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
《老子第二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聲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
-
《老子第二十七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善行,無轍跡①;善言②,無瑕謫③;善數④,不用籌策⑤;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⑥;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⑧。故善人者,不…
-
《老子第五十七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以正①治國,以奇②用兵,以無事取天下③。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④:天下多忌諱⑤,而民彌貧;人⑥多利器⑦,國家滋昏;人多伎巧⑧,奇物⑨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R…
-
《老子第三十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②。善有果③而已,不敢④以取強⑤。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⑥則老…
-
《老子第二十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唯之與阿①,相去幾何?美之與惡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③,不可不畏。荒兮④,其未央哉⑤!眾人熙熙⑥,如享太牢⑦,如春登臺⑧。我⑨獨泊兮⑩,其未兆⑾;沌沌兮⑿,如嬰兒之未孩⒀;傫…
-
《老子第七十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①,事有君②,夫唯無知③,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④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⑤而懷玉⑥。 譯文 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
-
《老子第三十一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惡之②,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③,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④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
-
《老子第三十九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②;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③。其致之也④,謂⑤天無以清⑥,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⑦;神無以靈,將恐歇⑧…
-
《老子第十四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視而不見,名曰夷①;聽之不聞,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詰④,故混而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繩繩兮⑧不可名,復歸于無物⑨。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
-
《老子第五十八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其政悶悶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⑤。正復為奇,善復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劌⑨…
-
《老子第七十五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①,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②,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③者,是賢④于貴生⑤。 譯文 人民所以遭受饑荒,就是由于…
-
《老子第三十五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執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樂與餌③,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④。 譯文 誰掌握了那偉大的“道”,普天下的人們便都來向他投靠…
-
《老子第六十二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道者,萬物之奧①,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②。美言可以市尊③,美行可以加人④。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⑤,雖有拱璧以先駟馬⑥,不如坐進此道⑦。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
-
《老子第三十六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將欲歙之①,必固張之②;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③,必固與之④。是謂微明⑤,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⑥,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譯文 想要收斂它,必先…
-
《老子第三十四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大道汜兮①,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②,功成而不有③。衣養④萬物而不為主⑤,常無欲⑥,可名于小⑦;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譯文 大道廣…
-
《老子第六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謂玄牝②。玄牝之門③,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譯文 生養天地萬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長存的,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產門,這就是…
-
《老子第三十八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無德③。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④;下德無為而有以為⑤。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
-
《老子第四十三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①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②,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③及之。 譯文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騰越穿行于最堅硬的東西中;無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沒有間…
-
《老子第五十九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治人事天①,莫若嗇②。夫唯嗇,是謂早服③;早服謂之重積德④;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⑤,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⑥。 譯文 治…
-
《老子第六十六章》道德經 老子作品集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③,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