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以科學發展觀穩步實現知識服務 http://www.liqianming.com http://www.liqianming.com/LunWen/2017-02-03/112139.html 胡 燕(南陽理工學院圖書館,河南 南陽 473000)關鍵詞:科學發展觀;知識服務;高校圖書館摘 要:知識服務是高校圖書館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但地方高校要針對本館實際,用科學發展觀來看待知識服務的實現。文中分析本館服務現狀,找出不足并提出努力方向。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0)03-0018-02 知識服務的實施是有條件的。對于每個圖書館特別是地方院校圖書館來說必須依據自身的人才準備、資源建設、技術和設備等狀況來確定服務重心,堅持科學發展觀,實

以科學發展觀穩步實現知識服務


  • 時間:2017-02-07 18:19:14
  • 來源:本站發布
  • 作者:胡燕

胡 燕

(南陽理工學院圖書館,河南 南陽 473000)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知識服務;高校圖書館

摘 要:知識服務是高校圖書館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但地方高校要針對本館實際,用科學發展觀來看待知識服務的實現。文中分析本館服務現狀,找出不足并提出努力方向。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0)03-0018-02

知識服務的實施是有條件的。對于每個圖書館特別是地方院校圖書館來說必須依據自身的人才準備、資源建設、技術和設備等狀況來確定服務重心,堅持科學發展觀,實事求是,結合館情為開展知識服務創造條件,做好準備,決不能盲目跟從,人云亦云。

1 知識服務的定義

一般而言,圖書館信息資源開發有兩個層次。一是基礎開發,以文獻為單元,停留于文獻表層的開發,這是低層次的信息資源開發。與之相對應的信息服務稱為文獻服務。二是深層次的開發,即從文獻單元轉變到知識單元的開發。深入文獻內容和專業領域,提供學術層面的服務,這種服務就是知識服務。就適用性、針對性而言,知識服務是信息資源開發服務的深化,是信息資源開發服務的更高層次。迄今為止,國內圖書館對于“知識服務”的定義引用最多的是張曉林的表述,即知識服務是以信息知識的搜尋、組織、分析、重組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根據用戶的問題和環境,融入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提供能夠有效支持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的服務。

2 知識服務的必要性

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核心就是要建設面向服務對象的知識數據庫,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隨著知識需求結構、水平的變化,高層次的知識需求重點是要求提供深加工型的知識產品和開發型知識服務;中等的需求是提供初步加工的信息商品;低層次的需求主要是一般信息商品。過去,讀者習慣于依賴性服務,通常要求滿足提供快速查閱文獻的服務;現在用戶對信息的要求轉變為希望館員提供檢索和參考咨詢服務。將來,用戶服務將變為一種按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的“個性化”知識服務。通過這些變化,我們可以看到,知識服務正向“個性化”方向前進。總之,在高速流轉的信息社會背景下,知識服務打破了高校圖書館信息咨詢服務的壁壘,發生了質的飛躍,這對學校圖書館來說是非常重要而可貴的。由此可以看出開展知識服務已經成為一種必要和必然。

3 目前開展知識服務的現狀

3.1 知識管理人才匱乏

由于人事安排等因素影響,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兩多”和“兩少”現象較為普遍,即低學歷者多,非圖書館專業畢業者多,圖書館學專業者少,尤其是熟悉現代信息技術者少。我館有職工50人,其中圖書館專業畢業的僅6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人員5人,50%的人員是靠關系從外調入(因學院是地方所管高校,故人事安排受地方領導干擾較多),即懂圖書館專業知識,又懂某一學科專業知識,計算機技術又強的復合型人才更是沒有。因此,我館的服務還停留在常規的借書還書,最傳統的文獻服務狀態下。

3.2 服務意識淡薄,服務觀念陳舊

盡管文獻信息服務工作是圖書館工作必須遵守的規則,但是,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部分館員總以為自己是圖書館的管理者,而不是服務者,習慣于“坐等”的被動服務,其表現:接待讀者態度傲慢,對于讀者提問有些信息不能給予及時答復,有些書籍亂架嚴重,讀者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書籍等。由于以上情況經常引起師生的不滿,從而造成信息服務相對滯后。

3.3 讀者的信息素質不高

高校擴招,老師和學生的比例嚴重失調,造成大部分老師忙于備課、授課,爭取課時量,成了講課機器,對教課書以外的文獻信息需求不多,因此,根本無暇走進圖書館。再者,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讀者總是認為圖書館就是“書庫”、“藏書樓”,沒有真正理解圖書館在現代社會教育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對于網上提供的電子資源數據庫不能充分認識和利用,從而使其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些也是我館從文獻信息服務邁向知識服務的最大阻力。

3.4 信息技術與設備滯后

圖書館獲取的文獻資源大部分都是記錄性知識,即以文字等表現出來的圖書、報告、手冊、數據庫等外在知識。但是面對網絡和信息的蓬勃發展,圖書館已不能滿足于搜集紙質出版物,呈現出紙質與電子出版物并存的局面。然而,我館受經費限制,只有一個容納50人且機器老化的電子閱覽室,全館既懂信息技術又具備圖書館專業知識的人才寥寥無幾,僅有的清華同方、重慶維普等數據庫檢索入口有限,登錄困難。由此可見我館要運用一些智能技術實現圖書館對顯性知識的組織管理和圖書館隱性知識的外在化談何容易。

回到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