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人得了大病,怎么辦?孩子上小學,戶口不在本地怎么辦?針對這些群眾關心的問題,西寧市城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蒲公英宣講隊成員為居民一一解答。沒有講桌講稿,不分臺上臺下,就在小區里找一塊寬敞的空地,大家圍坐在一起,一場零距離的宣講,像嘮家常一樣開始了。蒲公英宣講隊以多種形式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黨的好聲音家喻戶曉。
這次政策宣講真是“及時雨”
從去年開始,城中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不斷探索基層理論宣講工作新路徑,打造蒲公英宣講團隊,打通了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近期,在城中區社區、農村、居民樓院,這種接地氣、豐富多樣的基層理論宣講形式,拉近了理論和現實之間的距離,讓老百姓聽得過癮。
在城南新區黃河花園小區,蒲公英宣講隊第一時間用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的互動問答方式,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通俗易懂地將全會精神送到千家萬戶。除此以外,來自全區各行各業的11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根據活動安排和群眾實際需求,圍繞科學理論和黨的政策、急救知識、教育就業、低保政策等方面開展宣傳宣講。
“孩子上幼兒園的相關政策是我們全家眼下最關注的,這次政策宣講真是‘及時雨’,這種宣講形式真是太棒了。”居民曹蘭英說。
接地氣成為一大特色
在城中區南川東路街道辦事處瑞馳社區,城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蒲公英宣講隊為居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不用課件,不念稿子。當天包括區級道德模范在內的8名蒲公英宣講隊志愿者,重點圍繞深刻認識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重大意義,準確理解把握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等內容,結合教育、衛生、環保、法律等不同角度宣講全會精神,宣講內容既有理論支撐,又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接地氣,是宣講的一大特色。“首先給大家說說,啥叫普惠型養老,說白了,就是要讓大家都受益……”通俗易懂的話語貫穿宣講始終,受到了居民歡迎。“講的內容都很實用,容易理解,我把自己關心的政策一一記了下來,免得忘了。”社區居民何淑梅邊聽邊記。
“蒲公英宣講隊很有特色,宣講的內容讓大家記得住、聽得懂、記得牢,對社區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熱潮,教育引導群眾聽黨話、跟黨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瑞馳社區黨委書記孫寶茜說。
“我們宣講隊邀請了全區各行各業志愿者加入服務行列,不斷壯大專業志愿者隊伍,結合各自從事的專業工作,在講理論的同時,也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注重互動和交流,以互動助理解,以服務促宣講,并提供常態化咨詢服務。”城中區委黨校副校長、蒲公英宣講隊負責人張永志介紹。(燕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