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圖書館,廣西北海536000)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圖書館;閱讀推廣
摘要:文章從圖書館閱讀推廣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出發,著重分析傳統文字、傳統思維、傳統符號、地域文化與傳統文化內涵在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運用。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02-0106-03
收稿日期:2014-01-28
作者簡介:王作先(197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圖書館館員。
閱讀是個人學習與交流的重要方法,是充實自我、豐富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徑。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設也有賴于全民閱讀活動,因此,閱讀推廣逐漸進入人們的視角。而凝聚整個中華民族智慧的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仍然蘊含很大的價值,值得發掘和借鑒。圖書館作為閱讀推廣的重要平臺,有必要也有責任將中國傳統文化運用于閱讀推廣之中,以便實現全民閱讀。
1圖書館閱讀推廣與中國傳統文化
1.1閱讀推廣的必要性
閱讀一直就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人們可以根據其主觀愿望,自由地通過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的修養。個人的閱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能力。盡管個人的人生起點由客觀因素所決定,但其卻與閱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是“閱讀改變命運”的寓意所在。由此可見,閱讀推廣是個人發展的必備工作,理應受到國家、社會與個人的足夠重視。
閱讀推廣是要將每一個有閱讀愿望和能力的個人都納入閱讀群體,讓閱讀變成個人生活的一種習慣。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實施閱讀推廣活動。此后,教育部與文化部等相關部門著手共同開展“知識工程”等系統活動,以實現全民閱讀為目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9年,國家進一步倡導閱讀推廣活動向廣度與深度延展。種種跡象表明,在我國閱讀推廣理念已經根深蒂固,影響頗遠。
既然閱讀推廣已經成為國家關注的焦點,其存在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閱讀推廣能夠充分保證個人的閱讀權利。每個人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進行閱讀,而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而這正是閱讀推廣的目的所在。閱讀推廣最重要的就是創建平等的資源獲取平臺。閱讀推廣能夠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功能。國家與高校建立圖書館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其對文化知識的保存與傳遞等功能。而當前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迫使圖書館不得不通過推廣閱讀的手段來拓寬自身的生存空間,在共享知識資源的同時,保證其自身的功能發揮與長遠發展。閱讀推廣能夠顯著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這是閱讀推廣更高層次的功能。這種閱讀形式極大地方便了個人閱讀,在提高個人素養的同時帶動了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閱讀推廣是創建學習型社會的有效途徑。全民學習是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內涵,這與閱讀推廣的目的不謀而合。全民學習能夠增強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獲勝籌碼,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學習氛圍,為學習型社會的創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1.2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的作用
圖書館創建的目的就是為讀者無償提供閱讀資源以及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全民素質是其最基本的職能,系統組織閱讀活動是其顯著特點。對于閱讀推廣活動來說,圖書館是其組織者,也是其開展推廣的平臺。開展閱讀推廣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協作,而圖書館能為其順利進行提供了充足的館藏資源、環境資源與人力資源。同時,圖書館典藏的各類文獻信息資料,是閱讀推廣活動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為更好地適應社會與科技的瞬息萬變,人們更加急切地想要獲取信息知識,而個人的知識支付能力有限。圖書館作為文獻資料的集中地,為全民閱讀營造了系統性、準確性與實效性并存的閱讀環境。圖書館還保證了個人閱讀的公平性。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與喜好自由平等地選擇并閱讀相關的資料,而不受非公平因素的限制。另外,提高民族整體素質是圖書館的重要功能。圖書館作為個人主動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能夠滿足大多數讀者的閱讀需要,從而提高他們的素質與能力。當然,作為讀者閱讀的平臺,圖書館可以利用其自身資源優勢,正確地引導讀者的閱讀與學習。
1.3中國傳統文化與圖書館閱讀推廣之間的關系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與珍貴的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歷史驗證,凝聚民族智慧的文化精髓。而將中國傳統文化運用到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能夠充分結合我國國情,尋找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閱讀推廣之路。這不僅是出于對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性的考慮,還是出于對文化交流與學習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