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佳
(國家圖書館,北京100081)
[摘要]作為俄羅斯境內唯一的博士論文法定保存機構,俄羅斯國立圖書館依托其資源優勢,建立了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并向個人和機構開展服務。數字圖書館在資源建設、運作方式及著作權問題等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為我國國家圖書館博士論文全文數據庫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
[關鍵詞]俄羅斯國立圖書館 學位論文 數字圖書館 啟示
[分類號]G250.76
學位論文(本文特指博士學位論文)蘊含重要的知識信息,是高等院校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完成的學術研究型論文,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研究價值。特別是博士學位論文,其知識性和前瞻性更高,對學科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科研人員開展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學位論文數字化建設得到了各國的關注。2003年,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建成并投入使用。作為俄羅斯國家數字圖書館的組成部分,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在資源建設、服務提供以及著作權問題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創新,對我國國家圖書館相關項目的建設具有重要借鑒價值。
1 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背景
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是俄羅斯唯一的在國內答辯的副博士和博士學位論文原本收藏館,包括除醫學和藥學的全部專業。全俄學位論文館藏是于1944年,依據蘇聯人民委員會高等學校事務全蘇委員會的命令建立的。根據此命令,從1944年起所有的學位論文作者必須向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提交其學位論文和摘要的副本供其收藏。1994年頒布的俄聯邦《文獻呈繳本法》規定: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博士論文通過答辯后的30天內,應向俄羅斯國立圖書館進行繳送[1]。由此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成為全俄博士論文法定保存機構。目前學位論文由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分部收藏,位于希姆基城的學位論文部,總量約90萬卷[2]。
隨著讀者對學位論文需求的不斷加大,特別是從1991年開始,圖書館取消了借閱學位論文的一切限制(1991年之前,讀者需持有機構開具的申請書,并指明其科研課題及借閱目的),讀者數量出現了激增。從1995年開始,讀者達到了每年10萬人次,日均借閱量約600冊[3],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第一,紙質載體日漸破舊。實踐證明,經常被翻閱的學位論文在一年的時間內就會變得破舊而影響繼續使用。但是數字化之后,學位論文原本并不會到達讀者手中,可以為其提供數字版本。第二,保存空間不足。90萬卷巨量館藏的空間分配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近年來,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每年入藏約3 萬冊學位論文,使得書庫存儲空間日益捉襟見肘。第三,訪問受限。2004年之前,所有在俄羅斯境內答辯的學位論文,其全文只能在莫斯科州希姆基城的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分部進行借閱。閱覽室經常人滿為患,有的讀者不遠千里從全國各地來到莫斯科。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動用一切力量,希望能借閱包含科學領域最新知識的學位論文和摘要。第四,國立圖書館采取的限制借閱措施引起了讀者的不滿。為保障巨量學位論文的妥善保存,以及保障大量讀者可以同時對其進行訪問,2001年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決定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建立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4]。
2 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過程、結構及服務
2.1 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過程
從2001年開始,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建設各個項目開始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要包括:①項目的主要部分,包括數字圖書館的法律基礎、系統的信息保障,即數字圖書館館藏采選規則、語言保障(元數據)和程序保障、學位論文和摘要文本處理技術以及數字文獻編目等問題陸續得到了解決;②與作者簽訂合同,進行學位論文和摘要的數字化工作(不包括館藏學位論文數字化回溯工作);③在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網站開放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的訪問;④在2002年第6期《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公報》上刊登通告,征集學位論文和摘要入藏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從2002年6月開始,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開始上線運行并取得了正式地位。數字圖書館正式運行后吸引了大批讀者進行訪問,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全年數字學位論文閱讀達8000人次,下載1萬多篇,瀏覽1298624頁,閱讀31461冊,占學位論文部論文借閱量的12%。除此之外,學位論文的數字拷貝服務一躍成為國立圖書館最盈利的收費服務項目之一[3]。