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RFID技術與圖書館管理模式的變化 http://www.liqianming.com http://www.liqianming.com/LunWen/2017-02-03/100946.html 董良賢 (華僑大學圖書館,福建 廈門361021) 關鍵詞:RFID技術;圖書館;管理模式 摘 要:RFID技術被稱為21世紀的圖書館技術,它的出現改變了圖書館的傳統管理和服務模式,使圖書館實現了管理數字化。文章主要介紹了RFID技術在國內外圖書館界的應用以及給圖書館管理工作帶來的新變化,并介紹了在RFID系統管理模式下對圖書館員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 中圖分類號:G25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 (2010)06-0017-03 隨著信息

RFID技術與圖書館管理模式的變化


  • 時間:2017-02-07 14:14:26
  • 來源:本站發布
  • 作者:董良賢

董良賢

(華僑大學圖書館,福建 廈門361021)

關鍵詞:RFID技術;圖書館;管理模式

摘 要:RFID技術被稱為21世紀的圖書館技術,它的出現改變了圖書館的傳統管理和服務模式,使圖書館實現了管理數字化。文章主要介紹了RFID技術在國內外圖書館界的應用以及給圖書館管理工作帶來的新變化,并介紹了在RFID系統管理模式下對圖書館員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

中圖分類號:G25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 (2010)06-0017-03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的種類與形式越來越豐富,需要存儲和傳播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傳統圖書館隨著著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地變革。只有不斷吸收新的技術成果,完善圖書館的功能,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圖書館的數字化成為圖書館發展的一種趨勢。圖書館數字化包括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和管理手段的數字化。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使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得以實現:而RFID技術的應用,則為圖書館業務管理數字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1 RFID概述

1.1 什么是RFID技術

RFID的全稱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Auto Identification,Auto-Id)技術。它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藕合來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目的的技術。它的工作原理是: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1.2 RFID技術的優點

RFID技術以無線通信技術和存儲技術為核心.相比其他的自動識別技術,RFID具有眾多優點:

(1)無接觸操作。不需要直接接觸即可掃描,直接讀取標簽信息,節省了處理排列項目的時間。

(2)快速批量處理。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完成多個項目掃描,項目處理所需要的時間大幅減少,提高了智能識別的效率。

(3)多形式的標簽。RFID標簽尺寸范圍從米粒般大小到飯盒般大小。這些不同形式的標簽,使得RFID技術可以適用于各種環境。

(4)數據的存儲容量大。RFID最大的容量有數兆,并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5)可反復擦寫。因為標簽中存儲的是電子數據,因此可以重復地新增、修改、刪除RFID卷標內儲存的數據,方便信息的更新,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6)可以跨介質穿透識別。標簽若被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半透明的材質包裹,也可以進行穿透性通訊。

(7)環境適應性強,抗污染能力強,耐久性高。RFID對水、油和化學藥品等物質具有很強抵抗性:RFID卷標將數據存在芯片中,可以免受污損。

2 RFID技術在圖書館應用現狀

當前,在經濟發達國家,已有不少圖書館開始采用RFID技術。1998年.RFID在北美圖書館被提議作為讀者自助借還的一種方式。1999年,美國的洛克菲勒大學圖書館最先安裝了RFID系統。到2004年底,美國已有300多家圖書館安裝或者準備安裝RFID系統。RFID在圖書館領域的應用中.美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英國和日本并列第二。在亞洲地區,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都擁有了很多圖書館應用成功的案例,如日本的九州大學筑紫分館、奈良尖端技術大學;韓國的漢城大學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等。

2006年6月,由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商務部、信息產業部等15個部委共同編制的《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正式發表。白皮書研究分析了國內外RFID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提出了中國的RFID技術戰略、中國RFID技術發展應用領域、推進產業化戰略,以推動RFID技術在中國的發展。

2006年2月20日,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配套建設的“RFID智能館藏管理系統”也宣告建成并投入試運行.成為國內第一家建成具有完善功能模塊并進入實用階段的RFID智能館藏管理系統。

2008年4月,武漢圖書館建成并通過專家驗收,成為全國首家采用國產設備的RFID圖書館。該系統集合了自助借還書系統、智能安全門、館藏架位管理系統、圖書編目系統、柜臺工作站以及RFID智能圖書管理系統等.徹底改變了武漢圖書館傳統的借閱服務和典藏管理模式,提高了圖書館管理效率。

回到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