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廣芬1 葛剛1 劉曉蘭2
(1.朝陽縣圖書館,遼寧朝陽122000;2.遼寧省圖書館,遼寧沈陽110015)
[摘要]分級閱讀是按照少年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為其提供不同的讀物。分析了農村少年兒童閱讀情況和公共圖書館開展分級閱讀的優勢,構想了在農村小學開展分級閱讀活動實施策略。
[關鍵詞]分級閱讀圖書館農村小學少年兒童
[分類號]G252.1
2012 年11 月22 日,中國圖書館學會未成年人圖書館服務專業委員會向全國公共圖書館發出了“兒童優先服務”倡議書,要求“各級公共圖書館應從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利益出發策劃、組織和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活動”。分級閱讀是按照少年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內容。分級閱讀起源于發達國家,在香港、臺灣地區發展了十幾年,2009年內地才開始大范圍推廣分級閱讀,但在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開展分級閱讀還為數不多。公共圖書館與學校在農村小學聯合開展分級閱讀活動既是對中圖學會“兒童優先服務”倡議的響應,也為公共圖書館的少兒讀者服務工作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1 農村少年兒童閱讀情況分析
1.1 長期缺乏課外讀物
隨著出版改革的深入,中國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少兒出版大國,每年出版的少兒圖書多達4 萬種。但兒童閱讀的現狀卻難以令人滿意。據統計,我國現有未成年人3.67 億,其中1/3 在城市,他們擁有88%的少兒圖書,但在農村,特別是中西部農村的孩子卻嚴重缺乏課外讀物。經筆者走訪調查了解到,大部分農村學生只有課本和教輔,學校圖書館只有少量課外書,且大多為很久以前的舊書,很多書是黨政機關捐給孩子的,其中包括不少政治理論讀物,根本不適合孩子閱讀。城市孩子當中比較流行的《哈利波特》系列、《窗邊的小豆豆》《小王子》等圖書農村大部分孩子聞所未聞。
1.2 缺乏必要的閱讀指導
1.2.1 對閱讀的認識膚淺
城市孩子家長能夠給予孩子大量智力投資,除為孩子購書外,還會與孩子一起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而在農村,雖然經濟條件比原來有所改善,農民生活比原來有所提高,但農民培養孩子的意識卻還停留在過去,如果沒有把握考上大學,好多孩子讀到初中二年級就輟學,出現了新一代的“讀書無用論”受害者。對于農村孩子家長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會基本生存法則,由于孩子要幫助家里做農活、干家務,很少有時間讀書,陪孩子閱讀的家長幾乎沒有。
另外,很多農村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生活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來照看,老人們大部分只是小學文化,根本無法指導孩子閱讀。
1.2.2 學校教育不重視閱讀
城市孩子無論師資還是教學條件都要高于農村。筆者通過對本縣部分偏僻地區小學調查發現,有的小學沒有正規音樂、美術和體育老師,都由校長或班主任代替,英語老師要從中心小學借調,他們要給兩三個學校的學生上課。有些教師只注重閱讀的短期效果,注重考試成績。時間久了會使孩子失去閱讀興趣,感受不到閱讀的樂趣,所以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很少。
1.3 選擇圖書的渠道有限
城市孩子可以通過公共圖書館、書店等公共服務機構開展閱讀,而農村孩子可供選擇的只有書店,學校圖書館只在學校開放,只有周末學生才有機會去圖書館借書,更多的是同學間互相傳閱。
這些城鄉孩子的差異有人強調是體制上的原因,這恰恰突出了它是人為的因素,人們對農村孩子的閱讀不夠重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特別是農村小學生的閱讀活動,學校認為他們的閱讀與升學率沒關系,沒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出版發行部門認為無利可圖,不值得投資;政府部門認為資金有限,不愿意優先投入;家長們認為孩子還小,以后還來得及等等。這其實是對兒童,特別是農村兒童的不尊重。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對于擁有2/3 農村兒童的中國來說,哪一個更重,哪一個更值得投資應該是顯而易見的。作為擁有“知識寶庫”之稱的公益性社會機構圖書館,是社會重要的文化宣傳、教育陣地,它肩負提高全民道德修養及科學文化素質的重任,在為小學生們打造廣泛的閱讀空間方面應發揮更大作用。
2 公共圖書館在農村開展分級閱讀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