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斌
(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江蘇 鹽城224005)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文獻;文獻保障體系
摘 要: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教育服務類型的部門,在高職教育新一輪改革背景下,應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通過建設特色文獻資源、開展特色服務來構建特色文獻保障體系,為高職教育健康與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1)04-0037-02
1 建設特色文獻資源的一般原則和方法
特色文獻資源是圖書館館藏的核心,它反映了圖書館館藏的個性。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建設特色文獻資源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高職教育特色,圍繞學校人才培養目標這條主線,結合本校實際,遵循實用性、系統性、共建共享的建設原則,采取一定的建設方法.著力做好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工作,提高文獻信息資源在教學、科研、實習實訓等方面的針對性、保障率。
1.1建設原則
實用性原則。依據本校的專業設置、發展方向、教學和科研任務、用戶的現實文獻需求等,有針對性地收集整理專業文獻,尤其要注重收集實踐實訓方面的專業文獻.做到紙質型和電子型文獻并重。文獻資源建設只有具備實用性,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得到用戶的認可,也才能體現特色文獻資源的價值。
系統性原則。在特色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應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和預測分析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保證專業文獻的連續性、完整性。一是重點收集的專業文獻要系統完整:二是作為整體的特色文獻資源要相互聯系,有比例、成體系。因此,特色文獻資源建設需要系統的收集和整理,不出現斷層和缺檔的現象.否則會影響對用戶服務的質量。
共建共享原則。在建設特色文獻資源時,高職院校圖書館之間以及高職院校圖書館與企業、科研院所之間,要充分發揮各單位的優勢,聯合共建,分工承擔文獻資源的收藏。通過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等方式實現資源互補和共享,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1.2建設方法
1.2.1 倡導專家選書制度
圖書館要與相關專業建立經常性的聯系,了解其教學、科研的發展情況,學術活動開展情況以及對文獻需求的情況等。邀請各專業帶頭人、專家教授參與文獻采訪工作,堅持做到新書訂購書目與專家教授以及各專業學術帶頭人見面,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并由他們首先推薦、選定各專業所需文獻資料。經常邀請各專業教學骨干、專家教授參加圖書館召開的座談會,聽取其對圖書館藏書建設的意見,共同商討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1.2.2采集紙質文獻資源
收集本校形成的專業文獻資源。系統收集、整理本校在建立重點專業過程中形成的學術著作、論文、科研成果、教改方案,所采用的教材與教學參考書、自編講義、實習指導書以及每學年畢業生的優秀畢業論文等。
收集整理行業文獻資源。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面對的是整個行業系統,而不是某一家企業或某一個公司。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要以本校的專業建設為龍頭,結合課程改革,主動面向行業,收集整理相關的文獻資源。如:反映行業進展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市場推廣的前景分析,技術、產品、市場和地區發展規劃方面的研究報告、相關的專利文獻、競爭情報分析綜述等,夯實服務基礎。
精心征訂核心期刊。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報導迅速、情報價值系統完整等特點,符合信息工作“快、準、精、高”的要求。核心期刊又是期刊中的學術中堅,其特點是專業信息含量高,研究成果能夠反映各個學科和專業的前沿動態及發展趨勢。高職院校圖書館在研究確定本校的專業核心期刊時,應從期刊的影響因子、情報密度等方面加以考核。核心期刊一旦確定.圖書館要集中財力,落實專人,全力做好征訂工作.并保證其收藏的連續性和系統性。
廣泛收集相關專業“灰色文獻”。“灰色文獻”主要是指一些非公開發表的內部資料。主要有預印本、會議錄、科技報告、學位論文、翻譯手稿和內部刊物等幾種類型。其內容龐雜、信息量大、形式多樣、出版迅速,一般通過常規渠道很難獲得。對這類文獻資源,可采取上門訪求、主動發函和資料互換等渠道有針對性地收集。作為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信息來源,高職院校圖書館應注重收集相關專業的“灰色文獻”。對于已搜集到的“灰色文獻”資源,圖書館要及時做好整序、開發工作,并提供給相關專業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