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蓉
(長沙市圖書館,湖南 長沙410005)
關鍵詞:社區圖書館;老年讀者;讀者服務
摘 要:通過對新時期社區老年讀者文化需求的分析與探討,闡述了社區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的作用和意義,并就社區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0)05-0029-03
1 新時期老年讀者的身心特點與心理需求
近年來,終身學習在世界范圍受到廣泛重視。日本提出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美國力圖將本國改造成“學習之國”,我國政府也在積極推進終身教育。黨的“十六大”報告鮮明地提出了“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型社會,促進人民的全面發展”的號召.21世紀將是人們終身學習的時代。因此,社區圖書館積極發揮其教育職能,既是21世紀賦予圖書館的教育使命,更是時代對圖書館教育職能提出的新要求。據筆者調查,退休老人在老年讀者群中所占比例很大。他們失去了習慣的工作環境和熟悉的人際關系.對新的社會角色深感不適,極易產生無法排遣的失落、孤獨、自卑等不良情緒。據調查,常感孤獨的老人中.在城市所占比例為18%。此外,日益增多的“空巢”老人也是極需得到特別關注的群體。人到老年,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都將逐漸衰退。但作為社會人,他們與時俱進,同樣渴望交流,渴望參與社會生活,渴望融入新的時代、融入新的群體,不想與社會疏離。比如英國圖書館還專門設立了一種社會獎,以此鼓勵那些退休后的老人走出家庭、參與社會,并在活動中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基于老年讀者這種積極的社會心理,社區圖書館將是他們融入社會的一種良好途徑。在這里,他們將靜享大半生曾因工作原因而擱置多年的興趣愛好。為了平衡老年讀者的這種心理,活躍他們的生活.社區圖書館應重視這個群體的服務工作,為老年朋友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和觀念,使他們感到人老心不老,深切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而不是游離于社會的“邊緣”。據筆者所在社區的問卷調查顯示.來館的學習研究型老年讀者占該館老年讀者的33%。他們中不乏教師、自由撰稿人和科研工作者,退休后仍未放棄人生價值的不斷追求。他們大都具有勤奮敬業的精神、豐厚的知識積淀,且閱讀習慣良好,有的甚至勤于筆記,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范。他們的這種晚年奮斗其實是人的自覺性的一種繼續升華,體現了一種自我完善和對社會自覺奉獻的精神追求。與之相較,消遣休閑型老年讀者最多,高達59%。在這里,他們放松身心,遨游書海。大多數讀者都能愛惜圖書,自覺遵守制度。部分鐵桿讀者來館時間甚至比工作人員還早,且風雨無阻。筆者有個在社區圖書館工作的同行,她說每天臨下班對,都會發現最后一個離開的讀者總會習慣性地關燈,這令她很是感慨。這個溫馨的細節同時也無聲地告訴我們,他們真正把這里當成自己晚年的第二起居室。
2社區圖書館在為老年讀者服務中存在的不足
2.1工作人員對老年讀者服務意識淡薄
人一旦步入老年,身體各方面狀況不如從前本是自然規律。相對其他讀者而言,他們往往更渴望尊重與關心。但面對有些老年讀者因身體原因咳嗽、吐痰等現象,部分工作人員便會不自覺地面露難色甚至不太委婉地提醒,這勢必會給老年讀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傷害。
2.2部分社區圖書館對老年讀者重視不夠
有些社區圖書館對文獻采購比重偏低.文獻種類單一,知識信息陳舊,圖書館的功能被極大弱化,根本無法多層面滿足老人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如果到圖書館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往往就會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久而久之,部分讀者寧愿選擇自己掏錢買書也不愿再來圖書館。
2.3有些社區圖書館形同虛設
有些社區圖書館開放時間很不正常,有時甚至大門緊閉.這就大大降低了老年讀者的到館率。此外,由于社區圖書館工作人員大多由街道辦事處或居委會人員兼職,有的還未列入事業編制,因而待遇偏低,工作熱情不高,為老年讀者提供的文化休閑方式也較為單一。因此,社區圖書館應把隊伍建設擺在重要地位,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圖書館員素質,從而增強其為社會各階層讀者服務的質量。
3切實為老年讀者提供最優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