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源整合的數字化建設
數字化的圖書館本質上就是一個集數據庫應用平臺、信息資源電子商務平臺與資源數字化加工服務平臺于一體的巨大數據倉庫,以互聯網為平臺.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基于內容的服務。作為圖書館發展的方向,數字圖書館應以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為基礎、以數字化的信息為底層、以分布式海量資源庫群為支撐、以智能檢索技術為手段、以電子商務為管理方式、以寬帶高速網絡為傳輸通道,將豐富多彩的多媒體信息傳遞到千家萬戶。值得一提的是,圖書館的研究已經從信息交流拓展到了數字化(異構)資源管理和信息服務領域。針對“如何提高讀者對于數字資源等訪問率,如何提高資源對讀者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讀者的檢索效率”三個需求點來構建我們圖書館基礎資源建設的全新模式。從圖書館發展趨勢來看,一是數字化。即圖書館所提供服務的文獻載體、手段、方式是數字化、網絡化的;二是結點化。即圖書館將以網站、五彩繽紛的網頁及豐富的內容來吸引更多用戶的注意力和“點擊率”;三是特色化。即特色的館藏、專題數據庫、個性化的服務,來滿足用戶特定的需求。
圖書館的總體目標是使得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每一個人都能方便快捷地獲取其需要的知識資源。圖書館必須要擁有數字資源,資源的組織、加工、管理構成目前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核心內容。凡引進(包括購買、租用和受贈)或自建(包括掃描、轉換和錄入)的,擁有磁、光介質或網絡使用權的數字形態的文獻資源,均稱為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根據目前圖書館的實際情況,數字資源劃分為四個種類:(1)電子書(包括學位論文及其他類似書的出版物)。(2)電子刊(包括其他類似刊的出版物)。(3)二次文獻數據庫(包括題錄、文摘、索引等)。(4)其他數據庫。因此,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建設應有4種類型。
1.1資源型數據庫。資源型數據庫建設目標就是引進各種數字資源,提供用戶訪問。它是一種基礎型的、也是最有成效的數字圖書館類型。數字資源的引進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第一階段,也是數字圖書館發展的關鍵階段。優質數字資源的大量引進改變了讀者利用資源的方式,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資源投入比例大大提高。資源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異構數據庫資源的整合問題。
1.2特色型數據庫。和資源型不同,它的主要任務是建設特色數字資源。包括特色資源的選題規劃、元數據方案的規劃、存儲方案的規劃、系統的開發或選型以及數據資源的收集、加工等。特色數字資源的加工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第二階段。許多圖書館藏有大量的獨具特色的資源,這些資源往往跟當地的歷史、文化以及學科專業息息相關,不但具有收藏價值,而且對推動特色專業學科的研究與發展極具意義。
1.3學科中心型資源數據庫。它是基于分布式環境的資源數據庫,也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第三個階段。學科資源中心是一個通過分布式環境,讓相關學科資源整合為一個整體,提供在某一個學科方向上完備、全面、及時的資源保障與服務。數字資源有成員館及多家協作單位在分布系統支持下共同加工制作完成,對特定學科研究所需資源提供完整、全面、及時的服務。既有傳統的特色資源,還有來源于Intemet的動態資源。充分發揮共建共享的優勢,是數字圖書館邁向知識服務的重要標志。
1.4研究和學習型數字資源。研究和學習型數字資源數據庫的建設也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最后一個階段。它的內容不但涵蓋上述三種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內容,而且還包括基于網絡實時交互技術和支持網絡協作學習、研究的虛擬環境。如虛擬參考咨詢系統,遠程教學系統,協作研究系統等。
2 異構數據庫資源整合
這種整合方式其實是數據源整合的進階.在國內圖書館界較為流行。如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上海交大圖書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等一些技術力量較為雄厚的圖書館都已經開發出這種異構數據庫檢索平臺,并已進入試運行階段。
理想的數字信息資源整合是把各種信息資源透明地無縫地聯在一起,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讓用戶感覺是在一個資源系統中操作。經過整合的資源可以充分發揮計算機和網絡的強大能力,使信息檢索效率大大提高。圖書館資源建設應基本達到第三代數字圖書館發展的要求,即與多種異構的信息提供系統無縫的信息服務視圖,提供跨平臺聯合檢索服務。異構數據庫資源整合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