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青
(廣東湛江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圖書館,廣東 湛江 524048)
[摘 要]為探究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的發展概況,以中國期刊網數字圖書館研究碩博士學位論文為對象,進行量化分析,審視12年來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現狀,對未來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 CNKI 碩博士論文 計量分析
[分類號]G25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圖書情報領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數字圖書館時代。2005年在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十周年之際,有學者曾對我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進行了回顧和展望,使業界對國內數字圖書館的研究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又過去了7年,數字圖書館發展和研究狀況如何,需要我們適時總結和反思。
1.2 文獻回顧
學者最早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文關注數字圖書館,筆者查閱到的僅有李金算的《數字圖書館》、魯向禹的《美國的數字圖書館計劃與信息高速公路》。同時,對于數字圖書館研究的文獻分析,為數并不多。如劉煥成、孟玲的《近5年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的現狀和熱點分析》[1]、王啟云的《近6年我國數字圖書館論文調查與分析》[2]、李瑋的《1995年以來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和發展綜述》[3]、王素琴的《近十年來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綜述》[4]、李更良的《我國數字圖書館現狀研究綜述》[5]等。總體來看,這些文獻對于筆者開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示。
1.3 研究方法
以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的碩博士論文為載體,從量化的視角進行研究是近幾年國外學術界非常看重的一個研究內容,在我國近年來才開始關注。2013年1月20~23日,筆者利用中國知網的碩博士學位論文庫[6],選擇學科領域為“數字圖書館”,共計收集到2000~2012年的碩博士論文300篇,并對其進行數據處理和計量分析。
1.4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過中國期刊網數字圖書館研究的碩博士學位論文的數據整合分析,期望達到以下幾個目的:12年來的數字圖書館研究主題成果是什么?分布的領域有哪些?分布的博士論文有哪些?研究成果獲得基金資助的有哪些?主要研究成果重點引用如何分布?期望通過上述幾個方面的探討,為今后我國數字圖書館的研究提供有益參考。
2 2000~2012年碩博士論文對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分析
2.1 研究的論文情況
經過對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和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的統計整理,得到文獻300篇,見表1。
總體來看,我國12年來的數字圖書館研究呈現激增漸至平緩的態勢。為了更直觀地顯示論文數量,轉換成圖1年度論文發表數量變化趨勢。由圖1可看出,2000~2004年之間論文數量較少,2005~2007年急劇上升,2008年論文數量達到一個平衡發展階段直到2010年稍微有所回落。
2.2 論文涉及的領域
研究領域能夠直觀反映出該研究的價值和應用情況。從數字圖書館2000~2012年研究的議題和應用領域展示看,我們不難發現數字圖書館研究的碩博士論文范圍涉及14個學科領域,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2.3 博士論文的透視
博士論文可以說是代表了該研究領域最高層次水平。從博士論文的選題、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等方面我們可以得出非常有價值的研究內容。從統計中我們直觀地看到:其一,數字圖書館研究的最高水平主要集中在“985”重點高校,吉林大學有7篇,占到41.2%;浙江大學有兩篇;剩余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各1篇;中國科學院單位3篇。其二,研究選題整體上關注數字圖書館的理論和應用研究兩個層面,體現了較高的研究維度和追求,特別是新世紀初期的《數字圖書館理論與發展模式研究》和《聯合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關鍵技術研究》兩篇文章均是數字圖書館在我國研究最為關注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選取這樣的選題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目前的研究仍然需要這類高水平的理論類引領論文出現。其三,從博士培養單位我們發現,國內數字圖書館高層次人才主要集中在具有悠久歷史的吉林大學,這也很好地顯示了吉林大學在數字圖書館研究,甚至圖書館學研究領域都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四,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京3個、上海兩個、浙江兩個、湖北1個、天津1個、東北地區8個,而我國的西部地區、中原地區和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福建、江蘇、廣東3省卻一個沒有,這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極不吻合,而國內外的研究都已表明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程度離不開強大的經濟作為后盾,由此看來這些地區對數字圖書館的認識或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還需要引起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