得度。渠不度親人恁么。譬喻尚不會。薦取渾侖底。但管取性亂動。舌頭不見洞山道。相續也大難。汝須知有此事。若不知有啼哭有日在。

洛浦安禪師。上堂。末后一句。始到牢關。鎖斷要津。不通凡圣。尋常向諸人道。任從天下樂欣欣。我獨不肯。欲知上流之士。不將佛祖言教貼在額頭上。如龜負圖。自取喪身之兆。鳳縈金網趨霄漢。以何期直。須旨外明宗。莫向言中取。則是以石人機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應和指南一路。智者知疏。

牛頭微禪師。上堂。三世諸佛。用一點伎倆。不得天下老師口。似匾擔諸人作么生。大不容易。除非知有。余莫能知。

泐潭牟禪師。上堂。僧問。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師曰。珍重。便下堂。

德山鑒禪師。上堂。若也於己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若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何故。毫牦系念。三涂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圣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為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及其厭之。又成大患。終而無益。

上堂。我先祖見處。即不然。者里無祖無佛。達磨是老臊胡。釋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普賢是擔屎漢。等覺妙覺是破執凡夫。菩提涅盤是系驢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瘡疣紙。四果三賢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

巖頭奯禪師。上堂。吾嘗究涅盤經七八年。睹三兩段義。似衲僧說話。又曰。休休時。有一僧。出禮拜。請師舉。師曰。吾教意如∴字三點。第一向東方下一點。點開諸菩薩眼。第二向西方下一點。點諸菩薩命根。第三向上方下一點。點諸菩薩頂。此是第一段義。又曰。吾教意如摩酰首羅。擘開面門。豎亞一只眼。此是第二段義。又曰。吾教意猶如涂毒鼓。擊一聲。遠近聞者皆喪。此是第三段義。時小嚴上座問。如何是涂毒鼓。師以兩手按膝亞身曰。韓信臨朝底。嚴無語。

雪峰存禪師。上堂。南山有一條鱉鼻蛇。汝等諸人切須好看。長慶出曰。今日堂中大有人喪身失命。云門以拄杖攛。向師前作怕勢。有僧舉似玄沙。沙曰。須是棱兄始得。然雖如是。我即不然。曰和尚作么生。沙曰。用南山作么。

上堂。此事如一片田地相似。一任諸人耕種。無有不承此恩力者。玄沙曰。且作么生是者田地。師曰看。沙曰。是即是某甲不與么。師曰。你作么生。沙曰。祇是人人底。

上堂。盡大地是個解脫門。把手拽伊。不肯入。時一僧出曰。和尚怪某甲不得。又一僧曰。用入作甚么。師便打。

升座。眾集定。師輥出木球。玄沙遂捉來安舊處。

玄沙備禪師。上堂。佛道閑曠。無有程途。無門解脫之門。無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際。故不可升沈。建率乖真。非屬造化。動則起生死之本。靜則醉昏沉之鄉。動靜雙泯。即落空亡。動靜雙收。瞞頇佛性。必須對塵對境。如枯木寒灰。臨時應用。不失其宜。鏡照諸像。不亂光輝。鳥飛空中。不雜空色。所以十方無影像。三界絕行蹤。不墮往來機。不住中間意。鐘中無鼓響。鼓中無鐘聲。鐘鼓不相交。句句無前后。如壯士展臂。不藉他力。獅子**。豈求伴侶。九霄絕翳。何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昧。若到者里。體寂寂。常的的。日赫焰無邊表圓覺。空中不動搖。吞爍乾坤迥然照。夫佛出世者。元無出入。名相無體。道本如如。法爾天真。不同修證。祇要虛閑。不昧作用。不涉塵泥。個中纖毫道不盡。即為魔王眷屬。句前句后。是學人難處。所以一句當天八萬門。永絕生死。直饒得似秋潭月影。靜夜鐘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道人行處。如火銷氷。終不卻成氷。箭既離弦。無返回勢。所以牢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古圣不安排。至今無處所。若到者里。步步登玄。不屬邪正。識不能識。智不能知。動便失宗。覺即迷旨。二乘膽顫。十地魂驚。語路處絕。心行處滅。直得釋迦掩室於摩竭。凈名杜口于毗耶。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花。若與么見前。更疑何事。沒棲泊處離去來。今限約不得。心思路絕。不因莊嚴。本來真凈。動用語笑。隨處明了。更無欠少。今時人不悟個中道理。妄自涉事涉塵。處處染著。頭頭系絆。縱悟則塵境紛紜。名相不實。便擬凝心斂念。攝事歸空。閉目藏睛。才有念起。旋旋破除。細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見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無覺無知。塞耳偷鈴。徒自欺誑。者里分別。則不然也。不是隈門傍戶。句句現前。不得商量。不涉文墨。本絕塵境。本無位次。權名個出家兒。畢竟無蹤跡。真如凡圣。地獄人天。祇是療狂子之方。虛空尚無改變。大道豈有升沉。悟則縱橫。不離本際。若到者里。凡圣也無立處。若向句中作意。則沒溺殺人。若向外馳求。又落魔界。只如向上。沒可安排。恰似焰爐。不藏蚊蚋。此理本來平坦。何用刬除。動靜揚眉是真解脫道。不疆為意度。建立乖真。若到者里。纖毫不受。指意則差。便是千圣出頭來。也安一字。不得久立。珍重。

長慶棱禪師。上堂。良久曰。莫道今夜較些子。便下座。上堂。撞著道伴。交肩過一生。參學事畢。

上堂。凈潔打迭了。也卻近前問我。覓我劈脊。與你一棒。有一棒到你。你須生慚愧。無一棒到你。你又向甚么處會。

鼓山晏國師。上堂。良久曰。南泉在日。亦有人舉要。且不識南泉即今。莫有識南泉者么。試出來對眾驗看。時有僧出。禮拜才起。師曰。作么生。僧近前曰。咨和尚。師曰。不才請。退乃曰。經有經師。論有論師。律有律師。有函有號。有部有帙。各有人傳持。且佛法是建立教禪道。乃止啼之說。他諸圣出興。蓋為人心不等。巧開方便。遂有多門。受疾不同。處方還異。在有破有。居空叱空。二患既除。中道須遣。鼓山所以道。句不當機。言非展事。承言者喪。滯句者迷。不唱言前。寧談句后。直至釋迦掩室。凈名杜口。大士梁時。童子當日。一問二問三問。盡有人了也。諸仁者合作么生。

明招謙禪師。上堂。金鋒敵勝。罕遇知音。同死同生。萬中無一。尋言逐句。其數河沙。舉古舉今。滅胡種族。向上一路啐啄猶乖。儒士相逢握鞭回首。沙門所見誠實苦哉。拋卻真金。隨隊撮土。報諸稚子。莫謾波波。解得他玄。猶兼瓦礫。不如一擲驀過太虛。祇者靈鋒。阿誰敢近。任君來箭。方稱丈夫。擬欲吞聲。不消一镢。

羅漢琛禪師。上堂。宗門玄妙。為當祇恁么也。更別有奇特。若別有奇特。汝且舉將來看。若無去不可將兩個字便當卻宗乘也。何者兩個字。謂宗乘教乘也。汝才道著宗乘。便是宗乘。道著教乘。便是教乘。禪德。佛法宗乘。元來由汝口里。安立名字。作取說取便是也。斯須向者里。說平說實。說圓說常。禪德。汝喚甚么作平實。把甚么作圓常。傍家行腳。理須甄別。莫相埋沒。得些子聲色名字。貯在心頭。道我會解。善能揀辨。汝且會個甚么。揀個甚么。記持得底是名字。揀辨得底是聲色。若不是聲色名字。汝又作么生。記持揀辨。風吹松樹也。是聲蝦蟇老鴉叫也。是聲何不那里聽取揀擇去。若那里有個意度模樣。祇如老師口里。又有多少意度。與上座莫錯。即今聲色摐摐地。為當相及不相及。若相及。即汝靈性金剛秘密。應有壞滅去也。何以如此為聲貫破汝耳。色穿破汝眼因緣。即塞卻汝幻妄。走殺汝聲色體。爾不可容也。若不相及。又甚么處得聲色來會么。相及不相及。試裁辨看少間。又道是圓常平實。甚么人恁么道。未是黃夷村里漢。解恁么說。是他古圣垂些子。相助顯發。今時不識好惡。便安圓實。道我別有宗風玄妙。釋迦佛無舌頭。不如汝些子。便恁么點胸。若論殺盜淫罪。雖重猶輕。尚有歇時。此個謗般若。瞎卻眾生眼。入阿鼻地獄吞鐵丸。莫將為等閑。所以古人道。過在化主。不干汝事。珍重。

安國球禪師。上堂。我此間粥飯因緣。為兄弟舉唱。終是不常。欲得省要。卻是山河大地與汝發明。其道既常。亦能究竟。若從文殊門入者。一切無為土木瓦礫。助汝發機。若從觀音門入者。一切音響蝦蟇蚯蚓。助汝發機。若從普賢門入者。不動步而到。以此三門方便示汝。如將一只折箸攪大海水。令彼魚龍。知水為命。會么。若無智眼而審諦之。任汝百般巧妙。不為究竟。

水陸儼禪師。上堂。大眾集定。師下座。捧香爐。巡行大眾前曰。供養十方諸佛。便歸方丈。

龍濟修禪師。上堂。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會。圣人若會。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此兩語一理二義。若人辨得。不妨於佛法中有個入處。若辨不得。莫道不疑好。珍重。

上堂。卷簾除卻障。閉戶生窒礙。祇者障與礙。古今無人會。會得是障礙。不會不自在。

溈山佑禪師。上堂。夫道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面。無詐妄心。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圣。祇說濁邊。過患若無。如許多惡覺情見想習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凈無為。澹濘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人。時有僧問。頓悟之人。更有修否。師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修與不修。是兩頭語。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凈。須教渠凈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可別有法教渠修行趣向。從聞入理。聞理深妙。心自圓明。不居惑地。縱有百千妙義。抑揚當時。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計始得。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若也單刀直入。則凡圣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上堂。僧出曰。請和尚為眾說法。師曰。我為汝得徹困也。僧禮拜。

上堂。仲冬嚴寒。年年事晷。運推移事。若何仰山進前叉手而立。師曰。我情知汝答者話不得。香嚴曰。某甲偏答得者話。師躡前問。嚴亦進前叉手而立。師曰。賴遇寂子不會。

上堂。今時人但直下。體取不會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

上堂。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左脅下書五字。曰溈山僧某甲。當恁么時。喚作溈山僧。又是水牯牛。喚作水牯牛。又是溈山僧。畢竟喚作甚么即得。仰山出禮拜而退。云居膺代曰。師無異號。資福寶曰。當時但作此○相拓呈之。新羅和尚作此[○@牛]拓呈之。又曰。同道者方知。芭蕉徹作此[(○@初)/((○@衣)*(○@佛))]相拓呈之。又曰。說也說了也。注也注了也。悟取好。乃述偈曰。不是溈山不是牛。一身兩號實難酬。離卻兩頭應須道。如何道得出常流。

仰山寂禪師。住東平時。溈山令僧送書并鏡與師。師上堂。提起示眾曰。且道是溈山鏡東平鏡。若道是東平鏡。又是溈山送來。若道是溈山鏡。又在東平手里。道得則留取。道不得則撲破去也。眾無語。師遂撲破。便下座。

上堂。汝等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記吾言。汝無始劫來。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難頓拔。所以假設方便。奪汝粗識。如將黃葉止啼。有甚么是處。亦如人將百種貨物與金寶。作一鋪。貨賣祇擬。輕重來機。所以道。石頭是真金鋪。我者里是雜貨鋪。有人來覓鼠糞。我亦拈與。他來覓真金。我亦拈與。他時有僧問。鼠糞即不要。請和尚真金。師曰。嚙鏃擬開口。驢年亦不會。僧無對。師曰。索喚則有交易。不索喚則無我。若說禪宗身邊。要一人相伴亦無。豈況有五百七百眾耶。我若東說西說。則爭頭向前采拾。如將空拳誑小兒。都無實處。我今分明向汝說圣邊事。且莫將心湊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實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邊事。如今且要識心達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時后日。自具去在。若未得本。縱饒將情學他亦不得。汝豈不見溈山和尚云。凡圣情盡。體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香嚴閑禪師。上堂。若論此事。如人上樹。口銜樹枝。腳不踏枝。手不攀枝。樹下忽有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不對他。又違他所問。若對他。又喪身失命。當恁么時。作么生即得。時有虎頭招。上座出眾云。樹上即不問。未上樹時。請和尚道。師乃呵呵大笑。

上堂。道由悟達。不在語言。況是密密堂堂。曾無間隔。不勞心意。暫借回光。日用全功。迷途自背。

芭蕉清禪師。上堂。拈拄杖。示眾曰。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卻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

上堂。如人行次。忽遇前面萬丈深坑。背后野火來逼。兩畔是荊棘叢林。若也向前。則墮在坑塹。若也退后。則野火燒身。若也轉側。則被荊棘林礙。當與么時。作么生免得。若也免得。合有出身之路。若免不得。墮身死漢。

上堂。我年二十八。到仰山參見南塔見。上堂曰。汝等諸人。若是個漢。從娘肚里出來。便作獅子吼好么。我於言下。歇得身心。便住五載。

鹿苑和尚。上堂展手曰。天下老和尚諸上座命根。總在者里。有僧出曰。還收得也無。師曰。天臺石橋側。曰某甲不恁么。師曰。伏惟尚饗。

芭蕉圓禪師。上堂。三千大千世界。夜來被老僧。都合成一塊輥。向須彌頂上帝釋。大怒拈得。撲成粉碎。諸上座還覺頭痛也無。良久曰。莫不識痛癢好。珍重。

承天確禪師。示眾。正令提綱猶是捏窠。造偽佛法。祇對特地。謾驀上流。問著即參差。答著即交互。大德擬向甚么處下口。然則如是事。無一向權柄在手。縱奪臨機。有疑請問。

資福邃禪師。上堂。隔江見資福剎竿。便回去。腳根下好與三十棒。況過江來時。有僧才出。師曰。不堪共語。

芭蕉徹禪師。上堂。眼中無翳。空里無花。水長船高。泥多佛大。莫將問來。我也無答。會么。問在答處。答在問處。便下座。

臨濟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師開示。師曰。佛者心清凈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處處無礙凈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無實有。如真正作。道人念念。心不間斷。自達磨**。從西土來。祇是覓個不受人惑底人。后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從前虛用功夫。山僧今日見處。與祖佛不別。第一句中薦得。堪與祖佛為師。若第二句中薦得。堪與人天為師。若第三句中薦得。自救不了。僧便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曰如何是第二句。師曰。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曰如何是第三句。師曰。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里頭人。乃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須具三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汝等諸人作么生會。示眾參學之人。大須仔細。如賓主相見。便有言論往來。或應物現形。或全體作用。或把機權喜怒。或現半身。或乘獅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學人便喝。先拈出一個膠盆子。善知識不辯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樣。便被學人又喝。前人不肯放下。此是膏肓之病。不堪醫治。喚作賓看主。或是善知識不拈出物。祇隨學人問處即奪。學人被奪抵死。不肯放此。是主看賓。或有學人應一個清凈境。出善知識前知識。辨得是境。把得拋向坑里。學人言大好善知識知識。即云咄哉。不識好惡。學人便禮拜。此喚作主看主。或有學人披枷帶鎖。出善知識前知識。便與安一重枷鎖。學人歡喜。彼此不辨。喚作賓看賓。大德。山僧所舉。皆是辨魔揀異。知其邪正。

上堂。有一人論劫。在途中。不離家舍。有一人離家舍。不在途中。那個合受人天供養。

上堂。一人在孤峰頂上。無出身路。一人在十字街頭。亦無向背。且道那個在前。那個在后。不作維摩詰。不作傅大士。珍重。

示眾。我有時先照后用。有時先用后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時。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針錐。照用不同時。有問有答。立賓立主。合水和泥。應機接物。若是過量人。向未舉已前。撩起便行。猶較些子。

上堂。大眾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我于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師度與拄杖。僧擬接。師便打。

興化獎禪師。示眾。我聞前廊下也喝。后架里也喝。諸子汝莫盲喝亂喝。直饒喝得興化。向虛空里。卻撲下來。一點氣也無。待我蘇息起來。向汝道未在。何故。我未曾向紫羅帳里撒珍珠。與汝諸人去在。胡喝亂喝作么。

三圣然禪師。上堂。我逢人即出。出則不為人。便下座。

灌溪閑禪師。上堂曰。我在臨濟爺爺處得半杓。末山娘娘處得半杓。共成一杓吃了。直至如今飽不饑。

上堂。十方無壁落。四畔亦無門。露裸裸。赤灑灑。無可把。便下座。

幽州空和尚。上堂。眾集。有僧出曰。擬問不問時如何。師曰嗄。僧便喝。師曰[囗@力]。僧又喝。師拈拄杖。僧曰瞎。師拋下拄杖曰。今日失利。僧曰。草賊大敗。便歸眾。師以手向空。點一點曰。大眾還有人辨得么。若有辯得者。出來對眾道看。師良久曰。頂門上眼。也鑒不破。便下座。

南院颙禪師。上堂。赤肉團上。壁立千仞。僧問。赤肉團上。壁立千仞。豈不是和尚道。師曰是。僧便掀倒禪床。師曰。者瞎驢亂作。僧擬議。師便打。

上堂。諸方祇具啐啄同時眼。不具啐啄同時用。僧便問。如何是啐啄同時用。師曰。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時失。曰此猶未是某甲問處。師曰。汝問處作么生。僧曰失。師便打。其僧不肯。后於云門會下。聞二僧舉此話。一僧曰。當時南院棒折那。其僧忽契悟。

風穴沼禪師。上堂。夫參學眼目。臨機直須大用現前。勿自拘於小節。設使言前薦得。猶是滯殼迷封。縱然句下精通。未免觸途狂見。應是從前依他作解。明珠兩岐。與你一時掃卻。直教個個如獅子兒。咤呀地哮吼一聲。壁立千仞。誰敢正眼覷著。覷著即瞎卻渠眼。時有僧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即便[翟*支]瞎。曰[翟*支]瞎后如何。師曰。撈天摸地。

上堂。舉寒山詩曰。梵志死去來。魂識見閻老。讀盡百王書。未免受捶拷。一稱南無佛。皆以成佛道。僧問如何是一稱南無佛。師曰。燈連鳳翅當堂照。月映娥眉[((白-日+田)/廾)*頁]面看。

上堂。若立一塵。家國興盛。野老顰蹙。不立一塵。家國喪亡。野老安帖。於此明得。阇黎無分。全是老僧。於此不明。老僧卻是阇黎。阇黎與老僧。亦能悟卻天下人。亦能瞎卻天下人。欲識阇黎么。右邊一拍。者里是。欲識老僧么。左邊一拍。者里是。

上堂。若是上上之流。各有證據。略赴個程限。中下之機。各須英俊。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如爆龜紋爆。即成兆不爆。成鈍欲爆。不爆直下便捏。

上堂。三千劍客。恥見莊周。赤眉橫肩。得無訛謬。他時變豹。后五日看。珍重。

首山念禪師。上堂。第一句薦得。堪與佛祖為師。第二句薦得。堪與人天為師。第三句薦得。自救不了。時有僧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大用不揚眉。棒下須見血。曰慈悲何在。師曰。送出三門外。問如何是第二句。師曰。不打恁么驢漢。曰將接何人。師曰。如斯爭柰何。問如何是第三句。師曰。解問無人答。曰即今祗對者是誰。師曰。莫使外人知。曰和尚是第幾句薦得。師曰。月落三更穿市過。問維摩默然。文殊贊善。未審此意如何。師曰。當時聽眾必不如是。曰既不如是。維摩默然又且如何。師曰。知恩者少。負恩者多。乃曰。若論此事。實不甚一個元子腳。便下座。

上堂。三要得親切。第一莫將問來問。還會么。問在答處。答在問處。汝若將問來問。老僧在汝腳底。汝若擬議。即沒交涉。時有僧出禮拜。師便打。僧便問。掛錫幽巖時如何。師曰錯。僧曰錯。師又打。

汾陽昭禪師。上堂。謂眾曰。汾陽門下有西河獅子。當門踞坐。但有來者。即便齩殺。有何方便。入得汾陽門。見得汾陽人。若見汾陽人者。堪與祖佛為師。不見汾陽人。盡是立地死漢。如今還有人入得么。快須入取。免得孤負平生。不是龍門客。切忌遭點額。那個是龍門客。一齊點下。舉起拄杖曰。速退速退。珍重。

上堂。先圣云。一句語須具三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阿那個是三玄三要底句。快會取好。各自思量。還得穩當也未。古德已前行腳。聞一個因緣。未明中間。直下飲食無味。睡臥不安。火急決擇。莫將為小事。所以大覺老人。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想計他從上行腳。不為游山玩水。看州府奢華。片衣口食。皆為圣心未通。所以驅馳行腳。決擇深奧。傳唱敷揚。博問先知。親近高德。蓋為續佛心燈。紹隆祖代。興崇圣種。接引后機。自利利他。不忘先跡。如今還有商量者么。有即出來。大家商量。僧問。如何是接初機底句。師曰。汝是行腳僧。曰如何是辯衲僧底句。師曰。西方日出卯。曰如何是正令行底句。師曰。千里特來望舊面。曰如何是立乾坤底句。師曰。北俱盧洲長粳米。食者無貪亦無瞋。乃曰。將此四轉語。驗天下衲僧。才見你出來。驗得了也。問如何是學人著力處。師曰。嘉州打大象。曰如何是學人轉身處。師曰。陜府灌鐵牛。曰如何是學人親切處。師曰。西河弄獅子。乃曰。若人會此三句。已辯三玄。更有三要語在。切須薦取。不是等閑。與大眾頌出。三玄三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日菊花新。

上堂。凡一句語。須具三玄門。每一玄門。須具三要。有照有用。或先照后用。或先用后照。或照用同時。或照用不同時。先照后用。且要共你商量。先用后照。你也須是個人始得。照用同時。你作么生當抵。照用不同時。你又作么生湊泊。

上堂。汾陽有三訣。衲僧難辨別。更擬問如何。拄杖驀頭楔。時有僧問。如何是三訣。師便打。僧禮拜。師曰。為汝一時頌出。第一訣。接引無時節。巧語不能詮。云綻青天月。第二訣。舒光辨賢哲。問答利生心。拔卻眼中楔。第三訣。西國胡人說。濟水過新羅。北地用鑌鐵。復曰。還有人會么。會底出來。通個消息。要知遠近。莫祇恁么。記言記語。以當平生。有甚么利益。不用久立。珍重。

上堂。謂眾曰。夫說法者。須具十智同真。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辯。緇素不分。不能與人天為眼目。決斷是非。如鳥飛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斷弦。斷弦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飛。弦壯翼牢。空的俱徹。作么生是十智同真。與諸上座點出。一同一質。二同大事。三總同參。四同真志。五同徧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殺。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又曰。與甚么人同得入。與阿誰同音吼。作么生。是同生殺。甚么物同得失。阿那個同具足。是甚么同徧普。何人同真志。孰能總同參。那個同大事。何物同一質。有點得出底么。點得出者。不吝慈悲。點不出來。未有參學眼在。切須辯取。要識是非。面目見在。不可久立。珍重。

葉縣省禪師。上堂。宗師血脈。或凡或圣。龍樹馬鳴。天堂地獄。鑊湯爐炭。牛頭獄卒。森羅萬象。日月星辰。他方此土。有情無情。以手畫一畫云。俱入此宗。此宗門中。亦能殺人。亦能活人。殺人須得殺人刀。活人須得活人句。作么生。是殺人刀活人句。道得底出來。對眾道看。若道不得。即孤負平生。珍重。

上堂。良久曰。夫行腳禪流。直須著忖。參學須具參學眼。見地須得見地句。方有相親分始得。不被諸境惑。亦不落于惡道。畢竟如何委悉。有時句到意不到。妄緣前塵分別影事。有時意到句不到。如盲摸象。各說異端。有時意句俱到。打破虛空界。光明照十方。有時意句俱不到。無目之人縱橫走。忽然不覺落深坑。

神鼎諲禪師。上堂。覺洞山曰。貪嗔癡太無知。賴我今朝識得伊。行便打。坐便槌。分付心王子細推。無量劫來不解脫。問汝三人知不知。師曰。古人恁么道。神鼎則不然。貪嗔癡實無知。十二時中任從伊。行即往。坐即隨。分付心王擬何為。無量劫來元解脫。何須更問知不知。

谷隱聰禪師。示眾。第一句道得。石里迸出。第二句道得。挨拶將來。第三句道得。自救不了。

上堂。五白貓兒爪距獰。養來堂上絕蟲行。分明上樹安身法。切忌遺言許外生。作么生是許外生底句。莫錯舉。

廣慧璉禪師。上堂。臨濟兩堂首座相見。同時下喝。諸人且道。還有賓主也無。若道有。祇是個瞎漢。若道無。亦是個瞎漢。不有不無。萬里崖州。若向者里道得。也好與三十棒。若道不得。亦與三十棒。衲僧家到者里。作么生出得山僧圈繢去。良久曰。苦哉蝦蟆蚯蚓。[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撞著須彌山百雜碎。拈拄杖曰。一隊無孔鐵錘。速退速退。

三交嵩禪師。上堂。文殊仗劍。五臺橫行。唐明一路。把斷妖訛。三世諸佛。未出教乘。網底游魚。龍門難渡。垂鉤四海。祇釣獰龍。格外玄談為求知識。若也舉揚宗旨。須彌直須粉碎。若也說佛說祖。海水便須枯竭。寶劍揮時。毫光萬里。放汝一路。通方說話。把斷咽喉。諸人甚處出氣。

石霜圓禪師。上堂。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乃豎起拄杖曰。者個是南源拄杖子。阿那個是經。良久曰。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喝一喝。下座。

上堂。先寶應曰。第一句薦得。堪與祖佛為師。第二句薦得。堪與人天為師。第三句薦得。自救不了。道吾則不然。第一句薦得。和泥合水。第二句薦得。無繩自縛。第三句薦得。四棱著地。所以道。起也海晏河清。行人避路。住也乾坤失色。日月無光。汝輩向甚么處出氣。如今還有出氣者么。有即出來。對眾出氣看。如無。道吾為汝出氣去也。乃噓一聲。卓拄杖。下座。

上堂。道吾打鼓。四大部洲同參。拄杖橫也。挑括乾坤大地。缽盂覆也。蓋卻恒沙世界。且問。諸人向甚么處安身立命。若也知得。向北俱盧洲。吃粥吃飯。若也不知。長連上床。吃粥吃飯。

上堂。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要會個中意。日午打三更。遂喝一喝曰。且道是賓是主。還有分得者么。若也分得。朝打三千。暮打八百。若也未能。老僧失利。

上堂。夫宗師者。奪貧子之衣珠。究達人之見處。若不如是。盡是和泥合水漢。良久曰。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喝一喝。

上堂。我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得。祇要心傳。更有一語。無過直舉。且作么生是直舉一句。良久。以拄杖畫一畫。喝一喝。

上堂。面西行向東。北斗正離宮。道去何曾去。騎牛臥牧童。珍重。

上堂。春生夏長即不問你。諸人腳跟下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華光寺主。便下座。

上堂。藥多病甚。網細魚稠。便下座。

示眾。以拄杖擊禪床一下云。大眾還會么。不見道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香嚴恁么悟去。分明悟得如來禪。祖師禪未夢見在。且道祖師禪有甚長處。若向言中取則。悞賺后人。直饒棒下承當。孤負先圣。萬法本閑。唯人自鬧。所以山僧居福嚴。祇見福嚴境界。晏起早眠。有時云生碧嶂。月落寒潭。音聲鳥飛鳴般若臺前。娑羅花香散祝融峰畔。把瘦筇坐盤石。與五湖衲子。時話玄微。灰頭土面。住興化。祇見興化家風。迎來送去。門連城市。車馬駢闐。漁唱瀟湘。猿啼岳麓。絲竹歌謠。時時入耳。復與四海高人。日談禪道。歲月都忘。且道居深山住城郭。還有優劣也無。試道看。良久云。是處是慈氏。無門無善財。

上堂。祖師心印。一印印空。一印印水。一印印泥。如今還有印不著者么。試向腳跟下。道將一句來。設你道得。倜儻分明。第一不得行過衲僧門下。且道衲僧有甚么長處。良久曰。人王三寸鐵。徧地是刀槍。喝一喝。卓拄杖。下座。

上堂。天已明。鼓已響。圣眾臻齊合掌。如今還有不合掌者么。有即尼乾歡喜。無則瞿曇惡發。久立珍重。

上堂。北山南。南山北。日月雙明天地黑。大海江河盡放光。逢著觀音問彌勒。珍重。

瑯邪覺禪師。上堂。奇哉十方佛。元是眼中花。欲識眼中花。元是十方佛。欲識十方佛。不是眼中花。欲識眼中花。不是十方佛。於此明得。過在十方佛。於此未明。聲聞起舞。獨覺臨妝。珍重。

上堂。欲知常住身。當觀爛壞體。欲知常住性。當觀拄杖子。拄杖子吞卻須彌。須彌吞卻拄杖子。衲僧到者里。若也擬議。劍梁落膊輪降款。鐵作胸襟到海隅。擊禪床。下座。

上堂。見聞覺知。俱為生死之因。見聞覺知。正是解脫之本。譬如獅子反擲。南北東西。且無定止。汝等諸人。若也不會。且莫孤負釋迦老子。吽。

上堂。山僧今日為諸人說破。明眼衲僧。莫去泥里打坐。珍重。

上堂。天高莫測。地厚寧知。白云片片嶺頭飛。綠水潺潺澗下急。東涌西沒一句即不問你。生前殺后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時寒吃茶去。

上堂。阿呵呵。是甚么。開口是合口過。輕舟短棹泛波心。蓑衣箬笠從他破。咦。

上堂。剪除狂宼。掃蕩攙搶。猶是功勛邊事。君臣道合。海晏河清。猶是法身邊事。作么生是衲僧本分事。良久曰。透網金鱗猶滯水。回涂石馬出紗籠。

上堂。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若人下得通方句。我當刎頸而謝之。

上堂。拈起拄杖曰。山僧有時一棒。作個漫天網。打俊鷹快鷂。有時一棒。作個布絲網。摝蜆撈蝦。有時一棒。作金毛獅子。有時一棒。作蝦蟇蚯蚓。山僧打你一棒。且作么生商量。你若緇素得出。不妨拄杖頭上眼開照四天下。若也未然。從教立在古屏畔。待使丹青入畫圖。

上堂。擊水魚頭痛。穿林宿鳥驚。黃昏不擊鼓。日午打三更。諸禪德。既是日午。為甚卻打三更。良久曰。昨見垂楊綠。今逢落葉黃。

上堂。進前即死。退后即亡。不進不退。又落在無事之鄉。何故。長安雖樂。不是久居。

上堂。山僧因看華嚴金獅子章。第九由心回轉善成門。又釋曰。如一尺之鏡。納重重之影象。若然者。道有也得。道無也得。道非亦得。道是亦得。雖然如是。更須知有拄杖頭上一竅。若也不會。拄杖子穿燈籠入佛殿。撞著釋迦。磕倒彌勒。露柱拊掌呵呵大笑。你且道。笑個甚么。卓拄杖。下座。

上堂。拈拄杖曰。盤山道向上一路滑。南院道壁立千仞崄。臨濟道石火電光鈍。瑯邪有定乾坤底句。各各高著眼高著眼。卓拄杖。下座。

列祖提綱錄卷第七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